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加坡人力部(MOM)與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本(2020)年11月24日公佈的就業情況報告重點分析資訊通信科技業的就業情況,在現有1萬2,000個職缺當中,約95%為「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及技師」(PMET)職位,以軟體、網路和多媒體開發員為例,薪資介於4,500星元至7,500星元,中位數為6,500星元;電腦網路和基礎建設專家的薪資介於4,500星元至6,700星元,中位數為5,500星元。 本年4月至11月初,共有7,000多名求職者透過「新心相連就業與培訓計畫」加入資訊通信科技業,其中2,160人為正式職缺(約85%為PMET職位)。人力部長楊莉明指出,雖大部分職缺多為PMET,但有約三成工作機會無具體技術要求,適合不具備資訊通信科技背景或經驗的求職者。業界對數位行銷、軟體工程和網路安全,以及可帶領數位轉型工作的領袖也有強勁需求。 自2015年起,有大約1萬7,000名新加坡人加入資訊通信科技業,在該領域的百分比達到71%。為協助更多新加坡人加入資訊通信科技業,政府會同業界採取三管齊下的策略,即推出更多職訓和培訓計畫、提供見習和實習機會,及透過高等教育培養更多年輕人才。 資訊通信科技業是星國成長一大關鍵,去年創造約407億星元的總產值。雖然新冠病毒疫情嚴重打擊經濟和勞動市場,卻也推動數位科技的使用,並帶動整個領域的招聘要求且設立許多新職缺。 科技巨頭IBM與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合作,未來4年透過加速培訓專才計畫,讓300名新加坡人接受數位顧問、雲端建置和數位科學家等方面的相關培訓。

A:印尼總統佐科威於11月21日在印尼西爪哇省茂物行宮出席二十國集團(G20)視頻峰會,呼籲開放使用新冠疫苗,首先,需要籌集恢復全球健康與安全的資金,所有國家都必須公平獲得分配新冠疫苗,其次需要支援世界經濟復甦,使發展中國家能夠透過擴大其財政運作空間以擺脫經濟不景氣,包括對低收入國家提供債務重組相關援助。此外,繼續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貨幣及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非常重要。佐科威總統認為,發展中國家需要有財政靈活性,才能為社會安全網籌集資金,提高國內消費並推動中小企業恢復發展。 此外,印尼財政部長Sri Mulyani Indrawati說,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貧困國家面臨艱難的經濟及財政狀況,G20峰會同意延長相關國家的債務償還期限,從原來的2020年底放寬至2021年。Sri Mulyani Indrawati部長稱,有關新冠病毒疫苗的融資是本次G20峰會討論的主題之一,為獲得疫苗的高成本的本身就是一項挑戰,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新冠肺炎疫苗的融資佔用非常多的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確保所有國家都能獲得疫苗,同時需要多邊機構的協調與努力來支持這些工作。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11月25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法國經濟財政部於本(109)年11月23日共同召開「第6次韓法新產業技術合作論壇」,檢視共同R&D之成效、開發未來合作企業及研商合作項目等。2014年法國前經濟財政部長馬克宏(現任法國總統)提議合作相關計畫後,截至目前為止,雙方已共同投資615億韓元(約15億8千萬新台幣)於自動駕駛汽車、數位健康管理、顯示器及IT融合等6大領域等14個項目,並開發新市場及創新產品等。 二、本次論壇共邀請韓國106家及法國59家企業、研究院及大學等參與,研商兩國之合作策略、檢視已執行之合作計畫及研商未來新合作計畫,論壇舉行情形如後說明: (一)韓法代表企業發表合作方案及項目:法國能源企業「TOTAL」Alban d’hautefeuille理事發表法國海上風能技術及韓國綠色新政之聯合方案,韓國檢測試劑出口企業「Bioneer」朴瀚浯代表則發表為克服新冠疫情雙方必須合作之生技技術領域項目。 (二)韓法合作R&D項目之支援情況及成功案例: 1.韓國「Kosyas」與法國「SECLUDIT」成功開發「雲端服務保安資訊管理系統」,預估未來1年約可創造20億韓元(約5千萬新台幣)之收益。 2.韓國「ASAT」於2019年與法國「Eutelsat SA」及「Quantum」成功開發新一代衛星數據機,並擬出口至「Eutelsat」等,拓展相關市場。 3.韓國「WAYTIS」與法國「FAAR Industry」自2017年起即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通訊數據處理技術,並於2020年10月結束相關計畫,同時開辦V2X分析系統認證服務,未來擬透過相關服務創造收益。 (三)Networking創意行銷報告:「Balyo(ICT)」及「Febus Optics」等以技術為主之法國新創企業,以及「Icerti」、「Innonet」及「Komemtec」等韓國企業發表技術合作相關創意行銷報告,並透過11月24日舉辦之「Korea Eureka Day」之企業1:1 B2B洽談會,與相對國家之研究機關進行線上洽談會議。 三、未來透過相關論壇開發之技術合作創意,亦可能列入「2021年韓法國際共同R&D計畫」,兩國亦將在明年評選多項R&D計畫,並於3年內支援150億韓元(約3億8千萬新台幣)資金。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朴真圭次官表示,法國在韓國產業發展過程中,針對航空及高速鐵路技術等給予許多幫助,近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數位轉換加速,為因應相關情況,盼韓法兩國透過策略合作達到國際創新,成為全球技術之楷模。    

