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為提升出口業績並支持法國企業國際化,法國政府結合商務投資署(Business France)、商工會(CCI France)及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等機構,於2018年共同成立「Team France Export」資訊平臺,提供相關建議及貿易輔導措施,以協助中小企業(PTE+ETI規模之企業員工人數5,000人以下及年營業額少於15億歐元)積極拓銷海外市場。 依據Team France Export本(12)月2日首次公布之年報(2019年執行成果)略以: 1.法國出口貨品金額5,080億歐元,較上(2018)年成長3.3%;出口商共129,200家,較上年增加3,800家。 2.法國出口商有99%係屬中小企業,其出口金額占法國出口總額之44%。 3. Team France Export協助中小企業增加21.9億歐元的出口及創造1萬2,000個就業機會。4.有60%的中小企業係藉由Team France Export之直接輔導協助,成功開發新的市場,其出口金額占所有中小企業外銷額之21.3%。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從明(2021)年起,瑞典政府將針對太陽能電池的安裝、自產能源的儲存設備及車輛充電站費用給予減稅補助。減稅項目包括太陽能電池安裝減稅15%、裝設電動車充電站減稅50%等勞力成本和材料成本。每人每年綠色減稅項目額度最高為5萬瑞典克朗。

A:根據丹麥財經媒導, 雖然丹麥企業清楚AI 已成為銳不可擋的重要趨勢, 但許多丹麥的中小型企業不願投資於該技術。谷歌丹麥,丹麥工總(DI)和Alexandra 研究所已經結成夥伴關係為幫助丹麥中小型企業開始發展人工智能(AI)技術, 將使中小企業獲得所谷哥開發的一種AI 數位工具以及提供如何利用該技術的相關具體免費建議。   據谷歌丹麥的政治負責人Christine Sørensen於新聞稿表示: 丹麥於數位化領域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之一,但很可惜丹麥許多的中小型企業公司因擔心投資於 AI使成本增加, 仍未能趕上潮流。   麥肯錫諮詢顧問公司的最新分析顯示, 丹麥是世界上擁有利用AI 最佳條件的11個國家之一。報告指出,更多的行業將能夠從該技術中受益,尤其是運輸和物流,醫療保健,零售,公共部門和旅遊業。到2030年, AI 具有使丹麥的GDP成長1.6%的潛力, 與2020年相比, 相當於每年將增加約400億丹麥克朗。然而,根據丹麥統計局的目前AI使用數據顯示,大型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使用20%的AI技術,而中小型企業之中僅有4-8%使用AI技術。   DI的諮詢總監Kinga Szabo Christensen說:“民眾普遍誤以為AI只適用於大公司。” “對於小型企業來說,AI似乎是一項昂貴的投資,然而, 長遠來看,它將釋放內部資源並可以將成本回收。”她補充道。   對於普通的丹麥民眾和商業領袖來說,AI似乎是無形的。但是,根據C總監的說法,AI是可以簡化大多數專業日常工作的具體工具。 例如,聊天機器人可以節省客服中的資源,或以智能AI解決方案幫助節省雇用審計人員之薪水。   丹麥的潛力尚未實現,我們將其視為另一波數位化浪潮,下一步將是使用AI等技術。該項目的目標是讓丹麥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能有主導的機會。 ”C氏說。   A 研究所之教授Anders Kofod-Petersen認為,AI 現在已經成熟到可以在進入多人競爭的價格程度。他說:“幾年前,毫無疑問,這是一筆昂貴的投資,而且公司幾乎必須擁有博士學位的員工才能使用AI。但是,如今技術如此發達, 使用上也已經非常普及化。”“無論在哪個行業中談論優化或自動化有關都可使用AI,基本上AI可以讓公司以更低的價格做更多(或新)的事情。 ”    K 氏認為,丹麥的中小型企業必須重視立即加入這項潮流,否則將冒著為時已晚的風險, 失去競爭優勢。  

