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SACU網站 SACU會員國包括:南非、納米比亞、波札那、賴索托及史瓦帝尼共五國,該協定起源於1889年「英屬好望角殖民地」(British Colony of Cape of Good Hope)與「波爾橘自由共和國」(Orange Free State Boer Republic)簽署之「關稅同盟公約」(1889 Custom Union Convention)。 嗣後該公約被「1910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議」(1910 SACU Agreement)取代,主要成員除南非邦聯(Uion of South Africa)外,英屬波札那、英屬史瓦濟蘭、英屬賴索托及德屬西南非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南非佔領,1990年脫離南非獨立為納米比亞)以政治實體身分成為會員國,對外採取共同關稅、區域內貨物流動免關稅,並建立關稅分享機制,實現進口替代產業化政策目標,推動區域內產業發展。 「1910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議」時期南非邦聯為唯一關稅決策及執行者,英屬波札那、英屬史瓦濟蘭、英屬賴索托要求共同參與決策呼聲漸高,加上南非邦聯幾乎獨佔關稅收入,1960年代前述各英屬殖民地獨立後,波札那、史瓦濟蘭(現改名為史瓦帝尼)、賴索托與南非改簽署「1969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定」。 「1969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定」簽署生效後,波札那、史瓦帝尼及賴索托關切依據該協定成立之關稅委員會效能不彰,無法有效監督關稅執行及解決紛爭、除南非外關稅分享比例不公,加上其他會員國無法分享南非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後取得之經濟利益,爰修正原協定,簽署「2002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定」。西南非洲則1990年獨立成為納米比亞後加入SACU。 「2002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定」於納米比亞首都溫德克(Windhoek)設置秘書處,並成立部長會議、關稅同盟委員會、技術聯絡委員會、SACU特別法庭及SACU關稅委員會,確保各成員國公平參與議題討論及決策,並修正關稅分享規則。最後,各會員國與第三國進行FTA談判需考慮對其他會員國經社、政治及文化影響,不可損害其他會員國經濟利益。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2月1日報導,餐飲老店「瑞春點心」(Swee Choon)利用外送平臺在阻斷措施期間取得的資料,掌握公司大量顧客群。該餐館化危機為商機,結合網路與實體店面,打破實體空間局限的做法,受到新加坡貿工部(MTI)部長陳振聲的讚許。 陳振聲部長指出,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不僅協助大型企業,只要當地小型與微型企業有好的產品,政府也會在當地與海外給予援助。食品服務業占星國內生產總值的1.1%,聘請的員工占當地就業人口的5.5%。即使在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之前,餐飲業已面對結構性挑戰。 疫情加速餐飲業的數位化,餐飲業的網路營業額比例,從本年1月的9.8%增加至5月(正值阻斷措施實施期間)的44.6%,目前網路銷售比例為20.4%,仍高於阻斷措施前的水準。餐飲業透過「生產力提升計畫」(PSG)採用資訊科技方案的興趣濃厚,本年前10個月的申請是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星國政府本年已支持逾2,700個PSG申請。ESG在阻斷措施時期推出「餐飲外送增強配套」(Food Delivery Booster Package),至今已超過1萬3,000個商家受益。 瑞春董事經理陳言利表示,兩年前家族第三代管理人陳揚恒加入公司後,促進公司轉型,包括提供外送服務與QR code 訂餐系統。在疫情之前,內用與外帶業務分別占85%與15%;阻斷措施期間,外帶服務成長至平時總營業額的70%,填補內用業務的空缺。目前,內用與外送服務分別占營業額的65%與35%。如果公司當初沒有轉型,尤其是沒採納外送服務,相信將難以在疫情的影響之下生存下去。

A: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與陸路交通管理局(LTA)本(2020)年11月30日起為全國200多個公共停車場的600多個電動車充電點試驗計畫招標,地點包括政府組屋、工業區、公園和社區中心,最遲在2022年第三季設置超過600個電動車充電點,更進一步邁進電動車普及化。 新加坡全國目前現有約1,800個充電點,政府年初宣布在2030年前於公共停車場安裝2萬8,000個充電設備。 URA和LTA 11月30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充電點招標計畫是新加坡公共停車場充電網路的重要里程碑。未來數年將分批進行招標活動,從此試驗計畫所獲取的資料將有助設計未來的招標要求。 新加坡交通部(MOT)部長王乙康11月30日表示,配合政府宣布推出的電動車附加註冊費優惠和增強版車輛減排稅務計畫,政府希望鼓勵更多車主選擇電動車。 市區重建局局長林榮輝指出,增加電動車充電的基礎設施是邁向永續發展未來城市的重要一步,在公共停車場增設充電點可為駕駛者提供便利。