A:據越南工商部稱,本(2020)年前9個月越南鞋業出口金額約計120.8億美元,較去(2019)年同期衰退8.8%,預測難以達成本年原訂240億美元之目標。據越南皮革、鞋業、手提包協議副主席潘氏青春(Phan Thi Thanh Xuan)表示,美國、中國大陸、日本、比利時、德國等越南鞋業之主要出口市場之進口量較去年同期衰退10%。由於Covid-19疫情,出口訂單減少,業者停止生產或減少生產量,預測至本年底越南鞋業繼續面臨困境。許多越南鞋業廠商期望,自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於本年8月1日後將帶來許多商機,增加出口。

A:據越南後勤支援產業協會(VASI)統計資料顯示,目前越南全國共有350家汽車零配件公司,其中80%是外資企業,其餘為小規模之越商,投資資金有限,難以投資引進高科技技術。一輛汽車共有3萬件零配件,惟越商僅能生產10種零配件。預計2025年越南汽車市場銷售量將為100萬輛,將有助於推動越南後勤支援產業發展。據越南工商部工業局稱,若干汽車種類之自製率已增加,尤其是卡車、10座位以上之客車、專用車等自製率50至55%。雖然如此,惟僅有少數越商可參加越南汽車裝置商之供應鏈。每年越南汽車零配件之進口金額約計20至35億美元,致使越南汽車生產成本較泰國、印尼增加10至20%。為推動該產業發展,越南政府於2020年8月6日發布第115/NQ-CP號決議,責成財政部修正特別消費稅政策,俾鼓勵汽車產業提高自製率。

A: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前10個月越南經濟區、工業區之外資案件數為591件,投資資金約計83億美元(包含新登記及增資之資金)。累計至本年10月止越南經濟區、工業區之外資案件數為10,055件,投資總額約計1,980億美元。目前越南共有369個工業區(包含坐落於沿海經濟區、關口經濟區之工業區),總面積約計11.3萬公頃。其中刻正運行中之工業區共有280個,面積為8.2萬公頃,進駐率為70.1%,另89個工業區正興建基礎設施。 另,根據總理核准之2020越南沿海經濟區發展規劃及展望2030年,越南擬開發19個經濟區,總面積將為87.1萬公頃。