A: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12月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2020年第三季瑞士國內生產毛 (GDP)成長7.2%,主要的因素為國內需求及部分服務業業績明顯復甦,但全球經濟景氣衰退仍造成瑞士出口減緩。   另第三季瑞士國內生產毛額統計情形如下: 其中私人消費支出成長11.9%,政府公共消費成長0.2%,機器設備投資成長8.8%,營建投資成長5.1%,貨品出口成長6.9%,貨品進口成長11.2%,出口服務成長1.4%,進口服務亦成長9.9%。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 日期: 2020年12月2日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發表之瑞士2020年第三季旅遊住宿統計調查,第三季於瑞士旅遊住宿人數共計有750萬名旅客,其中瑞士本地遊客占79.7%,人數約為600萬人次。另度假屋過夜人數約為260萬人次,其中瑞士本地遊客人數約為200萬人次;其他住宿類(青年旅館、小木屋等)過夜人數約為170萬人次,其中瑞士本地遊客人數約為150萬人次;露營地過夜人數約為320萬人次,其中瑞士本地遊客人數約為250萬人次。旅館住宿人數共計有1,680萬名旅客,其中瑞士本地遊客占76.2%,人數約為1,280萬人次。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0年12月2日

A:2020年12月1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沙烏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5萬7,623人,當日新增263人;死亡人數累計5,907人,當日新增11人。   健康部表示沙烏地多數城市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降至個位數,惟利雅德單日新增62例、麥加52例以及麥地那41例,係新增病例增加最多的前3個城市。   另12月2日沙烏地復原人數累計34萬7,176人,感染復原率高達97%。

A:沙烏地中央銀行(Saudi Central Bank, SAMA)行長Ahmed Al-Kholifey表示,央行預期在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及傳統金融產業(如銀行)或資本市場的競爭,將帶來成長。   Al-Kholifey行長指出,央行活化金融管理沙盒實驗環境(sandbox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已有32家金融科技公司成立。   沙烏地資本市場管理署(Capital Market Authority, CMA)署長Mohammed El-Kuwaiz則強調,在資本市場裡金融科技相關解決方案變革的重要性,渠補充表示,金融科技能資本化資本市場(fintech enables the capital market to capitalize),並使更多公司及投資者接觸資本市場。

A:全球最大簽證外包公司VAF Global沙烏地分公司主任Sumanth Kapoor表示,VAF在沙烏地與28個國家政府合作,截至11月底有20個國家已重新營業,隨著沙烏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逐漸和緩,外國簽證詢問件數快速倍增。 公司在沙國境內的簽證申請中心(Visa Application Centers, VACs)將在近期全部重啟營業。   VAF Global公司亦為因應COVID-19疫情,推出「門口辦簽證計畫(Visa At Your Doorstep, VAYD)」,VAF派人到府收取簽證申請資料及進行生物識別(biometrics)。   另VAF Global為在沙國境內印度護照持有者,提供護照更新申請相關服務,公司至Bisha, Jizan, Madinah, Najran,Sakaka, Arar, Hafr Al Batin, Khafji以及Wadi Dawasir等較小城市收取相關申請資料。     註:VAF Global總部在瑞士,在全球為許多大使館提供簽證外包及科技服務,在全球144個國家設有3,430個簽證申請中心(VACs),截至2020年9月已處理超過2.25億筆簽證申請。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根據義大利競爭局(Autorità Garante della Concorrenza e del Mercato)本(109)年11月30日公告,Google因廣告不實及侵略性商業行為等兩項行為違反公平交易,而對其開罰1,000萬歐元。 該局認為Goolge針對iPhone 8, iPhone 8 Plus, iPhone XR, iPhone XS, iPhone XS Max, iPhone 11, iPhone 11pro e iPhone 11 pro Max等型號,宣稱具有1至4米之防水功能,惟並未告知消費者防水功能需符合特定實驗條件下才可成立。 