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法國媒體《迴聲報》11月16日報導,法國政府已向7家製藥供應商預購9千萬劑疫苗,同時編列明年15億歐元預算,佈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之疫苗接種計畫。法國衛生高級總署(Haute autorité de santé,簡稱HAS)將於近期訂定疫苗優先接種排序,並在歐洲藥物管理署批准疫苗問世後,再公布疫苗接種地點及規範。目前歐洲針對第三階段臨床試驗疫苗僅要求最低50%之效率。 法國COVID-19接種計畫將由HAS疫苗委員會負責執行,該會主席Elisabeth Bouvet表示,由於新冠病毒治藥尚未問世,且許多疫苗屬於新興技術,故如何有效規劃及對民眾進行宣導,至關重要。按法國2009年H1N1疫苗接種計畫,因遭遇民眾抗拒,僅有8.5%民眾願意接種疫苗,造成政府購買之9,400萬劑疫苗中有5千萬劑未使用。 法國預計於明年1月中旬先獲取440萬劑AstraZeneca及350萬劑BioNTech Pfizer疫苗,續於2月得取Moderna及Novavax疫苗。為使全法民眾產生抗體,疫苗注射計畫必須達到60%至70%人口,相當於4,000萬至4,700萬人。政府預計明年12個月內達成3,500萬人接種疫苗之目標。因傳統上法國民眾對注射疫苗相當抗拒,依據法國不同民調數據顯示,此次COVID-19接種計畫將是一大挑戰。但令人欣慰的是,本年流感疫苗接種計畫目前進行相當順利,於短時間內已消耗1,600萬劑,創下歷史新高。 HAS疫苗委員會B主席說明,2009年H1N1疫苗接種計畫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法國民眾相當重視及信任其家庭醫生,但當時政府只有透過在體育場之類場所集中施打疫苗,而不同意醫生或護士在其診所向求診者注射,導致許多民眾拒絕。渠呼籲政府應立刻開始準備推動疫苗接種之相關宣傳活動。
A:為因應與美國的科技貿易戰,中國政府刻正鼓勵企業投資電腦晶片之生產技術,並加緊腳步培養人才,以求技術上儘速自給自足。依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S & 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研究指出,本(109)年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半導體產業公司已募集近380億美元資金投入研究開發工作,此已逾去年總額的兩倍。 美國川普總統於本年停止美國出口晶片予華為和中興通訊公司,由於此類微型處理器對於智慧手機、汽車及相關中國製造產品至關緊要,以致中國國內掀起半導體資源爭奪戰。因此,中國政府於本年8月提出為期10年之免徵企業所得及進口稅等新制政策用以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迄今已有逾5萬家中國企業註冊投入半導體相關業務,其中包括房地產開發商、水泥製造商及餐廳業者等。 半導體產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帶動了其他產業的投資熱潮,包括電動汽車、房地產、太陽能板等,惟其中仍不乏許多盲目且不明智的投資計畫,此現象突顯中國對西方技術的依賴。中國政府亦指出,眾多沒有經驗、技術及人才的公司亦爭相投入積體電路產業。 中國係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國,去年已採購價值超過3千億美元的外國製晶片,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數據顯示,中國半導體業者僅能生產全球市場5%的晶片需求量,且發展水平也落後台灣和美國至少5年以上。 此次中美科技戰激發中國政府決心加強培育本國晶片產業,在制定未來5年及15年的經濟藍圖,更將圓晶技術的「自立更生」做為發展目標。預計至2022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人力短缺將達25萬人。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復旦大學等知名教育學府正積極優先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專業人才。 本年中國將有六個地區投入130億美元發展半導體產業,亦有許多企業即使缺乏半導體技術背景亦透過合資方式創造多元化投資方式切入半導體產業。此外,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與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亦將擴大對晶片投資。 然而,部分國際投資合作案已宣告終止,像是位於南加州的高通公司與中國貴州省政府的合作案;以及加州的半導體代工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原定投資100億美元在成都設立工廠,也在評估市場狀況後終止合作。 新聞來源
