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宏都拉斯於本月受颶風侵襲成災,目前各部會動員救災。 宏國葉南德茲總統與歐洲投資銀行(Banco Europeo de Inversiones )總裁Werner Hoyer頃進行視訊會議,外長Lisndro Rosales及財長Marco Midence陪同。該銀行將透過與中美洲經濟整合銀行(BCIE)合作貸款1,570萬美元予宏國,供修復因風災而損毀之西部道路,雙方並將繼續協助宏國因應氣候變遷影響。 宏國北部汕埠國際機場積水逐漸消退,將於本日(11/27)開始清潔航站、跑道、聯外道路及電力設備等多處淤泥,確切損失數字則尚待統計。而先前部分人士力倡正在新建之Palmerola國際機場完工後,將停用宏京國際機場,惟此刻充分展現宏京機場存在價值(按:從過去Mitch到近期ETA及IOTA風災期間均未曾關閉),充分達成輸運旅客及人道物資等任務。爰已有人士籲請政府於Palmerora國際機場完工後,仍應保留宏京機場航運功能。

A:據宏國La Tribuna 媒體報導,宏國葉南德茲總統透過視訊會議向國會提交「免費施打COVID-19疫苗法案」(Ley de Vacuna Gratuita para Todos contra COVID-19),承諾全面提供宏國人民施打,並將優先安排第一線醫護人員、衛生部官員、消防人員、軍警及60歲以上長者接種。 宏國財政部及衛生部等單位將相應調整明年度預算用途,包含上述人士在內,擬供20%人口施打的140萬劑疫苗,將由GAVI-COVAX(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捐贈,盼能於明年3月如期購得並運抵宏國。 另據宏國衛生部迄至11月26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增至107,000例,較前日增加565例,死亡2892例,增加4例。疫情未歇且經濟受創,宏國政府持續接受國際社會援助。

A:華爾街日報11/25報導,星期二(11/23)油價攀至3月以來最高點,代表投資者對於整體經濟前景樂觀,且認為原油需求將增加。   外界分析,油價上漲是因為新冠病毒疫苗試驗結果相當成功,投資者對於疫情控制轉為樂觀,牛津大學數據指出,疫苗接種速度將比預期的快,全球將可在短期間內恢復正常旅行,這對於石油業者是一大福音。   華爾街分析師指出,拜登當選總統也是油價回升的原因之一。拜登選擇Janet Yellen 為新的財政部長,預估Yellen 將支持更多的經濟刺激措施,以協助經濟復甦。   不過,也有分析師警告,此波的油價上漲可能與OPEC國家減產有關,若OPEC停止限產原油,油價恐怕會再度下跌。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 日期:109年11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93/P200號(商情文號:第89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委員會(Public Accounts Committee)表示,英國退役的舊核電站除役將使納稅人損失1,320億英鎊,且將需耗時120年清理。監督機構稱之為幾十年的不良記錄,將導致該除役過程永久缺乏對核材料和舊電站記錄保存,再加上政府的弱監督,更將阻礙這一進程。其報告顯示,負責關閉位於英國西部Sellafield等核設施的英國核能除役局(Nuclear Decommissioning Authority,簡稱NDA)仍未完全解決其中17個場址的狀況。其中包括10個以前的核電/生產反應堆的核站點。 代表英國政府的核能除役局與其合作夥伴公司Cavendish Fluor Partnership清理Magnox核站點的協議已提前三年終止。由於核能除役局未能理解所需的工作規模,爰納稅人為此付出1.4億英鎊的代價。該委員會表示,缺乏相互理解是終止合同的主要因素,而對現場及所含有害物質的理解不足也是其除役進展的主要障礙。 委員會另質疑,自2017年以來,除役過程中保養和維護階段的成本已先增加13億英鎊至31億英鎊,再增至87億英鎊。該委員稱,成本可能會再次上升。 英國核能除役局發言人表示,樂見委員會能夠理解到清理英國17個最老舊核電站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安全為我們的首要任務,無法接受委員會對該局可能不理解站點安全性的指責。其工作已受到嚴格的獨立監管,以確保遵守最高的安全標準。