另外儘管Google在廣告中強調產品防水功能,其免責聲明中卻表示“產品保固不包含液體造成的損傷”,消費者因上述型號產品受液體損害,求助Google售後服務卻遭拒提供維修保固,該等行為構成侵略性的商業行為。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根據西班牙自營業者協會國家聯盟(Federación Nacional de Asociacion de Trabajadores Autónomos, ATA) 於本年11月訪問2,135名自營業者(Autónomos)之調查報告顯示,有56.2%受訪者表示,不確定未來能否續維持營運,32.2%表示將持續營運,9.9%則確定將結束營運。此外,有29.2%之自營業者計劃將辭退部分員工,而49.6%則維持現有人力,僅有1.6%計劃增加人力。 根據ATA估計,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西班牙自營業者本年收入總計損失約600億歐元,其中以活動及會展策劃公司、兒童娛樂活動公司、夜間娛樂行業及一般商業店家等所受衝擊較大。依ATA之調查,84.8%之業者表示本年收入不如2019年,有超過50%自營業者之損失超過60%,28.8%之受訪者表示損失超過3萬歐元,有6.4%之受訪者表示目前沒有任何收入,僅9.7%之受訪者表示本年營業收入與2019年相同;少數3.2%受訪者則表示本年營業收入較2019年增加。另外,該調查亦顯示,有4分之3自營業者仍受到政府為控制疫情所採限制措施之影響;有20%之自營業者(約62萬業者)仍被迫歇業中,其中4.1%之業者表示已從3月歇業至今,另外56.5%之業者僅恢復50%之營業活動;僅15.7%之自營業者表示已完全恢復營運,少數3%業者表示營業活動較新冠肺炎前更加熱絡。 依ATA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西國約有170萬家自營業者營業損失超過60%,有94萬家自營業者(29.2%)將裁減員工,而有30萬家自營業者將關閉公司。ATA理事長Lorenzo Amor表示,倘政府未能採取緊急援助計畫,2020年西國自營業者及勞工均將遭受嚴重之損失,未來則難以恢復正常營運;於320萬家自營業者中,約35.7%(約114萬)表示缺乏解雇員工所需資金,且目前尚有20%之員工仍在領取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中;此外,眾多自營業者表示目前急需政府同意延緩繳交社保費,A理事長爰要求政府應儘快制定緊急計畫,將自營業者紓困措施展延至2021年5月31日,以緩解業者所受衝擊,避免業者倒閉及造成大量失業。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2)月2日報導稱,國際展覽局(BIE、總部位於巴黎)於昨(12/1)日召開視訊總會,針對日本申辦「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一案,核准其規劃之「註冊申請書」,目標設定約150國家及地區參與本次世博會活動,正式邁入邀請招商階段;惟因本次活動至開幕只剩下4年半的時間,加上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蔓延,因此如何因應世博會場準備作業可能的延遲及額外新增之營運成本費用等,將成為日本主辦單位面臨待克服的多項課題。 對此,日本世博會擔任大臣井上信治表示,「招商活動進程雖有新冠疫情的干擾情況發生,惟日本全國將團結一致努力讓世博會成功圓滿舉行」,井上大臣並近期預定與法國等5國及歐盟(EU)駐日大使等會面,呼籲共襄盛舉參與「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活動。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主題是「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參加各國將展示最先端資通訊科技(ICT)及人工智慧(AI)等高科技技術,描繪未來社會的設計藍圖。世博會場址位於日本大阪市此花區之人工島夢洲,舉辦日期自2025年4月13日起至10月13日止,預估入場參觀人數計2,800萬人次,將超過上次2005年愛知世博會之2,205萬人次。

