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駐哥倫比亞代表處經濟組彙整 哥倫比亞首府波哥大所在之Cundinarmarca省西部Facatativá市至波哥大城心的西部輕軌工程(Regiotram)預計今(2020)年4月起動工,由Facatativá市經Madrid、Mosquera、Funza等地區,最終連接波哥大城心,工程預算由中央政府及Cundinamarca省政府各支應70%及30%。 本案工程由中國大陸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承包,也是本案唯一投標廠商。工程係由舊鐵道改建的輕軌火車工程,包括17個車站,36列電動火車,每列載客數達400人,預估每日載客量達12萬6,000人次,2024年完工啟用後,可將目前2小時以上的交通時間縮短至48分鐘。哥京新任市長Claudía López對本案工程亦表支持,已承諾將研議投入首府資源,用以增加車廂採購數量及車資補貼等,以擴大本案效益。 目前哥國鐵路總長約3,500公里,哥京及鄰近城市約占600公里,但多數已年久失修未實際使用,目前使用中之鐵路主要以貨物運輸為主。
A:資料來源:Vnexpress電子報,2020年3月1日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越南胡志明市觀光廳向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建議調降旅遊業,包括從業餐館、酒店、運輸及旅遊公司等增值稅50%及企業所得稅50%,並且延長納稅時間至2020年第3季或第4季。同時,觀光廳也提議,在未來兩年內,補助酒店及展覽中心土地租金50%,並延長償還銀行債務時間,減少壞帳形成。另為推廣越南觀光業,觀光廳建議對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及加拿大等實施免簽證,同時推廣電子簽證及落地簽證等方式。 胡志明市觀光廳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重打擊越南觀光業,2020年1至2月,胡志明市觀光業營業額及遊客數量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降65%及62%,其中,觀光業營業額僅4.6兆越南盾。
A:資料來源:越南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3月1日 據越南外人投資局統計,2019年歐盟各國企業在越南投資項目合計2,250件,總註冊資本250億美元。2020年至1月為止,歐盟企業在越南新增投資項目,其中法國有4件新投資案、2件增資案以及14件合資購買越南企業股份案。此外,德國、荷蘭、義大利、以及歐洲的瑞士等國亦增加投資力度,原本已在越南投資設廠之歐洲企業亦擴大投資規模,全面包括瑞士之Nestlé、荷蘭之Heineken及義大利之Datalogic等。 市場專家分析,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與越南歐盟投資保障協定(EVIPA)生效後,越南將有機會成為歐盟與亞洲地區之貿易樞紐。EVFTA生效後,預估至2025年越南GDP將成長7至8%。
A: 新加坡人力部(MOM)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本(2020)年3月3日宣布,本年5月起外籍專業人士就業准證最低薪資申請門檻,將從目前3,600星元上調至3,900星元,以跟上當地應屆大學畢業生薪資逐年上漲的步伐;至於申請更新准證者,則須於明(2021)年5月起符合新規定。 為協助新加坡當地中年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及技師(PMET)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年齡逾40的外籍就業准證申請者薪資須比上述最低申請門檻高約一倍。另為加強因應職場歧視,保障新加坡PMET就業權,MOM 將於本年5月起擴大「公平考量架構」適用範圍,凡職缺月薪低於2萬星元(目前為1萬5,000星元),即須刊登徵才廣告。擁有員工總數逾10人者,即須遵循該架構。 另自本年7月起,新加坡調整「全職員工」薪資定義,月薪逾1,400星元者,才能歸類全職員工,MOM將據此計算雇主可聘用外籍員工人數。
