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雅虎公司前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18日宣布,推出消費者App初創公司「Sunshine」,同時也發布了公司的首款App。Sunshine是梅耶爾的首次創業成果,也意味著自2017年雅虎以44.8億美元出售給Verizon後,梅耶爾重返人們的視線。 在宣布成立公司的同時,Sunshine也推出了一款通訊錄應用「Sunshine Contacts」。這款App依靠人工智能(AI)來查找和合併重復的聯繫人,填寫不完整的資訊,並不斷更新這些資訊。 這款應用程式整合了iOS聯繫人應用程式(Contacts)和Gmail。所有iOS用戶只要收到邀請,都可以免費使用。 此外,這款應用程式還允許用戶輕鬆地與他人分享聯繫人資訊,或者讓其他人隨時更新你的聯繫人資訊。例如,有一項功能允許用戶在應用程式中更改他們的聯繫人資訊,並將其作為更新推送給其他人。 與大多數消費科技公司不同的是,Sunshine承諾不會利用用戶存儲在其服務中的數據來做生意。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臉書超過200名員工指控該公司在疫情期間不顧員工安全,逼迫其內容審查員(content moderators)回到辦公室上班。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來自美國和歐洲200多名員工在向臉書創辦人查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公開信中表示,臉書「冒著不必要的生命風險」以維持公司利潤。 臉書員工呼籲公司進行改變,允許更多遠距上班並提供其他福利,像是危險津貼、提供「真正」的醫療保健和精神保健等。 臉書表示,「大多數」內容審查員為遠距工作。臉書發言人說,「我們相信公司有個開放的內部對話,但這些討論必須為誠實的。全球1.5萬個內容審查員大多數在家工作且會在疫情中繼續遠距工作」。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根據星巴克美國和加拿大公司直營業務總裁羅桑-威廉姆斯發給員工的一份內部備忘錄,從12月14日起,該公司的咖啡師、輪班主管和咖啡館侍應將獲得至少10%的加薪,前提是他們在9月24日前已入職。 曾在星巴克直營店工作的員工將獲得至少11%的加薪,新員工的起步薪資將被提高5%,以幫助門店經理們招募更多員工。 星巴克一向以提供比同行業更慷慨的薪酬和福利聞名。 今年3月,星巴克是向員工提供疫情補貼的公司之一,但隨著其美國門店的重新開放,這些福利已被逐步取消。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本(2020)年11月19日以「歐盟支持西班牙國家總預算案,惟亦警告應注意政府公債增加將提高財政風險」為題報導略以: 歐盟執委會(Comisión Europea) 於本年11月18日同意西班牙政府所提出之2021年國家總預算(Presupuestos Generales del Estado de 2021)草案,惟歐盟亦提出警告表示,西國政府公債於2020年恐將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之120%,將提高財政風險,另外,應注意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正加劇西國經濟失衡,西國年輕人之失業率亦迅速上升超過40%。 歐盟執委會表示,西班牙國家預算草案整體與執委會建議西國政府應謹慎及避免影響財政穩定之方向一致,且執委會亦認為西國於國家總預算中提出之大部分措施均係於在目前不確定情形下,協助西國經濟活動之發展。 歐盟於西國國家總預算計畫中,分別就短期及中長期發展提出意見﹕認為政府推出之措施對促進經濟復甦之成效,在短期內效果有限;在中長期而言,各種不平衡情形將持續存在,其中政府公債恐將為最嚴重問題。歐盟盼西班牙續以預算措施協助,維持中長期之穩定發展,請西國定期審視該等協助措施之實行、效力及是否妥適等,以因應經濟情勢之發展。 歐盟執委會第3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指出,以短期而言,各會員國應續採取各種必要措施以維持其經濟發展,各國之財稅補助措施應持續至2021年,不宜過早取消。就西班牙而言,於中期階段,仍應採取謹慎措施,因西國於2020年即可能已用罄大多數財政資源。 歐盟表示,依據西國2021年國家預算,政府協助經濟復甦之經費僅占GDP之1.3%,並未編列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於2021年1月底到期及企業延緩繳稅等之預算,疫情協助措施相關預算與2020年比較,實屬微小;歐盟技術專家則表示,2021年預計西國可先自歐盟復甦計畫基金取得約64億歐元,爰目前尚無法評估復甦計畫之整體成果。 歐盟並警示,疫情使企業、家庭及政府部門債務增加,並加劇歐元區內部經濟及國家之分歧及增加對外債務。目前歐盟已將西班牙續列於12個應受執委會加強觀察之總體經濟名單中(包括德國、荷蘭及葡萄牙等),惟並未列於歐盟認為需要高度警戒之國家名單,該名單則包括義大利、希臘及賽普勒斯等。
