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30 The First News 波蘭最大的燃料和能源集團PKN Orlen計劃在2030年底之前對其戰略投資匡列1400億波幣(312.6億歐元)。PKN Orlen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Daniel Obajtek在11月30日週一介紹Orlen集團的新戰略時表示,該集團至2030年的轉型路徑將繪製在再生能源及高級石化產品。O主席指出,該集團業務多元化的努力將以集團現有核心業務的最大利潤來推動,並根據新興的環境及消費者趨勢,以新技術為基礎用於轉型。 PKN Orlen集團在新聞稿中引用O主席的話稱,該集團將在戰略目標上總共花費約1400億波幣,這將在未來10年內創造總計1950億波幣(435.5億歐元)的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收益(EBITDA)。多元化的業務將為該集團提供財務穩定性,並使該集團能夠為持續為其股東創造價值。ORLEN到2030將是一家以乾淨技術及零排放能源為基礎的有效率及整合的公司。 O主席補充表示,該策略將使Orlen集團轉變為多能源企業。據他介紹,該集團投資將集中在煉油廠、石化、採礦、燃料零售以及能源及天然氣配銷等領域。PKN Orlen集團執行長表示,大約有50%的投資資金將分配給與“新的、有前途的業務分支機構”建設相關的計畫。O主席表示,再生能源及現代、低排放的石化產品是關鍵。在未來幾10年中,它將成為石油加工中極為重要的收入來源。O主席補充表示,該集團還將發展其非燃料零售業務。在這些領域,Orlen Group希望建立新的可持續進一步成長的來源,並在此基礎上在2050年之前實現零排放戰略。 該集團表示,基於Ruch在全國境內的新聞代理商連鎖鏈,該集團將擴展其商店及食品服務的模式至服務站之外,還將建立自己的包裹提貨點及電子商務服務網絡。該集團與Energa能源集團的整合將幫助ORLEN為零售及商業客戶開發全面性的服務中心,包括燃料、電力銷售以及能源配銷的解決方案。O主席還宣布,為配合該戰略,大約有10%計劃支出將用於對未來的投資,包括新的電動車領域,氫能,回收利用,研發及數位化。O主席表示,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將為該集團提供進一步成長及發展的基礎。O主席總結表示,由於此戰略,Orlen集團將成為中歐永續轉型的商業領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30 IAR, PolandIn, PAP 根據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宣布的一項新計畫,將所有COVID-19確診的波蘭病患使用脈搏血氧儀(pulse oximeters)特殊手指夾設備從其家中進行遠程監控。N部長於11月30日向記者表示,依據家庭醫療計畫(Home Medical Care project),該部將對所有COVID-19檢測呈陽性的波蘭公民提供免費的脈搏血氧儀,這些血氧儀將由國家郵政公司Poczta Polska遞送至這些患者家門。 N部長表示說,患者使用這些設備,將能夠測量自己的血氧飽和度及心率,並將透過一個PulsoCare的特殊應用軟體程式將數據發送給醫生。另衛生部認為,由於感染率很高,因此有必要對留在家中隔離的患者進行遠程監督,並將由衛生部設立的聯絡中心持續24/7進行監控。顧問和醫生將監視患者的健康狀況,並在需要時呼叫救護車。如果發生令人擔憂的情況,將為患者安排遠程醫生會診。另波蘭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年齡超過55歲以上且已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將自動納入該計畫。同時,年輕的患者將需要進行線上資格審查。 波蘭衛生部週一公布5,733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及121例死亡病例,與最近的每日確診及死亡病例水準相比有明顯下降,其確診病例累計總數達到990,811例,累計死亡人數為17,150例。衛生部副部長Waldemar Kraska上週末在媒體上表示,波蘭正準備在明年年初因應可能的“第三波”新型冠狀病毒。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30 The First News 波蘭國家科學中心(National Science Centre)已投入1,750萬歐元,以吸引120名外國科學家在波蘭進行研究。波蘭國家科學中心(NCN)由科學及高等教育部監督,是一個政府機構,於2011年成立,以支持波蘭的基礎研究。 