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越南政府頃發布第125/2020/ND-CP號議定,有關對稅務及發票之行政處罰規定。根據前述議定,自本(2020)年12月5日起將調整罰則,具體如下: 對通知變更稅務登記內容之行為,超過規定時間1至30天,而未辦理稅務登記證書調整或通知稅務編號之手續,處罰50萬至100萬越盾。 對通知變更稅務登記內容之行為,超過規定時間31至90天,而未辦理稅務登記證書調整之手續,處罰100萬至300萬越盾。 對通知變更稅務登記內容之行為,超過規定時間1至30天才辦理稅務登記證書調整之手續,處罰100萬至300萬越盾。 對通知變更稅務登記內容之行為,超過規定時間90天以上,而未辦理稅務登記證書調整或通知稅務編號之手續,受處罰300萬至500萬越盾。 對通知變更稅務登記內容之行為,超過規定時間31至90天才辦理稅務登記證書調整之手續,處罰300萬至500萬越盾。

A:據越南工商部稱,本(2020)年前10個月越南紡織暨成衣之出口金額約計247.6億美元,較去(2019)年同期衰退9.3%。2020年為越南紡織暨成衣業面臨特別困難之一年,難以達成420億美元之本年原訂目標。未來越南工商部應採用新的措施,以變更生產經營方式,符合新常態,同時擴大內地市場,主動與客戶連結形成生產鏈,符合各項FTA協定對原產地之承諾。

A:據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農林水產品質管理局稱,本(2020)年10月份越南腰果出口量為5萬公噸,出口金額約計2.97億美元。累計本年前10個月越南腰果出口量為41.5萬公噸,成長11.5%,出口金額約計26.1億美元,衰退3.4%。越南腰果之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占33.5%)、荷蘭(占13%)、中國大陸(12.7%)。本年越南腰果出口金額之原定目標為32億美元。

A:為協助日本投資者就近接觸越南具潛力之投資案,越商VietinBank Capital 公司、Central Capital 投資責任有限公司以及Central Capital Finace 責任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以成立日越投資發展基金(VJDF),其目標係吸引外資、協助越商與日商之投資活動,供日商就近接觸越南具潛力之投資案之平台。該基金之投資金額約計1億美元,並將於明(2021)年正式推動投資活動,投資產業包括不動產、電力、能源、金屬、礦物、基礎設施、化工、環保、運輸、通訊等。日商對越南之投資案件數及資金不斷成長,前述基金成立,將有助於越南吸引更多日商前往投資。

A:加入東協(Asean)25年後,越南日益成為全球及東協地區值得投資之投資地點。自美中貿易戰發生後,尤其是Covid – 19疫情爆發,影響到全球供應鏈。在此背景下,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外資來源國均將東協地區視為具潛力之投資地點。因此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均已快速發布許多優惠政策,以吸引投資移轉潮流。其中越南逐步改善投資環境,整體經濟快速成長,政治穩定,年輕人口,人力價格低廉,為東協地區吸引最多外資之國家。目前,越南亦增強吸引東協地區之投資資金。截至本(2020)年9月底止,新加坡在越南投資549億美元,為越南在東協地區之第1 大投資來源國,占15.5%。其次分別為馬來西亞(投資金額127億美元)及泰國(投資金額124億美元)。東協各國在越南投資之主要產業包括後勤支援、紡織暨成衣、飼料、食品、不動產、金融、零售等產業項目。越南連續簽訂CPTPP、EVFTA、EVIPA、RCEP等進步經貿協定,加上成功控制Covid-19疫情,將有助於迎接外資潮流。

A:越南政府頃發布第135/2020/ND-CP號議定,有關自明(2021)年1月1日起勞工退休年齡規定。根據前述議定第4條規定,依2019年越南勞動法第169條第2款在正常勞動條件下工作之勞工退休年齡,具體如下: - 自明(2021)年1月1日起在正常勞動條件下工作之男性勞工退休年齡為滿60歲3個月,女性勞工為滿55歲4個月。 - 嗣後,男性勞工每年增加3個月,至2028年滿62歲;女性勞工每年增加4個月,至2035年滿60歲。 勞工依照以下退休期程執行: 男性勞工 女性勞工 退休年 退休年齡 退休年 退休年齡 2021 60歲3個月 2021 55歲4個月 2022 60歲6個月 2022 55歲8個月 2023 60歲9個月 2023 56歲 2024 61歲 2024 56歲4個月 2025 61歲3個月 2025 56歲8個月 2026 61歲6個月 2026 57歲 2027 61歲9個月 2027 57歲4個月 自2028年起 62歲 2028 57歲8個月     2029 58歲     2030 58歲4個月     2031 58歲8個月     2032 59歲     2033 59歲4個月     2034 59歲8個月     自2035年起 60歲