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The Telegraph 日期:109年11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92/P200號(商情文號:第892號)   商情本文:    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單位(CMA)對數位廣告業進行調查後,公佈對數位壟斷監管的第一個試探性步驟,將在其下設立一個專門數位市場部門(Digital Markets Unit),使英國1,490億英鎊數位產業市場免受壟斷束縛,加入全球性反抗美國科技巨頭日益增長的勢力。新的技術監管機構將積極限制Google、Facebook和其他技術平台的力量,以確保予較小的競爭對手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並為消費者提供公平的市場。 該部門將針對技術公司編寫和實施新的行為準則,從而建立可實行之範圍,旨在確保Facebook和Google之類的公司不會利用數據進行大量的收購或排除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國會上議院的一份報告警告,由於Facebook和Google所驅動的功能失調,線上廣告市場正受到嚴重破壞。根據這些建議,將監督強制性的議價壟斷(澳大利亞和法國率先採用的一種模式),該行為將迫使平台向出版商支付使用內容的權利。監管機構將於4月開始進行準備,其準則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控制權,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控制訊息使用方式,並為小型企業提供更多線上推廣產品的功能。 美國法務部已對Google提起訴訟,指控Google的壟斷地位。同時,歐盟將在下個月公佈《數據服務法案》,該法案除其他事項外,將說明大型科技公司如何選擇其顯示內容。該部門是在去年由美國財政部發表具有影響力的報告中首次提出的,而該報告係由美國歐巴馬總統的前首席經濟學家Jason Furman領導。其報告係為競爭與市場管理單位對數據廣告進行的研究,發現在英國140億英鎊的數據廣告支出中,有80%位於Google和Facebook上。Facebook上每小時看到的廣告從2016年的40-50個增加到2019年的50-60個。現在每個平均收入都比競爭對手高十倍以上。 競爭與市場管理單位主管Andrea Coscelli今天對政府的回應表示歡迎,只有透過新的競爭監管制度,才能應對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巨頭的市場力量,並確保企業和消費者受到保護。其部門將在英國完全退出歐盟後成為英國競爭管理的監管機構,且正在考慮對Google廣告數據計劃做另外一項調查,這可能導致較小的媒體公司損失多達75%的收入。  

A:參考資料: The Irish Times 日期:109年11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91/P200號(商情文號:第891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網路平台科技公司Workhuman稱,該公司去年收入成長37%,達到6.17億美元,並於今年進行一項約12億美元的投資,而獲得科技獨角獸地位,預計該公司2020年將再次實現兩位數的成長。 該公司係由Eric Mosley和Eddie Reynolds於1999年創立,其所創建的獎勵及激勵網路制度使其員工付出更多的努力期。該集團以前稱為Globoforce,代表一些全球最大的公司實施員工獎勵及激勵制度,其中包括美國Cisco公司、美國GE公司、美國LinkedIn網路應用公司、美國Procter&Gamble公司、美國Symantec軟體公司和KPMG顧問公司。該公司網路平台於160個國家有超過500萬用戶使用,而2019年的全年數據報告顯示,其收入增長為三分之一以上,達到6.17億美元(5.18億歐元),稅前利潤從3220萬美元躍升至8890萬美元,部分原因爲會計估計變更。該公司還發給股東約每股3.86美元的股息,其總經理Eric Mosley表示,Workhuman網路平台公司不再是一家小公司,因此37%的同比增長率表示人力資源領域需求的日益增長,而這種需求直到最近才有所增加。