A:西班牙Cinco Días日報本(2020)年11月19日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協定之成立,係導因於美國勢力退出亞洲」為題,報導略以﹕ RCEP係由15個亞太國家成立之協定,儘管該協議可達成之成果可能有限,惟其重要性在於該協定簽約國貢獻全球經濟之29%,成員國之中國正與美國進行貿易戰,而美國之盟國如韓國、澳洲及日本均為其會員國。 2016年美國歐巴馬總統於亞太地區促成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大幅調降關稅,更促進該地區自由貿易,確保美國持續影響亞洲之經貿政策。然而,川普總統退出TPP,將其盟友推往中國,自此澳洲、日本及韓國自中國採購之電子零件及石油數量遠高於源自美國,降低美國於亞太地區之影響力。 美國前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Richard Haas與前國務卿及國安顧問Henry Kissinger認為,2017年美國退出TPP是讓路給中國,並說明亞太國家之間、美國與亞太國家及美國與中國間之國際貿易、商業及金融與全球密不可分,均為全球秩序之重要環節。美國退出亞洲使中國得利,促成RCEP之成立。倘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 2015-2020年資料,比較與美國及與中國簽署貿易協定國家之貿易關係密切度,可見中國之獲益勝於美國。 在軍事上,美國在亞洲之影響力源自於第2次世界大戰後,開始保護日本及澳洲軍事,1953年韓戰後,則開始保護韓國。川普總統要求韓國、澳洲及日本支付軍費,並自這些國家撤軍,中國持續於南海地區興建人工島,使他們覺得正在喪失已持續70年之軍事保護。由於這些國家均為美國盟邦,但須自中國採購原物料,使這些國家難以於美中兩國情報、間諜及外交衝突中抉擇。 美國於經濟及軍事上退出亞洲在中長期而言,是有害的。11月15日簽定RCEP之後,澳洲和日本簽訂防止中國擴張軍事協定,顯示前述兩國與中國相較,其軍事力量微不足道。 華爾街日報(WSJ)及經濟學人均提醒,拜登從政47年期間多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對中國來說,拜登競選口號買美國貨(Buy American)等於是要求廠商回美國生產製造,把就業機會移回美國。商業、製造、軍事影響及科技戰環環相扣。拜登認為中國持續透過阿里巴巴、騰訊、Wechat, Tik-tok、小米及華為等科技公司掠奪美國智慧財產權及進行不公平貿易,並懲罰美國科技大廠如Apple、Google、Facebook、Amazon及Microsoft等,因此掀起Intel及Qualcomm等公司之晶片戰。 美國勢力自亞洲撤出促成RCEP提供歐洲及中美洲類似情形之借鏡。美國占全球經濟25%,並擁有全球最強軍隊,拜登擔任總統後或許可以逆轉情勢,惟仍待觀察。
A: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加州已於日前宣布強制配戴口罩規定,違者將以勸導優先,必要時亦將開罰,若干由共和黨籍執政之地方州,如俄亥俄州、愛阿華州、猶他州等之州長亦由於疫情升溫感到壓力,一改先前反對口罩之態度,開始要求民眾配戴口罩,遵守防疫規定。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院院長佛奇表示,美國須有一致之防疫作法,而非各州凌亂不連貫之防疫。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之數據,截至11月17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為1,134萬563例,死亡24萬8,429人,為全球之冠 。 為抑制疫情擴散,洛杉磯郡公共衛生局已下達宵禁令,限制餐廳、酒吧等營業時間、家庭聚會以三家,15人為上限、室內營運商場及辦公室僅允許25%容量、戶外用餐區、酒莊、牌藝室允許50%容量。此外,亦呼籲民眾未來三週儘可能待在家中。
