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近期發布2020 年緬甸新發展援助政策 (下載網址為:https://ferd.gov.mm/download/myanmar-development-assistance-policy-dap/),該政策旨在製定一套政策以有效利用國際援助與優惠貸款等,且確保援助方案與緬甸永續發展計劃 (MSDP) 設定之發展目標保持一致。緬甸發展援助政策於 2018 年首次發布,現已根據聯邦政府辦公室及相關部委的指示與反饋進行修改與更新。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在新的緬甸發展援助政策中表示,新的政策旨在確保國際援助能夠及時、有效地實施,並符合 MSDP 的目標。MSDP 為全國民主聯盟 (NLD) 政府之經濟藍圖。 緬甸投資委員會主席兼緬甸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部長 U Thaung Tun 表示,新援助政策將促進友好的投資環境。此外,援助可推動更多的私人投資,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並促進技術及知識共享。該政策的實施由發展援助協調單位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ordination Unit, DACU) 監督。DACU 由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擔任主席,且隸屬於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
A: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於11月15日簽署,15 個成員國裡包括東協 10 國 (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菲律賓、越南) 、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紐西蘭。該協定涵蓋全球人口的 30%,約占全球 GDP 30% 及國際貿易量約占28%。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表示,緬甸將努力落實 RCEP 條款。緬甸對外經濟關係局局長 U Than Aung Kyaw 表示,RCEP 將在建立自由貿易區有關鍵作用,並將推動電子商務、政府採購及知識產權方面的改革。緬甸工商總會 (UMFCCI) 副主席 U Maung Maung Lay 表示,RCEP 將為緬甸企業帶來具有吸引力之稅率,並使消費者受益。此外,生活水平將會提高,且減少腐敗及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隨著進口量的增加,將會有更好的供應鏈,產品價格也會更便宜,但同時會影響到小型企業。緬甸需要支持當地小型企業的發展以提高競爭力,以免外國企業主導當地市場。 評論認為 RCEP 亦可以以幫助緬甸從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恢復,從而促進貿易及投資。新冠肺炎疫情對緬甸旅遊業、食品飲料業及零售業帶來嚴重的衝擊,惟在 2019-2020 財政年度中,外人直接投資 (FDI) 的獲准數量創下過去5年以來的最高記錄。根據RCEP,緬甸、柬埔寨及寮國將享受關稅減免的特殊安排。RCEP 成員國在協定生效後需將其 65% 的貨物免徵關稅,而前述 3 個國家僅需減免 30% 的貨物。其他國家在 10 年後必須將其 80% 的貨物免除關稅,緬甸將在15年後減免關稅。
A:依據奧媒新聞報本(109)年11月18日報導,奧地利氣候環境能源交通創新技術部所擬之「2020再生能源擴張法」(Erneuerbaren Ausbau Gesetz 2020, EAG 2020),目前剛完成公眾諮詢,其中涉及補貼尚需歐盟核可,故將無法如期於2021年1月1日實施。 EAG草案內容包括:為達到2030年100%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之目標,「每年提供綠色電力最高10億歐元補助」。而歐盟執委會認為,仍需釐清EAG相關內容是否符合補貼規範,爰奧國氣候環境能源交通創新技術部法律專家須再斟酌及修訂法規用字,以使奧國通知歐盟EAG時符合歐盟規範。 另與EAG有關之能源供應安全法規修正:奧政府將先修訂「2010電力經濟暨組織法」(EIWOG 2010),以確保太陽能或風能,受天氣及氣候限制面臨無法供應之緊急狀況時,可改由電網供應已儲存之備用能源,提供必要之供電網絡穩定性及確保供應安全。該修正案已於本年11月18日於奧國部長內閣會議通過,尚需送請國會通過。
