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0年11月26日 史國主流媒體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本(11)月26日以「史瓦帝尼斥資2.39億史鍰提升農業加值鏈」(E239.8 million to advance Eswatini’s agro value chain)為題報導,史國商工暨貿易部產業處長Zamanyambose Mtetwa頃發表國家產業升級及現代化計畫(National Industrial Upgrading Modernization Programme, IUMP),說明史國政府將於5年內斥資2億3,980萬史鍰(約1,578萬美元)推動「水果、蔬菜、肉及肉類產品國家農業價值鏈發展戰略」之IUMP計畫。相關各細部計畫分別為:投入創造可有效發展農產價值鏈之環境(約2,526萬史鍰);支持相關機構之能力建構(約7,930萬史鍰);改善各階段價值鏈生產力之硬體建設(約9,300萬史鍰);改善各價值鏈之相關知識與技術轉移(約770萬史鍰);強化價值鏈之業者與利益相關者之夥伴關係(約3,400史鍰)。   史國商工暨貿易部庫馬羅部長(Manqoba Khumalo)說明,「水果、蔬菜、肉及肉類產品國家農業價值鏈發展戰略」將有助補強史國本年8月發布之後武漢肺炎時期之國家復甦計畫,有助刺激史國未來18個月之經濟發展,K部長同時指出前揭國家復甦計畫與史國2019-2023國家發展策略路徑圖及國家發展計畫相輔相成。K部長說明所有相關策略均將農業置於核心位置,且為國家經濟復甦之關鍵部門,K部長並呼籲史國應戮力落實2015-2022產業發展計畫,著眼運用產業附加價值及多樣化等結構性轉變,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之產業基礎,其中包括農產業發展。   為有效建立前揭產業發展政策,史國已與歐盟資助SADC之貿易機構(Trade Related Facility, TRF)合作進行「農產加工價值鏈診斷研究」;研究範圍亦包括IUMP,且該研究結果指出農業價值鏈之產業發展,可促進雇用更多勞工、增加出口及提升進口替代,並賦予經濟多元化,農業具有高度競爭力,可提升環境永續性,並有助婦女、青年及中小企業發展,促進社會包容型發展;K部長另指出,IUMP包括所有製造業及優先部門之加值型企業,即農產加工、礦業、選礦及藥業;並強調IUMP需要政府部門、私人企業及國際夥伴共同戮力落實。

A:越南副總理鄭廷勇頃於召開之2020年越南物流論壇上表示,物流為越南整體經濟之重要服務產業,有助於鏈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越南經濟競爭力。越南物流業係自上世紀90年代初萌芽發展;惟僅在短期間內物流已肯定其在整體經濟之特別重要角色。至今越南有關物流業之法律政策逐漸完善,物流基礎設施近幾年來已有明顯改善。越南物流目前成長率相當高,介於12%~14%,託運比例約60~70%,佔GDP之4~5%。另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報告指出,越南物流績效指數(LPI)在160個國家中居第39位,在東協區域裡居第3位。然而,越南物流業仍存在若干限制與不及之處,尤其是物流服務費用仍偏高,增加企業成本,減少越南貨品競爭力。其主因係各項產業間之規畫尚未有密切連結;交通、商業、資訊技術等基礎設施仍有限制;與區域裡其他國家之鏈結期程仍很緩慢;電子商務與物流間之合作未發揮真正效益;越南物流廠商競爭能力仍不佳,越南未有一條龍式物流業者,物流人力資源仍未符合實際要求。因此,為能提高越南物流業競爭能力,越南政府提出未來各部會應重視執行之6項核心任務,包括:(一)應快速完善各項物流法規政策與體制,保證其一致性、完整性與透明性,減少行政作業與障礙;(二)快速重新檢查各項規畫,保證物流基礎設施連結性;(三)優先提供充沛資源來開發物流基礎設施,加速各項道路、港口等交通基礎建設工程營造進度,加上建立具全國性之物流網絡系統,擴至東協、東北亞與世界上其他區域;(四)工商部應做好全國物流協調角色,會同中央與地方相關機構進行物流鏈重整,及時因應後疫情時代境內與國際物流服務需求;(六)加強物流人力資源培訓與標準。另越南政府亦訂出越南未來物流服務業各項成長目標,其中年成長率約15~20%,佔GDP之5~10%,託運比例約50~60%,降低物流成本,相當於GDP之16~20%。