波蘭國家科學中心(NCN)於11月30日週一在發送至波蘭新聞局(PAP)的公報中稱,這項名為POLONEZ BIS的新培訓及研究計畫,是由瑪麗·斯洛道夫斯卡-居里共同基金的資助(Marie Sklodowska-Curie COFUND grant)。NCN表示,除了每月總額4,465歐元外,POLONEZ BIS還向科學家保證最高至100,000歐元用於進行研究計畫,包括僱用一個團隊。 NCN主任Zbigniew Błocki教授在新聞稿中表示,POLONEZ BIS計畫給予科學家享有極大的獨立性。他們將可選擇研究主題、學科及主持的單位。 擁有博士學位或至少4年全職研究經驗的科學家,其在比賽宣布之前的3年內曾在波蘭以外地區居住及工作最少2年,可以申請這筆錢。他們還可以與主持機構(hosting institutions)一起申請,主持機構將是他們在波蘭未來的雇主。這些機構可以是研究中心、大學、科學圖書館、博物館、非政府組織、醫院及企業等機構。Błocki教授解釋稱,一個條件是在波蘭擁有據點。除了加強團隊及使其團隊國際化之外,這些機構還將可獲得與該計畫管理直接相關的費用的20%的捐助。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2.01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最大的航空和鐵路部門用散熱器液和除冰液(radiator fluids and de-icing fluids)製造商Boryszew已將一種用於手部和表面消毒的產品導入其產品組合中。多年來,Boryszew集團結構中的幾家化學公司與該集團其他類別部門(汽車,金屬,鋼鐵)相比,創造的利潤最低。自從波蘭宣布進入COVID-19大流行狀態以來,由於Boryszew ERG工廠推出ERG CleanSkin消毒液產品後,其財務業績已經發生變化。這不僅使該公司能夠跟上步伐,而且在產品配銷的發展中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該公司還透過社交媒體營運有關如何保護自己及家人免受感染的教育活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30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參議院以97票通過關於預防、抵抗和對抗COVID-19、其他傳染病和緊急情況的特別措施的修法案。沒有參議員反對該修正案或棄權。該法案修正452項對受COVID-19大流行影響的企業的支持措施,包括擴大政府援助的產業範圍,例如餐飲、運輸、機器租賃、會展公司(event companies)和水療中心。此外,參議院決定,2019年11月30日後成立的企業和因轉型而建立的企業,其營收下降幅度符合規定者也得申請補助。地方政府將得在2020年選定月份和2021年上半年免除部分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的財產稅;符合條件的企業也得延後繳稅。波蘭部長理事會能夠擴大可獲得支持的產業名單,並得以行政命令延長提供企業支持的期限。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2.01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自右翼政黨接掌政權以來,波蘭的民間投資一直不振,但自COVID-19大流行爆發以來,情況變得更糟。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公布最新數據,繼第二季度投資年減10.7%之後,第三季度投資年減9%。據ING稱,這種增長結構無法支持波蘭經濟潛力之恢復,從長遠看,這可能威脅波蘭經濟競爭力並產生通貨膨脹壓力。波蘭GDP第二季衰退8.4%,第三季度則下降1.5%。7-9月,國內需求年減3.2%,而對外貿易則對GDP有正面貢獻1.7%。出口年增2%,而進口年減1%。儘管某些服務的消費恢復有限,但家庭消費仍同比增長0.4%。