A:根據印度電子產業協會發表統計資料顯示,自從本(2020)年6月印「中」邊境緊張,印度政府於8 月起針對中國大陸進口之電子產品包括智慧手機、智慧手錶、手提電腦等實施強制嚴格的標準檢驗措施,直接影響Apple新型手機及Xiaomi、Oppo等品牌產品輸入印度。自6月以來,業者向印度標準局(BIS)申請電子產品進口許可約需15 天即可獲得許可,目前則需2 個月或更久,甚至拒絕核發符合印度標準之許可,加上印度嚴格審查源自中國大陸投資案件及資金,同時禁止使用包括Tencent、Alibaba、Bytedance等知名中國大陸企業開發或有中資之數百個應用軟體(APP)服務,本月24日更宣布新增禁用43個應用軟體。 除中國大陸品牌手機外,部分自「中」進口半成品及成品,例如Apple最新手機iPhone 12亦受影響無法順利輸入印度,Apple India執行長盼BIS加速核准程序,並表示Apple允持續在印度投資擴大組裝廠規模,惟iPhone 12進口時程預期被BIS標準檢驗措施拖延多久,該公司不願對外回應。Apple目前在印度進行設廠,新型iPhone 12則除外,仍自中國大陸進口。根據BIS網站資料顯示,目前有1,080件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進口申請案件仍在處理中,其中669件已超過20天,甚至從9月延宕迄今,包括緯創(Wistron)印度廠、Compal Electronics、杭州Hikvision等公司申請案件,惟該等企業及BIS局長Pramod Kumar Tiwari皆不願對外說明。根據BIS規定,被列入受符合BIS標準規範之電子產品,於進口前需取得BIS合格標章,方准予進口及於市場銷售。 自從印度與中國大陸關係惡化後,印度國內貿易商及國家主義團體便鼓吹抵制中國大陸產品,印度總理莫迪亦推動印度本地製造業並提出自給自足(Self-reliance)政策,印度資通訊部(MeitY)希望印度本地廠商能自行生產該等產品。印度境內科技公司之供應鏈已受到疫情影響,現在又面臨進口許可延宕,目前正值印度傳統節慶的消費旺季,部分智慧手機製造廠轉而向印度本地採購類似產品。此外,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FT)亦自本年7月起規定電視機進口必須取得進口許可,這對Xiaomi、Samsung Electronics等企業造成影響,據悉Xiaomi有大約3萬臺電視進口許可尚未核准,Samsung Electronics情況類似,但該等公司皆不願對外回應。

A:綜合美媒報導,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宣布,紐約市公立小學,幼稚園暨學前班將於12/7重新開放實體課程,僅初中及高中繼續採用遠距教學,紐約市公校係於11/19起停止實體課程,全面使用遠距教學,惟許多家長無法照顧幼童反彈嚴重。紐約市先前設定七天平均陽性率超過3%停止實體課程的門檻,迄今紐約市陽性率仍直逼4%。 紐約市長白思豪對政策轉彎提出辯解稱,先前門檻係在夏天設定,目前情況已有不同,數據顯示年幼孩童傳播率較低,且若遵守嚴格安全規範,小學相對安全,先前紐約市公校隨機檢測,陽性率僅約0.28%,故作成旨揭決定。白思豪市長並稱預計疫苗普遍後,學校方能回復正常。

A:由於近幾年大量廉價進口鞋品充斥秘魯市場,嚴重衝擊秘國製鞋產業,因此秘魯全國工業總會(SNI)於本(109)年8月25日向生產部提出針對進口鞋品採取防衛措施之建議,生產部嗣於本年9月向主管機關「國家競爭防衛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機構(INDECOPI) 」正式提案申請調查,秘業者並盼於調查期間可先對進口鞋品實施200天之暫時性防衛措施。 秘魯全國工業總會鞋業委員會主席Jorge Peschiera表示,INDECOPI已就本案請該會提供秘國鞋類業者名單及所生產鞋品種類,以利進行分析及調查;另秘魯外貿協會(ComexPeru)經濟分析處長Rafael Zacnich表示,政府長期採用貿易保護措施實不利本國鞋業發展,例如秘魯對中國大陸產製鞋品課徵反傾銷稅已長達25年,惟秘國鞋業產值自10億美元降至7.2億美元,出口金額亦僅2,000萬美元;Z 處長認為相較於一昧採取貿易保護政策,政府更應協助業者提升生產力、開發新市場及融資協助等,來加強秘魯鞋業競爭力。。 鞋業為秘魯重要產業之一,估計全國計有7,200至8,300家製鞋業者,大多為微型或中小型企業,主要分布於La Libertad、Lima及Arequipa等地區。近10年來進口廉價鞋品快速取代當地業者原有市場,2007年全國鞋品之8成為當地製造,僅2成為進口產品,至2019年進口鞋品達540萬雙,已占全國總數76%。另據秘魯中央銀行統計資料,2018年及2019年鞋類進口金額分別成長7%及10%,本國鞋類生產量則嚴重萎縮31%及22%。  

