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1月17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相當於經濟部次長)俞明希及外交部第二次官(相當於常務次長)李泰鎬於本(109)年11月16日共同出席第31屆亞太經濟合作(APEC)年度部長視訊會議(AMM:APEC Ministerial Meeting)。本次會議由本年度主辦國馬來西亞舉辦,規劃兩場次討論推動貿易投資之方案,以及包容性、數位經濟與永續創新之可能性等議題。 第31屆APEC年度部長會議之主題為「優化人民潛力,共享繁榮之韌性未來(Optimising Human Potential towards a Resilient Future of Shared Prosperity-Pivot Priorities, Progress )」,韓國俞明希本部長於場次1中提出3大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及促使APEC區域貿易暨投資議題有所進展之合作建議,主要內容如次: (一)俞部長強調有必要研擬避免限制貿易之非關稅措施變成永久障礙之有效方案,全面順暢必需品之貿易往來。 (二)俞部長指出,韓國建議放寬商務人士跨境後,各成員國家已持續主動分享商務人士自由跨境之政策等合作,預計將增進區域內人文之聯繫。 (三)俞部長表示,各國必須持續推動貿易暨投資自由開放,並促使中小企業及脆弱階層亦能分享貿易暨投資之優惠。另應全力協助WTO改革,達成早日恢復多邊貿易系統之機能及實現APEC未來願景之目標。 李泰鎬次官則於場次2中強調,包容性及優質之永續成長於協助受新冠疫情影響之脆弱階層解決資金困難及克服危機之重要性。渠指出,APEC為擴大包容性,已持續積極討論結構改革及加強女性之能力等議題,預期未來能更將強化女性經濟賦權方面之合作。 李次官說明韓國全力抗疫,積極開發治療藥劑與疫苗,以期協助國際社會抗疫之情況,並表示數位經濟係化危機為轉機之重要創新,韓國未來亦將積極參與推廣消費者保護、應用個人數據及合作保護個資等推動數位經濟之相關議題。渠另介紹韓國擬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之目標,以及明年預訂於韓國舉行之第2次P4G(綠色成長與全球目標合作)高峰會議,並強調綠色經濟及社會結構轉型所需之跨境合作。 另據韓國政府表示,韓國政府於積極因應新冠疫情之同時,亦全力協助必需品及人員之跨境移動,促使韓國企業正常經濟活動,為進一步提升韓國於國際之地位,未來亦將積極主導APEC等多邊及雙邊國家間之國際會議,全力推動國際互助合作計畫。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副部長林萬峰(Lim Ban Hong)頃與中國大陸商務部長助理李成鋼(Li Chenggang)舉行虛擬會議,並討論及擬定加強馬國與中國大陸間未來五年第二週期的貿易,投資和經濟關係。雙方亦交流了兩國合作開發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區(MCKIP)及中馬欽州產業園區(CMQIP)的最新進展。該會議期間,雙方均強調在「一帶一路」措施下,將進一步加強區域與多邊合作。 自2009年以來,中國大陸已連續11年成為馬國最大貿易夥伴。上(2019)年馬國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達1,239.6億美元。中國大陸亦為馬國最大出口市場及最大進口來源國。本(2020)年前10個月,馬國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達1,039.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3.5%。近年來馬國專注於吸引資本密集,高附加價值及高科技的投資計畫。 鑒於中國大陸為馬國主要外人直接投資來源國,本年前9個月,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共核准來自中國大陸58項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額達44億美元(約合167億馬幣)。在該期間,中國大陸為馬國最大外人直接投資來源國。前述投資計畫可創造8,724個就業機會。主要投資項目為基本金屬產品,電子與電機產品,非金屬礦物產品,機械設備及木材與木製品。