A: 依據新加坡採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本年3月3日數據,新加坡本年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下跌1.6至48.7,創2014年8月以來最大跌幅,主要係因新訂單、新出口、工廠產出、存貨和招聘出現萎縮所致。其中電子業PMI下跌2.5至47.6,創2012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分析師蔡學敏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自本年1月底迅速擴散,擾亂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係新加坡製造業疲軟主因,而非需求減少。預料隨著中國企業復工,供應干擾逐漸消失,未出貨訂單減少,新加坡本年第2季PMI可能出現大幅成長。 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發表本年2月東協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ASEAN Manufacturing PMI)報告亦顯示,新加坡製造業PMI下滑至45.8。若以東協整體而言,則上升至50.2,係9個月以來首次擴張,其中新訂單出現自去(2019)年5月以來最高成長率,產值和就業率則下跌。 IHS Markit所調查東協7國中,除菲律賓(52.3)與印尼(51.9)外,其餘國家(緬甸、泰國、越南及馬來西亞)皆呈現萎縮狀態。IHS Markit指出,由於產值迄今缺乏成長動力,加上疫情暴發,供應鏈面臨斷鏈壓力,因此東協製造業是否能好轉仍是個變數。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4日報導稱,日本經濟產業省頃宣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擴大蔓延的影響,預定擴大支援日本中小企業之80%融資調度保證制度,將旅館、飲食業等40業種納入融資保證對象,原則上以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減少5%以上等為要件。 爰此,日本信用保證協會提出有別於迄今指定業種的慣例作法,重新評估特別融資保證制度「Safety Net 5號」之業種別,並將旅社、飯店、餐廳及健身房等業種納入融資保證對象。上述措施可讓中小企業易於確保營運資金,最高可獲得2億8,000萬日圓的融資保證額度,預計自本(2020)年3月6日開始實施。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4日報導稱,日本內閣府頃發表之本(2020)年2月民眾消費行為調查指數,顯示消費者心理的消費者態度指數(2人以上家庭、季節調整值)為38.4,較上月下滑0.7個百分點,係自去(2019)年9月提高消費稅以來,時隔5個月的首見惡化。 上述日本消費者心理指數呈現惡化狀態,主要係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的影響,加深民眾對未來就業情況惡化等警戒疑慮,日本內閣府亦將判斷未來景氣走向基準,向下修正為「原地踏步的徵兆」。 上述問卷調查的回收時間為2020年2月5日至2月20日,截止時間點為在日本政府要求社會全面暫緩舉行大規模聚會或活動之前,因此其後續影響尚未能反映在上述的消費者心理指數。日本內閣府亦認為較早回答上述問卷調查的民眾,未能及時納入新冠肺炎的後續影響考量,因此將判斷未來景氣走向基準,由2020年1月之「維持回穩狀態」,2月向下修正為「原地踏步的徵兆」。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0年2月25日 依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2020年1至2月份越南核准外人在越南投資金額合計64.7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76.4%。其中包括新投資案件共500件,金額計50億美元,增資件數151件,金額6.4億美元,合資、股份購買件數1,583件,金額約8.3億美元。 由於2020年2月,薄遼省(Bac Lieu)液化天然氣廠(LNG)獲准投資,投資金額達40億美元,占投資總金額 61.8%,因此,2020年2月外商在越南投資之金額,較2019年同期增幅應達兩倍以上。 外人主要投資之18項產業項目中,包括電力供應業38.9億美元,占60.2%;製造與加工業17.5億美元,占27.3%;零售業及科技與工藝產業則分別為1.95億美元及1.8億美元。 73個外人投資來源地以新加坡投資金額最高,金額高逹41.2億美元(占63.7%);中國大陸排名第2,金額7.2億美元(占11.1%);南韓排名第3,金額4.3億美元(占6.6%);其他如香港、臺灣、日本等投資金額合計為12億美元(合占18.6%)。