A: 根據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及卡達上週四(26日)所簽訂之協定將可加強兩國間雙邊貿易量,並為在第3國的商業合作鋪路。 安卡拉與多哈上週四簽訂了10項新的協定,該些協定在首都安卡拉一場由艾爾多安總統及卡達國王塔米姆(Tamim bin Hamad AL Thani)共同主持的第6屆土耳其─卡達最高戰略委員會會議上簽訂。新簽訂協定包括土耳其貿易部部長Ruhsar Pekcan與卡達貿易及產業部長Ali Bin Ahmed Al Kuwari簽訂之備忘錄,並作為兩國間建立聯合經濟與貿易委員會聲明,目標希望進一步強化機構、企業及經濟參與者間直接聯繫合作,並希望進一步增進土耳其與卡達的經濟合作與貿易量。另評估土耳其與卡達市場商業機會以及在第3國商業機會與合作也是共同的目標。在宣言範疇下建立的聯合經濟與貿易委員會,每年將輪流在土耳其及卡達開會。 另兩國亦洽簽土耳其卡達自由貿易區以及共同推廣活動有關備忘錄,此對發展貿易與經濟關係具相當重要性。共同推廣活動旨於增進兩國投資者在自由區的共同投資,以及投資者有效地運用自由區所提供之廣泛商機與獎勵。此外源於土耳其,促進科技與高附加價值生產投資的特別自由區模式將引介予卡達商界。預期12月將舉行一場會議,以介紹土耳其特別自由區優點予卡達商業界,以及卡達自由區優點給土耳其投資者。 沙烏地所領導對卡達的禁運,強化了土卡兩盟友緊密經濟關係。由於2017年沙烏地阿拉伯集團實施一場海灣國家的貿易與外交杯葛,安卡拉成為卡達最重要夥伴之一,並且就在禁運展開後派遣軍隊與運送食物以符合卡達的需求。近年來兩國已經加強軍事與經濟關係,並且在周四會議前,兩國已經簽訂總數52個協定與5項共同聲明,加上最新的會議在內,總協定數已上升至62項。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根據土耳其統計局(TUIK)數據,土耳其本(2020)年第3季(7至9月)國內生產毛額(GDP)按當期價格計算達1.4兆里拉(1,974億美元),較去(2019)年同期成長6.7%,另經季節性及日曆調整後較第2季成長15.6%。 土耳其國家通訊社Anadolu Agency前於本年11月26日對17位經濟學家進行問卷調查,並預測土耳其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5%、本年經濟成長0.3%,另根據路透社民調,受惠於製造業、支出及貿易的強勁反彈,第3季經濟成長預測為4.8%,然TUIK公布之數據遠高於市場預期,本年經濟成長率亦可望上升。 土耳其本年第3季GDP中金融及保險活動的附加價值增加最多,較去年同期增加41.1%,另農業、工業及營建業的附加價值分別增加6.2%、8%及6.4%;涵蓋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及餐飲之服務業因受新冠病毒疫情打擊最深,其附加價值僅微幅增加0.8%。此外,土耳其第3季政府消費支出成長1.1%、總固定資本形成增加22.5%及居民家庭消費支出成長9.2%。 土耳其財政部長Lutfi Elvan表示,第3季經濟成長主要由國內需求增加所帶動,但政府不會忽視任何潛在風險;其表示土耳其目前正施行以總體經濟、財政及物價穩定列為優先項目之政策結構,目標在追求經濟永續成長發展,另政府將採取措施強化本國生產及技術基礎。 土耳其產業科技部長Mustafa Varank亦強調生產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渠表示由於生產及遞延需求的貢獻,土耳其得在疫情影響下於第3季達到6.7%的經濟成長,政府目標維持健康且永續的經濟成長。 土耳其本年第1季經濟成長4.5%,其後受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影響,第2季下跌9.9%。根據土耳其政府新經濟計畫預測,本年GDP目標成長0.3%至7,020億美元,並在遞延消費及投資投入使用,及觀光收入恢復正常後於明(2021)年成長5.8%至7,350億美元。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西班牙政府計劃於2021年調漲保險費稅率(Impuesto sobre Primas de Seguros),規劃由6%調漲至8%,預計將在2年內增加國庫5億700萬歐元之收入(預估第1年為4億5,500萬歐元,第2年則為5,200萬歐元),該稅率調漲措施恐將影響全國95%之家庭,約1,770萬戶, 2021年預估每戶保險費支出將較2020年平均增加28歐元。 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之「家庭預算調查 (Encuesta de Presupuestos Familiares)」報告顯示,西國2021年平均每戶支出於汽車強制保險費將增加11.06歐元,金額將自586.6歐元調漲為597.6歐元;房屋保險費支出將增加5.57歐元,金額將自295.5歐元調漲為301.1歐元;喪葬保險費支出將增加6.2歐元,金額將自328.7歐元調漲為334.9歐元;其他保險費支出則將增加4.92歐元,金額將自261.2歐元調漲為266.1歐元。 另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科, 2018年西班牙保險費稅收入為16億500萬歐元,西班牙保險及再保險業聯合會(Unión Española de Entidades Aseguradoras y Reaseguradoras,Unespa)估計,目前西國3,200萬輛汽車及1,700萬住宅均購有保險,預計2021年西國之保險費稅收入可增加25%。