A: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前10個月越南外人投資資金約計234.8億美元(包括新登記、增資、合資、股份購買等資金),較去(2019)年同期衰退10.4%。其中新外資案件數為2,100件,衰退32.1%,新登記資金約計116.6億美元,衰退9.1%;增資案次數為907次,衰退20.8%,增資資金約計57.1億美元,成長4.4%;合資、股份購買之外資次數為5,451次,衰退27.4%,合資資金約計61.1億美元,衰退43.5%。到位資金158億美元,衰退2.5%。 在投資產業項目方面,加工製造業為越南吸引外資最多之產業,投資資金約計107億美元,占外資總額之45.7%,電力生產分配排名第2,投資資金約計48億美元,占20.5%,不動產排名第3,投資資金約計35億美元。 在投資來源國方面,本(2020)年前10個月越南投資來源國共有109個國家及地區,新加坡為越南第1大投資來源國,投資資金約計75.1億美元,占31.9%,韓國排名第2,投資資金34.2億美元,占14.6%,中國大陸排名第3,投資資金21.7億美元,占9.2%。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1月25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11月24日邀集企劃財政部、調達廳(相當於我國之公共工程委員會)、韓國調達研究院、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及相關業界人士舉行「因應自由貿易協定(FTA)政府採購協商之視訊會議」,分享未來具高度成長潛力之中南美採購市場情況與強調優先採購國產品之國際採購市場貿易保護主義情況,瞭解業界拓展政府採購市場面臨之問題,以及研討未來FTA政府採購協商之因應方案。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指出,目前中南美國家正積極推動營建國家基礎設施之政策,建置國家電子採購系統,以期提高透明度,預計未來中南美國家之採購市場將快速成長及開放,但因韓國尚未與中南美主要國家簽署FTA,相關國家亦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政府採購協定(GPA),韓國企業於投標中南美主要國家政府採購案時,仍嚴重面臨制度方面之障礙。   本次會議中亦介紹中南美各主要國家之採購制度,並討論醫藥品、鐵道車輛及配件、電氣及電工器材等韓國有機會拓展當地市場之項目。產業通商資源部亦指出,目前應盡量與中南美當地廠商合作,俾利因應當地採購市場之貿易保護主義。   與會之業界人士表示,目前企業廠商缺乏中南美市場之招標資訊,以及當地政府實施國產品採購加分制,造成外國企業難以拓展,促請韓國政府協助企業廠商解決拓展中南美市場面臨之問題及獲得參加透明及公平招標之機會。產業通商資源部則應允未來將持續蒐集業界之意見,推動部會間之合作,全力於目前之韓-MERCOSUR貿易協定諮商時,爭取保障韓國企業拓展南方共同市場採購市場之機會。

A: 本年1至10月份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4,400億9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7%,前5大貿易夥伴依序為中國大陸、美國、韓國、日本及我國,其中美國為越南第一大出口國,越南對美國出口增加24.0%。以單月份觀察,本年10月份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514億7,2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0.8%,其中出口為272億2,200萬美元,進口為242億5,000萬美元,順差為29億7,200萬美元。 累計本年1至10月越南與我國貿易總額為171億8,95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6.7%,其中自我進口135億2,760萬美元,較上年成長7.1%,對我出口36億6,190萬美元,較上年成長5.2%。累計對我國貿易逆差為98億6,57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7.8%。本年1至10月份,我國為越南第5大貿易夥伴,第3大貿易逆差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我國為越南第10大出口市場(次於美國、中國大陸、韓國、日本、香港、荷蘭、德國、英國及泰國),第4大進口來源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 台越雙邊貿易單月份分析方面,本年10月份越南與我國貿易總額為18億4,19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成長3.4%,其中越南對我出口3億1,88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2.5%,自我進口15億2,31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7.5%,逆差為12億4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4.4%。

A:本(2020)年10月份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約達450.8兆越盾(約195.1億美元, 1美元約為23,100越盾),較去(2019)年同期成長6.1%。其中,貨物零售金額為356,5兆越盾(約158.7億美元),成長11%;餐宿服務營業額為136.5兆越盾(約19.4億美元),減少9%;旅遊業營業額為1.2兆越盾(約0.51億美元),大幅減少69.8%;其他服務業營業額達48.3兆越盾(約20.9億美元),減少4.4%。 累計本年前10個月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達4,123兆越盾,較去年同期成長1.3%(倘剔除物價成長因素減少3%)。其中,貨物零售金額為3,263.4兆越盾(約1,412.7億美元),成長5.4%。其中糧食、食品成長9.4%,家庭用具、設備成長6.3%,成衣成長1.6%,交通工具減少1.1%,文化、教育物品減少1%。 本年前10個月越南若干省市貨物零售營業額增減如下:海防市成長11.5%、胡志明市成長9.9%、同奈省成長9.8%、河內市成長9.7%、平定省成長5.1%、藝安省成長4.1%、清化省成長4%、芹苴市成長3.3%、峴港市減少5.7%、慶和省減少2%。 本年前10個月越南餐宿服務營業額達412.7兆越盾(約17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7%。其中,慶和省減少58.6%、廣南省減少53.8%、巴地頭頓省減少39.1%、峴港市減少38.1%、胡志明市減少37.5%,廣平省減少23.6%,平定省減少15.5%、河內市減少15.4%、清化省減少14.4%、芹苴市減少13.3%、海防市減少7.1%、廣寧省減少3.9%。 旅遊業營業額為15.4兆越盾,較去年同期減少57.7%。其中,慶和省減少80.4%、胡志明市減少74.4%、廣南省減少73.7%、峴港市減少71.7%、巴地頭頓省減少67.1%、平陽省減少59.8%、廣平省減少55%、 芹苴市減少53.7%、河內市減少45.1%、平定省減少44.3%、廣寧省減少42%、清化省減少39.2%、海防市減少31.6%。 其他服務業營業額為431.5兆越盾(約18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4%。其中,廣南省減少37%、峴港市減少18.5%、清化省減少11.6%、同奈省減少9.5%、胡志明市減少8.6%、河內市減少4.7%、廣平省減少4.4%、海防市減少3.7%、芹苴市減少3.7%、巴地頭頓省減少3.7%、平陽省成長5.3%。