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期間,由於在家工作的員工付出許多的努力,公司的生產率卻在上升,惟在夏季,這種趨勢有所減弱。因此該公司所提供的獎勵、激勵制度將有助於消除這種情況以保持員工的積極性。 Workhuman網路平台公司是繼Intercom後,其已獲得認定為獨角獸地位第二家愛爾蘭公司,今年,該公司被授予市值10億美元以上的私營科技公司。 此舉是在全球中級資本集團ICG以1.2億美元從即將離任的股東手中收購10%股份的時候進行的。該公司共有600多名員工,其中一半以上位於愛爾蘭都柏林。最近宣布其董事會的新成員,包括Utmost人壽保險集團的總經理、美國Workday, Inc.人力資源與財務管理軟體公司歐洲區域首席技術官、美國Cape Clear Technologies軟體公司和愛爾蘭Iona Technologies軟體公司共同創始人Annraí O’Toole。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11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90/P200號(商情文號:第890號)   商情本文: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英國在2021-22財政年度總預算審查中已經做出全面的經濟反應,目前總額超過2800億英鎊。 英國政府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將發揮關鍵作用,兌現支出審查中的承諾,包括(1)向政府的疫苗工作組(Vaccines Taskforce)額外注入7.33億英鎊,用於購買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投注1.28億英鎊用於支持疫苗的研究和製造,包括為疫苗製造創新中心(Vaccines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Centre)提供資金,以在6個月內為整個英國人口生產足夠的疫苗劑量;(2)投注超過5億英鎊,以持續交付新型冠狀病毒貸款;(3)投注5.575億英鎊用於英國商業銀行(British Business Bank),以繼續支持英國中小企業。     英國政府已承諾在2021-2022年間投注146億英鎊用於研發。其中(1)至少有4.9億英鎊將用於英國的核心Innovate UK計劃以及基礎設施,以支持技術和業務;(2)7900萬英鎊將用於創新貸款,以幫助英國企業獲得資本;(3)2億英鎊用將於Net Zero Innovation Portfolio,以開發新的脫碳解決方案並加速近市場低碳能源創新;(4)4.5億英鎊將用於支持政府的戰略重點,建立新的科學能力並支持整個研究和創新生態系統。 在2021-22財政年度總預算審查中,政府已承諾:(1)在2020-2021年度至少投資1.25億英鎊用於核技術,包括在先進核基金(Advanced Nuclear Fund)中投資3.85億英鎊用於先進核研發;(2)增加碳捕集與封存基礎設施基金(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Infrastructure Fund),以支持到2030年建設4個新的碳捕集與封存集群;(3)2.4億英鎊用於創建淨零氫生產基金(Net Zero Hydrogen Production fund),以支持低碳氫的生產;(4)1.6億英鎊用於港口和基礎設施的升級,以支持海上風電的擴張;(5)在2021年,超過10億英鎊用於房屋和建築物的脫碳處理,擴大本年宣布的低碳熱能效計劃。 (6)1.22億英鎊用於支持建立清潔供熱網絡;(7)在未來4年中,投資5億英鎊用於電動汽車電池的開發和大規模生產。  此外,政府將提供總計2.27億英鎊的資金,以將網絡補貼擴大5,000萬英鎊,並向英國郵局Post Office提供1.77億英鎊,以投資未來的網絡。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The Sun, People Management Magazine  日期:109年11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89/P200號(商情文號:第889號)   商情本文:   隨著國民生活工資和國家最低工資的提高,英國政府接受英國調整最低薪資委員會(Low Pay Commission)的加薪建議宣布,從2021年4月開始,數百萬英國員工將獲得加薪。另外,國家生活工資年齡門檻也將從25歲降低到23歲。 