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於第17屆東協印度峰會上表示,馬國尊重印度決定不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決定,但仍盼印度將來加入該協定。印度選擇退出於2019年11月的RCEP談判。   慕尤丁首相指出,馬國與東協認為印度是重要的策略夥伴,多年來,東協與印度間的貿易額已日益提升。2019年印度為東協國家的第六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達770億美元。 東協國家與印度將對「東協─印度商品貿易協定」(AITIGA)進行複審,以期AITIGA協定對企業更加親商,簡單且便利。 馬國盼各國不要採取日益增加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以免削弱因新冠病毒而造成的困難與挑戰。馬國特別強調透過電子商務和工業4.0等數位化轉型提供的機會,在經濟復甦中採用數位化解決方案的重要性。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Malaysia)發布資料顯示,馬國2020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2.7%,較2019年同期(成長4.4%)遜色,惟較市場預期之-4.6%為優;其中以製造業(成長3.3%)表現較優外,其他產業均負成長,依序為營建業(-12.4%)、礦業(-6.8%)、服務業(-4%)以及農業 (-0.7%)。   馬國中央銀行總裁諾珊霞(Nor Shamsiah)指出,馬國本(2020)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下跌2.7%,除較上(2019)年同期成長4.4%遜色外,惟較上季(2020年第2季)-17.1%為優,顯示馬國政府於本年6月10日推出「復甦式行動管制令」( 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RMCO)以遏制新冠病毒蔓延之措施奏效。隨著復甦式行動管制令措施的落實,全面准許跨州,幾乎所有經濟領域都分階段恢復運作,加上出口表現強勁,縮小馬國經濟萎縮幅度。然馬國經濟已連續兩季陷入萎縮,正式陷入技術性經濟衰退。   馬國政府落實的振興經濟措施以及央行透過降息、暫緩償還貸款和確保市場流動資金充裕的市場操作等系列措施,為家庭和商家帶來龐大援助。龐大的財政、貨幣和融資措施以及現有公共交通基礎建設項目將為下半年經濟增長帶來助力。基於全球和國內行動管制措施落實期限較預期長,馬國央行下修本年經濟預測值,預計全年將萎縮3.5%至5.5%,並於明(2021)年反彈6.5%至7.5%。   馬國2020年第3季經濟下跌-2.7%,主因內需下跌3.3%(2020年第2季為-18.7%);其中私人消費下跌3.6%,縮小本年第2季(-20.5%)萎縮幅度;民間投資負成長9.3%,表現較本年第2季(-26.4%)為優。公共支出成長6.9%,較本年第2季成長2.3%出色;公共投資減少18.6%(本年第2季-38.7%)。受外部需求復甦影響,馬國貨品與服務出口成長21.9%(本年第2季下跌38.6%),惟進口仍萎縮7.8%(本年第2季萎縮19.7%)。   以部門別而言,2020年第3季製造業為馬國唯一取得正成長(3.3%)之產業(2020年第2季為-18.3%),主要歸功於電子與電機產品產量強勁成長以及外銷導向產業成長5%(2020年第2季為-13.5%)所致;農業負成長0.7%(2020年第2季為1%),主因油棕及橡膠產量下跌影響;服務業雖下跌4%,惟較本年第2季(-16.2%)為優,主因金融與保險以及資通訊領域表現優異減緩批發與零售貿易下降2.5%之頹勢;礦業因天然氣與原油產量減少,致本年第3季持續下跌6.8%(本年第2季下跌20%);營造業本年第3季繼續萎縮12.4%,然較本年第2季(-44.5%)取得改善,因部分營造業活動已復工,然大多數建築工地仍面臨外勞短缺困境。   馬國2020年第3季國際收支的經常帳盈餘為261億馬幣(約合64.23億美元),較2020年第2季76億馬幣出色,主因較高的商品盈餘與收入增加所致。截至2020年10月30日為止,馬國外匯存底為1,046億美元,可供該國支付8.4個月之進口所需或償付約1倍之短期外債。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2020)年11月16日報導辦理。 日本、中國大陸、韓國、澳洲、紐西蘭及東協(ASEAN)10國等15國家於15日舉行領袖視訊會議,並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日本農產品五大敏感品項(稻米、麥類、牛豬肉、乳製品、製糖原料作物)、雞肉其調製品等均排除降稅,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TPP)等相較,其關稅品項比例較低,日本政府表示該協定對國內農林漁牧業並無影響。 