A:越南基本上已能控制Covid-19疫情,經濟體在新常態中營運。本(2020)年10月份越南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5.4%。其中,礦業開採大幅減少14.5%,加工製造業成長8.3%,電力生產及供應成長1%,水供應、垃圾及廢水處理成長9.9%。 本年10月份越南加工製造業起色係因以下產業大幅成長: 藥品、藥物化學及藥料成長25.4,焦炭暨精製石油產品成長22.6%,未分類機械設備生產成長20.2%,電子產品、電腦及光學產品生產成長16.9%,金屬生產成長15.2%,食品加工生產成長10.9%,電力設備生產成長10.6%,床、櫃及桌椅生產成長10.1%。 累計本年前10個月,越南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2.7%。其中,加工製造業成長4.2%,電力生產及供應成長3.2%,自來水供應、垃圾及廢水管理及處理成長4.1%,礦業開採減少8.1%。 在二級工業產業中,若干重點產業較去年同期衰退或成長幅度低之產業包括:礦產開採服務業減少33.9%,原油及天然氣開採減少11.9%,生產具有引擎之車輛減少10.8%,摩托車生產減少10%,木材加工及木竹製品生產減少56%,機械設備維修、保固及安裝減少5.4%,飲料生產減少5.3%,服裝生產減少4.8%,皮革及其製品生產減少3.8%,各種燒錄、印刷板減少2.2%,生產非金屬礦產之產品成長1.4%,電器設備生產成長1.5%,電力生產、供應及煤炭開採均成長3.2%。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中央統計組織的貿易統計顯示,上個財年緬甸藥品進口額2019-20財年成長至6.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5.25億美元成長29.14%。緬甸醫藥及醫療器械商會(MCCPMD)指出,緬甸90%的藥品及醫療產品透過外國市場進口。印度是緬甸的主要供應國。此外,亦經由孟加拉、中國、德國、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美國及越南進口。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有部分國家優先考慮當地的藥品供給充足,故限制醫療產品的出口。中國曾暫停了出口、印度控制藥品、PPE防護衣及呼吸機的出口。緬甸大多數民眾曾擔心當地市場藥品短缺,故增加了許多庫存採購。MCCPMD已經要求其成員不要提高價格,MCCPMD表示,它無法控制非會員、批發商及零售商,政府已敦促民眾不要驚慌地購買藥品,消費者大量購買是當地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年自4月1日起,為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緬甸衛生體育部同意啟動進出口業務網上許可證系統,製藥行業的藥品及原料可免除進口許可費。緬甸商務部長Than Myint表示,商務部還將透過放寬營商環境來支持製藥產業。MCCPMD成立於1999年4月2日,是一個非政府組織,在緬甸工商總會(UMFCCI)的指導下成立。MCCPMD的目的是加強對人們的醫療保健服務,遵守國家藥品法規,並改善成員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促進公共醫療保健。該商會成員是當地公司、外資公司、個人及企業家的所有者。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統計顯示,2019-20財年緬甸天然氣出口達到35億美元。較2018-19財年38.8億美元衰退。天然氣已被列入緬甸的主要出口商品項目,緬甸逾10%的出口收入來自天然氣銷售。共有53個陸上區塊及51個海上區塊,總計104個區塊。共有25個陸上區塊及31個海上區塊屬於外國投資。Yadana、Yedagun、Shwe及Zawtika等海上區塊及陸上鑽探區正在進行天然氣開採。 根據電力暨能源部的第4年營運報告,年採收率從自6,000億立方英尺升到6703.6億立方英尺。位於若開邦海上的Shwe天然氣田自2014年營運,從該地區開採的天然氣出口到中國。Yadana天然氣項目由TOTAL公司負責,透過其管道向泰國供應天然氣。1992年位於Taninthayi海上的Yedagun天然氣田開始開採,莫塔瑪灣的Zawtika項目主要向鄰國泰國提供天然氣。其中Yadana及Yedagun的油田產量正在下降,這些投資計畫將在未來幾年終止。