A: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改採網購方式,使沃爾瑪零售業者之電商銷售額增加79%,本年第3季銷售額296億美元,成長1.3%,高於市場預期,在疫情期間該公司一直是居家令之受惠者。
A:電商巨擘亞馬遜公司於日前開設線上藥房,提供客戶訂購藥品、補充處方藥之服務,並可於幾日內送藥到府,此一震撼彈導致Walgreens、CVS、Rite Aid等連鎖藥店之股價應聲下跌。亞馬遜公司的經營衝擊行業生態已非鮮事,1995年成推出線上書店,導致連鎖書店Boarders於2011年倒閉,3年前收購Whole Foods超市,攪亂超市生態,因其他公司亦推出送貨上門及路邊取貨服務,方得以競爭,此外,亞馬遜公司亦自行運送過半之包裏,危及運輸公司,目前貨車數量幾乎與UPS相當。
A:綜合美國勞工部報告及媒體本(19)日報導,截至11/14當週美國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74.2萬,較上週71.1萬申請人數增加3.1萬,係連續5週下降後首度增加,較經濟學家預期71萬為高,顯示美國新冠疫情蔓延與新的防疫限制,已使美國勞動力市場復甦面臨更多挑戰。 截至11/7美國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637.2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4.3%,較上週680.1萬人次及失業率4.6%減少,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2,032萬,較上週下降84.1萬。經濟學家表示,新冠疫苗研發成果看好,企業較疫情初期面對的不確定性較低。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別依序:加州(8.3%)、夏威夷(8.3%)、新墨西哥州(8%)、內華達州(7.6%)、喬治亞州(6.5%)、賓州(6.4%)、阿拉斯加州(6.2%)、麻州(6.2%)、哥倫比亞特區(6.0%)及伊利諾州(5.7%)。
A:總部位於阿肯色州Walmart最新財報指出,受惠於疫情,Walmart第三季總營收達1,3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2%,網路銷售額則激增79%,其中一般商品、保健食品和食物銷售表現強勁。 美國Walmart同店銷售額成長6.4%;Walmart子公司Sam's Club也表現強勁,其同店銷售額成長11%,網路銷售額大幅提高41%。國際業務淨銷售額為296億元,增加1.3%。 Walmart指出,政府的紓困計畫大幅提升民眾對一般商品的需求,消費者已習慣從網路上購買清潔用品和一般用品,未來網路購物的熱度將不會消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18 The First News 波蘭的化妝品產業在國內外都經歷著創紀錄的成長。據波蘭化妝品產業聯盟(The Polish Union of the Cosmetics Industry)發布的新報告,Nielsen and Mintel公司指出,2019年波蘭國內化妝品市場價值41.3億歐元,自2016年以來成長約5億歐元。該報告預測,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繼續成長,至2023年將達到45億歐元。 自2015年以來,波蘭化妝品公司的出口也獲得令人矚目的成長,包括俄羅斯、德國、法國及義大利在內的9個貿易夥伴進口的產品均增加30%以上,比利時及捷克的進口同期增長150%以上。(https://images.thefirstnews.com/wc2ewsip2f1w9zth7o36.jpeg) 波蘭化妝品產業聯盟總經理Blanka Chmurzyńska-Brown表示,在過去的4到5年中,波蘭出口方向一直穩定地向西方轉移,德國已成為主要的經濟夥伴。像義大利或法國這樣神秘且競爭激烈的市場已開始轉向波蘭購買化妝品。波蘭在2019年化妝品產業的貿易順差占38%,此數據與西班牙及德國相當,並且優於英國,其貿易逆差占12%。來自格但斯克(Gdańsk)的波蘭公司Ziaja及來自羅茲(Paódź)附近Pabianice的Aflofarm公司在銷售量方面領先國內市場,而法國巨頭L’Oreal公司在銷售金額方面領先市場。排名前20位的其他波蘭品牌包括LK Dr.Irena Eris、Ziololek、Biogened、L-Biotica及Farmina。(https://images.thefirstnews.com/6n2rfwqzlun1o5fwz3r14pj.jpeg) 波蘭市場上經營的公司數量迅速增長,有334家擁有9名員工以上的企業實體,在過去3年中在此註冊,約占波蘭市場註冊公司的四分之一。