知名技資廠商為寶嘉新能源公司(Baojia New Energy,投資機械設備)、SRE Power Technology 公司(電子與電機產品)及中國唐興機械裝備公司(China Tangxing Equipment,投資機械設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FMM)會長蘇添來(Soh Thian Lai)表示,儘管馬國已透過東協與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澳洲及紐西蘭(ASEAN + 1 FTA)洽簽了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可整合自由貿易協定轉變為該地區單一的、有凝聚力的貿易與投資架構。該聯合會深信,RCEP將為馬國企業提供重要的市場進入機會,促成新的價值鏈,增加經濟活動並加強整個亞太地區供應鏈間的聯繫。該聯合會歡迎RCEP的簽署,並肯定該協定將得到馬國企業的充分支持。 RCEP將簡化現有的ASEAN + 1 FTA,並作出更大的市場進入承諾,同時將縮小現有協定中的差距,以創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經濟。 蘇會長補充稱,對於馬國及其他東協國家而言,確保所有簽署國在明(2021)年初能通過國內審議及批准變得非常重要,以便RCEP能夠在這個前所未有的需求時期使企業受惠。對馬國企業而言,該協定除降低貿易障礙外,並將提高貿易與投資的透明度,預計RCEP將吸引渴望進入一體化東協市場的外資企業。該協定同時亦將透過數位化及智能製造促進先進的技術合作,亦幫助馬國中小企業(SME)開發更具創新與競爭力的產品,以期能夠更好地融入全球及區域供應鏈。馬國企業須穩定生產活動,以緩解新冠病毒帶來的經濟挑戰,同時使整個地區的供應鏈連接多樣化。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1)月16日報導稱,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的RCEP協定,由於中國及韓國將調降日本進口商品的關稅率,此將有助於日本企業拓銷出口市場,企業投資及貿易戰略亦將配合調整。 去(2019)年日本對中國出口總額計約14兆7,000億日圓,其中尤以半導體及汽車相關產品金額為最大宗。若未來RCEP協定生效實施,中國預定取消自日本進口汽車零組件之87%關稅率。 在鋼鐵產業方面,在熱軋鋼板等多個品項,中國將取消自日本進口之2~6%關稅。對此,日商JFE鋼鐵集團表示,「若汽車廠商等生産復甦回穩,銷售成長可期」。 另外,對於出口輸銷韓國部分,其中日本產製之氣囊及電子零組件等汽車相關產品之78%課稅率,將分階段性取消關稅。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1)月17日報導稱,日本內閣府頃公布2020年第3季(7至9月)經濟成長速報,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之實際GDP,較上(第二)季增加5.0%,換算年率為大幅成長21.4%,主要係因新冠疫情擴散而停滯的經濟活動逐漸回穩復甦,個人消費及出口貿易帶動成長所致。 上述主要數據項目,2020年第三季個人消費較上年同期增加20.1%,創1980年以來最大漲幅,帶動整體經濟向上攀升。由於新冠疫情蔓延而限制經濟活動的「緊急事態宣言」,日本政府於2020年5月下旬全面解除,民眾外出就餐、娛樂及汽車銷售等逐漸回復正軌。 隨由全球經濟的復甦,日本汽車產業銷售暢旺,第三季出口成長7.0%;公共投資增加0.4%。另一方面,因原油、天然氣及口罩類等進口減少,第三季日本進口衰退9.8%。企業設備投資亦因前景不明朗而減少3.4%。 對此,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表示,「有必要關注國內新冠感染人數增加而影響個人消費等風險因素」。日本政府將持續推動振興經濟綜合對策,以支撐及提振日本經濟。
A: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本(2020)年11月16日表示,數據是數位經濟的關鍵資源,處在供應鏈各環節的企業往往面對數據未整合的問題,因此新加坡群策群力行動聯盟將與業界合作主導試行「通用數據基礎架構」計畫,協助參與供應鏈的企業,以開放、安全和可信的方式共享數據,從而提高效率、生產力和韌性。 依據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以及瑞士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Trafigura)聯合發表的新聞稿,上述「通用數據基礎架構」將改善現有數據分享系統、提倡數據透明度和可見度,並讓進出口商、航運業者和金融機構互相連接,使得企業無論大小皆可互相信任,開放和安全地共享數據。 上述計畫,將展開兩個試驗方案:(1)讓金融機構直接提供及向受託方獲取數據,以便協調貿易資訊和貨物的實際流動,此將有助減少對文件的依賴、改善數據流程,提升貿易和金融業者間的互信;(2)由於貨物移動的數據可見度有限,物流業者時常面臨倉庫和貨運站擁擠的情況,以致等待時間長亦增加成本,因此讓同意分享數據的航運公司、倉庫營運商和運輸商等,共享關鍵營運數據,例如貨櫃箱和時段的預訂以及作業管理等,加強端對端物流營運的透明度。 易華仁部長指出,數位未來雖瞬息萬變,但也創造很多機會,新加坡政府將盡可能確保多數企業和員工能從中獲益,而關鍵在於建立廣泛和深入的合作關係,政府和民間領域可透過構思新方案、創新和製造價值、落實方案以及確保社會每個人都能參與數位未來等4方面加深合作關係。