A:資料來源: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當長途重載車輛逐步邁向電氣化,燃料電池佔有關鍵的角色。位於斯德哥爾摩南部Södertälje鎮的巴士卡車集團Scania將投資10億瑞典克朗,建造電池工廠和電池實驗室,預計工廠可於2030年正式營運。 Scania表示,設置電池工廠和實驗室鄰近原有的研發中心,等到需求量提升後,再於全球其他製造廠生產電池。該投資計畫已經取得綠色義務組織(Green obligations)的資金。 雖2020年COVID-19疫情嚴重衝擊Scania的運作,包括停廠及全球雇用員工人數大減,但Scania對於未來電動車發展仍持樂觀態度。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和大型企業相比,小型企業受到COVID-19疫情的衝擊更為顯著,第一波疫情衝擊最重者屬餐飲飯店業, 根據信用調查公司Bisnode的統計數據顯示,申報破產公司的主要為小型企業(員工人數最高10人者),佔比高達93%。企業公會Företagarna指出,小型企業的盈利率原本就低,一旦訂單需求降低,對於公司的影響立即顯現,透過短期解雇員工雖可帶來些許的營業穩定,但許多公司營運者仍必須開始思考減少員工人數或其他縮減公司營運規模之方式。 雖然破產公司以小型企業為主,但大中型公司所受衝擊也不少,瑞典服裝連鎖店MQ和Dea Axelsson都於今年第一波疫情時申請破產。只是大公司更擅長削減成本,也較了解如何利用政府的紓困資金降低疫情的衝擊。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n)報導指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景氣分析研究中心(KOF) 最新發布之瑞士2021/2022年醫療費用調查報告,在2021年醫療費用支出將增加3.3%,2022年將增加3.8%。 根據該中心11月18日發布的預測,在2019年的平均每人醫療費用支出為9,675瑞郎,預估在2022年醫療費用支出為10,431瑞郎。報告中指出,醫療費用成長的主要因素為: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另醫療費用占瑞士國內生產毛額比例將從2018年的11.2%,上漲到2022年的12.5%。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n)報 日期: 2020年11月18日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1月19日報導,新加坡與中國兩國企業與商協會組織應把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進一步合作及產業升級。兩國商界人士也認為,RCEP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在新加坡深耕21年的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會長程軍表示,在RCEP的簽署後,兩國商協會組織的橋樑作用非常重要,星中企業應致力於兩國貿易投資案的合作開發,有效利用RCEP的區域內貿易投資優惠,為產業升級和合作開拓更廣闊的空間。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國際環境,其建議兩國工商企業合作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推動數位經濟、綠色發展和高科技領域的合作,釋放更多發展潛力。 商貿組織通商中國總裁陳佩玲亦表示,RCEP的最終簽署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多邊主義與多邊合作打了一劑強心針,有助於提振新加坡及區域經濟。星國積極與各國展開貿易合作,至本年2月,在全球共簽署了25個雙邊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使得新加坡與全球供應鏈的聯繫將更加緊密,出口商也享有更低的關稅或非關稅壁壘。