A: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本年11月24日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儘管中國和美國均緊縮對數位金融業者的監管,但並不影響新加坡數位銀行發展,星國將按既定計畫在本年內頒發數位銀行執照。 孟文能局長指出,新加坡對數位銀行執照申請者的要求包括提供良好服務的能力、具備適當的風險管理以及順利執行退市策略。預計本年12月將頒發最多5張純數位銀行執照,目前競標者包括新電信(Singtel)與Grab合組的財團、Razer領軍財團、V3集團和易通公司主導的BEYOND財團等新加坡本土業者,亦包括近期被中國當局暫停上市計畫的螞蟻集團(Ant Group),以及被美國當局下令脫售TikTok短視頻軟體業務的字節跳動(Bytedance)。 針對新加坡與各國政府關係是否影響頒發數位銀行執照的決策,孟文能局長排除偏袒任何一方的可能性,並強調是依據申請者的能力和實力篩選。 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已進入關鍵階段,決策者須在繼續提供援助及控制債務間取得平衡。財政措施須開始收緊,但須緩步進行,貨幣政策制定者亦意識目前的非常舉措不能永久持續,若決策者不開始調整刺激政策,在未來須一次性緊縮政策,將造成「財政懸崖效應」。 為因應疫情,避免經濟崩潰,新加坡政府本年推出總值約1,000億星元紓困措施,其中520億星元來自國家儲備。孟文能局長指出明(2021)年初財政預算案聲明發表前,星國政府很可能繼續面對財政赤字,但部分財政開支須投入至可促進成長領域,例如數位化和基礎設施等,此係提振市場信心的方法之一,不僅給經濟注入資源,亦透過借貸刺激經濟政策,協助經濟重組,預估新加坡經濟可能至2022年,才會回到疫情前水準。

A: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本(2020)年11月25日出席「TravelRevive旅遊展」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顛覆全球旅遊業,對於像新加坡這類無龐大國內市場的國家,衝擊尤其大,新加坡須採取風險管理模式,而非隔絕風險作法求存。新加坡意識到能以更快更好的方式保障訪客健康,旅遊業將更具競爭優勢,盼可成為此方面的領先者之一。 疫情爆發前,數位科技和永續環境發展已推動包括會展與獎勵旅遊(MICE)業等旅遊業做出改變,疫情除加快此步伐,新加坡已著手為業界制定新標準、引入新業務模式經營者,以及開發新的休閒、會展和商業等體驗,以更快更好的方式保障訪客健康。 為確保外國代表可順利到訪,新加坡試行讓符合條件者以病毒檢測方式,取代入境隔離。展覽現場則採取系列安全措施,保障與會者安全,包括:(1)與會者分成不同群組,各組之間避免交流;(2)分批參觀展廳,每時段長約1.5小時;(3)鼓勵與會者和參展廠商透過應用程式預約會面時間;(4)在攤位置放隔屏,減少近距離接觸等。 上述展覽是由新加坡旅遊局和ITB亞洲共同承辦,係亞太首個實體國際旅遊展,為期2天活動吸引近1,000名參觀者,包括65名來自14國代表。參展廠商計有36家,展覽廳亦設有36個「會議艙」,方便參展商和與會者進行深入會談。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11月26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韓國中堅企業聯合會及World Class企業協會於本(109)年11月25日共同舉辦「中堅與中小企業之公共機關創新採購計畫說明會」,盼透過拓展創新產品之政府採購市場,支援優秀中小與中堅企業拓展市場,並達到政府創新及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另亦發表8家公共機關之IT與SW計畫(共361億韓元/約9億3千萬新台幣),以期促進公共機關之數位創新。 二、本次說明會,由8家公共機關之IT與SW相關採購計畫(共361億韓元/約9億3千萬新台幣)負責人介紹相關機關之採購計畫後,針對各計畫,進行中小及中堅企業與公共機關之1:1洽談會。另採購研究院亦透過說明創新採購制度,協助各企業理解相關制度,並提供申請程序等資訊。 三、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Cheon Yeong-gil中堅企業政策官表示,韓國公共市場1年之規模約為135兆韓元(約3兆5千億新台幣),對創新企業將會是一大幫助,爰政府將積極協助中小與中堅企業拓展公共市場,以提升公共服務之品質。未來產資部亦將定期舉辦相關說明會,以協助中小與中堅企業拓展公共市場。  