A:馬來西亞衛生部(MOH)總監諾希山(Dr. Noor Hisham)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本(2020)年3月3日新增7件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創單日最高,截至本年3月3日止馬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已飆升至36件,已治癒出院者22人,零死亡病例。 馬國新增的7名確診患者,皆與第26名確診病患,即城市發展控股公司(UDA Holdings)董事有過密切接觸。前述7名新患者都為馬國公民,即5男2女,年齡介於38歲和58歲間;其中2人完全無出國記錄,2人曾到澳洲,一人到過埃及,一人則去過砂拉越州古晉(Kuching),另一人則是曾經治療第26名確診患者的醫護人員。所有新增的確診患者如今情況穩定,分別在雙溪毛糥醫院(Sungai Buloh Hospital)和吉隆坡中央醫院(General Hospital Kuala Lumpur)接受隔離治療,而當局仍在追蹤曾與第26名確診患者接觸過的人。 馬國第26名確診病患是52歲的男子,這名城市發展控股公司董事曾在1月中間前往上海,並在2月27日出現發燒和喉嚨痛的症狀後,當天即前往一家私立醫院求診,並於2月29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據了解該病患也曾與某一部會之前正部長及副部長有過接觸,但馬國衛生部已證實,這兩人皆未受感染。 另一方面,由馬國政府首席秘書為首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工作委員會,將定期開會研判局勢及採取行動來遏制疫情擴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汽車、機器人暨物聯網研究院(Malaysia Automotive, Robotics and IoT Institute, 簡稱MARii)執行長馬達尼(Madani Sahari)頃發布「2019年馬來西亞汽車產業總結與2020年展望」報告時指出,馬國汽車產業自2014年國家汽車政策著重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及出口方案後,迄今已取得良好表現,連續5年取得成長,上(2019)年汽車及汽車零組件出口額達154.5億馬幣(約合37.74億美元),較前(2018)年成長5.1%,創歷年來新高。馬國盼本(2020)年汽車產業出口額能進一步提高至172億馬幣(約合40.9億美元)。 2019年汽車產業出口額中,以汽車零組件的出口表現最佳,達137億馬幣(約合32.58億美元),占總出口額88.67%,較2018年成長13.2%;其他依次為整車(CBU)出口,占10.3億馬幣(約合2,449萬美元)以及再造零組件(remanufactured parts and components,出口額7.2億馬幣)。 2019年馬國各類汽車總銷量達60萬4,287輛,較2018年微增0.95%;總產量則達57萬1,632輛。估計本年汽車總銷量及總產量將各別成長1%及0.99%至61萬330輛及57萬7,348輛。 馬國汽車生產與售後服務的就業機會不斷增加,尤其重點採用工業4.0技術,為下一代車輛(NxGV)及全球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簡稱MaaS)等新領域的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提供支援。2019年汽車生產與售後服務共創造6萬5,388個新就業機會,本年盼提升至 6萬6,000個。 在MARii推動的建設計畫下,2019年馬國汽車產業生產率繼續提高:(一) 423家零組件供應商獲得供應鏈第3級認證,其中63家公司為第5級最高評價,能夠進行內部產品及流程設計,透過參與精益生產系統(LPS)計畫和實現汽車供應商卓越計畫 (ASEP);(二)馬國66%汽車及零組件供應商已達到供應鏈第3級以上水準,顯示國內汽車產業能力;(三) 逾1,000家車廠和經銷商透過車廠改造計畫(WTP)及經銷商企業家增強計畫(DEEP),加強了業務的運作。 自2014年啟動國家汽車政策以來,馬國節能汽車的普及率已連續多年取得成長,上年節能汽車占總汽車銷售量之87.6%,預計本年將突破90%;節能汽車的款式也從2014年的6款增加至上年的103款。節能汽車的需求激增,顯示公眾對汽車動力、燃料節約和碳排放量減少的興趣與需求日益增加。 隨著「2020年新國家汽車政策」(NAP 2020)發佈後,馬國將執行的關鍵措施為加速新一代汽車與全球交通行動服務的發展,包括採用工業4.0技術。馬國刻正計劃開發電動汽車操作中心(EVIC),包含測試新一代汽車所需的各種設施,例如充電站、智慧電網集成解決方案及其他基礎設施,以適應未來行動服務的研究與開發。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頃發布消息稱,該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於本(2020)年3月3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後,由於面臨全球需求降低及地緣政治等風險,決定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繼本(2020)年1月22日以來第2次調低隔夜拆款利率1碼至2.5%,該利率的上限與下限則分別為2.75%及2.25%。