星國亦強化自身貿易、供應鏈和貿易融資的優勢,促進東南亞與各國之間的貿易合作及互聯互通,成為一個多功能的經濟樞紐。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1月19日報導,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於「亞太農業食品創新峰會」(Asia-Pacific Agri-Food Innovation Summit)開幕時宣佈,為幫助食品公司更快將開發的食品科技投入市場,淡馬錫與新加坡科技研究院(A*STAR)將共同設立食品科技創新中心。 陳聖輝指出,星國正朝成為領先的食品科技和研發中心的目標邁進,目前採取的三大策略是進步、加速、接觸(Advance、Accelerate、Access),即推動研發工作以協助產業轉型、幫助相關業者加快發展腳步,以及確保能推向全球市場,而新設立的食品科技創新中心正是加速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計畫之一。 淡馬錫國際全球企業發展高級執行總經理兼新加坡項目協調副總裁楊吉全表示,該中心啟動後將著重為「植物肉」(plant-based protein)製造商提供設施和資源以製造並測試其產品。 食品科技創新中心的位置和啟動計畫將在未來公佈,至於該中心未來是否會擴展蔬菜等其他食品種類的研究,淡馬錫綜合農業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馬世文(Anuj Maheshwari)表示,淡馬錫會抱持開放的態度歡迎所有能為食品產業鏈創造價值的合作夥伴。
A:依據德國媒體Motorzeitung.de報導指出,目前德國汽車業供應商正面對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英國脫歐、數位化、產能過剩、市場需求疲軟等挑戰。該產業在德國僱用約300,000名員工,多數企業由家族經營,專家指出當前許多德國中小型汽車業供應商之生存正受到挑戰。 根據德國汽車公會的調查顯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汽車業供應商預估今年銷售量將大幅下降,僅約二分之一的會員廠商預測公司產量可能於2022 年回復至疫情爆發前之水準。該公會會長Hildegard Müller表示在此情況下我們不得不預估汽車相關產業之就業數將進一步下降。 公會副會長Arndt Kirchhoff補充表示公會統計10月份汽車業供應商內部超過20%的員工仍實施縮時工作計畫,其主要原因是市場情勢仍不穩定,這也是為何公會反對再次全面停工的主因。 當前惡劣的環境迫使部分汽車業供應商關閉工廠和裁員,其中德商Bosch預計將於明年關閉位於德國Bietigheim-Bissingen的工廠,汽車供應商Eberspächer亦暫時停止位於Esslingen的生產線並計畫將其移轉至波蘭。 汽車公會會長Hildegard Müller表示,中小型汽車業供應商受限於資源配置,往往需要專精於特定領域,在面對當前汽車業不穩定之大環境,部分供應商正強化發展其領域並試圖降低單單對汽車業之依賴,例如位於德國Seebach地區的Fischer集團除了研發車用電池外,亦發展發電裝置為偏遠地區之電信設備供電及開發運用於船舶之供電系統。另一個例子為德商Boysen,該公司除發展內燃機外目前亦因應電動化趨勢投入燃料電池的研發及儲能系統並期盼能藉此彌補內燃機縮減之業務。 目前汽車業相關供應商除面對不穩定之環境及技術轉型之趨勢外,另一個挑戰是汽車製造商對供應商傳遞之價格壓力。德商Boysen 總經理Rolf Geisel表示為取得訂單該公司需配合合作夥伴降低價格,而這迫使公司將廠房遷移至較低工資的國家如塞爾維亞和中國。 在政府方面,德國聯邦經濟部刻正研擬為轉型期之汽車製造及相關供應商提供協助的支持計劃,政府預計在未來幾年提供約20億歐元協助相關業者提升數位化、自動化及發展替代驅動系統等項目並期盼業者能利用此一機會進行技術轉型保持其市場競爭力。
A:在Covid-19疫情嚴重之背景下,越南為外人投資有興趣之投資地點。其中,日本對越南投資環境有興趣,日商在越南之投資資金快速成長,尤其是越南與日本簽訂之自由貿易協定於2009年生效後。日商在越南投資最多之產業項目包括交通設備、電力設備等。越南為全球第4大機車市場,爰Honda、Yamaha以及零配件供應商已積極在越南投資。另,韓商三星在越南設廠生產智慧行動電話,已帶動日本電子公司增強在越南投資,如Panasonic已尋找家用電器銷售市場,並將越南視為重要新興市場。越南可吸引日商投資資金,將有助於推動越南後勤支援產業發展,並擴大越南銷售市場。