A:1、香港經濟動態指標 2、香港進出口貿易統計 3、香港對各國貿易統計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美國電動車巨擘Tesla創辦人Elon Musk日前特別到瑞典斯德哥爾摩西邊小鎮Eskilstuna的城堡Stora Sundby Castle,參加渠朋友,美國駐瑞典大使Ken Howery的生日慶祝宴會後確診COVID-19。 瑞典媒體批評美國大使館常在正式外交場合未謹慎遵守瑞典防疫措施,對此,美國大使館表示不予置評。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本(109)年11月19日報導引述啤酒產業觀測站(Osservatorio Birra)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份半年間,義國啤酒產業鏈共同創造之總營收減少16億歐元,整體產業鏈相互影響下更失去21,000個工作崗位。 據報載,2019年義國啤酒產業鏈總營收約為94.83億歐元,佔義國0.53% GDP,提供108,338萬戶家庭工作收入(較2017年成長18%),繳納國庫之稅額達45.52億歐元,納稅額三年間成長8%,種種數據證實啤酒產業可做為義國戰略產業之一,惟自三月份起,隨著疫情發展下的封城等措施,該產業產值大幅縮水。考量啤酒本身所具之經濟邊緣特性大於其他產業,加之其他關聯因素,產業人士盼政府重新檢視針對啤酒之稅務,減少消費稅(accise)及增值稅,給予產業重新贏回投資人信心的機會,始能重振復甦動力。 義國啤酒產業在2009年至2019年之十年發展穩定,產量成長35%達1,720萬百升(hectoliter),其中飯店暨餐飲業(HoReCa;Hotel、Restaurant & Café)之消費即占36.1%,若加上其他如酒吧等衛星產業,其消費額比例更高佔達63%。 而Covid-19疫情自2020年2月底於義國境內漫延後,啤酒產業大受打擊,若觀察疫情發生前之產量,本年1月及2月分別成長7%及12%,惟3月至5月之封城高峰期,其產量瞬間減少高達30%,即使在7月及8月需求量應為最大的夏季時期亦僅分別成長8%及2%,而就產業鏈共享價值觀之,2020年前半年若與2019年同期比較,更驟減22.7%(約9億歐元),嚴重打擊Ho.Re.Ca.產業中的分銷及物流部門,損失達13.739億歐元,從而亦在供應鏈中流失21,016份工作機會。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11月20日 根據最新公布的Coface中東歐500大企業名單,位於Bratislava的福斯車廠名列第5,其亦為前10名中唯一斯洛伐克公司。 斯國共有35家公司入榜(2019年總銷售額達516億歐元)。 入榜的前10大斯國企業尚有汽車廠Kia Motors及PSA,另尚有汽車零組件供應商Mobis、Slovnaft(煉油廠)、Slovenske Elektrarne(電力公司)、U. S. Steel Kosice(美國鋼鐵)、Samsung Electronics Slovakia(電子業)、Tesco Stores SR(零售業)、Lidl Slovenska republika(超市)。
A:瑞士再保險集團(Swiss Re) 執行長Christian Mumenthaler 於11月20日新聞稿中表示,儘管該集團的盈利受到新冠病毒疫情有所影響,但該集團的資本仍十分穩固。 該集團並預測其可以達成中期目標,即在保險周期內獲利超過美國十年期政府債券無風險利率700個基點,且使每股每年增加佔資本10%的利潤。 資料來源:瑞士Nau.ch網路新聞 日期:2020年11月20日
A:仰光高架高速公路及仰光外環路項目指導委員會於11月18日在內比都建設部舉行第4次會議,主要討論宣布仰光高架高速路項目第1階段的優先競標人及進行方向。委員會主席建設部部長U Han Zaw表示,建設部與仰光省政府合作以公私合作(PPP)方式實施全長27.5公里的仰光高架高速公路第1階段,以減輕仰光省的交通壅塞及發展基礎設施,預計將耗資約8億美元。由世界銀行成員之國際金融公司(IFC)擔任該仰光高架高速公路之項目顧問,招標程序自2018年5月開始邀請,當時有55家公司提交項目建議書,於2018年11月有12家財團及公司參加投標者預審,並於2018年12月公佈10家符合規定資格的公司,詳細名單如下表所示。IFC對提交建議書之技術及財務計劃書進行詳細評估後,已彙整報告呈報。並在該會議中針對評估報告中的內容進行討論及批准,將根據會議結果宣布該項目的優先競標人。該項目第1階段為東邊19公里的四線道高速公路;連接東西方的6公里四線道;連接仰光國際機場的 2.5公里二線道,共為27.5公里。 序 資格預審投標人 國家 1 VINCI Highways 法國 2 Team Korea Consortium (GS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rp, Posc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Lotte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ltd, Daewoo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ltd , Daelim Industrial Co.,ltd, Korea Expressway Corporation, Korea Oversea Infrastructure &Urba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韓國 3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 Ltd 中國大陸 4 JFEE/Marubeni