本次馬國央行未雨綢繆,調低隔夜拆款利率,以期在物價穩定之情況下提振馬國經濟成長。該委員會將繼續監督和評估國內經濟成長和通膨前景的風險平衡。 馬國中央銀行指出,近期全球經濟狀況有所減弱,持續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已導致本區域供應鏈及旅遊活動中斷。這也造成更大的規避風險,導致金融市場緊縮及波動。全球成長前景短期內下跌風險增加,許多國家已推出振興經濟配套措施,盼此類措施能降低該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上(2019)年馬國經濟成長率為4.3%。本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將受到該疫情爆發的影響,尤其旅遊業相關領域和製造業。本年第一季農業領域估計將持續疲軟。 本年民間與公共部門的活動將支撐經濟成長。在適度就業及收入增長情況下,家庭支出預計將放緩。在民間與公共部門新舊計畫支撐下,投資活動預計將出現溫和復甦。 馬國政府於本年2月底推出的振興經濟配套措施可為經濟活動提供部分支撐。儘管預期本年下半年國內成長將逐步改善,但主要下跌風險猶存,主因該疫情對經濟的長期影響以及大宗商品產業仍持續疲軟。 該央行表示,馬國本年整體通膨率預期將呈上升趨勢,但仍將維持適中並將取決於全球石油與大宗商品價格的發展以及國內燃油零售價格上限的取消時間。 本次馬國隔夜拆款利率下修基本上符合經濟學者的預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上(2019)年經濟成長率僅4.3%,較前(2018)年(成長4.7%)遜色,創近10年新低,比官方預測的4.7%成長目標更差;其中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遠低於市場預期(成長4.1%),僅成長3.6%。 馬國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4.9%,第三季放緩至4.4%,至上年11月的貨幣供應成長已低於3%,顯示需求疲弱難以支撐經濟活動。另出口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從第三季的1.4%擴大至第四季的3%,主要歸咎於目前仍懸而未決的美中貿易戰,打擊商業與消費者信心,其他國家經濟亦受波及,導致全球經濟放緩,使馬國出口產品的需求也隨之下跌,造成馬國上年第四季出口下挫。馬國上年第三季國內需求放緩至3.5%後,復於上年第四季則成長至約5%,同期私人消費也從上年第三季放緩至7%後,於上年第四季擴大至8.1%,提振了國內需求。 馬國商業界先前已反映市況欠佳以及生意疲弱,馬國零售業銷售已從2018年的12%,於上年第三季大幅走低至8%,上年第四季再進一步滑落至7.2%。私人消費上年第四季走強,主因消費者增加旅宿、資通訊、汽車及飲食支出等。上年第三季表現持續低迷的民間投資,也於上年第四季有所改善,然其對整體經濟成長的貢獻並不顯著;公共支出稍微提高,公共投資的跌幅則稍為下降。整體而言,僅成長逾8%的民間消費表現可取,然其強勁成長出乎市場意料,與民間及商家實際感受不符。 展望未來,在美中貿易戰仍持續影響全球經濟之際,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及疫情迅速蔓延,無疑令全球經濟雪上加霜。此外全球供應鏈中斷及貿易轉向,也將使馬國的出口遭受更大打擊。這顯示本年第一季馬國經濟成長已不容樂觀,恐將低於上年第四季的3.6%成長率。馬國經濟學者預估,本年第一季經濟成長將進一步放緩至約3%。 馬國「希盟」(Pakatan Harapan)政府前首相馬哈迪於上(2)月27日公佈總值200億馬幣(約合47.6億美元)的振興經濟配套措施,盼舒緩業界所面臨的壓力。然而,馬國國內政治於上月底經歷大動盪,在野黨「巫統」(UMNO)及「伊斯蘭黨」(PAS)結合希盟政府的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及阿茲敏(Azmin Ali)推翻「希盟」政府並組織「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新政府,使國家經濟蒙上另一層陰影。 馬國政治動盪導致投資人恐慌,爭相拋售馬股,進而拖累馬國股、匯兩市狂瀉。在希盟政府倒臺後,吉隆坡綜合指數暴跌至逾九年來新低,股市市值一夜間蒸發430億馬幣(約合102.37億美元)。馬國中央銀行緊急發布消息穩定投資人信心,表示刻正密切關注馬國金融市場狀況。儘管馬幣走勢將繼續由市場決定,但馬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將確保金融市場有充足流動資金。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執行長Sergio Ermotti即將轉行擔任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的下一任董事會主席。 瑞士再保險(Swiss Re)日前發佈聲明,該公司將在今年4月17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提議將現任瑞銀集團執行長Sergio Ermotti聘為董事會主席,Ermotti預計將於10月底離開瑞銀並加入瑞士再保險。 資料來源: 瑞士20分鐘報 日期: 2020年3月4日