A:據越南CRBE公司經理黎仲孝(Le Trong Hieu)稱,未來5至10年來越南工業不動產市場持續成長,並將迎接新的投資潮流,同時預告帶來許多機會讓越南參加全球供應鏈。幾年來北越工業區之進駐率高達74%以上,南越地區更高。最近2至3年來廠房出租方面快速成長,北越現成倉庫及廠房之面積計300萬平方公尺,南越計500萬平方公尺。工業區土地出租價格已上漲20至30%(自70至80美元/平方公尺/50年上漲至100平方公尺/50年),倉庫暨廠房出租價格自3.5美元/平方公尺/月上漲至4美元/平方公尺/月。目前,除越南工業區不動產產業成長外,已在越南投資廠商有意擴大投資潮流日益增加,如LG、三星(Samsung)、Intel等跨境集團。目前越南人口約計1億人,貨品消費力甚強,為具有發展潛力之投資地點。據BW Industrial 公司之總經理C.K.Tong表示,LG、三星、Apple 等跨境集團將生產鏈自中國大陸移轉至越南之潮流,將創造很大的機會予越南,如三星集團將生產鏈移轉至越南,已帶動250家衛星公司前往越南投資,使得倉庫及廠房需求增加。為迎接跨境集團之衛星公司移轉至越投資之潮流,工業不動產公司已先投資現成倉庫及廠房,如:BW Industrial在越南全國 共有21件投資案,廠房總面積120萬平方公尺,供予國際公司(占60%)、中國大陸公司及越商(占40%)。
A: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0)年11月11日起E5 RON92汽油調降至13,885越盾/公升 (約為0.60美元/公升)、RON95 油價調降至14,701越盾/公升(約為0.64美元/公升)、柴油調降至10,838越盾/公升(約為0.47美元/公升)、煤油調降至9,562越盾/公升(約為0.42美元/公升)、重油調漲至11,091越盾/公升(約為0.48美元/公升)。越南主管機關繼續使用油價補貼基金平穩油價, RON95 汽油每公升撥放100越盾,E5RON92汽油每公升撥放900越盾
A:據越南工商部向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之報告顯示,越南後勤支援產業企業家數及規模仍未發展。目前,越南全國零配件生產廠商家數雖有1,800家,其中僅有300家可參加跨境集團生產網絡。雖然該等產業之生產程度及技術逐步改善,惟越南後勤支援產業之主要產品僅為技術含量甚低之簡單零配件。越南後勤支援廠商之生產管理能力及技術程度仍有限制,自製率甚低,如:紡織暨成衣產業自製率為40-45%;雖然鞋業原副料占鞋類成品結構之68-75%,惟該產業自製率僅為40-45%。越南電子業依賴外資企業,大部分均由外資企業供應。 為解決目前困難,越南總理發布第115/NQ-CP號決議,提出許多措施,以推動越南後勤支援產業發展。越南政府訂定目標,至2025年越南廠商可生產競爭力較高之後勤支援產業產品,將供應越南境內生產消費需求之45%,並至2030年將供應70%。
A:鬧出不少新聞,同時又還沒有顯著成績的Uber自駕車技術單位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 (ATG),一年半前市值曾高達72.5億元,但據消息人士稱,如今卻可能淪落到要被賣掉。 據三名熟悉內情的人士表示,分別來自Google、Tesla和Uber自駕技術單位的三位前員工,新創了自駕技術公司Aurora Innovation,他們正在與Uber洽談收購ATG這部門。交易條件目前仍不清楚,但消息人士指出,兩家公司已從十月就開始洽談這筆收購,而且現在仍在進行中。 兩家公司都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因為收購談判可能離結束還很遠。不過一旦談成功,對Aurora來說,可以立即增加這方面的專業人力三倍;而對Uber來說,則可以擺脫該部門的沉重經濟負擔,同時也能擺脫成立雖短,但卻發生不少的負面新聞。 https://newsforchinese.com/