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頃公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其中預測本(2020)年越南經濟成長率可達2.4%,屬於全球人均GDP呈現成長之4個經濟體名單,即為越南、台灣、埃及與中國。據該組織亞太地區代表Era Dabla-Norris女士稱,至明(2021)年越南經濟將快速恢復,經濟成長率可達6.5%。其原因係國內外經濟活動屆時恢復正常,加上本年政府採取審慎之金融政策,將有助於越南通過各項困難與挑戰,恢復GDP成長速度。另該組織於10月份報告中預測2020年越南經濟可居東南亞地區第4位,以PPP計算方法計算之人均所得約1萬2,100美元,至2025年可增至1萬6,100美元。

A:據越南海關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11月上半月越南稻米出口量為18.5萬公噸,出口金額約計9,880萬美元。截至本年11月15日止越南稻米出口量為550萬公噸,出口金額約計27億美元。據越南糧食協會表示,本年雖受Covid-19疫情之影響,惟越南稻米出口仍較去(2019)年同期成長9.7%,尤其是自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生效後,越南稻米出口價格上漲,約計600至1,000美元/公噸。越南工商部將配合各部會、越南糧食協會以及稻米出口商在歐盟推廣越南稻米,擴大銷售市場。

A:據投資合併研究院(CMAC Institue)之報告顯示,本(2020)年由於Covid-19疫情致使越南合併與收購(M&A)市場衰退,越南併購總價值預計僅為35億美元,較去(2019)年衰退50%,去年則高達72億美元。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越南併購案主要在不動產、金融、工業、零售等產業項目。預測明年中越南併購市場方可恢復,其總價值預測僅相當於2014至2017年之平均約計45至50億美元,並將在零售、不動產、工業、農業等產業。目前越南併購之合作夥伴主要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綜合報導,丹麥數位局於24/11推出電子駕駛執照"Kørekort" 手機應用程式, 民眾可至Apple App Store 及 Google's Play Store 下載安裝及上傳相關資料,未來不必擔心沒帶駕駛執照遭開罰。   該應用程序藉由短距離無線(NFC)通訊,將含有關駕駛人可駕駛的車種以及個人信息顯示電子駕照。 此外,該應用程序中有兩個QR碼-一個給警察用,一個可用於到超商取包裹或到夜店需用於常規檢查身分使用。因為是動態QR碼,這意味著它們在不斷刷新亦將無法將截圖發送給他人使用 ,因此,欺詐風險也降低了。   如果民眾想到超市提領包裹,超市將可查閱個人資料例如生日、駕照號碼 或是身分字號,藉此電子駕照確認身分。   警察也可以透過電子駕照查看相同的數據, 除了查看駕照是否有效之外,也可以查看先前是否曾犯罪。例如查詢民眾是否在丹麥或是國際刑警組織的通緝名單中。   民眾必須已具有生物識別碼紀錄,例如指紋或面部識別才能使用電子駕照,手機還必須具有特定的NFC芯片,以便可以從護照傳輸數據。   民眾可在iPhone 7及更高版本上或在手機有內置NFC技術的Android智慧手機,及具有NFC傳輸技術的手機使用此App。   首次打開“Kørekort”應用程序時需備有護照和NemID 。 將護照放在手機上,使手機讀取護照中的芯片。App將掃描搜尋個人使用意圖為何,透過民眾輸入駕照號碼後取得個人資料,再將護照照片轉移到電子駕照中,最後再透過使用NemID登入批准。   使用電子駕照時,民眾須注意必須確保手機有足夠的電源,螢幕損壞程度不至於讓警察無法掃描電子駕照, 不然將罰款1000丹麥克朗。   交通部部長Benny Engelbrecht指出希望行動駕照可以使丹麥人的生活更輕鬆。數位局亦指出,在2021年也將發布電子版黃色醫療卡。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11月27日) 一、韓國企劃財政部於本(109)年11月27日發布新聞表示,該部第1次官(相當政務次長層級)金容範於本年11月27日主持「第33次創新成長戰略檢視會議」、「第13次物價相關部會首長會議」及「第6次韓國版新政檢視會議」,以研商「智慧製造創新推動現況及未來計畫」、「國際穀物供需及因應方向」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推動韓國版新政情形」。 二、金次官引言表示: (一)韓國在國民所得超過3萬美元以上之國家中,製造業比重與德國、日本相當(製造業占GDP比重:韓國25.3%、日本20.7%、德國19.1%)。1970年代以後製造業成為韓國經濟成長之中心,但隨著時代改變,製造業面臨數位化轉型(digital-transformation)。德國及日本分別推動「Industry 4.0」及「Society 5.0」計畫,在製造業融入IT技術,加以因應未來;中國大陸則推動「Made in China 2025」,逐漸縮減與韓國之差距。值此之際,韓國必須積極因應時代變遷,結合製造業與IT技術發展新產業。 (二)「智慧製造創新推動現況及未來計畫」: 1、政府為提升製造業之競爭力,已推動發展智能工廠,另為促進中小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推動以人工智慧(AI)及數據為基礎之製造業創新升級計畫,並規劃建置以雲端為基礎之一站式輔導中小製造業蒐集數據及研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之平台(Korea AI Manufacture Platform;KAMP),將聚集技術設備與專家以協助中小企業亦可享有大企業水準之智能工廠。 2、規劃建造結合5G與人工智慧之智能工廠(至2025年1,000家),及成立連結同行或合作廠商工廠網絡之數位聚落(至2025年100家)。以期能夠早日普及智能工廠,以及促進業者間分享製造數據及合作。 (三)「國際穀物供需及因應方向」: 1、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之全球糧食價格指數(FFPI),國際穀物價格持續上漲,反映國際穀物供需不穩定,因韓國稻米生產足夠,小麥、大豆及玉米等亦已確定可生產足夠之數量,初步評估對韓國之影響有限。惟南美洲等主要產地之氣候條件不佳及中國大陸之穀物需求增加等,仍須要持續觀察市場變化。 2、韓國政府依據「國際穀物危機因應指南」,因應穀價上漲,以及啟動「國際穀物供需狀況檢視小組」加強檢視,並利用民間專家之海外網絡,確保糧食之足夠供應。中長期則扶植小麥產業,加強本身之供應能力。基於穀物攸關生存問題,將致力爭取穩定之供需基盤。 三、金次官總結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幸因韓國之線上購物及非接觸型外送服務以快速調整,亦係在疫情危機當中得以維持安定之動力,為使數位弱勢族群亦能享有學習新技術及轉換工作之機會,將建置穩固之僱用社會安全網。另將傾全力推動韓國版新政,期能主導時代趨勢及成為兼顧弱勢階層之契機。