A:資料來源: 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0年11月30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11)月30日以「史瓦帝尼央行上修通貨膨漲預測」(CBE revises inflation forecasts upwards)為題,報導史國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Eswatini, CBE)預估未來南非幣之趨勢及上修史國2020年至2022年通貨膨脹之預估值。   該報導指出,史國央行(CBE)頃上修本(2020)年10月通貨膨脹指數,CBE分析上漲因素包括預期食品通膨之趨勢,全球經濟蕭條衍生國際低油價之效果已被抵銷。且CBE評估南非放寬封鎖限制以及開放大多數產業部門,將對史國通貨膨脹產生積極影響,即對史國通貨膨脹產生壓力。   即便南非幣本年至明(2021)年都持續升值(謹註:史鍰與南非幣掛鉤採固定匯率),惟對降低史國通貨膨脹之影響仍不大。CBE爰預估本(2020)年第4季通貨膨脹率將達4.65%,高於原預估值4.21%;年度平均預估值亦自3.74%略微調高至3.84%。明(2021)年第1季通膨指數亦自4.06%上調至4.51%。預估2021年油價將與預期經濟復甦一致,南非幣之升值將可緩解2021年之通膨壓力。由於2022年油價可能上漲以及南非幣回貶,CBE預估未來2021年以及2022年之通貨膨漲率分別為5.23%及5.29%。

A:在受到矽谷企業和灣區各市長的批評之後,大都會運輸委員會(MTC)放棄了一項要求大公司員工每周三天在家工作的要求,而是通過折衷計劃,要求大公司在2035年之前讓60%的員工通過使用公共運輸工具、騎單車或拼車的方式進行可持續的通勤。 區域規劃師們正在努力實現加州規定的在下個十年中期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支持者說,這種折衷方案使大僱主對鼓勵可持續通勤的努力給予更多的讚譽,並減輕了對在家工作的提案會減少公交乘客人數的擔憂。「在家工作的強制已經沒有了。」MTC委員約瑟夫維茨(Nick Josefowitz)說, 新提案「更加靈活,它不會懲罰走路、騎單車和乘搭公交的人」。 最初的提案要求擁有25名以上員工的公司讓工人60%的時間遠程工作。目標是減少車輛通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使灣區達到州空氣質量目標。 加州的空氣質量法規要求該地區到2035年將人均排放量削減19%。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灣區未能提供可行的環境計劃,加州可能會在2022年取消該地區1億元的運輸資金資格。 該提案只是《2050年灣區計劃》完整報告的一小部分。該報告為灣區應對未來幾十年的交通、住房、環境和經濟的挑戰指明道路,目前仍處於草案階段。 灣區多位立法官員、市長和工商界反對強制遠程辦公,稱這將削弱灣區的經濟,鼓勵大公司搬遷到較便宜的地區。 公交支持者說,在家工作的要求會減少火車和公車的使用,而沒有明確的證據會減少車輛出行里程和排放。 新提案要求到2035年,公司不超過40%的員平日通過汽車上下班。少於50名工人的農場和僱主將被豁免。 https://www.singtaousa.com/

A:疫情衝擊經濟,但灣區生物科技業卻成為經濟和地產市場的火車頭。有本地生物科技巨企明言,疫情對他們不只是挑戰,亦是發展良機。 疫情當下,不少辦公室人員居家工作,但研究員獲准仍可回到醫療實驗室,從而為生物科技業帶來商機。 生意發展蓬勃意更多投資。《三藩市紀事報》報道,正在研發10種新冠病毒治療的基因泰克(Genentech)上星期獲南三藩市市府批准一份15年發展計劃,將其總部規模發展近一倍。該公司現有700個空缺,為園區增加430萬平方呎。 該計劃早已商議三年,但這是生物科技業繼續大幅著重面對面設施的提醒,對業主和服務大型公司人力的小企業是正面訊息,有別於科技業追求大幅圍且永久的居家工作政策。 地產公司Cushman & Wakefield資料,橫跨研發、辦公室和工用物業的灣區生物科學空置率為8.4%,低於區內辦公室空置率的10.1%。 會計公司Moss Adams生物科學全國實踐主任克羅漢(Rich Croghan)說︰「只是太多錢流入這一行,這是環繞那些公司的生態。」 灣區和波士頓繼續是風投資金流入生物科技和製藥公司的首選。據研究公司Pitchbook和全國風投協會資料顯示,今年首九個月金額高達1,950億元。灣區的優勢包括有大量來自柏克萊加大、史丹福和三藩市加大的高學歷畢業生和研究機會,大量規模巨大的實驗空間和有不少風險公司駐紮三藩市和門羅公園市(Menlo Park)。 克羅漢認為,灣區仍有競爭優勢,「有研究空間、歷史和企業精神是有點獨特。」 基因泰克執行長黑迪(Alexander Hardy)亦形容,疫情為他們帶來挑和機遇,「我們對疫情整個方法是問題解決之一。」 基因泰克一萬名灣區僱員中,約一半是遙距工作,另一半繼續到公司工作,但該公司正專注將其物業現代化和擴張,包括辦公室和實驗室。黑迪說︰「雖然遙距工作增加,但園區仍是基因泰克未來的重要部分。」 https://www.singtaousa.com/