A: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簡稱國油)頃發布消息指出,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石油需求萎縮,加上石油產品與液化天然氣平均價格下跌,該集團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前9個月蒙受淨虧損199億馬幣(約合48.93億美元),較第二季之364億馬幣淨利遜色;營業額亦下跌23.55%至1,347億馬幣;下游產業續為集團營業額最大貢獻來源。   與此同時,本年前9個月國油公司總資產從前期6,224億馬幣,減少4.43%至5,948億馬幣;同期成本支出為225億馬幣,主要投入上游業務以支撐該集團的營運及成長策略。該公司平均每日石油產量為219萬桶,較上年同期減少5.6%,主因石油與天然氣產量減少所致。   在前景方面,國家石油公司預計,在市場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將面臨挑戰,油價波動和外匯匯率上漲將影響該集團本年的表現。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12月2日)   一、韓國政府於本(109)年12月1日國務會議審議通過「促進產業群聚及設立工廠相關法令」(以下稱產業群聚法)修訂案。韓國政府選定韓國版新政10項計畫在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實施,並頃正以全球最優良之ICT競爭力為基礎,促進產業園區之數位化、建立高科技產業基地、提升能源效益、增加提供新再生能源、及支援廢棄物(廢熱及廢液等)與副產品之轉換與再利用等,以建立環保與綠色產業園區。另政府亦訂定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之定義及產業推動體系等相關法令,並盼透過本次修訂產業群聚法成功推動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相關計畫。 二、本次修訂案之主要修訂項目如下: (一)訂定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之定義: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係促進進駐企業、產業基礎設施及公共設施等之數位化、能源獨立及環保化之產業園區。 (二)訂定培育及評選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之相關條例: 1.訂定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之招募及評選程序以建立相關培育方針。 2.訂定推動計畫與程序及產業園區之結構與執行團隊等,並蒐集相關資訊及訂定特殊條例。 (三)將原評選為智慧型產業園區之產業園區轉型為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 三、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盼透過修訂產業群聚法,推動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以期促進韓國版新政之發展。另亦將於正式執行修訂之法令之前,研擬法令相關條例及智慧型綠色產業園區之營運方針等細部項目。    

A: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頃公布統計數據顯示,馬國2020年前9個月共核准2,935項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投資計畫案,總投資金額為1,098億馬幣(約合263.94億美元);其中國內投資金額為161.53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61.2%;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102.4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38.8%;共創造6萬4,701個就業機會。前五大外資來源國為中國大陸(40.87億美元)、新加坡 (19.23億美元)、美國(6.73億美元)、瑞士(6.73億美元)及荷蘭(5.77億美元)。   前述3大產業中,2020年前9個月,馬國共核准740項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為157.06億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增加16.67%,占總投資金額之59.5%,創造5萬1,172個就業機會;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額為94.79億美元(占製造業總投資額60.36%),較上年同期增加3.2%;國內投資額為62.26億美元(占製造業總投資額39.64%),較上年同期減少45.5%。