A: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本(2020)年11月26日公布資料顯示,因電子業萎縮及生物醫藥業成長減緩,導致10月的製造業產值為-0.9%,扭轉過去2個月的漲勢(8月為+16.4%,9月為+25.6%),若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產值的跌幅更大。 電子業從9月+33.1%大跌至-0.6%,是8個月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電子模組和元件以及電腦配件和資料儲存業雖取得成長,但無法抵消半導體、資訊通信和消費者電子業的跌幅;化學業的產值也由升轉跌,從+0.4%下滑至-0.8%;藥劑和醫療科技業成長減緩,生物醫藥業的產值漲幅從9月+91.2%跌至+10.2%。 交通工程10月產值年比為-31.8%,表現最不理想;陸地交通業成長13.9%,而因旅遊限制和全球原油和燃氣市場疲弱影響,航空業(-37.1%)以及海事與岸外工程活動(-38.7%)表現持續低弱;工業製程和半導體設備產值更高帶動精密工程上漲10.6%;一般製造業仍處於萎縮狀態為-12.8%。 製造業表現不如預期,大華銀行經濟師顏聖充指出,尚無法憑此判斷第三季的成長趨勢已消失。10月的產值下跌,可能是因為去年10月的比較基礎相對高,當時的產值是9個月以來的高點。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指出,在國際層面,半導體領域似乎沒有出現廣泛疲弱的跡象。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nteract Analysis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和電子機械領域預計上漲9.7%,並看好明年趨勢。 新加坡貿工部(MTI)11月23日修正本年全年經濟預測,預估為-6.5%至-6%。