A:加州房地產經紀協會(CAR)周二發表一份最新報告表示,10月份三藩市灣區獨立屋價格再創歷史新高,並且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有違於房地產市場在秋天普遍轉為清淡的傳統趨向。 該協會的高級經濟學家Oscar Wei魏氏表示,購屋季節通常到了9月就接近尾聲,但今年由於按揭貸款利率在10月再創歷史新低,而且市場仍在追趕4月和5月因嚴格居家令造成銷售急凍,使今年的購屋季節得以延長。 魏氏續稱,購屋季節通常取決於小孩返校時間,而今年雖然已經開學,仍在進行遠距學習,這使父母取得在淡季購屋的一些空間。 該報告顯示,10月灣區舊獨立屋的售價中位數為110萬元,較9月上漲3.8%,比去年10月上漲17%。報告顯示,銷售量也相當強勁,較9月增長1.5%,同比增長18.9%。另一方面,灣區舊公寓的售價中位數為74萬元,較9月下跌1.3%,但同比上漲3.5%。 售價中位數是一半房屋售價比之更高,而另一半房屋更低,容易受到市場結構變化的影響。例如,如果售出更多的入門級房屋和更少的豪宅,即使總體價格上漲,售價中位數也可能被拉低。而每平方呎平均價格則較能反映真實狀況。10月灣區獨立屋的每平方呎平均售價從9月的584元躍升至613元,相比去年10月為541元。魏氏稱:「這顯示了房價正在上漲,不僅僅是人們購買更大的房屋。」 價格上漲的主因是許多地區的供應仍然緊張。灣區市場上的待售屋數量同比下降23.8%,加州其他大部分地區更下降逾40%。報告稱,全州僅有兩個地區的待售屋數量增加,分別為三藩市增長34.3%和聖馬刁增長0.7%。 Corcoran Global Living灣區總裁科斯迪克(Randall Kostick)表示:「銷售非常活躍,三藩市確實正在經歷屋主和房客紛紛離開城市,以獲得更大的居住空間和綠地的趨勢。」 據他說,這造成了麥林、那柏、索奴瑪和康特拉科斯達等周邊市場,在永久住屋和度假屋方面的交易均出現創紀錄的活動。科斯迪克指出,周邊市場的房價上漲,但三藩市的價格仍保持穩定,唯一的例外是三藩市的共渡公寓,特別是套房和單房公寓等較小的公寓,在如南灘、市場南街和馬林那(Marina)等社區的價格都出現下跌。 在三藩市,10月獨立屋的售價中位數為162萬5000元,比2月下跌2.4%,比去年10月下跌1.5%。 三藩市共渡公寓的售價中位數約為122萬元,較9月下跌1.8%,較去年10月下跌12.8%,銷售量方面較9月下降5.5%,但同比增長14.7%。 https://www.singtaousa.com/
A:電商鉅子亞馬遜(Amazon)推出網上購藥服務,可讓醫生按照病人需要,將處方藥物直送上門。有市場分析認為,亞馬遜此舉將對傳統的實體藥店造成嚴重衝擊,甚至可能迫使整個行業消失。 綜合《華盛頓郵報》、CNBC和美聯社報道,「亞馬遜藥局」推出後,標誌著公司開始爭奪市場份額3000億元的醫藥零售市場。項目副總經理帕克(TJ Parker)17日表示,期望民眾日後能購藥更容易,在家中直接等候藥物。 根據方案,除了夏威夷、伊利諾、肯塔基、路易斯安那、明尼蘇達之外,全美45州的18歲以上病人,都可在網上光顧「亞馬遜藥局」,服務將覆蓋大多數的保險,但也可為沒有投保的顧客提供優惠,病人還可以使用支出賬戶或健康儲蓄賬戶買藥。 在病人首次下單前,網站或會因應法例規定查詢問一些問題,例如當事人有否懷孕,其出生日期、出生性別等,醫師則會視乎病人需要,開出處方避孕藥、胰島素、類固醇藥膏、控制血糖的藥物,以及治療偏頭痛的仿製藥或原廠藥,然後將藥物直接送到「亞馬遜藥局」,病人也可要求從現有零售商如CVS、Walgreens等調貨。根據安排,Amazon Prime會員可在2天內收到藥物,而且運費全免,非Prime會員同樣運費全免,但收件時間需要5天,或者支付5.99元換取2天到貨。亞馬遜將使用工具,檢視醫師是否合法開藥,同時預防潛在的欺詐行為。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民眾愈來愈依賴郵寄購藥,藉此減低自己出外感染病毒的風險。早在前年收購線上藥局PillPack的亞馬遜,這次也將直接挑戰CVS Health、Walgreens兩大連鎖藥局,甚至將與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爭奪市場。 花旗銀行的研究分析認為,亞馬遜此舉可能迫使整個藥局行業脫離零售渠道。\xf9盚F理財(Edward Jones)分析也指,亞馬遜的計劃尤其會影響規模較小的藥店,理由是這些藥局本身沒有零售巨頭的議價能力,進貨成本較高,也不像大型連鎖藥局般,可以吸引保險公司的客戶。 https://www.singtaousa.com/
A:休士頓市政府與當地公司合作,斥資3萬美元,在休士頓最大的會議中心 George R. Brown Convention Center裝置空氣清淨機,讓參展的民眾安心。 發明此空氣濾清機的公司為休士頓的Integrated Viral Protection (IVP),該公司表示此空氣濾清機的過濾系統將空氣吸入後利用高溫殺菌,其最大的優點是,機器運作時,民眾不需要離開。此機器號稱可以殺死99.999%的冠狀病毒及其他病原體。不過,此機器雖然可有效殺死病菌,但是該公司不得宣稱安裝空氣清淨機可以減少病毒傳播,因此民眾在會場仍須戴口罩。此空氣濾清機尚在申請專利中,該公司宣稱符合FDA相關規定,並已獲核准上市。 此機器要價約3,000-19,500美元不等,目前休士頓周邊城市Galveston 學區及Baytown市的公共場合皆有安裝。