Mintel公司的全球美容分析師Margaux Caron在報告中表示,一些波蘭公司已透過導入純素及可生物分解的包裝,將CBD融入其產品中以及利用香薰療法及食品成分為個人護理提供心情愉悅感,迅速適應產品市場趨勢。該報告強調的3家公司中,包括食品成分的公司包括Mawawo公司,其手工去皮產品系列採用98.8%的天然成分製成,並包括西瓜和黃瓜;Oceanic公司,其 AA超級水果及草藥生物南瓜及茉莉花泡泡浴是其銷售全球40多個國家的產品之一;Lossi公司的甜橙潤膚露是99%天然的。 波蘭化妝品市場已迅速充分利用的另一個不太傳統的領域是男性修飾及鬍鬚保養的增長。Tołpa品牌是波蘭市場上最受歡迎及創新的品牌之一,以Stanisław Tołpa教授的名字命名,他發明一種從泥炭中提取有用化學物質的方法。今年初夏,波蘭化妝品產業聯盟法規事務經理Justyna Żerańska博士表示,波蘭化妝品工業必須強烈並清楚地參與所有可能以新配方進行的出口活動。 自從波蘭生產廠商參加幾次成功的線上貿易展覽會之後,上週在亞洲數位週系列活動中表現突出。自今年3月以來,波蘭公司在亞洲市場的銷售額有所增長,波蘭投資貿易局(PAIH)化妝品產業策略經理Maja Justyna表示,波蘭公司在這個困難時期抓住了機會,因為它們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價格,廣泛的產品範圍以及在執行客戶訂單方面的彈性。越來越多的客戶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自有品牌的生產使人們有機會利用波蘭公司的知識及生產設施。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19 Polish News Bulletin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最新數據,波蘭商品及服務的價格上漲速度大約是歐盟平均水準0.3%的13倍。波蘭以平均價格上漲3.8%的上漲率位居歐盟第一,其次是匈牙利(3%)及捷克(2.9%)。前一個月,波蘭、匈牙利及捷克之間的差異較小,但是,波蘭的價格上漲保持平穩,而其他兩個國家的價格則下降。 此外,在許多歐盟會員國中,covid-19大流行導致價格年比率下跌。波蘭僱主協會首席經濟學家Sławomir Dudek表示,就核心通貨膨脹(core inflation)而言,與歐盟其他國家相比,波蘭的處境甚至更糟。同時,前幾天波蘭中央統計局(GUS)發布物價上漲幅度為3.1%。與歐盟統計差異可能因方法論不同所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19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數位波蘭協會(Digital Poland Association)報導,波蘭物聯網的市場價值在2019年達到22億美元,比2018年成長6.4%。該報告的作者估計,到2023年,物聯網的成長率將達23.9%。據說有23%的波蘭人使用物聯網解決方案。同時,目前不使用物聯網的消費者中多達55%表示有意在未來幾年內使用物聯網。 在智慧家庭解決方案中,機器人吸塵器特別受歡迎,已有300,000波蘭人使用該設備,而智慧家庭暖氣系統已有40萬個家庭安裝,還有170萬家庭計劃購買該系統。智慧電器越來越受歡迎,目前由17家工廠生產。還有7個研發中心,致力於研發電子設備的創新技術。該報告的作者指出,波蘭物聯網發展的最大障礙是法律規範,這些法規不太適合消費者的需求。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19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批發市場上的電價自2020年4月以來一直是歐盟最高的。2020年4-10月,波蘭的平均電價為每1MWh 為46歐元左右,而歐盟為31歐元每MWh。 wysokienapiecie.pl公司人員Rafał Zasuń表示,這大部分是政客的過錯,以及能源部門不願離開煤炭。 BCC能源市場專家Janusz Steinhoff表示,波蘭倘要低電價仍需奮鬥數年。他補充說,批發價格對所有波蘭人的電費帳單、生產成本的上升以及波蘭工業競爭力的下降都有影響。據波蘭政府表示,波蘭將在2060年前放棄燃煤發電,而一些歐盟成員國正計劃在2020年代排除燃煤發電。Zasuń表示,波蘭再生能源初始的價格也將會很昂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再生能源將比煤炭更加有利可圖。