具體增加額如下: 國民生活工資(23歲以上)從8.72英鎊提高至8.91英鎊(增幅為2.2%)(相當於全職工作的人每年額外增加£345) 國民最低工資 (21-22歲) 從8.20英鎊提高至8.36英鎊(增幅為2%) 國民最低工資 (18-20歲) 從6.45英鎊提高至6.56英鎊(增幅為1.7%) 國民最低工資(18歲以下) 從4.55英鎊提高至4.62英鎊(增幅為1.5%) 學徒制工資從4.15英鎊提高至4.30英鎊(增幅為3.6%) 加薪也意味著自2016年4月份以來,國民生活工資之全職工人的年收入將增加約4,030英鎊。   對於被強制放無薪假的員工及自僱人士來看,英國政府提出之薪資補助計劃保護超過1200萬人的生活,其中包括收入較低的員工。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 日期:109年11月26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88/P200號(商情文號:第888號)   商情本文:  英國通訊報針對英國財政部提出明年度總預算審查的計劃中,提出有三個值得注意的項目如下: 第一,有關政府新設立的40億英鎊的地方政府升級基金未來分配準則仍受值疑,此前英國國家審計署(National Audit Office)曾揭露英格蘭最貧困地區末獲得36億英鎊城鎮基金總資金(Town  Fund),政府選擇其他低於優先級地區,而未反映制定的評分標準,此曾受到嚴厲批評。 第二項為失業率被低估。鑑於本年GDP下降11.3%,到2021年中期失業人數將激增至260萬人,約佔勞動力的7.5%,高於目前的160萬,這是嚴重低估失業情形。由於至政府所謂的失業措施涵蓋“積極尋找工作”的人,ˋ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的限制導致就業中心關閉,許多失業者因此不被含括在內。 相比之下,申請失業津貼的“領取人數”定義已經大約為270萬,自3月以來已經翻了一倍 ,這表明當前的失業率約為8%。 本年7月份,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指出,即使在GDP增長處於“上升”的情況下,失業率也將達到9.7%。此外,除了160萬正式失業者外,還有數百萬仍在被強制放無薪假中(精確數字尚未公佈)。 第三,量化寬鬆未能顯現在英國財政部長的談話或任何英國財政部的支出審查(Treasury’s Spending Review)文件中。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於本年3月份表示,政府將在2020/21年至2024/25年間借入3010億英鎊,5年的估計將增加到8630億英鎊,但是在本財政年度預算案僅列出3940億英鎊貸款,年度預算赤字為GDP的19%。  

A:巴西新車銷售持續增加同時,二手車銷售則不僅增加,而且由於需求旺盛而使店家庫存不足。該等客戶對配備並不太要求,經濟型二手車是銷量最高產品,到貨汽車售罄速度非常快,主要是最受歡迎車型例如:雪佛蘭Onix和Prisma、現代HB20、福特新嘉年華年,以及本田FIT等。 二手車高需求原因之一是售予從事APP叫車服務之司機,占售出車輛之70%。因隨著失業率增加,或為增加收入,許多人選擇購買便宜車款,以提供叫車服務。如UBER司機等多選擇2014年至2018年間出產,車齡最多10年,以及里程數介於30,000至35,000公里間車款。

A:巴西及全球最大車輪製造商Iochpe-Maxion近日表示,全球汽車市場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公司在13個國家設有工廠,其歐洲廠本(2020)年第3季營收比去(2019)年同期增加14.7%。歐洲市場是該公司最大收入來源,2019年達100億巴幣(約合20億美元),佔33.8%。巴西是南美營運基地,佔全球營收26.8總體而言,Iochpe-Maxion本年第3季在所有地區營收都呈現明顯成長,該公司本年第2季全球銷售額下降58.1%,第3季銷售額下降1.1%。 另一方面,該公司最近與美國拖車製造商Taskmaster簽署新合約,由其在巴西、墨西哥和印度廠出口車輪予Taskmaster,其中主要將從巴西發貨,主因是巴幣匯率貶值有助於提高巴西出口競爭力。