A:往年法國民眾在11月下旬即已開始準備購買聖誕節禮品,但目前因政府採行疫情封城措施,許多商店被迫關閉。為此,許多法國藝人、政治人物、工會及環保組織自11月17日起,陸續透過請願書及「#NoëlSansAmazon」(法譯「#沒有亞馬遜的聖誕節」)之網路串連(hashtag),共同呼籲民眾不要在亞馬遜平台購買耶誕禮物。 簽名人包括巴黎市長Anne Hidalgo、格諾伯勒市長Eric Piolle、里昂大區主席Bruno Bernard及前環境部長Delphine Batho等政治人物、法國Greenpeace、法國環保協會France Nature Environnement及法國書商工會。 該請願書描述亞馬遜對法國社會、經濟及環境上所造成之負面影響,請民眾選擇以當地商家及產品或循環經濟方式購買聖誕節禮物。另外,發起人亦向政府要求訂定法律,以節制亞馬遜等國際電子商務巨擘在法國蓬勃發展,如禁止設立新倉庫及停止與當地實體店面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及稅收法。發起人並要求政治領導人鼓起勇氣向亞馬遜總裁Jeff Bezos宣戰。 在該請願書發表前夕,已有不同政治人物、工會及書商呼籲政府針對亞馬遜之銷售徵收特殊稅,以阻止其擴張。面對指責,亞馬遜法國分公司表示,該企業進軍法國10年以來已創造9300個就業機會。 法國商家目前期望經濟部長順應民情,於日內宣佈實體商店能提前解禁,於11日27日可恢復營業之聖誕禮物。
A:法國泰雷茲集團(Thales)本(18)日宣佈,已順利得標德國海軍軍艦淘汰換新案,並簽署了總金額高達15億歐元之重大合約。法方將透過其荷蘭及德國分公司,自2028年至2031年期間,以每年一艘交船速率,供應具高級網路防護系統之護衛艦(frégates)。 該合約係泰雷茲有史以來三大合約之一,印度飆風戰鬥機(Rafales)及法國多用途巡防艦(FREMM)為另二項大合約。泰雷茲總裁Patrice Caine接受法國《費加洛》報刊訪問表示,能得標可印證德國海軍對其集團長年以來之信任。 該計畫工程將於德國完成70%、荷蘭30%,並將聚集250名泰雷茲荷蘭及德國分公司工程師,此次訂單雖看似未在法國產生直接經濟影響,但泰雷茲堅信對集團發展大有助益。 歐洲強國海軍軍艦淘汰換新週期即將進入尾聲,泰雷茲成果豐碩,除了得標德國海軍一案,另亦得標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 五艘FDI護衛艦、英國五艘T31護衛艦及西班牙Navantia F110護衛艦之聲納機。整體而言,法國泰雷茲目前已為全球50個領先海軍國家提供設備。
A:綜合法媒費加洛及迴聲報近期2篇報導,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表示,雖本年度世界各地慘遭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導致全球能源需求量下降5%,但綠色能源之需求仍成長%,預計2025年將可望超過燃煤電力,成為全球最大能源來源,取代過去50年來依賴燃煤為主要供電來源之世代。IEA署長Fatih Birol指稱,再生能源至2025年,將可供應全球三分之一需求。 因新冠疫情影響,石油、天然瓦斯及煤炭發電不斷衰退,反之,太陽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及其它綠色能源則日益增長。根據IEA數據顯示,此類環保能源將於2020年底占全球能源總容量成長之近90%,主要由美國及中國能源供應商透過不同優惠政策帶動。 IEA預測,綠色能源總容量將於明(2021)年成長10%,歐盟及印度即將完成因疫情所延誤之綠能設施佈局計畫,此將為2015年以來最大成長。 而在法國,綠色能源已成為絕大半能源供應商之重要賣點之一。使用環保能源之法國消費者,從2015年之3%每年穩定成長,並於2019年底達7%。法國能源巨頭Engie之B2C 總經理表示,有意對地球有正面影響之法國顧客比例在近年來愈趨增多。但相較其鄰國,如有20%綠色能源消費者之德國,法國仍有進步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