A:據Teslarati報道,特斯拉啟動電池團隊招聘活動,邀請人們「加入電池團隊」,從事工程、製造、材料、設備或運營等領域的工作。 特斯拉一直在努力提高其電池的生產和製造工藝,這已不是秘密。現在,該公司在其官方網站Tesla.com上增加了一個頁面,邀請任何有興趣加速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人加入該團隊。在9月的「電池日」活動上,特斯拉CEO馬斯克發布了全新的車載電池產品,業界普遍稱其為「4680電芯」。相較舊款產品,該電池單體能量提升5倍,輸出功率提升6倍,續航能力提升16%。 據信,特斯拉計劃在其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德國柏林以及中國上海的工廠內部署該系統,建設電池芯生產工廠。按照施工進度來看,特斯拉位於柏林的電池工廠似乎將成為該公司首座開始生產電池芯的工廠。最新的消息稱,當前,特斯拉正在進行人員招聘,以領導柏林工廠的電池芯製造工作。 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還改變了其招聘策略,將招聘重心放在兼職銷售和交付人員上。 https://www.singtaousa.com/

A:SB 1383號法案從2021年1月1日起,擴展了「加州家庭權利法案」(California Family Rights Act,簡稱CFRA)的涵蓋範圍,包括將雇主範圍擴大到擁有五名或以上雇員的小企業雇主。 律師鄭博仁指出,這是一個極大的改變,小型企業要根據CFRA新的要求迅速准備,以便在1月1日前准備就緒。 SB 1383法案最重大的變化,是將CFRA的覆蓋範圍擴大到只有五名雇員的雇主,而不是現有法律要求的50名雇員。 此外,由於CFRA的覆蓋範圍已擴展至小型雇主,因此該法律廢除了2018年生效的「新父母假法」,該法律要求擁有20至49名員工的雇主,提供類似於CFRA的嬰兒陪產假。 此外,SB 1383消除了員工必須在75英里半徑內,在擁有50名或更多員工的場所工作的資格要求,才能符合CFRA休假條件。 明年初起,即使是在小型工作場所工作,或只是遠程工作者,只要為雇主工作了至少12個月,並且在休假前12個月至少工作過1250小時,就有資格引用CFRA休假, B 1383還擴展了員工使用CFRA休假的原因。根據現行的CFRA規定,員工可以使用CFRA的假照顧員工健康狀況嚴重的父母、配偶、子女或註冊家庭伴侶。 但SB 1383還允許使用CFRA的假,照顧病情嚴重的祖父母、孫子女或兄弟姐妹。該法並進一步闡明,子女包括家庭伴侶的子女,並取消有關18歲以上的子女必須是因殘障無法自己照顧自己,員工才可用CFRA的假照顧他們的限制。 鄭博仁指出,SB 1383法案還將「家庭成員」的定義,擴展到聯邦「家庭和病假法案」所涵蓋的範圍之外,這將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必須分別處理「加州家庭權利法案」(CFRA)和「家庭和病假法案」(FMLA)相對大型的雇主。 例如,根據CFRA,雇員可以休12周假來照顧兄弟姐妹,然後根據FMLA涵蓋的疾病休另外12周以便治療,總共可以休假24周。不論是大型還是小型雇主都應該充分了解法律,並准備在2021年之前修改或實施合規政策和做法。 據悉,「加州家庭權利法案」主要是修改了1991年加州通過的家庭和病假法,大致反映聯邦的「家庭和病假法案」(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簡稱FMLA)。但是,隨著加州各種法律的頒布,CFRA和FMLA之間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多。 與FMLA相似,CFRA允許符合條件的員工在12個月內最多休12周假,以生育孩子、領養孩子或將孩子安置在寄養中。除懷孕相關的殘疾外,它還允許休假照顧重病的家庭成員,或雇員自身的健康狀況。 儘管FMLA和CFRA在家庭成員的定義中均包括同性配偶,但只有CFRA才允許因為已註冊的家庭伴侶而請假。 根據FMLA,與懷孕相關的殘疾狀況,被認為是嚴重的醫學狀況。如果婦女懷孕困難並需要在孩子分娩前請假,該時間將計入FMLA規定的12周休假時間。但是,CFRA並未涵蓋或認為懷孕是嚴重的健康狀況。雇員只有在孩子出生後才能使用這種假期。 FMLA和CFRA的請假都可以一次全部用掉,也可以減少或分開休假。 FMLA要求雇主達成協議,允許雇員間歇休假。但是,CFRA有不同要求。根據CFRA,儘管雇員不需要雇主的同意來休間歇性的請假,但可能要求雇員以至少兩周來使用這種休假,但有例外。 只有在休假同時符合FMLA和CFRA休假的情況下,休假將同時進行。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在今年假期購物季前往Old Navy店內購物,將會發現它們將大量運動服飾與其他休閒衣服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這是因為零售商非常清楚消費者在新冠疫情期間喜歡在家穿著緊身褲、睡衣其他感覺舒適的休閒裝,因而重新調整了店內布置以適應潮流,將這些物品放在入口處。它還下單進貨不少搖粒絨連帽T、彈性褲裝等,以確保在假期高峰來臨前庫存充足。 Old Navy總裁兼CEO格林(Nancy Green)指出,「我們把它們排在最具優勢的位置,像是入口處。」「機能性服飾的重要性已經大大提高。」 她說:「我們認為最流行的穿衣方式是混搭,因此,無論是在在家裡健身還是無所事事,女性都能以緊身褲搭配牛仔外套。」「這也是我們行銷的重點之一。」 Old Navy表示,截至10月31日的第3季,運動服銷售量增加了55%,顯然有助於推動該品牌的整體銷量成長15%。同時,集團次品牌Athleta也公布了創紀錄的單季同店銷售額成長,這是由於市場對其瑜伽褲、套頭毛衣和運動內衣的需求激增所致。 Old Navy和Athleta的母公司Gap當然不是唯一一家全力投入運動休閒的零售商。大疫情期間,像Lululemon和Nike這樣的大型企業在財報中都宣稱其銷售成長強於其他服裝零售商。