該協定必須有東協6個國家以上及非東協國家3個以上國家批准後生效。日本預定於明(2021)年國會期間提出,惟梶山弘志經濟產業大臣於協定簽署後之記者會中表示,將以儘早生效為目標。另協定生效5年後將重新檢討協定內容。 在協議內容方面,日本農產品降稅品目之比例,較TPP或日歐EPA(82%)為低,其中對中國大陸之降稅品目比例為56%,冷凍蔬菜調製品及乾燥蔬菜關稅(均為9%),將逐年降為0,由於上述產品均為冷凍調理食品、油炸及即時食品(Instant food)等之食材,均為日本國內供應不足或與國產品用途不同之產品,至中國大陸產之洋蔥、蔥及胡蘿蔔等,則排除降稅。另對韓國,其降稅品目比例為49%,蔬菜均不降稅,對東協、紐澳之降稅品目比例為61%。因此,農水省表示該協定對國內農林漁牧業並無特別影響。反之,日本輸出之農產品中,輸出中國大陸之預煮飯(現行關稅10%)、米果(10%)切花(10%及23%),輸出印尼之牛肉,輸出中國大陸及韓國之日本酒、焼酎及威士忌等,均將逐年降至0稅率。 此次日本與其他RCEP簽署國間,或早有簽訂TPP或雙邊EPA,僅與中國大陸及韓國係屬首次締結EPA,並據以輸入農產品,雖日本政府表示該協定對國內農業不具影響,惟媒體提醒政府勿過於樂觀,尤其日本近年簽訂多項協定,大幅開放農產品市場,政府雖推動農政改革及增強國內農業競爭力措施,卻仍無法提升農業生產環境及條件。未來宜注意自由化對農業之影響及採取必要因應對策,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糧食安定供給之意識高漲,有必要尋求消費者對國內農業之了解與支持。

A:新聞來源:韓國朝鮮日報(2020年11月16日)   一、據韓國朝鮮日報於本(109)年11月16日之報導,美國下任總統當選人拜登於歐巴馬政府時代即積極推動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對峙之「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目前因RCEP已於本月15日完成簽署,且美中貿易關係仍陷於僵局之情況下,拜登政府上任後要求韓國加入TPP之可能性已提高。專家亦建議,對韓國政府而言RCEP 及TPP並非二擇一之問題,有必要積極檢討加入TPP相關事宜。   二、據報導,韓國加入RCEP預計將擴大韓國之經濟範疇,為韓國經濟更進一步成長之良好機會,開創占全球總人口、GDP及貿易規模約30%之巨大市場,並形同與日本簽署FTA之效果(目前韓國與日本尚未簽署韓日FTA)。目前韓國之FTA版圖已包含美國、中國、日本及歐盟(EU)等全球主要國家,但預計RCEP可能促使美國與中國之競爭結構更加複雜。   三、據指出,RCEP係中國為對抗歐巴馬政府時代擬推動TPP壓制中國而主導之協定,於美國與中國爭奪亞太地區經濟秩序主導權之局勢當中,選擇加入RCEP或加入TPP如同於美國與中國兩國中選邊站,但因川普總統堅持「美國優先主義」,並於2017年就任後立即宣布美國退出TPP,改變「RCEP對抗TPP」之情境,後由日本等其他11個國家將TPP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並於2018年正式簽署,不過CPTPP因美國退出,導致CPTPP之重要性相對變小。   四、輿論認為,拜登有意改變川普政策,延續歐巴馬政策,因此可能會考慮重新加入CPTPP,但預計仍將持續推動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及經濟繁榮網路(EPN)等與壓制中國有關之政策。另韓國對外經濟研究院(KIEP)亦預計美國可能利用CPTPP等區域內之多邊貿易協定遏制中國,並要求韓國一起加入CPTPP。目前同時加入RCEP及CPTPP之國家計有日本、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及越南等7國,日本與澳洲亦為美國Quad之同盟國,而Quad同盟國之一之印度則因擔憂對中國之貿易逆差會擴大,而選擇退出RCEP。   五、此外,韓國青瓦臺官員強調,RCEP及CPTPP並非對立或對決之關係,而是互助互補之關係,兩項協定均以建立亞太地區之多邊貿易體制為目標,韓國於必要時,會考慮加入CPTPP,但目前並非下決定之適當時機。韓國國家策略研究院外交安全中心長亦認為,拜登之競選政見仍強調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因此剛上任後應仍會持續推動川普總統之貿易保護政策,即使拜登一上任即擬檢討快速重新加入CPTPP,應不會馬上要求韓國加入。    