中國大陸(40.31億美元)、新加坡 (18.31億美元)、瑞士(6.64億美元)、美國(5.59億美元)、荷蘭(4.46億美元)、泰國(4.43億美元)及日本(3.53億美元)依序為馬國主要外資來源國。   本年前9個月製造業獲批的知名投資項目包括LEM(瑞士)、Dexcom及Ultra Clean(美國)以及日本的Nippon Electric Glass(馬)有限公司(簡稱NEGM)。 NEGM公司座落於雪蘭莪州莎阿南(Shah Alam)的工廠將其藥用玻璃管的生產能力每月提高至1,000公噸。迄今NEGM公司已在馬國的投資額逾14.42億美元生產各項產品。該公司最新的2億馬幣投資項目增強了馬國作為東協盈利投資目的地的聲譽。   2020年前9個月服務業投資件數為2,180項,金額為102.88億美元,占總投資金額之38.98%;其中國內投資金額為97.6億美元(占服務業總投資額94.86%);外資投資金額則為5.29億美元(占服務業總投資額5.14%),創造1萬3,390個就業機會。本年前9個月,房地產投資金額為56.97億美元,占服務業總投資額55.37%;其他依次為能源(17.3億美元)、支援服務(9.62億美元)、電信(6.25億美元)及金融服務(5.05億美元)等。   馬國原產品產業(Primary Sector)2020年前9個月投資金額為3.99億美元,占總投資金額之1.51%;其中外資投資金額為2.42億美元(占原產品產業總投資額60.62%),國內投資金額則為1.57億美元(占原產品產業總投資額39.38%);主要投資項目為石油與天然氣業(3.97億美元,占原產品產業總投資額99.52%)、種植及原產品(185萬美元)。   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Azmin Ali)指出, 2021年財政預算案為企業界提供的投資獎勵措施包括:(一) 為促進高附加價值技術投資項目,包括航太及電子群聚的研發投資提供2.4億美元特別獎勵計畫;(二)為鼓勵包括疫苗在內的藥品生產商,尤其是新冠疫苗生產商前來馬國投資,政府將在首10年提供0%至10%的稅率優惠,並於接下來的10年給予10%稅率優惠;(三)全球貿易中心(GTC)的所得稅稅率為10%,為期5年,並可再延長5年;(四)延長運籌中心(principal hub)、工業化建築系統(IBS)組件製造以及造船和修船業(SBSR)稅務獎勵優惠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以及(五)向移轉廠房至馬國及展開新投資的特定廠商(涵蓋高科技、製造、創意、新經濟領域以及服務業),提供特別投資稅務(公司稅介於0%至10%,為期10年)優惠。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瑞士飯店業協會Hotelleriesuisse 12月1日公布其針對450個會員之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瑞士本年冬季所有地區飯店皆預期渠等營業額將較上年同期減少。   該問卷報告顯示,瑞士超過三分之一的瑞士飯店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裁員,且位於瑞士大城市之飯店可能裁員比例為53%,明顯高出偏遠地區飯店之可能裁員比例(18%)。77%之飯店表示必須實施短工時制,該比例較本年9月份的調查上升了11個百分點,位於城市之飯店該比例更高達88%。   66%位於市區之飯店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被迫降低住宿價格,而山區飯店該降價比例僅為21%。另瑞士11月8%之飯店預測其破產風險極高,該比例於9月份之問卷僅為6%。市區飯店估計其破產風險極高者比例為9%,雖較9月份之11%略低,但估計破產風險高於40%的比例卻大幅上升至27%(較9月增加18%)。   另已經申請過無息紓困貸款之瑞士飯店中,53%會申請新的貸款。該比例在市區飯店也明顯較高(64%)。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 日期:2020年12月1日