A: 依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兵庫縣本(2020)年11月25日新聞資料辦理。 日本兵庫縣淡路市之蛋雞農場(約14.6萬隻),於11月25日向縣府淡路家畜保健衛生所通報其飼養之雞隻有異狀,經縣府採樣簡易檢查呈陽性,再經淡路及姬路家畜保健衛生所進行遺傳基因分析(PCR),25日晚間確認感染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此為兵庫縣之首例,日本全國之第10例。 詳細情形請逕上農林水產省及兵庫縣府網站查閱。

A:拜登預定於本年11月24日宣布第一波內閣人選,其長期外交政策幕僚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可望獲提名為國務卿,親近幕僚蘇利文(Jake Sullivan)將出任白宫國家安全顧問,顯示拜登政府將回歸重視外交專業與主張溝通與協調的國際路線,拋棄當前川普政府聲稱「美國第一」卻獨斷獨行的單邊主義路線。 58歲的布林肯係拜登最信任的外交顧問,在拜登擔任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時期成為其首席幕僚;俟拜登當選副總統後,布林肯則先擔任其國安顧問,嗣後出任前總統歐巴馬的副國安顧問和副國務卿。布林肯的外交主張一直是務實的中間派,渠曾於本年七月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之談話指出,有關氣候變遷、新冠疫情、武器擴散等議題,即使如美國擁有相當能力的國家亦無法單獨解決此等問題。 43歲的蘇利文亦為拜登團隊的長期班底,渠曾接替布林肯擔任副總統拜登的國安顧問,並在喜萊莉.柯林頓擔任國務卿時出任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 相較於川普政府的對台政策頻頻踩北京的紅線,布林肯和蘇利文應可能將新政府的立場轉回遵守歐巴馬時代的「一個中國」政策,以及不承諾中國若武力犯台,美國將予介入的戰略模糊政策。蘇利文指出,在美國與中國的模糊空間裡,台灣方可能維持民主和繁榮;然而外界觀察拜登未來或有可能藉由曝露中國干預台灣事務,加強捍衛台灣民主。 華盛頓郵報則指出,目前拜登勝選後的言行尚未超逾政治觀察家的預測,渠亦盼美國經歷川普如雲霄飛車般的四年政府後,尚可由渠穩定領導美國邁向未來。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11月25日報導,奧地利政府於11/25日宣布全國新冠病毒普篩方案及新冠疫苗接種計畫,重點如下: 一、    全國新冠病毒普篩方案: (一)    奧國政府於本年11/17日實施之更嚴厲防疫封鎖措施預定將自12/7日起逐步解封,惟為預防之後再次出現大規模傳染,奧國政府決定自12/5日起,將全國9個邦分成3期逐步進行普遍性全民免費檢測,教師、幼教人員及警察人員為首先受檢測對象,民眾則採自願性檢測(醫護人員本應定期受檢)。奧國教育部長表示,教師及幼教人員如不願意受檢,須於學校或幼稚園配戴FFP2等級之口罩(相當於N95口罩)。劃分3期係以各邦疫情嚴重性及後勤負荷為考量,各期分配如下: 第1期:檢測時間為12/4日(週五)、12/5日(週六)及12/6日(週日),受檢區域為位於奧國最西部之福拉貝爾格(Voralberg)及提洛(Tirol)兩個邦。 第2期:檢測時間為12/12日(週六)及12/13日(週日),受檢區域為位於奧國中西部之薩爾斯堡邦(Salzburg)。 第3期:檢測時間為12/19日(週六)及12/20日(週日),受檢區域為奧國其餘6邦。 (二)本方案採用之新冠病毒檢測方法為抗原檢測,約20至30分鐘即可得知結果。如受測者為陽性反應,須再接受第2次檢測。奧國政府表示檢測劑精確度高,係購自德商西門子及羅氏藥廠(Roche)。 (三)奧國國防部將派遣受訓過之正規部隊及民兵前往各檢測站協助。 (四)奧國政府表示,全國性普篩並非一次性措施,須經常檢驗方能擴大安全性,至於檢測站名單、流程以及檢測頻率等細節,奧國政府將另行公布。 二、    新冠疫苗接種計畫: (一)    奧國將自2021年1月初開始於全國分3階段接種新冠疫苗: 第1階段:1月至2月,預計分發100萬劑疫苗,由於該疫苗須施打兩次(間隔1個月),因此,預計可接種50萬人,接種優先對象為:醫療人員、養護機構工作人員、私人看護及重症患者或慢性病高危險族群等。 第2階段:2月至4月,接種優先對象為65歲以上族群、具高危險系統性感染族群(如維安人員、司法人員、學校老師及工作人員)。 第3階段:4月至6月,其餘奧國民眾。 (二)    奧國政府原計畫經由歐盟統自7家藥廠訂購疫苗,惟目前歐盟僅與5家簽訂合約,奧國獲歐盟分配之疫苗總數為1,650萬劑,總價2億歐元,平均每支疫苗12.1歐元。另若歐盟與Moderna簽約後,奧國將可再獲得320萬劑疫苗。奧國目前已獲歐盟分配之疫苗情形如下: 1、    AstraZeneca 600萬劑 2、    BioNTech/Pfizer 350萬劑 3、    CureVac 300萬劑 4、    Johnson & Johnson 250萬劑 5、    SANIFI 150萬劑  