此外,Unespa指出,本次調漲保險費之稅率亦將影響企業。據統計,西國約有147萬5,000間商家、85萬個社區住宅及72萬間工廠均購買保險。以西國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最大之酒吧產業為例,目前有23萬8,440間酒吧購有保險,預計2021年亦將因稅率調增,而需增加保費支出。 儘管西班牙政府日前曾表示,調漲保險費稅率措施將不影響社會之中產及勞工階層,惟實際上,該調升稅率之政策將影響93%之中產階級(62%)及低收入階級(31%)之家庭,而89%約1,300萬戶中下階層家庭亦將增加汽車保險之支出。西班牙財政部部長(Ministerio de Hacienda)兼政府發言人María Jesús Montero表示,該稅率自1998年以來未曾變動,本次調漲係屬合理,亦為因應「2021年國家總預算(Presupuestos Generales del Estado de 2021) 」增加財政收入之目標。
A:資料來源:每日鏡報(teagesspiegel.de) 文號:1094110058號 電動車品牌Tesla執行長Elon Musk日前在歐洲電池業視訊會議上宣佈,不僅將在柏林近郊Grünheide生產電動汽車,還可以想像在那裡建造世界最大的電池工廠。該公司計劃在該地建造約50萬輛Model 3及Model Y車款之小型房車(Compact car),這也是第一家同時生產汽車及電池的工廠。 關於擴大Grünheide的電池生產,M執行長表示,根據"electrive.net"行業服務公司資料,每年的產能可能達到100 GWh。渠甚至可以想像將其擴增到200至250 GWh,成為世界最大的電池工廠。Tesla亦特別針對歐洲市場發佈新的小型房車車款,續航里程比以前更長,但未提供任何時程資訊。渠曾於今年九月宣佈,未來三年電池價格僅是目前的一半,而電動車價格為2萬5,000美元。 Tesla應在柏林製造更環保、更便宜且更強大的電池。Tesla需要電動半掛商用卡車的大型電池組,目前正準備進軍市場,並為未來的Cybertruck-Pickup車款做準備。 到目前為止,Tesla已在美國內華達洲(Nevada)生產電池,而大多數車輛都是在加州Fremont的母工廠生產。去年,這家汽車製造商也在中國開設一家工廠。 「歐洲電池會議」是由德國經濟部長Altmaier在德國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期間主持籌辦,Tesla預期可獲相當大的補貼。A部長表示,一旦歐盟執委會批准電池生產項目,便可公佈細節,尚有希望於今年實現。 做為所謂的IPCEI項目(針對歐洲共同利益重點項目)之一,德國聯邦經濟部可提供30億歐元補助德國的電池計畫,加上來自各邦的共同出資,總共提供約50億歐元之資金。 超過3億歐元的首批核准通知書已發出,如BASF化學公司在Schwarzheide的電池材料生產工廠、PSA/Opel汽車及Saft在Kaiserslautern的電池工廠,以及Varta在Schwäbischen Alb的新型電池研發。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Wacker Chemie AG 文號:1094110057號 與其他公司相比,位於德國Tübingen的生物技術公司CureVac距離新冠疫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該公司正就目前研發中的Covid疫苗,與Wacker Chemie進洽生產事宜。根據協議,Wacker Chemie將於2021年上半年開始在Amsterdam工廠生產用於疫苗“CVnCoV”之核糖核酸mRNA活性物質,計劃每年在該廠生產超過1億劑疫苗,並有可能再擴增。 如此一來,CureVac將 “ CVnCoV”的現有產量擴大到每年幾億劑,並透過與多個夥伴合作,來減少供應鏈及製造過程關鍵步驟中的潛在風險。 Wacker Chemie公司負責人Rudolf Staudigl對能與CureVac合作,為遏制新冠疫情大流行蔓延做出貢獻,感到榮幸並抱持高度興趣。數月來已在該地為以mRNA為基礎之疫苗生產進行相關投資及準備工作,且並不排除擴大生產之可能性。 CureVac疫苗開發人員於今(2020)年6月開始對其候選藥物進行臨床試驗。在超過250名受試者參加的第一期(I)研究中,針對CureVac疫苗進行不同劑量的測試,結果顯示良好的接受度及均衡的免疫反應。在今年年底之前,這項具關鍵性之效果研究應會對全球最多3萬名測試對象展開。德國聯邦政府以高達2億5,200萬歐元資金支持該項目,今年夏季也已投資3億歐元。