A: 依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就業展望試點調查顯示,星國金融機構在本(2020)年7月至明(2021)年6月將新增1,800份正式職缺,其中約49%與科技相關;逾60%的職缺要求有經驗或由相關專家填補;另2,000個見習機會中,也有23%與科技有關。 金管局局長孟文能於11月26日的「樹人」(Growing Timber)網路論壇上指出,與先進科技有關的職缺,如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以及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 architecture),須具備高度專業的技術能力,且需要多年的培訓和經驗,星國當地有能力從事這些工作的人才有限,金融機構須依靠國外的專業人士,同時為當地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然而,應用軟體發展、資料分析、使用者體驗或使用者介面設計以及網路安全專家等,則是一些具有相關背景的新加坡人可以接受培訓和從事的工作。金融服務業本年上半年增加1,900份工作,全聘用新加坡人,這些工作的收入中位數是7,600星元,高於全國的4,600星元。 金管局去(2019)年推出「金融科技實習與培訓計畫」(Technology in Finance Immersion Programme),透過此一計畫,金融機構可從其他行業招募具有「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背景的中途轉業新加坡人,為他們提供有系統的訓練。 此外,金管局為協助提高新加坡人在金融領域的就業前景,將推出新的「工作與學習支持計畫」(Work-Study Support Programme,簡稱WSSP) ,此計畫將為透過「技能創前程工讀文憑課程」(SkillsFuture Work-Study Degree Programme)在金融機構實習的當地大學生,提供80%的實習津貼,每月最多1,000星元,以培養準備就業的畢業生,為當地金融服務業建立人才庫。 金管局亦將「培訓津貼資助計畫」(Training Allowance Grant)延長至明年6月30日,希望金融機構延續目前提供的培訓,尤其是在科技及綠色金融方面的訓練。銀行與金融學院所提供的額外5%課程費用津貼,也將延長至明年6月30日。 新加坡渣打銀行本(2020)年6月宣佈投資500萬星元加強當地人才發展和培訓,渣打銀行新加坡總裁李福祐表示,金融業前景良好,鼓勵人們努力發掘自己的潛能,並好好利用金融業所提供的各項資源與援助。

A:新聞來源 :韓國企劃財政部(日期 : 2020年11月27日)   一、「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屬產業技術創新委員會於本(109)年11月26日舉辦「評估新冠疫情因應政策及未來經濟恢復方向視訊會議」,並邀請韓國、法國、義大利及以色列等國之資深官員與會,韓國企劃財政部國際經濟管理官尹泰植(次長級)於本次會議中分享韓國對抗新冠疫情之經驗,並發表韓國版新政政策。 二、尹泰植國際經濟管理官於第1議程「評估新冠疫情相關經濟政策」中,介紹兼顧防疫與經濟之韓國「two track」策略,渠表示,韓國頃正推動以「防疫即為疫苗」為基礎之4T+P防疫模式,透過診斷(Testing)、流行病學調查(Tracing)、治療(Treating)及透明性(Transparency),以及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生活化之國民意識(Participation),建立防疫體系,另透過追加編列4次預算及提供約310兆億元(約8兆144億新台幣)之直接支援政策等,積極推動相關經濟政策。 三、尹管理官於第2議程「未來經濟恢復之政策方向」中,介紹韓國提出為因應新冠疫情後之數位化及氣候變化等結構變化之國家發展策略「韓國版新政」,渠亦指出韓國版新政係由數位新政、綠色新政及社會就業安全網等組成,盼透過相關政策促進數位轉換及低碳經濟等。 四、參與本次會議之各國官員共同表示,除克服新冠疫情之外,為因應後新冠疫情時代,亦需推動數位及綠色社會轉換,且相關過程中韓國版新政將成為全球之楷模。另各國官員亦表示,恢復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及自由貿易將有助各國及全球之經濟恢復。韓國企劃財政部表示,為克服新冠疫情及因應後新冠疫情時代,未來亦將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會議。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1月25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國家技術標準院於本(109)年11月26日邀集未來汽車等智慧型技術領域之專家40餘名,以視訊方式與德國專家舉行「2020韓-德標準論壇」,與第4次產業革命及材料、零件與設備產業強國德國加強標準化之合作。   據指出,國家技術標準院自去年起即開始與德國國家標準相關機構推動標準化合作,本年度原計劃邀集兩國專家討論開發技術及分享推動標準化情況之合作方案,但受新冠疫情之影響,決定改以視訊方式舉辦。   本次會議規劃「專題演講」及「技術發表」兩場次,由BMW KOREA公司之代表先發表「德國汽車公司構想之未來移動」主題之演講後,韓國LS ELECTRIC 公司代表再介紹韓國智慧製造技術之推廣策略及韓國智慧工廠必須發展之方向。另德國ISI研究所Fraunhofer ISI研究所代表發表「德國之新技術開發策略」。   於「技術發表」場次中,兩國專家分別發表智慧製造、自動駕駛平台、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IoT)等領域之標準化技術,並介紹技術開發及目前推動標準化之情況。另Bosch Korea公司代表說明Bosch Industry 4.0專案中適用商業用5G之案例,ThorDrive公司代表建議參考實現自動駕駛平台服務有關之需求用案例(Use Cases),規劃未來移動方法創新之自動駕駛汽車服務模式。   國家技術標準院院長表示,目前新冠疫情嚴重擴大及數位化快速轉型,有必要規劃新標準,並全力與技術領先之國家加強標準化合作,期待未來能將本次論壇中討論之韓-德標準化技術,推廣為國家標準及國際標準,俾利韓國於新常態(New Normal)時代亦能積極發展成全球之製造強國。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11月27日報導辦理。 管理南印度洋公海海域漁業作業規則之「南印度洋漁業協定」(SIOFA),於11月17-20日舉行第7回締約國會議,會議以視訊進行,會中決議明年仍延續執行對遠洋底拖網船為主的底棲漁業之資源管理措施。 主要延續的管理措施為:1、抑制底棲漁業的漁船數及漁獲量保持以往的平均水準;2、不得擴大底拖網船的作業海域;3、為保護協定海域內的脆弱海洋生態系統(VME),制定海綿與柳、軟珊瑚等許多生物組成海域的作業規則。 下次年會預定於明年7月於模里西斯或以視訊會議形式舉行。2018、19年日本於該水域有1艘遠洋底拖漁船進行紅金眼鯛的捕撈作業,而本次會議除日本外,尚有中國、韓國及其他成員國等11國參加。