A:華爾街日報12月1日報導,亞馬遜積極加入「量子運算技術」的戰場,去年成立研發雲端運算服務的量子計算中心,提供客戶名為「Braket」的雲端量子計算服務,近日更積極招募人才開發量子電腦。 量子運算技術被視為下一代運算架構,包括Google、微軟、IBM等公司相繼投入大量資源,量子電腦使用量子位元運算,有別傳統電腦「 0、1 」二進位制運算,因此能夠處理大量運算,為將來數位科技重要趨勢之一。 目前IBM和Google皆已推出量子電腦,IBM在2016年率先推出量子電腦,並持續進行量子電腦升級;Google於去年推出量子電腦,聲稱要實現「量子霸權」,該量子電腦能在200秒內完成傳統電腦1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工作。惟專家表示,量子運算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預估量子電腦要廣泛應用尚需數年。

A:紐約時報報導,新冠疫情已使旅客消失在紐約最著名的時代廣場,重創當地觀光及經濟,猶如紐約對抗新冠疫情縮影,民眾失業及遊民倍增;本年3月至10月間時代廣場周邊46家旅館已有26家休業、151家零售業已有39家休業、162家餐廳已有84家休業;另每日路過行人總數自疫情前38萬驟減至10萬餘人,跨年活動改採線上舉辦,百老匯明年七月才能重啟,短期內觀光客恐難回流,旅遊業者表示紐約觀光業較911恐攻後更加嚴峻。 觀光業號稱紐約經濟引擎,新冠疫情前餐旅業提供40萬個就業機會,每年消費金額達460億美元,2019年紐約吸引全球近6,660萬人造訪,創歷史新高,然因疫情影響,近八成觀光活動暫停,尤其國際旅客消費金額為國內旅客4倍,預計明年僅為500萬人,須至2024年才能回復疫情前1,350萬人水準。

A:根據華爾街日報及OECD報告,近期新冠疫情復燃歐美經濟復甦趨緩,OECD將全球明(2021)年經濟成長預測由5%下修至4.2%,中國將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支撐全球三分之一經濟復甦力道。另新冠疫苗雖增加經濟快速復甦的期盼,惟仍需決策者在公衛及財政方面的支持,透過採取果斷行動增加經濟成長動力,綜整如次: 一、全球經濟未來展望:本年底新冠疫情再起,影響全球經濟復甦,OECD最新預測顯示全球本年第4季經濟成長將較去年同期減少3%,其中歐元區及美國分別衰退7.3%及3.2%。另OECD下修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由本年9月的5%下修至4.2%;中國仍維持原預測8%,貢獻全球1/3經濟成長;美國由4%調降至3.2%,歐盟由5.1%調降至3.6%。 二、全球無法因新冠疫苗問世即刻回歸正常生活:新冠疫苗雖有助終止疫情,然各國限制措施及民眾憂心染疫,影響全球明年經濟,OECD強調疫苗開發成果雖振奮人心,惟各國仍須持續提供刺激方案,確保經濟回歸疫情前狀態,全球不可能因疫苗問世即刻回歸正常生活。 三、全球經濟展望仍面臨高度不確定:OECD首席經濟學家Boone表示,新冠疫情儼然推升中國經濟強權地位,全球經濟將出現再平衡,中國支撐明年全球三分之一經濟復甦力道,新冠疫苗攸關未來經濟復甦力道,倘疫苗快速供應施打,將可上調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5%,後(2022)年達5.5%;惟倘開發延遲,明後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則將分別下調為1.45%及2.2%。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於12/1 表決建議首批新冠疫苗應優先提供給醫護人員,及養老院等長照機構的患者與員工,該建議將提供各州作為參考,惟最終的優先施打對象仍由各州州長決定。至其餘優先施打對象依序為:核心勞工(essential workers)、教職員、警察等,再來是糖尿病或肥胖等慢性病患、年滿65歲年長者等,一般民眾可能待明年5至6月才有機會施打。 另CDC 於本日發布新指南,曾接觸新冠病毒病患者,倘無任何症狀,自主隔離時間從14天縮短至10天;若接觸者檢測結果為陰性,則可縮短至7天,惟強調14天自主隔離仍是降低新冠病毒傳播的最好方式。 CDC 表示縮短隔離時間可減少民眾無法工作而造成的經濟困難,惟當地衛生機構可調整CDC建議以配合實際情況。根據 CDC研究,僅10天自主隔離約有1%傳播風險,7天隔離且有陰性檢測,約有5%風險。