A:風力發電向來為德州的主要綠能發電來源,但休士頓媒體Houston Chronicle分析,未來太陽能將是德州綠能發電的主要發展項目。 根據太陽能協會 (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資料,太陽能發電佔德州總發電量的1%,其中有91% 來自大型太陽能發電場,僅6% 來自住宅屋頂安裝之太陽能板,另3% 來自商業建築的太陽能板。 目前太陽能發電在德州並不普及的主因是德州電費低廉,民眾裝置太陽能板不符合成本,此外,德州政府並未提供回購剩餘電力的政策,也不像加州政府要求所有新建住宅必須加裝太陽能板,但隨著安裝太陽能板成本降低,越來越多民眾將選擇裝設太陽能板。 太陽能業者目前享有聯邦政府綠能源補助的優惠,但聯邦補助在2019年由30% 下降至10%,且將在2022年取消太陽能板補助。分析師預估,能源市場在未來5年內將可感受到太陽能發電的影響力,不過大型儲電池(utility-scale battery storage) 的普及度將是發展太陽能的關鍵。 專家分析,太陽能發電的成長足以影響德州整體電力市場,節省民眾電費且間接削弱燃煤、天然氣及核能發電的競爭力。太陽能發電雖需要大量的空間,但與風能發電比較,優點是在炎夏德州用電量最高時,太陽能板能夠提高供電量,可減少尖峰時期能源短缺問題及降低高峰費用(Extreme Peak Prices),壓低電力成本。 近年來許多企業為了證明重視環境問題,也開始增設太陽能板,如JP Morgan Chase表示將在2022年之前將所有的電力來源改成再生能源,2017年即在德州Plano市裝置太陽能板,供電量達7千瓩(Megawatt)。 依據德州電力委員會(ERCOT)德州今年第二季太陽能發電能為5,577 千瓩,預估2021年可達11,000千瓩。另ERCOT近期公布之能源業者申請興建發電計畫中,高達95%來自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儲電池居前三名,天然氣落在第四,燃煤發電則掛零。另依據統計,德州係全美太陽能發電量第四大州,風力發電量則居第一。
A:法國主要經貿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 於本(109)年11月10日及18日專訪多位商界人士,分析拜登政府未來經貿政策立場及美歐關係走向,謹彙整其中較具代表性意見如下。 法國外銷顧問委員會(CCEF)美國分會主席Paul Bensabat: 川普陣營質疑選舉結果,然法院最終裁定拜登當選的機率相當高,倘民主黨未能拿下目前喬治亞州參議員改選的2名席次,致使共和黨拿下參議院多數,則拜登多項經貿及社會政策恐將難以推行。 拜登陣營於競選期間指出其支持巴黎協定及北約組織,令歐洲普遍認為美歐關係有望回溫,但其上台後理應優先處理疫情帶來之經濟損失及振興計畫,運用「購買美國產品法」(Buy American Act)強化美國生產,並延續與中國對抗的地緣戰略。解決美歐因WTO波音及空巴補助案互相加徵關稅的僵局,進而修補美歐關係,並非拜登政府之優先經貿議程。 由於大型數位服務提供商(GAFA)企業總部均位於加州等民主黨票倉,拜登政府可能較川普政府更反對歐盟對GAFA課稅的主張。 大巴黎工商會(CCIP Ile de France)資深國貿分析師Corinne Vadcar: 拜登陣營比照川普政府將「美國製造」及「圍堵進行不正當競爭的中國」列為貿易政策主要目標,其大方向「美國優先」將維持不變,差異僅在達成目標的方式及途徑。預計拜登政府將更多元化運用如加強拓銷、協助企業數位轉型,限制外國企業參與公共採購等政策,亦可能仿效歐盟成立炭邊境調整機制,而非僅單純以加徵關稅保護國內產業。 目前拜登政府對於多項美歐間如數位服務稅、公共採購市場等經貿議題仍未明確表態,惟可確定未來美歐關係將受限於美國「圍堵中國崛起」的戰略框架,拜登政府就歐盟依據WTO波音案對美國產品加徵關稅的態度與回應,將會是美歐關係的首次試金石。 Le MOCI分析指出,川普政府多項對歐政策幾乎徹底改變跨大西洋的傳統友好關係,預料拜登政府上台後將延續與中國對抗的路線,修補美歐關係並非其優先事項。然歐盟仍可嘗試於共同對抗氣候變遷上找到與美國合作的立足點,另拜登政府未明確支持與英國簽署貿易協定,亦將使歐盟於「歐盟-英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中取得一定籌碼。