A: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本(2020)年11月16日參訪精密工程公司羅德與施瓦茨(Rohde and Schwarz)後宣布,為鼓勵更多企業合作發展,強化新加坡工程業在東協的優勢,星國政府將從下述3方面加強「企業能力合作計畫(Partnerships for Capability Transformation, PACT)」: 企業的人力成本補助將從現有的50%提高至70%。所有機械、原料與消費品、軟體和專業服務方面的開銷,一半由政府買單(目前補助額介於30%至50%不等); 擴大計畫涵蓋範圍,更多新供應商、新產品和現有產品專案將可受惠,但原始設備製造商(亦即代工生產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簡稱OEM)與新供應商的合約須符合政府規定的最低時效; 新加坡人持股至少30%的新加坡企業,若在國外設廠,可獲得更多補助,包括在該廠工作的新加坡籍和永久居民員工的人力成本,以及相關生產線的消費品開銷,以協助企業國際化,成為更多原始設備製造商的潛在供應商。 上述3項新調整將持續至2022年3月底。目前已有16個洽談中的合作專案,可從升級版的PACT計畫中受惠。該合作計畫的目的是要鼓勵各企業進行合作,包括跨國和大型企業可協助供應貨品給下游的中小企業,以提高其生產能力。企業亦可組成財團提供綜合解決方案,聯手競標新加坡當地或海外專案。 陳振聲部長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凸顯強化原始設備製造商及供應鏈多元化的重要性,因此新加坡將繼續在此方面投資,尤其是精密工程業。新加坡精密工程業生產總值本年前9個月年比成長10%,主要由機械系統領域推動,該領域年比成長15.5%。未來數年,在人工智慧、5G網路、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以及加速機械自動化與數位化的趨勢推動下,精密工程業將取得巨大發展,另生物科技業和生物醫藥業亦將推高精密工程需求。
A:印度財政部本年11月11日發布42/2020-Customs公告,針對進口LCD及LED電視面板(Open Cell TV Panel)之零組件(HS 8529)課徵5%基本關稅,包含覆晶薄膜(Chip on Film)、印刷電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PCBA)、電池(Cell Glass Board/Substrate) 等,自本年11月12日起生效。
A:
A:紐西蘭新冠疫情應對部長Chris Hipkins於11月16日宣布,自11月19日起,人們在奧克蘭搭乘交通工具以及出入奥克蘭的航班必須戴口罩;搭乘Uber亦須配戴口罩。 校車上不需强制戴口罩,12歲以下的兒童也不需戴口罩。 紐國11月16日新增境外移入確診1人,累計確診及疑似案例為2,001人,死亡人數維持25人。
A:加州選民批准對州幹細胞研究專案注入急需的55億元資金。 在週四計票結果更新後,14號提案領先32.5萬票,得票率51%。這是今年12個投票措施中正反得票率最膠著的一次勝利。 這一提案的通過意味著選民們批准55億元債券出售。支持者說,對資金短缺的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繼續研究利用幹細胞治療癌症、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和其他病症來說,這至關重要。 該研究所最初由2004年選民通過的30億元債券措施提供資金。這項措施獲得59%選票。 金融分析師和長期患者宣導者Robert Klein撰寫了這項措施,並為推動這項措施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支持。他認為,冠狀病毒帶來非常不確定的經濟時期,選民對增加加州債務感到擔心,因此,造成投票結果如此接近。 反對者辯稱,事實上,政府目前根本無力支持又一項巨額債券措施。