A: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1月15日報導,「超級港」(SuperPort)啟動儀式11月14日在東協高峰會場舉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貿工部(MTI)部長陳振聲以視訊方式出席,越南總理阮春福、越南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范平明等越南官員及商界代表則在越南河內現場觀禮。 「超級港」是位於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永福省的內陸集裝箱中轉站,也是第一個東協智慧物流網路(Asean Smart Logistics Network)項目,由新加坡物流業者葉水福集團(YCH)和越南T&T集團聯手打造。未來將成為中國西部地區和東南亞之間的重要連接節點,中國與東協之間的商貿與物流連通性預計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據越通社11月14日報導,「超級港」的投資額為1億6,668萬美元(約2億2,473萬星元)。 葉水福集團表示,除了透過公路和鐵路將中國雲南省昆明與河內連接起來,涵蓋越南海防市的國際港口,是一個結合陸地港口和供應鏈運作中樞的多模式物流樞紐。隨著製造業活動向越南轉移,「超級港」將成為這些製造活動的供應樞紐,業務預計將成倍增長。 李總理在啟動儀式表示,「超級港」是新加坡企業在越南最大的物流項目,它將為越南日益增加的出口提供關鍵的基礎設施支援。「超級港」充分利用科技,增強區域的物流和供應鏈互通性,與東協一體化的努力相輔相成。 新加坡是越南最大的東協投資國,7個越南—新加坡工業園區吸引140億美元(約188億7,800萬星元)的投資,為越南創造了超過25萬個工作機會。

A: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1月15日報導,以東協為首的年度系列峰會先後與美國、紐西蘭和澳洲領袖與代表會晤,東南亞10國領導人11月14日也與中國、日本及韓國領袖共同舉行「東協加三高峰會」,以及由東協及澳洲、中國、印度、日本、紐西蘭、韓國、俄羅斯和美國等8國召開「第15屆東亞高峰會」。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1月14日在東亞高峰會上提出3個需要各方加強合作的領域,即促進新冠病毒疫苗多邊主義、共享科技克服疫情,以及在經濟復甦的道路上相互扶持。渠針對經濟復甦議題特別表示,為降低疫情對各國人民和企業的長期經濟影響,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具有重大戰略價值,促請各國攜手合作,齊力緩解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 東協加三成員國的經濟部長,已率先針對各國如何合作緩解疫情的經濟衝擊通過一份聯合聲明,並且制定恢復經濟成長的具體行動計畫。李總理在「東協加三峰會」表示,將堅定支持開放且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更呼籲各方通過加強供應鏈的連結性,以及確保市場對貿易和投資保持開放,共同對抗新冠病毒疫情。 雖然美國沒有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但李總理在「東協—美國高峰會」表示,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具有重大戰略價值,不但能為參與方創造更大的共同利益,也有助於鞏固亞太區的穩定與繁榮地位。希望美國成為區域合作的一員,共同合作保護供應鏈的完整、維持開放、確保貿易流量不受阻礙以及安全地恢復國際旅行,以加強東協和美國的經濟聯繫,讓許多在該區域擁有業務的美國公司受益。 經濟合作之外,李總理也歡迎美國維持在亞洲的安全部署,希望繼續和美方合作維護國際秩序、支援多邊機構的運行,並為因應氣候變遷和流行病之類的全球挑戰尋求多邊解決方案。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1月14日引述「河內綜合電」報導,東協10個會員國在東協高峰會上發表宣言表示,「東協協調理事會」將協調和監督「旅行走廊安排框架」(Travel Corridor Arrangement Framework)的制定過程。為確保計畫成功,將共同制定一套適用於旅客出境前和入境後的健康與安全措施。 印尼為東協人口最多的會員國,印尼總統佐科表示,希望在東南亞各國之間推行旅遊泡泡計畫,開啟區域的旅遊走廊,從而爭取振興經濟。印尼曾在本年6月提出相關概念,當時獲得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支持。 