投資人也不吝給予回報。自年初以來,Lululemon股價上漲了54%,市值達到466億元。Nike股價上漲近34%,市值激增至2128億元。 從The North Face到Levi's到Louis Vuitton,幾乎每個品牌都在爭奪這塊市場,推出具彈力的服飾新產品,可以在跑步或著雜貨店內購物時穿著。科爾(Kohl's)將於2021年初推出自有運動服裝品牌FLX,而目標百貨(Target)於今年初推出一個名為All in Motion全新的健身品牌。另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直銷商也在致力銷售運動休閒服,像是Outdoor Voices和Carbon 38。 Coresight Research創始人兼CEO凡恩斯維格(Deborah Weinswig)表示:「運動改變了消費者對服裝舒適性和合身性的看法。」「我們預期運動休閒服和運動服之間的界限將繼續模糊。」 她補充說:「越來越多企業正在跨足運動休閒領域,主要是因為它的成長十分強勁。」 根據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和Coresight的分析,美國運動休閒市場今年總銷售額可望達到1051億元。由於新冠疫情和店內購物人數減少,這比2019年水平下降9.2%。但兩家機構仍預計明年銷售將反彈,預計成長7.9%。 業內分析師表示,如此的預測為零售商留下足夠的空間來經營和競爭這塊市場。他們說,事實上,品牌應該積極入市,免生遺憾。 Euromonitor和Coresight預測,到2023年,美國的運動休閒市場將以每年約6.5%的速度成長,越來越取代傳統服裝的市占率。 「這是一種生活方式」 青少年服裝零售商American Eagle創意長兼該公司Aerie部門的全球品牌總裁佛依爾(Jennifer Foyle)表示,緊身褲仍是Aerie最暢銷的品項之一。它在7月推出一款Aerie次品牌Offline,宣稱該品牌僅專注於「柔軟、保暖和舒適」的運動服。 佛伊爾說:「這不僅僅是種趨勢,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客戶可以穿著睡眠、休息、健身,整天穿著都無妨,促使我們導入這種新概念。」 競爭對手Abercrombie&Fitch旗下Gilly Hicks品牌也十分成功,該品牌與Aerie正面競爭,推出運動內衣和休閒服迎合年輕女性。最近一季Gilly Hicks的銷售額以兩位數成長。網路銷售同比增加超過100%,主因它最近推出的一個新的運動系列叫做Gilly Go。 Abercrombie CEO霍洛維茲(Fran Horowitz)表示:「事實上,保暖和舒適就是我們的成立基礎。」「毫無疑問地,今年所有客戶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大幅轉變。」 運動休閒服和諸如雪巴連帽衫和羊絨襯裡褲子之類的舒適衣物在許多消費者的衣櫥中隨處可見,尤其是今年聖誕節。 「在不舒適時尋求舒適」 NPD Group預測,包括運動服、運動褲、機能褲、睡衣和襪子在內的物品將占今年假日季美國服裝總支出的31%,高於2019年第4季的26%。 NPD服裝分析師魯戈洛(Maria Rugolo)表示:「從舒適的休閒服到運動的華麗服飾以及以睡衣為主的時尚,消費者不僅會穿著不同的服裝,而且這種心態還將引導他們在選擇以服飾作為節日禮物時更加多元化。」 從L.L.Bean到Kohl's到Urban Outfitters到J.Crew的零售商,都在今年聖誕節行銷活動中強調舒適商品。NPD表示,消費者正在「尋求在不舒適時獲得舒適感」。 L.L.Bean表示,其指標女性拖鞋的銷量在9月和10月同比成長115%,男性則增加98%,都「創下新高」。其女式運動衣和絨衣的銷售額分別增加80%和52%。 即使如此,至少仍有一家零售商持不同看法,梅西百貨打賭一旦全球公衛危機減輕,消費者將會擺脫他們的睡衣。 梅西CEO甘內特(Jeff Gennette)上周對分析師說明後疫情時代有關禮服和高跟鞋的期望指出,「每個人都在等待接種疫苗,我認為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正式服飾的需求將會激增。」 他說:「那些穿著相同的休閒運動服進行社交活動,會開始轉念要好好打扮一番。」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灣區大部分區域進入紫色層級,不同商業類型在重啟和經營上都進一步受限制。然而各個行業有所不同,不同地域的疫情嚴重程度也不同,相關的信息複雜多變,令小商家在決定是否繼續開門做生意時感困惑。 像是書店,理髮店,健身房,餐廳等,不同小商業的經營限制都有所不同。而且加州州府給出的指引又和市縣級本地的指引有所不同,也讓消費者不知道哪些店還在開,哪些店不能開。 對於加州的指引,小商家可以登錄網站查詢:https://covid19.ca.gov/safer-economy/。這個網站可以輸入所在的縣市以及行業類型,查詢現在的縣級所處的疫情情況,同時對應的行業經營限制。 以書店為例,在進入上述網站後,輸入自己所在區域,比如舊金山(San Francisco),然後在商業活動中選擇書店(Bookstores),就可以查看現在詳情。目前舊金山屬於紫級,書店仍然可以開放經營,但是只能容納人口上限的25%消費者人數在店內。 如果是水族館(Aquarium)、博物館(Museum),在北灣處於較輕一級的紅色等級的馬連縣就可以開放。但是紫色級的地方,比如北灣蘇拉諾縣,舊金山縣等,水族館就只能有「戶外」(outdoor)的部分開放。