他們還指出,自初始措施71號提案通過以來,聯邦政府和私營企業對幹細胞研究的投資已經加大。 在71號提案獲得批准後,全州大學紛紛開設新幹細胞實驗室,啟動大量研究試驗。但到目前,最初資金幾乎耗盡,僅剩下約3000萬元,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已裁減員工,並停止新撥款。 初始30億元中,超過三分之一用於建立幹細胞研究設施,其餘大部分用於資助研究。 今年14號提案要求花費15億元用於開發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和其他大腦有關疾病的治療方法。部分資金用於培訓加州大學和大學生,不超過7.5%用於行政費用。 州立法分析辦公室估計,債券30年還本付息將耗資78億元。 據分析辦公室,其中部分資金可通過出售該研究研發的新療法收回。其他此類收入可用于支付患者治療費用。 https://newsforchinese.com/
A:現年57歲的莫拉萊斯(Nora Morales)是加州山景城谷歌總部的夜間清潔工,最近幾個月在工作時除了看到值夜班的服務人員外,幾乎看不到其他任何人。 據NBC新聞報道,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將返回辦公室工作推遲到至少明年夏天,空蕩蕩的辦公室使莫拉萊斯等人的焦慮感加劇。 她透露:「我們能否繼續保有工作,已經成為工作時經常討論的話題。」 聖荷西勞工團體「矽谷崛起」(SVR)周四發布最新報告,講述莫拉萊斯等人的故事。 報告發現,儘管大多數大科技公司暫時保留數以千計服務人員,尤其是有加入工會者,但他們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 而如Verizon、Genentech和LinkedIn等一些公司,已經中止與服務合約商簽定的合約,從而導致合約商被迫裁撤工人。 根據該團體的研究,矽谷各地約有1萬4000名加入工會的工人,從事自助餐廳工作人員、清潔工、警衛和巴士司機等職務。研究發現,這類工作是「有色人種的生命線」。 報告發現,這類工人有將近三分之二是黑人或拉美裔,估計年收入總合為5億3800萬元。 他們通常不是直接受僱於科技巨頭,而是被眾多第三方合約商僱用。 這些工人沒有在家工作的選擇,並且意識到如果丟了工作,未來找到的工作的機會將降低很多。 儘管美國經濟下滑,許多大科技公司卻繼續獲得巨額利潤。上月,亞馬遜、蘋果、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和臉書公布季度淨利合計達380億元。LinkedIn的母公司微軟亦在2020年第三季獲得近140億元的利潤。 臉書和推特在5月表示,將允許大多數白領員工無限期在家工作。谷歌和亞馬遜也承諾,讓員工留在家裡工作到明年夏天。 但是對那些經常被遺忘的廚師、清潔和警衛的未來,則大都閉口不談。 公平來說,確實有很多科技公司試圖為這些員工提供財務支持。譬如,推特發言人希爾(Catherine Hill)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繼續支付多數的服務合約商。 另一方面,積極從事新冠病毒研究的生技公司Genentech,照理來說應該需要保留所有員工,卻是首批裁撤數十名清潔工的大型高科技公司之一。 該公司只是保留80名司機,但修改了他們的工作時間。 國際服務業員工工會(SEIU)旗下的「西部服務業員工聯合會」(USWW)發言人博德曼(Stephen Boardman)表示,Genentech在8月時似乎決定「封存」一些辦公室。 同樣地,亞馬遜在大流行期間生意扶搖直上,但據全國卡車司機工會(Teamsters)第8532地方支會表示,亞馬遜在10月成為五家主要科技公司之一,停止向僱用司機的運輸公司付款。 此外,從3月到9月期間,LinkedIn、Salesforce、Electronic Arts和Nvidia等公司亦陸續終止與運輸服務提供商的合約,導致司機被裁員。光是LinkedIn的決定就意味著有40名司機失業。 https://www.singtaousa.com/