A: 新加坡民航局本(2020)年12月1日下午發佈新聞稿指出,由於香港的本土無關聯新冠病例仍維持在高位數,星港政府共同決定將「航空泡泡計畫」展延至本年12月以後,這意味著該項計畫已無望在今年內啓動,兩地當局將在12月較遲時候決定計畫的啓動日期。 新加坡和香港的航空泡泡計畫原定11月22日啓動,但鑒於香港疫情再現反彈趨勢,新加坡交通部長王乙康和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11月21日決定緊急喊停,並表示兩地政府將在兩周內商討新的啓航日期。星港航空泡泡是由兩個國際航空樞紐共同推出的計畫,若正式啟動,將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安排,不僅沒有限制旅遊目的和行程,旅客也不必隔離。 據統計,香港11月30日新增76起新冠確診病例,其中九起源頭不明;而29日則新增115起確診病例,是第四波疫情暴發以來首次單日「破百」。隨著疫情加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1月30日宣佈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包括限聚令由四人收緊至兩人、公務員居家辦公等。另,香港迪士尼樂園12月1日也宣佈,應政府要求及配合防疫措施,自12月2日起暫停開放。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2月2日報導,自新冠病毒暴發以來,全球各大央行把利率維持在0甚至下修至負數,新加坡銀行亦受到波及,這半年多來也調降存款利率,當地銀行的儲蓄戶頭年利率從年初至今減少1%左右,若要獲得更高利息,存戶必須滿足更多交易要求。 星展銀行(DBS)官網顯示,從明(2021)年1月1日起,該銀行的Multiplier戶頭利率將調整,最高年利率從3.80%調低至3%,這是該銀行本年繼5月和8月調整以來,所作出的第3次調整。星展集團發言人表示,星展銀行的Multiplier戶頭利率調整,是基於疲軟利率環境和當前市場情況所作出的考量。 渣打銀行Bonus$aver戶頭年利率則從12月開始調整,最高年利率從2.88%調低至2.6%,跟年初的3.88%年利率相比,該行利率已調低1.28%。大華銀行(UOB)從11月1日起,One戶頭的年利率下調0.25%至0.3%,這也是該行本年第3次下調存款利率。華僑銀行10月1日將其360存款戶頭的成長利率從0.8%調低至0.4%。 財務規劃公司星融(SingCapital)執行總裁謝詔指出,新加坡銀行利率基本上緊跟美國利率走勢,因疫情影響,美國聯邦儲備局預料會把利率維持在接近0的水準,星國銀行利率應會繼續走低。不過低利率其實也有助於刺激經濟發展,例如低利率推動股市,促使近期股票交易活躍,且背負房貸的家庭也能從低利率環境中受益。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12月1日公佈,明年1月發行的儲蓄債券首年利率為0.27%,10年平均利率是0.9%,較12月發行的儲蓄債券利率稍微上漲。不過相較疫情前,債券利率明顯下滑,本年1月儲蓄債券的首年利率是1.52%,10年平均為1.76%。

A: 德國半導體大廠英飛淩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本(2020)年12月1日慶祝新加坡業務50周年紀念時宣佈,未來三年將在新加坡打造首個全球人工智慧創新中樞的計畫,包括投資2,700萬星元及提升當地超過1,000員工的技能,為數位未來做準備,使新加坡團隊有能力在所有業務功能部署和開發人工智慧方案。 新加坡是英飛淩亞太總部、重要的分銷中心以及亞洲唯一的研發中心,並已成為開發智慧生產方案以及測試車用微控制器的中樞,該公司在星國當地設計和測試的微控制器銷往全球車廠。 英飛淩將積極與新加坡當地的半導體、電子和創新領域的生態系統接觸,透過「新加坡創新機構」(SGInnovate)、新創公司、高等學府以及研究機構等合作新的人工智慧方案。預計2023年時,新加坡業務將有約25項獨特的人工智慧專案,涵蓋該公司在星國的所有價值鏈活動。英飛淩也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系統科學院」(NUS-ISS)以及「新加坡全國人工智慧核心」(AI Singapore)合作培養人才。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受邀出席英飛淩慶祝活動時指出,新加坡的半導體產業從60年代僅占星國國內生產總值不到1%,到今天成長至約7%。英飛淩過去10年已在當地投資近7億星元,對半導體的成長做出了顯著的貢獻。此外,許多新加坡人在英飛凌從基層逐步晉升,目前,英飛淩新加坡的高階主管有一半是新加坡人。 英飛淩首席執行官萊因哈德·普洛斯博士(Reinhard Ploss)表示,新加坡是全球科技、創新和企業活動樞紐,能夠保留實力也同時進行重塑。星國提供生氣蓬勃的創新生態系統,發展具衝擊力人工智慧方案的國策,這與英飛淩新加坡的願景契合。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2月1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頃公布「本(2020)年11月份進出口動向」,韓國本年11月份之出口金額約為458億1,000萬美元,較去(2019)年同月份成長4.0%。