新冠病毒疫情為東南亞各國造成巨大的公共衛生、經濟與財政壓力及挑戰。根據高峰會宣言內容,各會員國在攜手面對疫情的同時,亦考量透過集體力量,制定長期的社會經濟復甦戰略,因此將推出「東協全面復甦框架」(ASEAN Comprehensive Recovery Framework)以落實這目標。 東協今後將在5個層面協力合作帶領區域邁向全面復甦,包括(1)強化衛生系統;(2)加強社會保障和食品安全;(3)強化區域內部市場和經濟一體化;(4)加快數位轉型;以及(5)打造可持續與彈性更強的未來。在加強區域貿易這一項,東南亞會繼續保持開放並促進商業投資便捷化。宣言指出,由於東南亞區域高度依賴貿易,易於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區域內部間的貿易與投資,並強化東協的供應鏈和提升價值鏈。 此外,東協決定成立一個區域中心,專門應對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和診治新疾病。本計畫旨在加強針對突發公衛事件的準備、檢測和反應等,從而提升東南亞區域的衛生安全。

A: 依據日本農林水產省、香川縣本(2020)年11月13、15日新聞資料及日本農業新聞11月14、16日報導等辦理。 日本香川縣三豐市之肉用種雞農場(約1萬隻),於11月12日向縣府西部家畜保健衛生所西讚支所通報其飼養之種雞死亡數量增加,經該保健衛生所採樣進行簡易檢查呈陽性,並經東部家畜保健衛生所進行遺傳基因檢查(PCR),13日確認為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此為該縣自本月5日起連續發生禽流感之第四例。 日本香川縣三豐市之蛋雞農場(約7.9萬隻),於11月14日向縣府西部家畜保健衛生所西讚支所通報其飼養之雞隻死亡數量增加,經該保健衛生所採樣進行簡易檢查呈陽性,並經東部家畜保健衛生所進行遺傳基因檢查(PCR),15日確認為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此為該縣自本月5日起連續發生禽流感之第五例。 依農水省新聞資料表示,香川縣三豐市5日發生首例禽流感後,縣府即於6日至8日針對周邊養雞場進行遺傳基因分析及抗體檢查,並確認該第四案例農場為陰性。另針對第五例農場亦於第一、三例發生後,進行遺傳基因分析及抗體檢查,並確認該農場為陰性。 詳細情形請逕上農林水產省及香川縣府網站查閱。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0)年11月16日報導。 中國產加工鰻在今年春夏期因價格較便宜,日本進口量急速增加,2020鰻年度(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日本之進口中國產加工鰻為15,726噸,已破近年最高記錄。但秋末時期進口量縮小,原因為產地價格的回升,與日本國內批發價格相較,呈現逆價差情形,除了非買不可的情形外,10月起進口已恢復往年數量。 本年度因鰻苗豐收且疫情導致中國內需市場低落而破壞市場行情,以市價大幅降低的美洲鰻鱺為原料的中國產加工鰻,特別是6-7月間,1個月近3,000噸的量進入日本。 小販店面的長條烤鰻1盒賣價可降至1,000日圓,而正當內食需求大增之際,販賣情形良好,造成積極向中國調貨情形。但中國內需市場恢復較日本快,5月止跌回升,工場在庫量也很快清空。 依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9月中國產加工鰻進口量倍增為1,105噸(較去年同月增103%),單價每公斤1,631日圓(減30%),較去年同月便宜,最便宜為7月之每公斤1,378日圓。而10月至翌年1月的進口量推測與往年相同。

A:本(109)年10月23日巴拉圭國家報(La Nación)報導略以: 依據巴國電子商務公會(Cámara Paraguaya de Comercio Electrónico,CAPACE)統計資料,2020年1至9月巴國線上交易較2019年同期成長85%;武漢肺炎期間4-6月,線上交易商品以超市民生必需品及藥局防疫物品為主,其中以醫療物資成長7倍最為顯著;7-9月之線上交易則以家電用品為主。 CAPACE會長José Szwako表示,武漢肺炎期間電子商務係買賣雙方交易之最佳工具,便利消費者於家中即可購物之最佳平臺,可避免人群群聚感染之風險,同時亦帶動電子支付之興盛。