A:萊雅化妝品(L'Oréal)巴西分公司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下,今(2020)年1-9月線上銷售額增加175%,已佔在巴西總營收之10%,且大流行迫使該公司加速以5個月採取原本計劃在5年內採取之措施。在社交隔離期間,其與客戶和消費者更緊密,加速數位發展以跟上消費者需求,本年第二季銷售遭受困難,但第三季出現重要反彈。 萊雅開發之數位服務為虛擬測試,客戶可使用電腦或手機螢幕對眼影、腮紅和口紅等產品進行試驗,包括旗下Maybelline、Garnier、L’Oréal Paris、Niely Redken及Lancôme等各廠牌,另包括皮膚診斷服務,又新趨勢已促消費者與品牌互動時間增加多達3倍。

A:據巴西中央銀行數據,今(2020)年1月至10月在巴西外人直接投資額319億美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692億美元),累積過去12個月投資總額為435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之2.94%,另預估今年外人直接投資額為500億美元。 另今年10月外部經常賬戶順差達15億美元,是連續第3個月出現順差,惟1月到10月累計仍為逆差超過75億美元,主要係由於Covid-19大流行導致全球危機,巴西本年1月到10月出口下降7.8%,進口亦減少15%,貿易順差額達410億美元,高於2019年同期之320億美元順差。經濟學家另表示,除貿易順差外,從1月到10月美元對巴幣升值43%,也有助經常賬戶出現順差。

A:經過此次疫情,已持續衰退多年之全球PC電腦市場於本年大幅回溫,主要係因各國採取之封城措施,導致企業及學校使用遠端模式維持業務及教學。該現象因而產生一個家庭中需要多台電腦之情形。 根據法國《費加洛》日前報導顯示,全球PC電腦銷售量於10年間從2010年之每年3.5億台跌落至2.6億台,其原因係2010年iPad問世及智慧型手機螢幕逐步變大之故。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Gartner機構調查,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本年第2季全球電腦銷售量迅速增長2.3%,並於第3季又攀升3.6%。而年底佳節購物可望持續支撐本年度第4季銷售量。 家用個人電腦銷售量雖因疫情受益匪淺,但辦公室電腦設備之銷售量反而受挫,主因在於許多企業選擇至2021年中為止繼續100%遠端工作,辦公電腦設備自無汰換需求,如加州矽谷之數位企業。選擇拓展其企業電子設備業務之美商Dell正為此決策付出代價,其為全球前六大電子設備生產商唯一銷售量下滑之企業。 美國科技龍頭HP近日公布2019年至2020年營銷成績恰好詮釋該趨勢,其桌型電腦及印表機銷售量雖遭-12%損失,致使其整體營收下滑 4 %至566億美元,然其筆記型電腦銷售量卻上漲12%,於12個月間達257億美元。就本年度8月初至10月底期間,HP筆記型電腦銷售量暴漲25%。 美國科技巨擘蘋果自年初以來亦有相同成長趨勢,其筆記型電腦Mac銷售量共增30%。中國Lenovo於本年度第3季亦創下其產品銷售量最高紀錄,並預計其全球電腦銷售量將可突破3億台。瑞士Logitech之電腦螢幕、滑鼠、鍵盤及外接視訊設備銷售量亦大幅攀升。而因居家工作已是目前抗疫情之首要方式,個人電腦產品銷售量應將持續上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27  Polish News Bulletin   儘管出現covid-19大流行,但生物技術行業仍專注於動態成長。波蘭格但斯克科技園區(Gdańs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是波美拉尼亞省最大的專注於生物技術產業的中心之一,園區居民透過在市場上提高其競爭力以推動發展。據"Forbes" material指出,由波美拉尼亞省經濟特區管理的格但斯克科技園區支持科學與商業之間的合作。Polpharma Biologics、BLIRT及Eurofins Dermscan Poland等公司在該園區就設有實驗室。   該園區是新創企業的發展空間,也是生命科學、ICT及工業4.0發展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園區的BLIRT S.A.公司獲有驚人的發展就是一個例子,其產量成長6倍,今年第三季的營收達到1,480萬波幣。此外,該公司還擴大實驗室及生產空間,並增加就業。該園區還為東歐最現代化的研發中心-Polpharma Biologics-波蘭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提供發展空間。