CureVac生物技術公司的主要所有者兼SAP共同創辦人Dietmar Hopp希望於2021年春季或夏季獲得批准,但也可能會以限制性形式提早獲得批准許可。 CureVac是一家致力於mRNA技術(Boten-RNA,英文messenger RNA)領域的全球生物製藥公司,主要專注於開發及優化這種用於醫學用途的多功能分子。該公司技術以mRNA運用為基礎原理,傳遞訊息指導人體產生相應編碼的蛋白質,從而可以抵抗多種疾病。該公司利用其技術開發預防性疫苗、癌症療法、抗體療法及蛋白質療法。CureVac的總部位於德國Tübingen,並在美國Frankfurt及Boston等多地設有據點。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0/12/0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本年10月份荷蘭零售業營業額增加7.1% 荷蘭中央統計局(CBS)報導,本年10月份荷蘭零售業營業額較2019年同期增加7.1%,銷售量成長4.7%。 本年10月份,廚房零售商及建築市場和DIY商店的營業額增幅最高,成衣和鞋類商店仍面臨困境,今年每個月的營業額均較去年同期衰退,僅網路零售商營業額猛增42.5%,多渠道零售商(兼具網路銷售和實體店面)營業額更增長55.9%。 同時,本年第三季餐旅業營業額較去年同期衰退12.2%,旅館和渡假區營業額亦衰退19.7%。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0/12/0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正考慮立法防止敏感知識和技術外洩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政府將提供與從事間諜活動可能性高的國家或地區合作的科學更多的協助和建議,且考慮立法禁止在敏感領域合作。 荷蘭教育、經濟和司法部長聯名致函國會表示,預計來自中國等國有關間諜和盜竊敏感知識技術的威脅將不減反增,促使荷蘭政府採取保護措施。荷蘭的科學家將獲得政府更多的協助,例如,通過中央服務台就敏感知識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提供建議,亦將為從事國際合作的研究人員和教授提供一份「實用文件」。此外,將要求全荷各大學審查其安全政策,並為博士生和與外國知識機構和公司的合作夥伴協議草擬一份「完整且最新的概述」,而此種例如有關中國的概述,目前幾乎不存在。 荷蘭政府認為,為防止敏感知識和技術外洩而制定規則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政府正考慮對有風險的合夥企業要求進行追溯報告或先行檢查。在「非常例外的情況下」,政府將考慮禁止與「第三國」建立夥伴關係,若能實行,最早要到2023年才能生效。 荷蘭萊登亞洲中心(LeidenAsiaCentre)的中國專家Ingrid d'Hooghe肯定政府的措施,渠表示,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大學非常重視自治。國會議員Harry van der Molen(CDA黨)亦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先行檢查合作夥伴關係方面,渠表示,自己已為此辛苦工作了三年,現在政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惟2023年聽起來確實很遙遠,希望能更快。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0/11/3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的銀行為公司提供307億歐元的新冠疫情支援 荷蘭銀行業協會(NVB)報導,自今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荷蘭的銀行以額外貸款和推遲還款的形式,向16.9萬家公司提供總計307億歐元的支援。 自今年3月份以來,銀行已提供了40,000多筆貸款,總額約276億歐元,其中近6,400筆貸款由政府擔保,129,000家公司由銀行准予延遲債務償,截至目前,總金額約31億歐元。 NVB主席Chris Buijink表示,許多公司因為銀行的額外貸款和延遲貸款支援而渡過了新冠疫情危機,但銀行憂心公司因債務隱患將造成的衝擊。雖然荷蘭稅務局已准許大量的公司延遲納稅申報,但亦須與房東和供應商達成協議,此外,與客戶的優惠券計畫亦必須在約定的期限償還,公司的債務隱憂雖被各種紓困措施推遲了一或二季,但終將面對。