Consortium(JF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Marubeni Corporation) 日本 5 BSSIC Consortium (Bangkok Expressway and Metro Public Company Limited ,Ch. Karncha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Shwe Tau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Shwe Taung Expressways Company Limited, Sumitomo Corporation, HI Corporation 泰國、日本、緬甸 6 CRIG-CDL Consortium (China Railway International Group Co.,ltd, Capital Development Limited) 中國大陸 7 China Gezhouba Group Co.,ltd(CGGC)/ Great Genesis Gems Co.,ltd (GGG)Consortium (Great Genesis Gems Co.,ltd China Gezhouba Group Co.,ltd) 中國大陸 8 ITD-CSI JV (Italian-Thai Development Public Company Limited ,China Shando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 Technical Cooperation Group ltd (CSI)) 泰國、中國大陸 9 Denso – CSCEC Consortium (CSCEC (Myanmar)Co.,ltd) 中國大陸、緬甸 10 Power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of China ,Limited 中國大陸 資料來源:https://www.gnlm.com.mm/construction-ministry-discusses-announcement-of-preferred-bidder-for-elevated-expressways-project-in-yangon/
A:緬甸瑞士挑戰招標委員會10月15日公開邀請有意廠商提交仰光新城開發項目第一階段投標意向書(Expression of Interest),並於10月22日收到來自9個國家之16家公司的投資意向書(EOI),經從中選擇15家符合規定資格及資料齊全的公司,邀請參加提交建議書徵求文件(RFP)階段,其中有9家公司在規定的11月6日截止期間內購買了建議書徵求文件(RFP);分別是緬甸3家、法國3家、台灣、新加坡及印度各1家,詳細名單如下; 序 單位名稱 總部地點 1 中華工程BES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台灣 2 BYMA Myanmar Limited法國布依格建築集團之子公司 BYMA Myanmar Limited(a subsidiary of Bouygues Construction) 法國 3 Dragon Power Company Limited 緬甸 4 EDF HQ Singapore Pte. Ltd.(法國電力集團) 法國 5 Myanmar National Brotherhood Consortium 緬甸 6 印度國家電力公司 NTPC Limited 印度 7 Nylect Technology (Myanmar) Ltd. 新加坡 8 Southern Metal Industry Co., Ltd. 緬甸 9 法國蘇伊士集團SUEZ Group 法國 該9家公司可自行以現有公司架構組織方式或為加強技術及財務等方面,與其他組織合作方式提交項目建議書。問答環節將安排於2020年12月中,提交提案之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18日。 資料來源:https://mifer.gov.mm/news/all/rfp-to-invest-in-package-1-of-the-new-urban-development-of-yangon-city-issued-to-9-entities387
A:美國Moderna製藥集團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已達臨床試驗第3階段。一旦疫苗研究完成,作為Moderna合作夥伴的瑞士龍沙(Lonza)製藥集團將在瑞士生產疫苗。 龍沙總裁Albert M. Baehny在瑞士Handelszeitung 報解釋了未來幾個月的計畫,為了負起製藥集團的企業責任,龍沙在不確定疫苗是否有效的情況下就進行了投資,以節省生產疫苗的準備時間。 Baehny預測Pfizer/Biontech和Moderna的疫苗可能在今年底獲批,並進一步表示Lonza將全力達成在明年年初上市新冠病毒疫苗的目標。Baehny另預測2021年第一季,總共可能會有5種新冠病毒疫苗疫苗上市,另外3家同業為英國及瑞典合資公司Astra Zeneca、美國Johnson & Johnson和美國Novavax等集團。 Baehny預測Lonza 2020年年底,最多能取得生產5000萬劑疫苗的原料。首批疫苗將先進入北美市場,預計在瑞士2021年1月份可以開始出貨。龍沙集團將投資8000-9000萬瑞士法郎進行生產,預計每年能生產4億劑疫苗。 資料來源:瑞士觀點報(Blick) 日期:2020年11月17日