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計劃、財政及工業部所屬之中央統計組織發佈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效應引發的需求下滑,緬甸基於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年通貨膨脹率在2020年9月繼續降至5.8%。9月份,美元兌緬幣匯率相對貶值,比前一個月下跌為35緬幣,比上年同期大幅下跌176緬幣。然而,受全球影響,9月份黃金價格大幅上漲。進口石油價格相對於8月的匯率下降,導致運輸類的價格指數暴跌。儘管如此,食品、家庭用品及維修、其他商品、成衣、教育服務、娛樂、文化及非食品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仍有顯著增長。教育、電信及非食品價格指數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保持穩定。報告另稱,菸草及飲料呈價格下降走勢。 自2019年8月起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開始上漲,自2019年6月以來,通膨率一直維持在8%以上。該指數在9月份達到8.61%的峰值,在11月份逐步下降。由於年底旺季,該指數在2019年12月達到8.81%的最高水準。此後,儘管燃油價格下跌,貨幣升值,但電價上漲導致通膨率在2020年2月上升至9.2%。然後,由於3月份新冠肺炎病毒的爆發,它逐漸下降。2020年5月的通膨率為8.35%,6月份為7.91%。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引發CPI下跌,7月份CPI逐漸上升7.14%,8月份CPI繼續下滑至6.43%。 9月份,CPI繼續下滑至5.81%。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波動,核心通貨膨脹率的年率在2020年9月為11.23%。以各省邦為區別在本年9月份,伊洛瓦底省的通膨率最高為10.83%,其次是曼德勒省為9.54%、內比都為7.48%。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1)月23日報導稱,日商東芝公司宣布成功研發出不易燃、安全性更高之新型鋰電池,由於迄今鋰電池存有電解液易燃的課題,本次東芝公司採用不含可燃物的電解液,預定本(2020)年底推出上市。 東芝本次研發「水系鋰電池」,普通鋰電池的電解液採用易燃物質,而新研發的電池採用不易燃的水溶液類電解液,即使在零下30度亦可使用,且可降低為確保安全而花費在外裝相關費用等,有利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Portafolio財經日報電子版(2020.11.23)   哥倫比亞電力向來以水力發電為主,占7至8成,惟哥國政府近2年積極發展以太陽能為主的非傳統再生能源,並將逐步擴展至風力發電,目前已顯現初步成效,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EF)今(2020)年5月公布的能源轉型指數 (Energy Transition Index, ETI) 評比,哥國在115個受評國家中居第25位,較去(2019)年的第34位,進步9名,在拉美國家中僅次於居第11位的烏拉圭,一舉超越分居第27及29位的哥斯大黎加與智利。   哥國能礦部(Ministerio de Minas y Energía)部長Diego Mesa表示,近2年來哥國在推動再生能源轉型上的成果已逐漸顯現,並為世界所看見,2018年時哥國非傳統再生能源之裝置發電容量僅30百萬瓦(MW),而目前哥國已有8座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總裝置發電容量達167百萬瓦(MW),投資額達5,800億哥國披索(COP)(約1.6億美元),如加計14座小型太陽能發電廠,則總裝置發電容量已達171百萬瓦,今年底前並將陸續有新電廠建置完成,屆時總裝置發電容量將可進一步提升至230百萬瓦。哥國政府之目標為在2022時將哥國非傳統再生能源之總裝置發電量增加至2,800百萬瓦,屆時哥國非傳統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比重,將由目前的1%左右增加至12%。   哥國再生能源協會(Asociación de Energías Renovables)執行長Germán Corredor表示,目前是哥國近20年發展再生能源最重要的時刻,依據能礦部資料,目前推動中之非傳統再生能源計畫案高達294個,分別位於哥國25個不同省份。