A:根據非牟利「加州預算與政策中心」(California Budget & Policy Center)的分析,矽谷所在地聖他克拉縣(Santa Clara)的女性很可能從事著加州相對工資最低的工作,而且該縣性別收入差距在加州高居第三位。 「女性幸福指數」是基於30項指標來對全加州58個縣作排名,這些指標包括收入、低收入女性比例以及男性女性之間的收入差距等經濟因素。 研究發現,當地男性每掙一元錢,那柏縣(Napa)的女性收入是95仙,三藩市是86仙,但聖他克拉縣的女性只有71仙,比男性少了近三成。在這個高科技地區居住的職業女性,包括半工僱員在內,有45.9%從事低薪水工作,是加州之最。全州而言,38.5%的女性和32.4%的男性從事低薪水工作。 在2016年創建該指數的舒馬赫(Kristin Schumacher)說:「該指數清晰顯示在疫情前加州女性的生活,而疫情開始後很多女性不得不離開職場。」目前該指數更新至2014至2018年的數據,分析人口普查、調查和其他政府數據。 同時,疫情帶來的衰退令加州勞動力市場大受打擊,2月以來超過800萬加州人首次申領失業福利,專家說,女性的失業情況是不成比例地高。 聖他克拉縣的收入中位數接近11.62萬元,屬於全州最高水平,但在縮少性別差距方面進展甚微。 加州只有3個縣(全部在灣區)的女性收入中位數高過聖他克拉縣的6.47萬元,包括聖馬刁縣(San Mateo)、三藩市和最高的7.55萬元的麥林縣(Marin)。全加州男性收入中位數是7.6萬元。 不過,自該指數在2016年首次公佈以來,聖他克拉縣的男女收入差距就始終保持穩定。 當時,加州有8個縣的男女收入差距比聖他克拉縣糟糕,但今年,只有Calaveras縣更差,以及Inyo縣和聖他克拉縣一樣,女性收入達男性的71%水平。在全州,男性收入1元的話,女性收入則為88仙,灣區阿拉美達縣(Alameda)的女性掙83仙,康達拉科斯達縣(Contra Costa)是79仙。 聖他克拉大學的女性研究專家和傳播教授艾林森(Laura Ellingson)表示,灣區女性可能位於收入的高端,但這並不表示大多數女性的收入可以達到中位數,高薪的科技工作可能會推高這個數字,但低薪的工作則始終位於低端。艾林森說:「你知道有多少女性獲得執行長那樣的收入嗎,答案是幾乎沒有。」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該縣所有工作中,超過兩成是高科技工作,但在從業人員中,女性科技員工只佔26.8%,「而且,幾乎全是白人女性。」 艾林森補充說。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加州22號提案在選舉中獲得選民支持通過,允許企業無需視零工勞工為雇員,使企業避免了沉重開支的負擔。舊金山網路叫車服務平台Lyft執行長齊默(John Zimmer)接受美聯社訪問,談22號提案通過後的零工經濟發展。 問:你們和主要競爭對手Uber組成聯盟促成22號提案通過,未來是否還會再和Uber合作? 答:未來還是會有合作的機會,但要看是什麼狀況。此次並非代表我們或業界為了反對法律而合作,而是我們想找到一個對大家都有利,且能保有彼此獨立性的正確方法。 問:在網路叫車業還在為獲利掙扎之際,你們卻砸下大量金錢推動22號提案,您對此有何解釋? 答:因為我們認為,對司機、乘客和經濟來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法案,同時也是美國未來就業市場的新模式、轉捩點。在目前這個艱難的時期,獨立、彈性的工作是美國經濟一個重要且不斷成長的領域,許多人視零工經濟為一個安全網,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間。 問:貴公司宣布將在2030年前全面使用電動車,是否會因此流失司機? 答:我們必須向清潔能源和電動車時代邁進,現在做出這項決定很困難,但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我不認為它是和司機的一項交易,它是一項積極的作法,因為駕駛電動車的成本將更低,經濟層面的好處擺在那裡,我們也將盡可能為司機提供更多協助。未來幾年,我們將致力配合當局制定關於電動車的政策,擴大購買電動車的補助範圍,讓使用電動車工作的司機也能獲得政府的補助。 問:您在疫情中觀察到消費者有哪些行為改變? 答:我們發現,第一線必要性勞工現在較少使公共運輸系統,改而增加使用我們的服務,因為他們希望身處一個大家都戴上口罩的安全環境。最近幾個月,我們的自行車平台用戶也不斷增加。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日期:11月13日 美國各地房價在新冠肺炎推動下飆漲,根據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 Association,簡稱NAR),全美181個都會區房價在今年第三季度都比去年同期高,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康州Bridgeport,今年第三季房價中位數上漲27.3%,其次為佛羅里達州的Crestview,上漲27.1%。全美19個都會區的單戶住宅 (Single Family House)亦呈現1980年首次上漲,而全美單戶住宅房價中位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2%,至313,500美元。 