A:依據瑞士海關2020年11月19日統計數據,經季節性調整後,瑞士10月出口總額為178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減少0.4%,進口總額為149.3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減少3.3%。貿易順差為29億瑞士法郎。 瑞士10月出口成長排名第1者為機械及電子業,出口總額約為24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成長7,700萬瑞士法郎,增幅3.3%。出口成長排名第2者為珠寶首飾業,出口總額約為6.5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成長6,500萬瑞士法郎,增幅11.3%。出口成長排名第3者為鐘錶業,出口總額約為16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成長6,300萬瑞士法郎,增幅4.1%。出口衰退幅度最顯者為製藥業,出口總額約為90.7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減少1.6億瑞士法郎,降幅1.8%。 瑞士10月進口成長排名第1者為衣鞋布料業,進口總額約為10.7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成長3,300萬瑞士法郎,增幅3.2%。進口成長排名第2者為機械及電子業,進口總額約為24.7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成長1,500萬瑞士法郎,增幅0.6%。進口成長排名第3者為紙、圖業,進口總額約為2.8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成長1,300萬瑞士法郎,增幅4.8%。進口衰退幅度最顯者為製藥業,進口總額約為41.7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減少2.4億瑞士法郎,降幅5.3%。 資料來源:瑞士海關(Eidgenössische Zollverwaltung) 日期:2020年11月19日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報導,歐盟執委會(Comisión Europea) 於本年11月18日同意西班牙政府所提出之2021年國家總預算(Presupuestos Generales del Estado de 2021)草案,惟歐盟亦提出警告表示,西國政府公債於2020年恐將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之120%,將提高財政風險,另外,應注意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正加劇西國經濟失衡,西國年輕人之失業率亦迅速上升超過40%。 歐盟執委會表示,西班牙國家預算草案整體與執委會建議西國政府應謹慎及避免影響財政穩定之方向一致,且執委會亦認為西國於國家總預算中提出之大部分措施均係於在目前不確定情形下,協助西國經濟活動之發展。 歐盟於西國國家總預算計畫中,分別就短期及中長期發展提出意見﹕認為政府推出之措施對促進經濟復甦之成效,在短期內效果有限;在中長期而言,各種不平衡情形將持續存在,其中政府公債恐將為最嚴重問題。歐盟盼西班牙續以預算措施協助,維持中長期之穩定發展,請西國定期審視該等協助措施之實行、效力及是否妥適等,以因應經濟情勢之發展。 歐盟執委會第3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指出,以短期而言,各會員國應續採取各種必要措施以維持其經濟發展,各國之財稅補助措施應持續至2021年,不宜過早取消。就西班牙而言,於中期階段,仍應採取謹慎措施,因西國於2020年即可能已用罄大多數財政資源。 歐盟表示,依據西國2021年國家預算,政府協助經濟復甦之經費僅占GDP之1.3%,並未編列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於2021年1月底到期及企業延緩繳稅等之預算,疫情協助措施相關預算與2020年比較,實屬微小;歐盟技術專家則表示,2021年預計西國可先自歐盟復甦計畫基金取得約64億歐元,爰目前尚無法評估復甦計畫之整體成果。 歐盟並警示,疫情使企業、家庭及政府部門債務增加,並加劇歐元區內部經濟及國家之分歧及增加對外債務。目前歐盟已將西班牙續列於12個應受執委會加強觀察之總體經濟名單中(包括德國、荷蘭及葡萄牙等),惟並未列於歐盟認為需要高度警戒之國家名單,該名單則包括義大利、希臘及賽普勒斯等。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報導,西班牙ABC日報本(2020)年11月17日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國利用美國川普總統之失誤,引領貿易政策」為題,報導略以﹕ 當西方國家因第2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被迫提出影響經濟發展之限制措施時,東方國家則疫情控制良好,並持續發展經濟。