在園區(GPNT)中,還可以找到QSAR Lab,這是1家提供計算化學(computational chemistry)及毒理學(toxicology)領域的專業服務公司。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27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位於Gliwice的MARBET WIL工廠正在生產一種獨特的生態聚合物混凝土(ecological polymer concrete)。它已成功應用於建築及工業的許多領域。Amica公司等已使用該產品。此聚合物混凝土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材料,其性能可用於多種應用。該處理過程的關鍵是SULSTAR®硫磺聚合物,它是以廢硫磺為基礎而生產的,該廢硫磺係經過全球專利技術的擁有者進行改造的。   該技術的創造者Włodzimierz Mysłowski表示,在Sultech聚合物混凝土中有害工業廢料的中和(neutralization)及經濟利用的過程對穩定含有重金屬的廢料特別有用且有效。他認為,SULTECH®技術的假設及所獲得材料的參數使綠色order及封閉式的循環(closed-loop)經濟得以全面實施,並在多個層面上得以實現。首先,將採礦、冶金及廢物焚化廠產生的工業廢物用於生產。目前有數百萬噸的此類垃圾被堆填,這對環境構成真正的威脅。MARBET WIL工廠的聚合物混凝土可抵抗海水、污水、鹽水及濃酸的腐蝕。它不吸收水並且耐霜凍,能將之轉為更長的使用壽命。未來,該產品可以在130°C的溫度下重新熔化,所以此材料可以完全回收。因此,該材料已成功用於工業及許多建築領域。該材料是安全、環保生態及持久的。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27  Polish News Bulletin, wnp.pl   波蘭國營礦業集團KGHM公司於11月26日報導,該公司在Legnica的銅冶煉廠已開始興建氣體處理系統。這項投資金額約1.1億波幣,可望減少99%的污染。   據該公司總裁Marcin Chludziński表示,KGHM公司將乾淨空氣、綠色能源及能源效率視為首要任務。因此,該投資有助於提高波蘭工業的形象。該公司負責生產的副執行長Radosław Stach表示,該設施是BATAS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使KGHM公司的技術系統可適應高標準之環保要求;該技術系統將允許在高環境條件下加工各種精礦。因此,該公司將此投資視為一大突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27 Polish News Bulletin   依據波蘭提供企業名錄服務業者Bisnode Polska的分析顯示,在2020年停業的近23萬家波蘭公司中,約有30%恢復營業。來自農業、教育、醫療照護、紡織和成衣生產等行業的企業最為樂觀。而運輸、家俱生產和零售業者對未來則較保守。所有停業的公司中,有8,000多家在2020年倒閉。而能恢復營業的公司,主要可歸功於政府採行的支持措施(例如,金融援助措施financial shield)。此外,由於暑假解除部分限制措施,使得最終危機沒有像3-4月間那樣嚴重。有關COVID-19疫苗進展和經濟復甦的消息,也促進企業的樂觀情緒。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27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11月26日提出一項新的經濟支持計畫,即Financial Shield 2.0。預計以350至400億波幣,對38個評定受困行業提供援助,包括餐飲、旅宿、文化(包括電影院、劇院、博物館,主題公園)、觀光、體育、健身俱樂部、客運、展覽和會議。波蘭發展基金(PFR)主席Paweł Borys表示,該清單包括受第二波COVID-19大流行影響最嚴重、直接和間接影響者,這些行業共佔就業和GDP比重近10%。Financial Shield 2.0是PFR在春季實施的計畫略經修改後延續實施。對於微型企業,將在大約相同的基礎上給予補貼。補貼的金額將取決於受僱人數和營業額減少幅度,每個實體可獲最大補貼額度為324,000波幣。對中小企業的援助稍有不同。PFR預備對無法從營收彌補的固定成本提供補助(補助額度為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期間總損失的70%)。每家公司的補助上限金額為350萬波幣,條件是該等公司營收因大流行而減少30%以上。補助款可用於支付當期費用(例如薪金),但不能用於預付貸款、租賃和其他類似的金融工具。