A:本(109)年11月2日巴拉圭國家報(La Nación)報導略以: 依據巴拉圭財政部公布因應武漢肺炎之經濟振興計畫,本年度巴國政府將投入18億4,200萬美元支應基礎建設及社會住宅,規劃執行之重要公共建設案包括亞松森國際機場通往第3號公路之道路拓寬工程、巴拉圭上巴拉那省(Alto Paraná)佛朗哥總統市(Presidente Franco)通往巴西伊瓜蘇市(Foz de Yguazú)之跨河大橋工程及Monday與Lambaré污水處理廠工程等,預估將創造12萬4,240個就業機會,以期達成振興經濟之目的。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09)年11月11日以「巴國總統阿布鐸總統(Mario Abdo Benítez)任命新任工商部長Luis Alberto Castiglioni」為題報導略以: 依據巴拉圭第Nº 4316號政府公報,巴國總統阿布鐸總統任命現任參議員賈斯迪優尼(Luis Alberto Castiglioni,前外長)為巴拉圭新任工商部長;前工商部長克菈梅(Liz Cramer)則轉往伊泰普水力發電廠(Itaipú Binacional)擔任巴國外交部席位代表。 賈斯迪優尼部長表示,上任後3大工作主軸如后: 持續輔導微中小企業發展:加強微中小企業取得保證基金之融資額度,並加速自疫情受創中恢復企業營運。 加強與巴西及阿根廷之經貿關係:加速推動汽車零組件出口巴西市場、牛肉輸銷阿根廷市場,以及其他職權內之任務;並將協助巴拉圭其他具競爭力產品銷往新市場。 探索區域內外貿易商機:將鎖定匈牙利、波蘭及捷克等3國之市場商機,並協助巴國廠商拓銷。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09)年11月9日以「巴拉圭經濟振興計畫將竭力製造更多就業機會」為題報導略以: 巴拉圭新任財政部長Óscar Lamosas接受電臺電話專訪時表示,巴國經濟振興計畫(Ñapu´ã Paraguay)將竭力協助受創嚴重之產業、提供製造業融資貸款,以及提高公共建設比例製造更多勞動力。巴國刻正努力轉型提高政府管理公共事務之效力。 L財長續稱,前述工作係巴國經濟復甦重要關鍵,惟同時亦須兼顧財政法規;為因應武漢肺炎所帶來之震撼及加速經濟復甦,政府公共支出擬採取相關彈性措施,包括調整其他公共支出項目比例,以因應衛生及教育之日益上漲之需求;政府轉型提升效力以照顧受創產業。渠強調,政府於疫情期間在公共建設方面無一刻停歇,且特別增加國家基礎建設及國道擴寬等公共工程等語。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2020)年11月5日以「巴國2020年1-10月豬肉產品出口衰退8.4%」為題報導略以: 依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管理局(Servicio Nacional de Salud y Calidad Animal,SENACSA)統計資料,2020年1-10月巴拉圭豬肉產品出口量達3,078公噸,較2019年同期之3,362公噸,衰退8.4%。2020年1-10月出口金額則為640萬美元。 依據SENACSA統計資料,2020年1-10月豬肉出口總重量為2,323公噸,出口金額為520萬美元;豬內臟出口總重量為755公噸,出口金額為120萬美元。巴拉圭豬肉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為喬治亞(67%)、中轉產品(1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0%),以及其他國家(11%)包括亞塞拜然、阿爾巴尼亞、越南及加彭等。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2020)年11月4日以「巴國2020年1-10月牛肉成長6.56%」為題報導略以: 依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管理局(Servicio Nacional de Salud y Calidad Animal,SENACSA)統計資料,2020年1-10月巴拉圭牛肉產品出口量達25萬3,977公噸,較2019年同期之23萬8,341公噸,成長6.56%。2020年1-10月出口金額則為9億2,790萬美元。 依據SENACSA統計資料,2020年1-10月牛肉出口總重量為21萬1,910公噸,出口金額為8億5,980萬美元;牛雜出口總重量為4萬2,066公噸,出口金額為6,810萬美元。巴拉圭牛肉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為智利(37%)、俄羅斯(20%)、臺灣(12%)、以色列(8%)及巴西(7%)。 SENACSA表示,其他動物源次級產品亦為該局加強拓銷之產品,其中包括乳製品、牛腸及其他人類可食用之動物源產品。2020年1-10月上述次級產品之出口重量及金額簡述如后: 乳製品:2,370萬美元,8,441公噸。 牛腸:2,040萬美元,5,643公噸。 其他人類可食用之動物源產品:94萬5,761美元,412公噸。