以中國為首之亞太地區15個國家於COVID-19導致全球化經濟脫序時,簽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為全球最大區域市場。 RCEP於11月15日透過視訊會議成立,總人口數為22億,經濟規模占全球之1/3,為262億美元,超過歐盟及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之貿易協定。RCEP成員除全球第2大及第3大市場中國及日本外,尚包括韓國、澳洲、紐西蘭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之10個成員國(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寮國及汶萊)。 未來20年RCEP成員國將致力調降關稅90%,並開放市場與服務。除保護智慧財產權和促進電信、金融服務及電子商務外,亦將簡化產品之原產地規則,使貨物更易於移動,並強化區域內生產鏈之合作。 儘管自政治及經濟角度而言,RCEP並未如歐盟密切合作,仍不失為邁向亞太地區共同市場之第1步。為遏止中國崛起,美國歐巴馬總統提倡外交政策以亞洲為中心,於2012年誕生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TPP由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墨西哥、秘魯、智利、日本、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汶萊簽署,不僅團結太平洋兩岸,並開放相互貿易,建立更公平、更尊重勞動及環境之標準。儘管TPP占全球40%貿易,但川普擔任美國總統後便退出該協定,中國之商業實用主義趁勢崛起,以商業為主體,屏除美國歐巴馬總統提出之勞動和環境要求。 在地緣政治緊張之際,區域經濟協定象徵多邊樂觀主義,並證明亞洲實用主義。政治學家Parag Khanna分析,在汲取1998年及2008年金融危機之教訓後,亞洲領袖深知,只有降低與其他國家之經貿障礙,才能創造集體經濟繁榮。 為因應美國貿易戰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加劇與西方各國政治緊張之局勢,中國推動RCEP區域經濟集團,以尋求新市場、投資及影響領域。此外,為避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重返「亞洲軸心」,中國趁美國行動之前成立RCEP。 儘管TPP與其成員國仍活躍,但美國新政府之亞洲政策仍待觀察。由於美國意識到中國崛起可能加速美國衰落,爰啟動印太戰略及印度太平洋自由走廊(該走廊自印度、東南亞到澳洲,並延伸至韓國與日本)。另印度於2019年退出RCEP談判,在RCEP及印太戰略中,扮演關鍵性地位。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報導,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與居家防疫政策等影響,已大幅刺激電子商務成長。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公布之《家庭使用資訊科技與通訊設備調查》,在過去3個月中,有將近1,900萬名民眾(曾透過網路購物,占全國人口之53.8%;在過去一年中,則有62.6%民眾曾透過網路購物(2019年為58%)。該報告係採訪針對2萬5,837戶家庭調查,受訪者年齡介於16至74歲之間。 每位受訪者網上之平均消費金額為273.8歐元,較2019年增加9.1%;而購買之商品亦有大幅變化,2019年前三項網購商品為度假住宿套票、運動服飾及劇場表演門票,2020年則分別為服飾與鞋子、科技產品(電腦、平板與手機)及運動器材;INE指出,受訪者最常使用之連結網路設備為智能電視(占66.4%),其次為電子遊戲機(占30.2%)、智能手錶及運動手環(占22.7%)。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11月20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韓國產業技術振興院於本(109)年11月19日共同召開「2020中堅企業創新國際論壇」,依據7月發表之「材料、零組件及設備2.0策略」,研擬韓國中堅企業因應全球供應鏈(GVC)改變之策略。 二、本次論壇共邀請海內外專家、中堅企業人士及相關機構關係人士等約300名參與(現場50名),討論因應GVC變化、簽訂合作MoU、分享實際案例及舉辦洽談會等,論壇舉行情形如後說明: (一)材料、零組件及設備產業因應GVC改變之報告及討論:「Caleb&Company」Kim Jae seong常務、「韓德材料、零組件及設備技術合作中心」負責人Johannes Pietzka、西江大學Kim yong jin教授、產業研究院成長動力產業研究本部Jeong Eun mi本部長及「水山重工業」Kim Byeon hyeon代表等,共同檢視近來GVC環境變化,並研擬相關因應策略。Kim Jae seong常務表示,受GVC改變之影響,韓國中堅企業之創新將影響相關成長,渠並根據中堅企業所占比率較高之汽車、化學、鋼鐵及生技等主要產業之特性,提出競爭優勢相關策略。Johannes Pietzka則分享透過不斷創新經營於短時間內成功成長為國際企業之DEVOLO AG等德國中小型企業(Mittelstand)實際案例,並強調創新對全球競爭之重要性。 (二)與德國亞探工業大學簽訂交流合作MoU:韓國產業技術振興院與德國亞探工業大學簽訂交流合作MoU,促進韓國中堅企業與德國創新創投企業之技術及商業合作,以及媒合具潛力之德國新創企業與韓國中堅企業,增進雙方交流,協助韓國中堅企業開發新項目及創新技術,以拓展新產業或重整相關工作。 (三)拓展GVC市場之顧問及成功案例:由中堅企業相關人士發表聯合及合作為基礎之材料、零組件及設備中堅企業之全球創新實際案例。透過收購美國生技企業成功拓展美國數位健康管理市場之「I Sens」分享評選擁有創意及技術之新創企業以及參與全球GVC之方法。透過光學透鏡企業成功拓展自動駕駛汽車專用攝影機等電裝用品領域之「Sekonix」,亦分享透過與美國「輝達(Nvidia)」及德國「德國馬牌(Continental)」等國際企業合作,成功開發新市場之經驗。另名列全球第1半導體檢驗裝備製造企業且成功拓展醫療機器人市場之「Koh Young Technology」則分享透過與不同產業之企業合作,成功拓展新產業及促進高科技產業國產化之經驗。 (四)德國、俄羅斯及以色列企業之線上B2B洽談會:舉辦韓國企業與德國、以色列及俄羅斯等國家之企業之線上洽談會,盼透過與材料、零組件及設備產業較發達之國家合作,促進韓國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相關洽談會共有韓國之9家企業與德國、俄羅斯及以色列等國家之9家企業共同參與,其中包含以色列汽車零組件、半導體裝備及機器人等領域之企業,以及俄羅斯全球第2鋁生產企業「UC RUSAL」等,共同探討與韓國材料、零組件及設備相關企業之聯合與合作方案。 三、德國NRW(北萊茵-西發利亞聯邦)經濟部長Andreas Pinkwart透過影片表示,NRW擁有許多人工智慧及資訊通訊等領域之隱形冠軍企業,透過本次論壇,預估將會有許多符合韓國中堅企業需求之合作機會。 四、韓國產業技術振興院Seok Yeong cheol院長表示,韓國產業對GVC依賴度高,為促使韓國企業穩定成長,將支援韓國中堅企業加強競爭力及創新成長。 五、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朴起永次長(相當於我國經濟部次長)亦表示,盼韓國企業順利因應GVC環境之變化,並透過韓國版新政促進國家之改變。渠亦表示,政府亦將透過執行11月12日發表之「創新型強小及中堅企業成長策略」,協助包含材料、零組件及設備相關企業之韓國中堅企業順利成長為國際專門企業,以促進相關產業之發展。
A:據越南統計總局稱,越南本(2020)年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2019)年12月份上漲0.09%,較上(9)月份上漲0.09%,並較去年同期上漲2.47%。除家具設備維持穩定之外,其中若干貨品與服務項目之CPI衰退,包括:餐飲服務衰退0.13%,交通費用衰退0.08%,文化、娛樂及旅遊衰退0.18%;此外,其他貨品與服務項目之CPI均呈上漲趨勢,包括:飲料與香菸上漲0.08%,成衣、帽子暨鞋類上漲0.06%,房屋及建材上漲0.29%,藥品及衛生服務上漲0.01%,教育費用上漲1.52%,其他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0.09%。 此外,本年10月份黃金價格較上個月衰退1.1%,惟較去年同期上漲29.63%。
A:據越南統計總局之資料顯示,本(2020)年10月份越南進口金額約245億美元,較上(9)月份增加1.2%,並較去年同期增加10.1%。累計本年前10個月越南進口金額約2,105.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0.4%。 本年前10個月計有34項進口產品之金額逾10億美元,占進口總額之89.4%,其中: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之進口金額為513億美元,增加20.2%;機械設備及其零件298億美元,減少0.6%;各種電話機及其零件12.6億美元,成長4%;布料95億美元,減少13%;鋼鐵67億美元,減少17%;塑料67億美元,減少10.7%;塑膠製品59億美元,增加9.6%;一般金屬48億美元,減少8.9%;汽車48億美元,減少21.5%;化學製品46億美元,增加3.3%。 有關進口市場部份,中國大陸仍為越南最大之進口市場,進口金額為65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2%;其次為韓國374億美元,減少5.3%;自東協進口244億美元,減少8.5%;自日本進口165億美元,增加2.5%;自歐盟進口118億美元,增加4.2%;自美國進口116億美元,減少2.4%。 本年10月份貿易順差約22億美元,累計本年前10個月貿易順差約187.2億美元。