舊金山的迪揚美術館(De Young)以及現代美術館(SFMOMA)都在周末期間宣布暫時關門。 同理像健身房,紫色級必須關閉室內所有活動,只有戶外的健身中心可以營業。 至於理髮店、美甲店等個人服務,雖然在紫色最嚴重的層級,仍然可以室內營業,但必須遵守嚴格的防疫措施和人數限制,不像3月居家避疫時期全部關門。餐廳戶外用餐仍可以開放,超市、藥局等也同樣可以開放。 雖然州府給出了不同層級的指引,各縣市只能遵從,或者可以選擇更加嚴格的限制措施。詳情可以查閱各個縣府衛生局的網站。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可口可樂、通用汽車、雅詩蘭黛等公司第3季業績受到中國消費者支出提振,而美國及歐洲由於新冠病例激增,消費者需求受到抑制。 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及雅詩蘭黛等公司均表示,中國消費者在飲料、香水、休旅車等產品上的強勁支出,提振第3季業績表現。全球其他地區新病例激增下,中國經濟回歸正常運作對美國公司已經變得尤其重要。美國新增病例已經超過10萬,而德國、法國及英國均發布新的限制措施,以遏制感染激增。 中國國內的商業及消費活動在許多方面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狀態。本年8月,國內航空旅行逐漸接近疫情前的高水準。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8月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較去年同期成長0.5%,此為本年以來首次成長。中國9月經濟復甦加速,消費品零售總額較去年同期成長3.3%,除石油產品及餐飲外,幾乎所有主要消費領域均再次成長。 可口可樂表示,儘管全球其他地方的餐館、酒吧、電影院及體育館關閉導致其全球銷售額繼續下滑,惟預計今年在中國市場將取得成長。該公司財務長John Murphy表示,儘管外出用餐尚未完全恢復到原來水準,中國消費者幾乎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可口可樂第3季收入為86.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在北美及全球的銷量分別下降6%及4%。 雅詩蘭黛執行長Fabrizio Freda表示,第3季中國消費表現最為突出。雖然雅詩蘭黛全球銷售較去年同期下降9%,惟中國銷售成長28%-30%。中國消費者在零售門市及線上消費增多。大量消費者恢復國內旅遊,該公司產品在機場銷售獲得提振。疫情前,旅遊零售銷售係雅詩蘭黛和其他奢侈品生產商的主要成長動力,此彌補美國國內商店疲軟表現。雅詩蘭黛於中國海南業績也受益於免稅政策而大幅成長。法國歐萊雅也報告需求出現成長,該公司第3季中國市場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8%,惟全球銷售下降2%。 美國汽車產業在中國市場亦獲得提振。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生產卡車發動機的Cummins公司,第3季來自中國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46%,全球收入下降11%。中國市場需求過去6個月創新高,中國地方政府為刺激經濟而推出基礎設施計畫,其中之一為重型設備採購提供資金。 中國高級汽車銷售復甦速度表現亮眼,德國賓士第3季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4%,銷量創下紀錄高位。而全球賓士銷量則下降8%。通用汽車第3季中國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2%,美國銷量則下降10%。福特汽車第3季中國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2%,全球銷量下降5%。 主要於美國及歐洲市場營運的Walgreens藥店,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也獲得提振。該公司在中國成立2年的合資企業正在快速成長。Walgreens於2018年收購中國連鎖藥店Sinopharm Holding GuoDa Drugstores Co.40%股權。在此期間,連鎖店門店數量已經從3,600家增加到7,500家,並在疫情期間持續擴張。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全球石油市場可能因最新的疫苗試驗正面結果而出現反彈,惟至明年之前,短期內石油市場不太可能得到明顯的經濟效益。 IEA在其每月報告中下調對未來幾個月原油消費預測,理由是美國及歐洲病毒感染率再度上升。目前預計,2020年石油每日需求量降幅為880萬桶,比上次預測下降多40萬桶,與OPEC預估的需求降幅更大。 IEA估計11月每日供應量將增加逾100萬桶的同時,也下調2020年第3季、第4季以及2021年第1季的需求預測。利比亞石油供應在經歷長達數月的出口封鎖後正在回升,美國石油生產在10月份因颶風中斷後也開始恢復。10月,美國石油產量較2019年平均水準下降7%。 歐洲各地再度實施封鎖措施,美國感染率不斷上升,IEA將第4季石油每日需求量預期下調120萬桶,並表示,新冠疫苗開始接種不會對2021年上半年全球需求產生顯著影響。