A:法國主要經貿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本(11)月25日報導,當法國政府透過出口振興計畫致力推動對外貿易之際,突然面臨載運進、出口產品之貨櫃普遍缺乏的窘狀。LE MOCI調查指出,倘此一攸關貿易風險的情況持續,勢將危及經濟復甦之成效。 該報告分析,過去兩三個星期以來,海上運輸代理商一直面臨很難取得貨櫃的嚴重問題,預測至本月底,法國與歐洲各主要港口貨櫃匱竭之現象,將達到頂峰。特別是自本(2020)年3月因疫情危機導致冷藏貨櫃短缺,加上嗣後一般標準貨櫃預訂不易的常態下,由法國與歐洲的海港出口貨物已被阻塞,同樣的,進口也因缺乏貨櫃而變得更困難。經探討,主要問題癥結係大型貨櫃航運公司在重新規劃其航運路線時,重心都放在較亞歐航線更有利可圖的中美跨太平洋航線上。例如全球前3大貨櫃海運公司Maersk、MSC(地中海航運)及法國的CMA-CGM(達飛海運集團)寧可犧牲歐洲線之生意,而善用美國強勁的需求及中國早熟的經濟復甦,偏好在利潤較豐厚的跨太平洋航線上大展鴻圖。國際運輸業者協會(AUTF)代表Jean-Michel Garcia確認此點稱,大船東壟斷甚至幾乎沒收貨櫃,再大規模動員集中於中美軸線上,以因應美國市場需求強烈願意支付高價所引發的可觀航運量。   顯然地,Covid-19疫情打亂了航運公司在世界各地重新定 位其貨櫃的戰略,造成獨厚亞洲與北美間航線之嚴重失衡,至該地區出現過多的滿櫃及空櫃情形。G代表舉例,一艘可裝運1萬7,000個貨櫃的船,滿載著來自中國的貨櫃,在美國卸貨後,極有可能空載或滿載地再航返中國。 因此,法國企業被迫必須在需求貨櫃前45至60天,就須先預訂來自亞洲零零星星的貨櫃,而不若以往只須兩週的預訂期。此外,自二、三星期以來,航運代理商在預訂妥其貨櫃後,已無法確保貨櫃是否如期抵達。另一業者表示,有些公司為此願意支付較高的運費,換取貨櫃按時抵、離港口之保證。 法國港口貨櫃不足的另一個原因是,航運公司基於本年上半年疫情危機造成全球市場需求下降,相對地減少其經營的船隻數量。亞洲航線之突然及強勁復甦,導致業者重新布局大量貨櫃船在該地區。在初期貨櫃船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促成航運業者即使維持相當水準的運費,亦能輕鬆的大發利市。由於供不應求,亞歐航線的貨櫃價格也因此水漲船高。法國Bolloré物流公司歐洲區總經理Henri Le Goui表示,運費在2019 年至 2020 年間,暴漲 60%。如今,上海與勒阿弗爾(Le Havre)間的40英呎貨櫃價格已近5,000美元,遠高於往常的1,500美元。 飛漲的費率和急劇下降的服務品質,自令貨櫃代理商掀起對航運公司的憤怒之風。歐洲貨櫃價格的上漲似乎不會停止,加上額外的附加費和新增成本,使業者經營日漸困難。而隨著Maersk或CMA-CGM公布其創紀錄的業績,怨懟之心更加強烈。業者評論,航運公司的服務效率已惡化,但卻將迎接10年來最賺錢的一年。英國國際貨運協會(BIFA)亦譴責部分航運公司任意施加滯納金(貨櫃裝卸延遲費)及擁有不公平與不合理的貨櫃,據稱,該等對貨櫃代理商加課之費用及罰款,可能使一個40英呎貨櫃的成本高達6,000或7,000美元。G氏透露,航運公司似乎控制市場及濫訂價格,當運貨成本增加如此之高,已牽連到運輸產品的成本時,迫使企業開始思考就近尋找原料。 另一方面,為減輕貨櫃短缺帶來之衝擊,貨櫃代理商正積極謀求替代解決方案。Bolloré Logistics海運貨物主管表示,部分業者為捷足先登,已嘗試預購進口之貨櫃做為出口用途,或考慮放棄海運方式,改循中歐間新的絲綢鐵路線。雖然鐵路運輸時間與成本皆較具競爭力,但由於業者近期不斷蜂擁轉用鐵運,致本年欣欣向榮的該鐵路線已趨近飽和,同樣的遭遇缺櫃之苦。更糟糕的是,幾個轉運站(尤其是中國與哈薩克或白俄羅斯與波蘭邊境)堵塞情形嚴重,提供位於遠東與歐陸間另一個鐵路聯結點之選項:經由俄羅斯跨西伯利亞線。據悉,一日商貨品在經歷首次海運至西歐後,近期已改採先海運至海參威卸貨再裝載火車使用鐵路運輸。俄羅斯鐵路公司表示,相較於全程採取海運,該運輸方式的時間快2倍。 航運公司為平息業界的怒火,已保證在下(12)月前3週改善亞歐區域航線的貨櫃緊張及服務品質。惟業者懷疑恐將等到明(2021)年2月中國新年過後,需求熱度才可望恢復正常。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