A:據越南觀光總局稱,本(2020)年10月份來越國際旅客約1萬4,800人次,較上(9)月份成長7.6%,並較去(2019)年同期減少99.1%。累計本年前10個月來越之國際旅客約380萬3,3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73.8%;其中以運輸工具別統計,利用空運來越之旅客人數為306萬4,800人次,減少73.4%;由陸路來越之旅客人數為59萬3,900千人次,減少78.5%;海運來越之旅客人數14萬4,600人次,減少32.2%。 以旅客國別統計,本年前10個月亞洲地區來越之旅客人數為278萬3,3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73.2%,來自主要市場之旅客人數皆大幅下跌,其中中國旅客為94萬3,900人次,減少79.4%;韓國旅客為83萬3,200人次,減少76.2%;日本旅客為20萬3,700人次,減少74.1%;台灣旅客為19萬5,100人次,減少74.4%;泰國旅客為12萬7,200萬人次,減少68%;馬來西亞旅客為11萬6,800人次,減少75.7%。 歐洲旅客部份,本年前10個月來越之旅客為66萬9,5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62%,其中俄羅斯旅客為24萬6千人次,減少52.7%;英國旅客為8萬2,100人次,減少68.7%;法國旅客為7萬5,000人次,減少68.1%;德國旅客為6萬1,800人次,減少65.9%。 美洲地區來越之旅客為23萬5,600人次,減少70.8%,其中美國旅客為17萬3,500人次,減少72.1%。澳紐旅客為10萬2,600人次,減少72.1%,其中澳大利亞旅客為9萬2,600人次,減少71.6%。非洲旅客為1萬2,3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68.3%。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10月份越南出口金額約267億美元,較上(9)月份減少1.7%,惟較去年同期增加9.9%。 累計本年前10個月出口金額約2,29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7%,計有31項出口金額10億美元以上之產品,占越南出口總額之91.8%,其中:各種電話機與零件出口金額為420億美元,減少4.5%;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362億美元,成長24.3%;紡織成衣品248億美元,減少9.3%;機械設備及其零件210億美元,成長42%;鞋類134億美元,減少9.9%;木材及木製品96億美元,成長12.4%;運輸工具及其零件73億美元,成長3%;水產品69億美元,減少2.5%。 另大部分農產品之出口金額亦較去年同期減少,包括:蔬果出口27億美元,減少12.5%;腰果出口26億美元,減少3.4%;咖啡23億美元,減少0.7%;橡膠17億美元,減少4.2%;胡椒4.37億美元,減少15.2%;僅有稻米出口26億美元,成長8.2%。 有關出口市場,本年前10個月美國仍為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為6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其次為中國大陸,出口金額為376億美元,增加14%;歐盟289億美元,減少3%;東協189億美元,減少11.6%;韓國163億美元,減少2.6%;日本156億美元,減少7%。
A: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ACCCIM)總會長戴良業頃發布消息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係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一個重大里程碑,倘能迅速有效地落實,可望成為推動新冠疫情後新常態下經濟復甦的重要成長動力來源。這項涵蓋15個國家(包括10個東協成員國及5個對話夥伴國)的協定,將為區域及全球經濟成長作出重要貢獻。RCEP亦被稱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彰顯成員國認同以自由以及公平貿易關係對抗日益高漲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 RCEP代表著一個22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占全球29.7%總人口),成員國的總國內生產毛額(GDP)達約24.8兆美元,占全球GDP之28.9%。RCEP貿易總額達10.4兆美元,有助強化供應鏈互通性,擴大東協與東亞經濟強國間的商貿往來。 戴總會長深信,RCEP有助提升馬國的地位,隨著貿易障礙降低、貿易便捷化與法規的進一步簡化,將刺激馬國與成員國間的貿易往來、改善商品與服務的市場進入機會,並吸引有意進入東協的外資企業。該協定有助提高貿易與投資的透明度,並協助東協區域的中小企業(SME)納入全球與區域供應鏈。在東協區域整合度提升下,意味旅宿業及航太業的發展前景可期。目前馬國與RCEP成員國間的貿易占馬國總貿易額之58%,該協定亦將為馬國的企業及消費者開拓更多的商機與合作機會,尤其電信、銀行及金融與顧問諮詢等領域皆將受益於該協定。馬國企業亦可望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取得高品質的原物料。更加開放的市場與簡化的貿易便利可惠及馬國的食品加工產業、化學與化工產業、橡膠產業、塑膠製品業、機械設備以及電子與電機產業然紡織與服飾製品將可能受到低成本生產國如越南與柬埔寨的挑戰,而木材與木材產品產業也將面對其他成員國的激烈競爭。在數位科技與電子商務驅動下變革的全球化貿易市場中,競爭是無可避免的。因此,馬國製造商及中小企業須專注維持高品質與標準,提升品牌發展以期在國際市場中維持競爭力。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