A:BAK Economics公司3月3日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最近已迅速傳播在歐洲及世界各地,不僅貨物生產鏈受到影響停滯,同時服務業亦深受打擊。BAK預測瑞士今年前2季均將受到疫情的影響持續下滑,倘疫情在4月以後能逐漸控制抑止,預估今年瑞士經濟成長為1.3% (原預估為1.5%),對瑞士的經濟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 瑞士商業協會(Economiesuisse) 首席經濟學家Rudolf Minsch表示,預測瑞士今年經濟成長將下降0.2%;瑞士許多公司都遇到來自中國零組件供應瓶頸的問題,尤其是電子零組件及硬體設備受到之影響最大。 目前瑞士觀光旅遊業深受疫情打擊,瑞士旅遊局局長Martin Nydegger表示,該新型冠狀病毒僅在本年第一季就會使中國旅遊客過夜數減少一半。若疫情在未來數週逐漸恢復正常,則來自亞洲的觀光客預計將損失10%左右。 資料來源:瑞士BAK Economics、20分鐘報 日期: 2020.03.04
A:由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瑞士境內迅速擴散,瑞士聯邦委員會根據「傳染疾病法」宣佈瑞士進入特別狀態。在該狀態下,聯邦政府可統籌各邦直接採取相關措施。目前聯邦政府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在2020年3月15日之前,禁止舉辦超過1,000人的大型集會活動。此外聯邦政府還呼籲公民採取以下衛生防護措施: 打招呼時避免握手或親吻臉頰。 用過的紙巾扔進可蓋緊的垃圾桶。 急診就醫前必須先與醫生或醫院電話聯繫。 聯邦衛生署並設立新型冠狀病毒諮詢熱線(+41 58 463 0000)服務。 資料來源: Swissinfo 日期: 2020.03.04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公布之瑞士2020年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查報告,與上月份相比較,價格指數微幅上漲0.1%,為101.6點(該局以2015年12月為基數=100);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則下跌0.1%。 與上月相比物價指數在機票、海外旅遊、服飾及鞋類等方面之價格呈現上漲情形。旅館住宿及暖氣油料價格則上漲。 該報告中另指出,與2020年1月相比,在2月份上漲最多的項目為: 服飾類及鞋類(+2.6%)、交通類(+0.8%)、家用產品及家庭用器具雜務類(+0.5%)、休閒文化類(+0.4%)及食品和不含酒精飲料類產品(+0.1%)。 價格下跌的主要項目為: 餐廳及旅館類(-0.6%)、住宅及能源類(-0.2%)、其他雜物類產品(-0.2%)、酒精類飲料及菸草類(-0.1%)及新聞傳播類(-0.1%)。健康保養類產品及教育類用品價格則維持不變。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0年3月4日
A: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09)年3月3日報導,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世界經濟合作組織(OECD)日前將全球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自2.9%調降至2.4%,惟OECD亦不排除疫情若再惡化,全球經濟成長率可能僅剩1.5%。 OECD將本年中國經濟成長率自5.7%調降至4.9%,而受中國產出大幅減少影響,全球製造業、貿易、觀光等產業皆受重創。奧媒報導,世界主要工業國中央銀行多已表示將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護金融及貨幣之穩定,奧媒預測歐洲央行將於4月降息,而美國聯準會亦可能於近期內進一步降息。 奧媒認為,前揭OECD報告雖未直接更新對奧地利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上次預測成長率為1.3%),惟奧國重要經貿夥伴之預測皆下調,如:歐元區成長率調降至0.8%(下調0.3%),奧國最大貿易夥伴德國之經濟成長率調降至0.3%(下調0.1 %),奧國第3貿易夥伴義大利經濟成長率調降至零成長(下調0.4 %)。由以上指標推估,奧國經濟成長率之預測值可能下調0.1%至0.3%。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專家Jeffrey Franks日前亦表示,該組織可能再度下調對奧國之經濟成長預測。IMF於2019年11月預測2020年奧地利之經濟成長率為1.7%。