A:參考資料: BBC News, Sky News, City A.M. 日期:109年12月02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10 /P200號(商情文號:第910號)   商情本文:    由於英國政府仍未明確說明自2021年1月1日起英國的邊界將如何在歐盟經濟區以外運作,從事跨境貿易的企業表示極大關注。 脫歐貿易協定將消除對跨境商品徵收關稅,但無論脫歐後貿易協定是否與歐盟達成協議,英國邊境都會發生重大變化。從2021年1月1日起,從英國進入歐盟的商品將面臨大量新的文書和檢查,包括海關申報、原產地規則檢查、產品安全證書、食品檢查等等。搬運工人在前往邊境口岸之前還需要確保有正確的運輸文書。 自明年開始,雙方將對酒精和煙草等受控物品進行檢查,而且被認為有風險的貿易商也將被要求填寫海關申報單,但主要的查驗措施推遲到明年7月1日實施,且該期限若有需要也可再延長。 除英格蘭Dover及法國Calais之間的主要海峽路線外,政府還計劃將貿易轉移到英國的其他港口,並且正在英格蘭東南方Kent地區建造大型貨車預定地,以試圖避免貨車在高速公路上大排長龍。 重量超過7.5噸的卡車司機在進入英國之前也需要獲得《Kent通行證》(Kent Access Permit),並且必須證明具備將貨物運送到歐洲的所有文件。英國政府將另宣布設立一個新的邊境行動中心(Border Operations Centre)。 由於英國消費的所有食物中約有30%是從歐盟進口,因此專家擔心邊界的變化會如何影響到食物的供應。尤其是因為在明年1月和2月份英國種植相對少量的水果和蔬菜,該挑戰更加嚴峻,而且延誤可能會導致超市的短缺。非食品零售商現在不得不為英國創建單獨的供應鏈,這是一個昂貴的過程。 根據《英國退出歐盟協議》(Brexit  Withdrawal Agreement)中的《北愛爾蘭議定書》(Northern Ireland Protocol),北愛爾蘭的貿易將被另行對待。根據當前貿易談判的結果以及在英國-歐盟聯合委員會(Joint UK-EU committee)中進行的單獨會談,若某些商品被認為有“風險”自歐盟內轉移到愛爾蘭,則可能必須支付關稅,在大不列顛境內從英國運輸北愛爾蘭,即使英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並可以避免徵收關稅,從明年1月1日起也必須對貨物進行全面檢查。 歐盟對動物產品如肉、牛奶、魚和蛋有嚴格的規定。該等產品必須通過邊境檢查站進行文書檢查工作,並對一部分商品進行實際檢查,以進入歐盟單一市場。英國政府另導入一種新的海關制度適用於從大不列顛到北愛爾蘭的貿易,但企業仍不清楚如何實際執行。因此,北愛爾蘭企業聯合要求政府提供調整期,以便企業有更多的時間做準備。   