11月12日油價小幅上漲,全球基準布蘭特原油價格上漲0.6%,至每桶43.53美元,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8%,至每桶41.12美元。目前為止,此兩種原油價格均上漲10%以上。 IEA上述報告凸顯疫情對富裕國家和貧窮國家影響的差異。幾乎所有大規模需求預期的下調均出現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惟中國和印度等經濟大國需求預期已經改善。 夏季期間短暫出現的需求復甦趨勢已經減弱,儘管OPEC及盟友已經盡力透過減產來平衡油市,惟產量仍在增加,導致過剩原油庫存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尚未被消化。此外,雖然成品油庫存在連續6個月成長後,於9月出現下降,惟疫情已對煉油廠造成重創。報告指出,疫情已導致170萬桶/日的煉油能力永久退出市場,同時還有2,000萬桶/日的原油加工能力被閒置。 原油現貨價格仍低於期貨價格,表明油市供應充足。IEA認為,任何疫苗都不太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拯救全球油市。因此,OPEC預定於本月末及12月初與非OPEC盟友召開會議時需要進一步思考目前的供需情況。該組織已經表示願意延遲或取消進一步放鬆減產計畫。倘不採取此類行動,IEA預測2021年前3個月石油庫存將幾乎沒有變化。除非基本面發生變化,否則再平衡石油市場供需工作將進展緩慢。  

A:資料來源:S&P Global Platts 美國中西部6家電力公司表示,預計於未來幾年將投入超過150億美元,以安裝或採購方式,以實現大約4 GW太陽能、超過3.6 GW風能及約高於1 GW儲電等發電容量計畫。這些電力公司將繼續除役其長期擁有的燃煤發電能力,以達預定於2025年、2030年及2050年的減碳排放目標。 為威斯康辛州提供電力服務的WEC集團、分別為威斯康辛州和愛荷華州提供電力服務的Alliant、明尼蘇達州Xcel電力公司的子公司、密西根州的CMS Energy及DTE Energy,以及位於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Ameren Energy等中西部6間電力公司均表示,預計於2022年至2023年除役總計5.8 GW的燃煤發電量。 6家電力公司的總發電量為46.3 GW,計畫在未來幾年使用7.7 GW的太陽能及風能,以取代即將除役5.8 GW燃煤發電量。此6家電力公司預計未來再生能源投資總額達156億美元,惟每一家公司的投資組合並不相同。  WEC集團的2021-2025投資計畫,總計161億美元將用於投資「效率和永續性驅動力(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drives)」計畫。其中「永續再生能源(sustainable renewables)」項目將投入41億美元,另19億美元將用於投資再生能源。Ameren Energy於本年9月向密蘇里州政府提交2020年綜合能源計畫。該公司目標係將投入約45億美元,於2030年達成3,100 MW的風能及太陽能發電。2030年後,再生能源總發電量將達到5,400 MW,總投資金額將達80億美元。DTE能源宣布將「分割(spin-off)」其於密西根州的天然氣業務。該公司擁有1,450英哩的輸送管線及91 Bcf的儲氣量。DTE將不出售該部門,而計劃轉變為獨立、公開交易的公司。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美國大約300家接受與疫情相關政府紓困貸款的公司申請破產,這些公司獲得的貸款總額達5億美元。 這些公司共計僱用大約23,400名員工。其中許多公司由於疫情以及政府缺乏進一步紓困計畫令其業務承受壓力,薪資保護計畫(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PPP)的援助並不足以維持其繼續營運。 獲得PPP貸款後,最終仍破產的公司總數可能更多。惟華爾街日報僅對該計畫的大型貸款公司進行分析,這些公司雖然僅佔接受該計畫補助業者總數約13.5%,惟其貸款總額約佔總貸款額一半。而許多小企業在現金耗盡時直接清算,而並未申請破產。 據美國中小企業署(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表示,自本年4月以來,美國政府向520萬家公司提供總計5,250億美元的PPP貸款。華爾街日報依據該署公布大額借貸業者資料調查發現,最後申請破產者貸款數額介於2.28億至5.09億美元之間。經確認,自8月以來,285家公司中有一半公司已經申請破產。數十家接受貸款的公司(幾乎每個州都有)均表示,疫情係使其破產的主要原因。 獲得PPP貸款公司中,餐廳及旅館產業受到的打擊最大。申請破產的餐廳及旅館僱用近6,600名員工,是所有產業中最多。SBA表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政府貸款政策幾乎沒有設限,使貸款存在詐欺及濫用行為。政府也並未將重點放在獲得貸款公司是否可減少破產風險,僅向遭受疫情而面臨關閉的公司迅速提供資金,且只要這筆錢被用於支付工資等符合條件的支出,貸款就由SBA擔保,因此政府蒙受巨大損失。 鳳凰城Stinson LLP合夥人Thomas J. Salerno表示,絕多數破產小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債權人。此筆貸款將成為一般的無抵押債權。McCarter&English LLP的合夥人Howard Berkower則表示,獲得PPP資金的公司,在申請破產之前應受到保護,以防止任何收回這些資金的企圖。唯一例外是倘有明顯的詐欺證據。