經濟學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美國人在家工作,因此對居住空間更加重視,加上千禧世代由租屋轉向購屋,是讓房價上漲的原因。另外,抵押貸款利率接近創紀錄的低點亦吸引大量買家購屋,9月美國成屋銷售量創14年來新高。由於目前全美待售房屋短缺,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推動房價上升。 然經濟學家預期由於疫苗即將上市,未來房屋投資市場仍然看好,房貸不太可能在近期下降。根據房地美(Freddie Mac),在截止至11月12日的一週中,美國30年期平均抵押貸款利率為2.84%,雖高於過去一周的2.78%,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3.75%。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1月11日 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2020年1至10月越南零售貨品營收達3,000兆越盾,與2019年同期比較,成長5.4%。其中,糧食及食品品項零售營收達1,053兆越盾,與2019年同期比較,成長9.4%;家具設備及用具零售營收達431.7兆越盾,成長6.3%;紡織品零售營收達179兆越盾,成長1.6%。 另,2020年10月份越南零售貨品營收達356.5兆越盾,與2020年9月份及2019年同期比較,分別成長2.5%及11%。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零售商快速更換經營方式,增加網購平臺、免費送貨及促銷活動以提升營收等方案。由於2020年初疫情影響,造成消費者購物需求下降,但目前越南疫情已暫穩定,購物需求逐漸增高,市民逐漸習慣電商購物方式,帶動越南零售業成長。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報2020年11月12日 越南國會已於2020年11月11日上午通過越南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計畫之12指標,其中越南將致力防止高利貸及無牌發放貸款等行為,以及加強推動南北高速公路及龍城機場等大型工程建設進度。 越南國會通過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預估為6%; 平均國民所得約達3,700美元; 通貨膨脹率平均上漲率4%; 全要素生產率(TFP)之貢献比率約45%~47%; 社會勞動產能成長率4.8%; 經過訓練的勞工約66%,其中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約25.5%; 醫療保險覆蓋率為91%; 貧戶比率減少1%至1.5%; 城市居民獲得集中供水系統所供應清潔用水比重高達90%以上; 收集及處理都市生活廢棄物達87%以上; 運作中的工業區及加工出口區之集中廢水處理系統達環保標準之91%; 森林覆蓋率達42%。
A:(一)中國大陸經濟動態指標表 (二)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統計表 (三)中國大陸對各國貿易統計表 備註:本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本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A: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 2017年於北德州Fort Worth開始投資第一階段數據中心園區,占地150畝,目前為止已投入約10億美元。日前臉書再向德州政府提交翻新現有數據中心計畫,預計明年初再度投資2500萬美元。 臉書數據中心佔地43萬平方呎,約一個大型購物中心,裝置電腦伺服器和設備,以確保電源、冷卻和24小時運作。 北德州是全美成長最快的數據中心之一,多項計畫正在進行。
A:綜合美媒報導,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本(18)日宣布,紐約市七天平均新冠檢測陽性率超過3%的公校停止實體課程門檻,爰將自明(19)日起停止紐約市公校實體課程,全面改遠距教學。紐約市公校有超過1百萬名學生,係全美最大學區。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紐約市截至11月17日單日新增1,934例,確診累計28萬5,27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