A:參考資料: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期:109年12月02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09/P200號(商情文號:第909號)   商情本文:    據官員稱,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正在研議設定在2030年之前將碳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準相比減少約69%之目標,並取代目前設定的目標為減少61%。新的減碳目標將把未來10年所需的減少排放量水準從16%提高到24%。 新的目標旨在加強英國作為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第26屆締約方大會 (CoP26)的主席地位,並說服其他國家採取更嚴格的氣候目標。目前,各國現有的減排目標遠未達到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C以下。  根據氣候專家,英國要在2030年實現更宏大的減排目標,就需要大幅提高政府目前的政策目標。Cambridge Econometrics經濟諮詢公司研究顯示,要使英國實現其2050年的目標,就需要到2030年減排70%的目標。 由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及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共同主持,Boris Johnson準備在12月12日召開之由約70位國家元首組成的環境峰會,英國目前正在審查其「國家自定貢獻」NDC,並將在12月12日的氣候野心峰會之前發布其增強的「國家自定貢獻」。

A: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BBC News 日期:109年12月02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08/P200號(商情文號:第908號)   商情本文: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報告表示,除阿根廷外,英國將比其他主要經濟體遭受更嚴重的經濟衰退,此凸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傳播和整個英國疫情的嚴重性。到2021年底,由於疫苗的推出和中國經濟強勁增長,世界經濟水平將漸恢復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危機前的水準,但英國仍將遠遠落後。另預測,到明年年底,英國經濟仍將比2019年第四季度減少6.4%,雖較阿根廷同期減少7.9%的表現更佳,但低於所有其他主要經濟體。  該報告指出,英國主要的問題為該病毒在第一波和第二波中廣泛傳播,且進行廣泛的封城限制,經濟衝擊特別突然。預計中國經濟將較2019年底成長9.7%,韓國和印尼也有成長,而美國將只損失0.1%,歐元區則損失3%。英國目前經濟產值停滯在低於2019年末的8%至10%之間,凸顯要恢復疫情前的經濟表現主要面臨的困難為失業率和生活水平。疫情的惡化將會導致對經濟活動進一步的限制,使經濟復甦放緩。如果可以迅速分配疫苗,估計經濟恢復將得到改善。  並假設英國政府在年底之前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英國到2021年私人消費將回升,但仍不及其他經濟體,如未能在2020年底之前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將會在短期內造成嚴重的經濟動盪。第二次的封城限制和英國脫歐的影響,將對經濟增長構成雙重威脅,從長遠來看,將對貿易、生產力和就業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英國正處於關鍵時刻。但OECD仍對英國經濟寄予希望,若能夠獲得疫苗和有效的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患者,英國的經濟表現將在2021年到2022年出現更強勁的反彈,並呼籲英國政府和英國中央銀行需保持經濟支持,直到經濟復甦。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 The Guardian, 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期:109年12月2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07/P200號(商情文號:第907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抵押機構Nationwide的房屋價格指數,由於購房者急於利用印花稅減免的政策,英國11月房屋的平均價格較10月上漲0.9%,平均價格229,721英鎊,年成長率從5.8%升至6.5%。 Nationwide的研究表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將近30%的購房者考慮搬家主因為想要一個花園或靠近公園和其他戶外場所,而25%的購房者希望遠離城市生活。 此外,位於國家公園內的物件比其他物件溢價20%,使其價格高出4.5萬英鎊。此比2019年的19%溢價要高。在國家公園3.1英里範圍內的物件價格也更高,溢價6%。 自從英國政府今年7月實行印花稅減免措施以來,房地產市場經歷一次小小的繁榮。由於買家趕在2021年3月印花稅減免措施結束之前達成交易,房地產市場價格及交易量都持續增長。本年7月份份宣布的房屋印花稅減免措施,加上「封城」後民眾希望有更多空間,意味著房價目前比2019年高出13897英鎊。 根據英格蘭銀行(英國中央銀行),自2007年10月以來,購房抵押貸款的批准量達到最高水準,為97,500件。  不過,專家認為,房地產市場活動可能很快會急劇下降。Nationwide的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Gardner表示,甚至在最近的「封城」生效之前,數據表明經濟復甦已失去動力。經濟增長從7月份的6.3%大幅放緩至8月份的2.2%及9月份的1.1%。感染率上升以及更嚴格的社交距離的限制將導致10月和11月的經濟成長進一步受到打擊。若勞動力市場疲軟,尤其是在明年3月底印花稅減免結束之後,則未來幾個季度房地產市場活動可能會放緩,也許會急劇下降。   此外,減稅及延長被強制放無薪假計劃將同時結束,此將轉向不同的新Help to Buy政府幫助購買計劃,並對海外購買者徵收2%的印花稅附加費,加上若2020年底無協議脫歐將帶來進一步的經濟動盪,許多專家因此擔心未來房屋銷售恐下滑。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