A: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本(109)年11月19日報導,奧地利規模最大保險公司UNIQA Insurance Group AG日前宣布,至2022年底前,集團將裁員600名,其中多數為奧國境內員工。 UNIQA董監會於本年11/18日通過名為「UNIQA 3.0」之企業組織重整計畫,主要改革措施包括:簡化企業內部作業流程、提高營運效益以及縮減成本等。裁員為該計畫重點之一,雖然該措施將付出約1.1億歐元一次性成本(如資遣費等),惟長期而言,將可為該公司每年節省人事費5,000萬歐元。UNIQA表示將儘量藉自動離職及友善終止工作合約等方式達成裁員目標。 UNIQA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之衝擊程度尚無法預估,且未來金融保險業發展不確定性仍高,因此尚無法提供2020/21會計年度之業績預測,惟可確定該公司在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等國子公司之組織重整,將使2020/21年會計年度之商譽減值約1億歐元。 UNIQA保險集團總部位於維也納,在歐洲16國擁有40家子公司。截至2019年底,該集團擁有1,050萬名客戶,2,090萬份保險合約,年保費收入總額為53.7億歐元,集團總資產為287.2億歐元,員工19,200名。就保費收入而言,UNIQA係奧國規模第二大之保險公司。第一大為Vienna Insurance Group(簡稱VIG)年保費收入103.9億歐元。
A:依據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本(109)年11月19日報導,奧國林茲大學(JKU)經濟學家Friedrich Schneider估算,自2020年初迄10月份,奧國地下經濟總值約257億歐元,約占GDP 7.15%。(註:地下經濟係指不報稅或低報所得之經濟活動總和,不含違法犯罪所得) 2020年初S氏估算當時奧國地下經濟總值約229億歐元,惟至本年夏季再次估算時已成長至247億歐元,根據本年11月最新估算則成長至257億歐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2.2%。S氏表示,根據其經濟模型歷年統計資料,2020年係自2001年以來,地下經濟成長幅度最多之年份。 S氏認為,奧國自2020年3月初新冠疫情爆發迄今,失業率大增,不少人即使未失業,收入亦大幅減少,因此藉地下經濟收入以彌補家庭收支缺口案例暴增。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發布之瑞士2020年第三季次級產業,又稱第二級產業之生產、訂單及營業額統計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次級產業的生產量下跌4.4%,營業額下跌6.3%;在工業產品業別,2020年7月份的生產量比2019年同期下跌6.7%,8月份下跌5.6%,9月份下跌3.8%。2020年第三季的生產量比2019年同期減少5.1%。在建築產業別,2020年第三季的生產量比去年同期衰退0.4%,其中房屋建築下跌7.2%,地下土木工程成長4.6%,其他建築成長2.9%。 在銷售營業額方面,工業產品業別,2020年7月份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減少9.7%,8月份減少8.7%,9月份則減少5.6%。2020年第三季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衰退7.9%。在建築產業別,2020年第三季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衰退0.6%,其中房屋建築衰退6.9%,地下土木工程成長5.1%,其他建築則成長2.9%。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0年11月19日
A: 根據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本(109)年11月18日出席土耳其工商暨商品交易總會(TOBB)經濟委員會會議致辭時指出,土耳其將不允許高利率對投資者造成壓力,不允許投資者被高利率壓垮。高利率的成本是顯而易見的,面對高利率,廠商真能進行投資?就業可以增加?製造活動可進行嗎?那是不可能的。 總統艾爾多安表示,如同全世界一樣,土耳其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國家正處於車輛轉換時期,光是換高速檔還不夠,土耳其已為此作好準備。其表示土耳其現正進入一個復興時期,政府將會根據市場經濟法則解決將面臨的問題。國家將藉由成長與就業導向方式維持財政紀律繼續發展,其並強調土耳其應更加強專注於生產、投資、就業以及出口。 總統艾爾多安另表示,降低通膨至個位數為政府的第一優先事務,依據9月份領先指數的呈現,政府希望本財政年度第3季能有強勁的經濟成長。面對疫情,相信國家將會有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