A:奧國內閣部長會議本(109)年2月26日通過決議,奧國政府提出紅白紅卡改革方向,以解決專業人才短缺問題,相關工作已開始推行,並預計於本年秋季提出檢討評估報告。謹綜整改革措施如下: 奧地利投資促進署(ABA)將設立紅白紅卡服務平台:ABA攬才部門「Work in Austria」作為招募外國專業人才之中央平台,未來將擴大針對紅白紅卡相關事務提供諮詢及協助,一站式提供最新資訊。 數位化申請程序:第一階段目標為:申請者可於線上提出申請;第二階段目標為:在資料安全傳輸、個資保護及技術上可行之前提下,透過相關機關之資料連結及傳遞,使整個申請流程數位化(digitalized workflow)。 受理英文文件:未來受理申請案件時,應可受理英文文件及以英文進行信件往來。 確保8週完成審查:目前法規規定應於8週內完成審核核發,惟時有拖延情形,故將建立一監督系統(monitoring system),以確保於8週內完成審查核發等程序。 調降薪資門檻:30歲以上申請者之薪資門檻自月薪3,200歐元調降至2,685歐元。 調整積分系統:針對工作經驗及專業技能等修改積分,調整方向包括:倘企業使用之語言為英語,應針對英語能力給予積分,另修改「以年為單位」之工作經驗計算方式,並將非正式專業技能納入積分(不必要和所應徵職缺在學科上相關),以及將工作經驗併同專業技能進行整體考量等。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勞動者報,2020年3月2日 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本(2020)年1至2月份越南進出口金額約740億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成長2.4%。其中,出口金額369億美元,進口金額371億美元。 儘管本年初迄今之貨品進出口遭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越南三星公司仍力促新機產品(S20)之出口,帶動進出口額增加。2020年前兩個月的商品進出口額與2019年11及12月相比,減少約150億美元。 2020年2月,美國為越南最大之出口市場,出口金額為9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9.6%;其次為中國大陸,出口金額達48億美元,增加3.7%。 2020年2月單月份出口金額186億美元,較1月增加1.5%。部分農產品如:水產品出口較上年同期減少17.7%,蔬果減少17.4%。 2月份進口金額為185億美元,較1月減少0.5%。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10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0.4%。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de) 日期:2020/3/4 文號:1094030004號 隨著新型冠病毒(WHO稱: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蔓延,企業雇主及員工也希望知道當事故發生時個人應享的權益。以下是日前德國就居家隔離期間是否獲得工資《問與答》報導摘要: 我何時必須待在家裡? 基本上,每位員工在生病時皆應留在家裡,不論是因新型冠病毒或其他感染。根據德國《工資續付法》(Entgeltforzahlungsgesetz)規定,員工必須立即通知雇主。倘病況未見好轉,員工最遲必須在第四天向雇主提交一份醫療證明。但此處須注意的是,雇主允許在僱傭契約中訂定不同期限,並在缺勤的第一天就必須提供醫療證明請病假。 我能繼續領取工資嗎? 如果是一般(常規)請病假,雇員將繼續領取工資,此亦依據德國《工資續付法》(Entgeltforzahlungsgesetz)的規定。自營(僱)者的情況則有所不同。自營(僱)者通常無權領取病假工資,但可尋求其他方式來保障自身權益。德國律師協會(DAV)醫學法律專家Rudolf Ratzel表示,如果真懷疑是受新型冠病毒的感染,可能可以根據《感染保護法》(Infektionsschutzgesetz)獲得賠償。根據《感染保護法》第56條規定:在執行現有工作時,因此法成為被隔離者、可能被傳染者、可能染病者或其他病原體(…)的人,或受其影響而因此遭受工作收入損失的任何人,皆將獲得現金補償。相應的申請必須在禁止工作令的三個月內提交,也可以先申請預付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