A:紐西蘭總理11月14日出席5年一度之東協紐西蘭領袖峰會,討論疫情、經濟復甦、衛生、經濟及安全等合作,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將強化紐西蘭與東協之夥伴關係,並將於2021年初啟動紐澳東協FTA升級談判。

A:紐西蘭政府11月10日宣布本年第3季政府負債狀況優於預期,主要係因民間消費及薪資收入自封鎖後逐漸恢復,政府稅收較預期增加21億紐元,顯示紐國民眾對經濟之信心。

A:隨著三家製藥公司聲稱有疫苗,並且他們的研究表明自己的疫苗對冠狀病毒非常有效,人們的期待愈加濃厚。 軍方正在為所謂Operation Warp Speed做準備,以便在疫苗獲得批准時分發它們;另一方面,其他單位則在地方一級為系列疫苗注射做準備。 隨著疫苗供應的普及,接種疫苗的規模將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使得物流在地方層面變得至關重要,而這一層次的物流通常被稱為The Last Mile(最後一英里)。 全美有3.3億人口,疫苗分發和接種的計畫和執行將受到考驗。 總部San Francisco的Ixlayer的首席執行官Pouria Sanae說:「每一個檢測中心都需要轉變成疫苗接種中心,以便能支援我們目前正在看到的量。」 疫苗的超低溫儲存要求對於物流是頗具挑戰的事情。對於像Ixlayer這樣的公司,一切事關最後一英里。Ixlayer平臺正在幫助300多家機構協調COVID-19檢測專案。 最後一英里包括將為優先人群接種疫苗的軍隊、政府和急救人員、醫院、公共健康診所、藥房、流動場所和大型雇主。目前優先人群還沒有確定。 每個接種點必須做好患者保密、記錄保存、安排第二次所需劑量的預約和接種後監測等等工作。最關鍵的可能還是在於疫苗本身的處理。 Sanae列出了以下挑戰:「掃描疫苗就可知道疫苗離開儲存外有多長時間。它在冰箱裡放多久?特定疫苗標準是什麼?疫苗要多久才過期?」 每一種預期疫苗有不同的儲存要求和二次注射間隔。所有這些遠比僅僅做COVID-19檢測要複雜得多。所以。還需要專門培訓。  Sanae說:「如果我回到一月份問你,你是否有信心在停車場進行COVID-19檢測,答案會是‘不’。」 許多公司計畫為最後一英里提供物流支持。這位Ixlayer首席執行官表示,要拋開競爭,致力於執行。我們的使命是遏制疫情。 https://newsforchinese.com/

A:在獲得市府批准後,Lime準備擴大在舊金山市提供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數量,增加到1000輛。 據《舊金山紀事報》報道,今年初Lime收購滑板車公司Jump,獲得了出租1000輛滑板車的許可。 舊金山市交通局上周批准該許可證的轉讓。 Lime西南部政府關係總監奧旺旺(Karla Owunwanne)表示,該公司已經開始將滑板車放置到三藩市的街道上。 在擴增數量後,列治文和日落社區將首次獲得Lime滑板車的租賃服務。奧旺旺表示,灣景(Bayview)、米慎(Mission)、英格賽(Ingleside)、Excelsior和西增(Western Addition)等區也將在未來幾周內看到更多的滑板車。 奧旺旺聲稱,更多的滑板車將使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出門前往市內其他地方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該公司表示,使用滑板車的趟次已經從市中心轉移到住宅區。 都會交通委員會(MTC)上周推進一項提案,對擁有50名以上員工的灣區公司實施汽車通勤限制。 該計劃需在明年獲得最後批准,並於未來立法實施,將在2035年時限制這些公司員工開車上下班的比例不超過四成,旨在努力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 https://www.singtaousa.com/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