A:資料來源: 美國CNBC新聞 隨著通用汽車試圖與特斯拉競爭以及電動汽車市場湧入新的競爭對手,通用汽車正在增加並加速電動汽車的推出。 通用汽車表示,到2025年,將在全電動及自動駕駛汽車上投入270億美元,比本年3月宣佈的初步計畫所投入的資金增加70億美元(約35%)。增加的投資將支持通用汽車於2025年在全球推出30款新電動汽車的計畫,其中包括超過20款用於北美的電動汽車。通用已經加速推出12款電動汽車,其中包括雪佛蘭及GMC品牌的皮卡車。該公司目標為到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00萬輛。 通用全球產品開發、採購及供應鏈執行副總裁Doug Parks表示,特斯拉目前在該領域領先,是強大的競爭對手,另有許多新創公司正在加入這個領域,通用不會削弱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導地位。 2019年,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占率約占四分之三。通用、奧迪和其他車廠近幾年推出的新型電動汽車並未對特斯拉的銷售產生任何影響,特斯拉亦推出新車種,包括電動皮卡車。 通用多數新車將採用該公司即將推出的「 Ultium」電池。第一輛裝有新電池的車輛將是GMC Hummer EV電動皮卡車,預計於2021年秋季推出。該公司將透過與LG化學達23億美元的合資企業生產電池以及專供通用電動汽車使用之電池。 通用繼悍馬之後,凱迪拉克Lyriq越野車將於2022年第1季在美國上市,比原計畫提前9個月。其他提前推出的電動汽車包括3款GMC車型以及雪佛蘭和凱迪拉克各4款車型,惟通用拒絕透露更多細節。新車推出之前,通用計畫於2021年發布其當前雪佛蘭Bolt EV電動皮卡車的更新版以及新的越野車,兩者都因疫情而延遲一年。 通用汽車先進的工程技術使Ultium車輛完全充電的最大續航哩程從400英里增加至450英里。該公司一半以上的資本支出和產品開發團隊,將投入電動及自動駕駛汽車計畫上。新一代的Ultium電池應在未來5年內,讓電動汽車的價格降低至與目前的汽油動力車型相當,此已成為該產業的主要挑戰。該公司已經在進行下一代Ultium電池的原型測試,這些電池預計將提供2倍的電力,而成本不到當今化學技術的一半。

A:資料來源: 大紀元新聞網 疫情期間許多人居家時間變長,因而青睞面積較大、更適於休閒的房屋,進而推動美國高價位房市銷售成長。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公布的報告顯示,4月~6月全美25%買家選購的房屋價格高於50萬美元,而此前9個月選購該價位房屋的買家比例僅為14%。疫情期間,購房者家庭收入中位數為110,800美元,高於疫情爆發前購房者的收入中位數94,400美元。 疫情令美國經濟受重創、企業紛紛關閉,此情況下房屋銷售速度通常會放緩,房價也會走低。不過,此次危機中白領階層很大程度上躲過衝擊,許多人可以在家進行遠程工作,因而尋求面積更大、擁有更大戶外空間的房產,或者購買度假屋。 另一方面,上述類型房產買家增多推高房價,使得低收入者及部分年輕買家難於擁有房屋。NAR表示,截至6月的一年中,購買主要住所的買家有31%是首次購屋者,低於之前一年的33%,更低於往常的40%。 疫情期間房貸申請較不容易遭拒絕,許多新的房屋買家紛紛趁房貸利率處於歷史低點進行購買。惟分析師表示,房價升高令部分利多被抵銷。疫情期間購屋中價為339,400美元,較疫情爆發前高26%。

A:資料來源: 大紀元新聞網 由於提供的產品款式過於繁多令消費者眼花撩亂,反而影響銷售量,眾多零售商都在減少商品種類。 隨著互聯網普及打破實體店空間限制,零售商紛紛採取「個性化設計」策略,推出各種款式和顏色的商品,竭盡全力吸引更多消費者。 不過,由於面對的選擇太多,消費者反而不知所措;商品種類太多,也令供應鏈運轉不暢。美國大型床上用品經營商Bed Bath & Beyond執行長Mark Tritton表示,選項越多,顧客越困惑並希望零售商減少種類。公司減少開罐器款式後,銷售成長多達30%。 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Sheena Iyengar合作撰寫的一份報告中也表示,無論企業銷售服裝、金融產品、食品還是其它產品,都面臨上述問題。該報告發現,當面對24種果醬時,只有3%消費者購買;而當果醬種類降至6種時,近30%消費者購買。 消費品生產商百事和寶潔公司近期削減衛生紙、碳酸飲料、包裝食品及其它產品的種類。一些公司的相關措施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供應跟不上需求,不過很多公司現在打算永久性削減商品種類。經營服裝、服飾、家居用品及其它「非必須」商品的零售商則面臨存貨太多的問題。疫情爆發後各地推出經濟封鎖措施,很多此類零售商都被迫關店,爭相取消工廠訂單。 時尚品牌Coach執行長Todd Kahn表示,公司通常每季生產1,000款手提包,目前減至500款。公司減少產品種類、加強受歡迎產品經營,也有助於避免年底被迫進行大規模促銷、清除存貨情況。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