A:巴拉圭國家報(La Nación)本(109)年10月29日以「巴拉圭財政部金融行政次長Óscar Llamosas接任該部新任財長」為題報導略以: 阿布鐸總統(Mario Abdo Benítez)任命Óscar Llamosas為巴國新任財長,接替阿布鐸總統胞兄前財長Benigno López之遺缺。 L部長具阿根廷國立圖庫曼(Tucumán)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在公職服務資歷逾20年,歷任財政部國庫署署長,並自2017年6月起擔任財政部金融行政次長迄今,阿布鐸總統肯定L部長之專業能力與豐富學經歷,此次該部內部晉陞,將有助於推動國家經濟復甦。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09)年10月23日以「巴拉圭提升農牧價值生產鏈」為題報導略以: 依據巴拉圭農牧部新聞消息,該部將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JICA)及巴拉圭生產合作社聯合會(Federación de Cooperativas de Producción,Fecoprod)簽署跨機構之農牧合作草案計畫,加速促成巴拉圭建構農牧價值生產鏈之合作。 該農牧合作草案計畫將協調及連結產官學各界之參與,提高巴拉圭農牧生產之多元性及產能潛力,俾利促成巴拉圭建構農牧價值生產鏈。巴拉圭農牧部長Santiago Bertoni強調該項農牧合作草案計畫為該部之重要既定政策,同時將受益巴拉圭農牧部門,確立價值生產鏈之優先順序及提高工作效率。B部長續稱,合作社係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之重要工具,該項計畫將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契機。 巴拉圭生產合作社聯合會(Fecoprod)理事長Eugenio Schöller表示,農牧價值生產鏈合作將為巴國小農帶來發展契機。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09)年10月17日以「巴拉圭2020年1-9月農產品出口成長15.3%」為題報導略以: 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2020年1-9月巴拉圭農產品出口金額為23億7,010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之20億5,360萬美元,出口金額增加3億1,650萬美元,成長15.3%;巴拉圭總出口則成長5.1%。 另該統計資料顯示,主要出口正成長之品項為黃豆及稻米,2020年1-9月黃豆出口金額為1億8,300萬美元,稻米則為2,600萬美元;負成長之品項為小麥及玉米。 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統計,巴拉圭2020年1-9月出口63億1,450萬美元及復出口13億5,600萬美元,分別占總出口83億9,870萬美元之75.2%及16.15%,巴拉圭2020年1-9月復出口包括中轉產品及觀光項目,較2019年同期之25億4,800萬美元,衰退46.8%;出口則成長1.8%。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09)年10月21日以「巴拉圭國家發展銀行提供1億3,900萬美元國家信用貸款協助產業經濟紓困」為題報導略以: 為緩和武漢肺炎(Covid-19)對巴拉圭經濟及產業所造成之衝擊,巴拉圭國家發展銀行(Banco Nacional de Fomento,BNF)核准5,842信用貸款之申請案件,獲准之經濟紓困金額為1億3,860萬美元。 依據BNF工作報告,此項信用貸款措施自疫情初期政府即採取之重要經濟紓困工具,以協助企業因應武漢肺炎對企業所造成之損害,目前受惠之產業別包括商業、工業、農業及畜牧業等,可運用信用貸款之項目包括資金週轉、員工薪資、微中小型企業發展、大型企業及自營業者等;該行目前仍持續審查產業界提出信用貸款之申請案件,以展現政府挺企業之精神。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09)年10月19日以「巴拉圭2020年1-9月工業產品出口衰退14.4%」為題報導略以: 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2020年1-9月巴拉圭工業產品出口金額為6億5,430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之7億6,420萬美元,出口金額減少1億990萬美元,衰退14.4%。 主要出口衰退之工業產品包括汽車用之電線電纜、殺蟲劑、殺菌劑及除草劑等。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