進口金額約398億8,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2.1%,貿易順差金額約為59億3,000萬美元。   本年11月份韓國20大主要出口項目(11月1日至30日通關統計)中,與去年同月份相比,生技保健(78.5%)、機器人(48.5%)、船舶(32.6%)、化妝品(25.4%)、顯示器(21.4%)、家電(20.3%)、無線通訊機器(20.2%)、蓄電池(19.9%)、半導體(16.4%)、農水產食品(10.5%)、塑膠製品(10.2%)、精密化學原料(6.6%)、汽車零件(6.5%)、電腦(5.6%)及汽車(2.1%)等項目之出口成長,鋼鐵(-4.6%)、紡纖(-6.3%)、一般機械(-7.0%)、石油化學(-8.3%)及石油製品(-50.6%)等項目則呈現減少。另主要出口地區方面(11月1日至30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對主要出口地區之出口,與去年同期比較,對歐盟(EU)之出口增加24.6%、對越南增加11.4%、對印度增加10.3%、對美國增加6.8%、對東協(ASEAN)增加6.4%、對中南美增加5.3%及對中國增加1.0%,另對日本之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12.0%、對中東減少21.0%及對CIS減少34.1%。   進口項目方面,2020年11月份資本財及消費財之進口較去年同月份分別增加18.1%及17.2%,中間財及原物料之進口則分別減少0.3%及29.0%(11月1日至30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其中,主要能源資源項目之進口情形,均較去年同月份減少,煤炭減少29.7%、瓦斯減少32.8%、石油製品減少39.8%及原油減少51.1%。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成允模部長表示,韓國之出口自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持續衰退,於9月份改善為7個月以來首度再呈現成長之紀錄,本月份之總出口及每日平均出口金額出現2年以來首次同時成長,此係主要出口項目之半導體及汽車之出口景氣已逐漸復甦,另非接觸型經濟之特殊需求及韓國產業競爭力亦發揮功效,IT相關項目成長,預計將可帶動出口復甦。   成部長指出,目前韓國之出口不僅數量已復甦,品質亦快速成長,11月份電動車及OLED等高附加價值項目之出口更成長25%以上,另中小企業生產之檢測試劑組、化妝品及加工食品等新成長項目之累計出口金額亦已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出口項目擴大,鞏固韓國出口之基礎架構。   成部長強調,未來政府相關部會將積極推動11月公布之「出口數位轉型對策」,促使韓國出口系統數位化及線上化,全力創新出口結構,穩定出口動力,協助出口企業解決受疫情影響所產生之流通問題等。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12月1日報導辦理。 為加強科學性海洋資源管理和促進企業進入水產業,日本於2018年12月通過並頒布「漁業法修正案(改正漁業法)」,於2020年12月1日正式執行,為70年來首次徹底地修訂漁業法。 有關「強制提交漁獲記錄報告」方面,科學性的漁業管理為改正漁業法的重點之一。由於多數魚種的資源量及其變化情形不明,為掌握漁業實際情形與提高作業與流通效率,因此強化提交漁獲記錄報告。且為避免對漁業造成負擔,將促進提交報告電子化。 以往日本漁民在漁業管理上擁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依科學數據觀之,尚有多種資源量因缺乏管理(過度捕撈)而減少。改正漁業法將資源管理定位為行政責任,並增添重要魚種成為可捕漁獲量(TAC)管理目標中。原則上將於2021-23年擴展TAC範圍至具有足夠科學數據的魚類,並對其進行漁獲量管理,但仍會依漁業種類與魚種,採取複數業種的整體管理和限制漁獲努力量等措施。 基本上,TAC 對每艘漁船分配個別配額(IQ),至2023年度,將推動導入以TAC目標物種的近海(大臣許可)漁業為IQ制度主對象。對於執行IQ制等措施,其可充分控制漁獲量的漁業種將不再限制漁船尺寸,提升作業效率。但為防止沿岸與近海漁民對漁場的紛爭,仍繼續協商作業規則。 對於TAC未涵蓋的魚種管理,以漁民自主管理措施為主之「資源管理計劃」,並以當時可用的最佳科學根據來設定目標,並定期驗證管理效果,公布「資源管理協議」,將於2023年執行。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