A:出處:nltimes,nl, 2020/11/3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從12月1日起全國室內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 從明天(12月1日)開始,荷蘭境內凡13歲以上(包括13歲)者,必須在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否則將面臨95歐元的罰款。口罩必須能遮住口鼻,且具防止病毒傳播的功能,因此圍巾或手帕等均不符合規定。 此規定適用於荷蘭全國所有公共室內空間,包括商店、博物館、學校、餐廳和劇院。民眾在進入餐廳或劇院時,必須戴上口罩,只有坐在預定的座位後,方可取下口罩,若席間必須起身離席,必須戴上口罩。荷蘭的中學和大學亦須如此,除了課堂上坐在固定的座位外,都必須戴口罩。 在荷蘭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早已強制戴口罩,從12月1日起,亦將適用於車站、機場、公車站和電車站。 因殘疾或疾病而不能戴口罩者,可免戴口罩,但警察和執法人員可要求其出示豁免證明。教堂、清真寺、寺廟和猶太教堂等在進行宗教儀式時亦可免戴口罩。 此外,運動、表演、音樂排練或表演中以及電台和電視台進行採訪時,亦無需戴口罩。
A:出處:dutchnews.nl, 2020/11/2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微軟在北荷省興建第二座數據中心 根據荷蘭鹿特丹商報(NRC)的調查顯示,美國科技公司微軟(Microsoft)在北荷省(Noord Holland)興建第二座數據中心,並計劃在A7高速公路沿線再建五座數據中心,此舉造成當地政客、國會議員和農民之間的分歧。 該計劃的當地反對者對NRC表示,數據中心不僅消耗大量能源,且佔用寶貴、肥沃的農地。當地政客對微軟數據中心的到來採取積極鼓勵的態度,因為可提供工作機會,但引發農民組織(LTO)的抗議,該組織聲稱,興建數據中心哄抬土地價格。 微軟和谷歌已分別在荷蘭的Wieringemeer polder興建了一座數據中心,僅微軟一座數據中心就消耗了新近開業的Prinses Ariane Windpark風電場生產能源的一半。 一位發言人對NRC表示,儘管微軟尚未獲得必要的興建許可,Hollands Kroon地方議會已經批准了微軟的新項目。然而,當地的馬鈴薯種植業者和LTO主席Henk Geerligs表示,必須由北荷省省政府做出決定。 微軟向DutchNews.nl宣稱,該公司已開始為興建數據中心做準備工作,包括表土準備、臨時排水和圍牆等工作,所有準備工作皆由微軟自費進行,並與市政當局進行了磋商,只有在獲得所有的許可後,才會開始實際上的施工。
A:出處:nltimes.nl, 2020/11/2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銀行ING計劃在新冠疫情結束後員工仍持續居家上班 荷蘭時報報導,ING銀行總裁Steven van Rijswijk對荷蘭新聞台NOS表示,該銀行未計畫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結束後,下令所有員工重回辦公室上班,預計將有一半的員工回辦公室上班,一半的員工居家上班。 Van Rijswijk總裁表示,眾所周知,新冠疫情導致上班的方式發生變化,有必要與疫情爆發前取得平衡,即使疫情結束後,ING銀行的員工亦可輕鬆地居家上班。 Van Rijswijk總裁將未來的ING辦公室設想成一種「足球俱樂部餐廳」,首先大家聚在辦公室進行非正式的小組諮商會議,然後回家繼續工作。 由於荷蘭政府的新冠肺炎防疫措施,目前該銀行約有80%的員工居家上班。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1月30日報導, 即便丹麥已備有疫苗, 但無法預期丹麥之經濟回歸正常,以下為丹麥幾位專家提出新冠肺炎疫苗不能痊癒丹麥經濟之說。 奧爾胡斯大學經濟學教授Torben M.Andersen 說: 疫情對整體經濟所造成的影響不會因為全民接種疫苗而消失,因疫情已導致全球經濟不景氣並連帶產生的重大後果,也對許多的丹麥許多貿易夥伴造成影響 , 而對丹麥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哥本哈根大學經濟學教授Carl-Johan Dalgaard指出,即使民眾接種了疫苗,但丹麥經濟復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他地區的人口能否以與丹麥相同的疫苗接種步調進行接種疫苗。 D氏表示:“我們可以預期其他國家將需要更長的復甦時間,這也將影響丹麥,因為丹麥是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並依賴他國。 兩位專家亦指出丹麥政府於上週所提出支疫苗接種計畫, 對整體的經濟帶來相關的影響。 D氏表示: 為了經濟起見,推出接種疫苗具有最大的健康效果也至關重要。 A氏也指出,通過為這些選定的公民接種疫苗,代表丹麥將可以更快地緩解當前的更多限制。 據A氏教授,恢復丹麥經濟必須隨著疫苗的推出逐步取消目前的限制及紓困補償計劃的支付。然而,預計最早在明年年中就可以使丹麥經濟實現一定程度的正常化。 “如果正常化等於解除限制,最佳預設時間點則可能在明年中。但是如果要將活動恢復到與疫情之前相同的水平,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A氏說 即便疫苗的推出不能治愈丹麥的經濟,它仍然具有許多積極作用。 A氏說:“當疫苗推出時,我們會看到消費結構的改變,因為民眾非常需要出去聽音樂會,並做長時間以來受到限制的事情。” “ 將出現很有可能稱之番茄醬效應,這意味著當我們第一次解禁時,民眾將因限制而踴於出門消費。”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12月1日 斯洛伐克中央銀行表示,儘管新冠疫情危機對國內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但斯國金融部門仍維持穩定,銀行有足夠資本彌補信貸損失及支持貸款,估計到2021年底貸款潛在損失將在5億9,000萬歐元至8億1,000萬歐元之間。 由於不良貸款增加,預期2020年銀行利潤將減少三分之一(2021年減少三分之二)。 到2020年底,大流行可能會使9%的公司破產(2021年可能為12%),不僅在大流行爆發之前就陷入困境的公司,還包括以前體質健全的公司。
A:法國最大工商組織法國企業行動聯盟(MEDEF)與法國總工會(CGT)、法國工人民主聯盟 (CFDT)、法國工人力量總會(FO)、法國職員工會(CFE-CGC)及法國天主教工會聯盟 (CFTC)等勞資雙方代表,自11月3日起針對遠距工作(在家或企業場所以外地方上班)議題進行密集協商,尋求達成一項準法律框架、通用全國各行業之相互協議(accord interprofessionnel,簡稱ANI),以因應疫情期間及未來蔚為潮流之遠距工作趨勢。 歷經數回合談判,除CGT外,其餘4大工會終於11月26日贊同MEDEF所提出之條件。CGT原盼該協議能成為法國勞動法之統一規定,而非提供一項僅具參考性質之司法框架,任由企業主與員工自行研商決定其遠距工作之辦法與條件。儘管如此,MEDEF協調代理人Hubert Mongon仍表示對協商結果相當樂觀,且許多重點皆獲致各方同意。 勞資雙方議妥之要點如下: (一)擴大可申請遠距工作之適用資格:以往可採取遠距工作之職位與實施方式,係由業主片面決定。經過此次協商後,未來將由業主與勞工代表委員會(comité sociale et économique ;簡稱CSE)共同訂定,以維護勞工權益。 (二)補充適用遠距工作之危機情況:針對實施遠距工作之條件,將特述情況或不可抗拒因素(疫情、天然資害、企業場所毀損)加入協議框架,以維持企業正常營運。 (三)員工志願實施遠距工作與返回企業場所上班:針對2005年的ANI相關條款予以補強,具體規定遠距工作應在業主與員工業同意下始得進行(double volontariat),以及如員工不滿意居家辦公之情形下,可選擇重返辦公場所(la réversibilité)從事同樣職位之工作。如業主拒絕允許員工居家上班,必須以書面通知員工。 (四)實施遠距工作務必基於同業集體協議(accord collectif)、企業章程或業主與員工間所訂定之協議。 (五) 工會主張企業主有義務負擔員工在家上班所產生的額外費用(如網路、電或暖氣),至於分攤方式及是否符合申請免繳部分社會分攤金,仍有待決定。惟基本上,企業將不會支應在家辦公的設備費用。 (六)透過同業集體協議或企業章程,推動員工非上班時間之斷網權(droit à la déconnexion),以確保員工應有之私領域生活作息。 前述贊同該協議之工會將於12月23日正式簽署,M協調代理人說明,當大多數企業主組織(MEDEF、CPME、U2P等法國企業大聯盟)同意並簽訂該全國通用之各行業相互協議(ANI)時,該協議即自然逐漸納入法國企業司法準則之一。MEDEF主席Geoffroy Roux de Bézieux透露,各業主聯盟及工會目前正與政府協調將遠距工作模式,作為明(2021)年前幾個月之必要工作方式。 另CFDT工會主席Laurent Berger於日前接受Franceinfo媒體訪問時表示,法國因疫情嚴峻而採行之居家上班,不會因為疫情結束而消失,因為法國已針對此一新興工作模式進入一個新時代。渠認為,雖此次與業主方協調相當不容易,但對結果滿意,並堅信新的協議有助於迄未使用遠距工作之企業建立業主與員工協商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