A:根據聯邦航空運輸局的最新數據,俄羅斯航運業者2020年10月較去年同期減少39%客運量,至679萬人次。1至10月運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46.1%,至5,946萬人次。   10月國際運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76.7%,至119萬人次,而1-10月減少55.2%,至881萬人次。   參考資料: 俄媒11月25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10084395

A: 依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兵庫縣本(2020)年11月25日新聞資料辦理。 日本兵庫縣淡路市之蛋雞農場(約14.6萬隻),於11月25日向縣府淡路家畜保健衛生所通報其飼養之雞隻有異狀,經縣府採樣簡易檢查呈陽性,再經淡路及姬路家畜保健衛生所進行遺傳基因分析(PCR),25日晚間確認感染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此為兵庫縣之首例,日本全國之第10例。 詳細情形請逕上農林水產省及兵庫縣府網站查閱。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12月3日 2020年10月羅馬尼亞ILO失業率達5.3%(9月為5.1%)。 自危機爆發以來,羅馬尼亞ILO失業率最高為7月份(5.5%)。 2019年10月羅國的ILO失業率於15歲至74歲年齡層ILO失業率為3.9%,25歲至74歲為2.9%。 2020年10月羅馬尼亞15歲至74歲失業人口經季節調整為47萬7,000人,較上月增加4.8%,較2019年10月增加36%。  

A:資料來源: 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 2020年12月3日   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12)月3日以「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預估2020年經濟成長0.6%」(COMESA Region Projects 0.6 percent Growth in 2020)為題,報導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 for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 COMESA)本(2020)年受武漢肺炎疫情之防疫措施,包括檢驗隔離、封鎖管制、旅行限制及邊界封鎖等影響,造成COMESA地區本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將較去(2019)年之5.2%衰退至0.6%。   該預測涵蓋評估經濟成長、貨幣政策、匯率、總體財政收支平衡情形、政府債務負擔、通貨膨脹率及外匯儲備情形等各項因素。COMESA秘書處評估該地區之財政赤字佔GDP比率,因各國持續增加基礎建設之投資,在扣除接受援贈款後,將略微幅增加至4.8%。至於COMESA平均通貨膨脹率,考量2018年之9.2%已增加至上(2019)年之13.3%,而2020年續因商品價格暴跌及食品供應鏈中斷等因素,預計2020年將續增加至15.2%。此外,COMESA地區之平均外匯儲備額約3.8個月商品及服務之進口額,因整體市場需求下降,預計2020年將略減少至3個月額度。COMESA秘書處建議該地區仍須持續維持公共健康措施,包括追蹤接觸者、檢測隔離、治療及防止擴散等,敦促會員國採取宏觀經濟政策,加速後疫情之經濟復甦。

A:綜合美國勞工部報告及媒體報導,美勞工部公布截至11/28當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71.2萬,較前一週78.7萬人減少7.5萬,係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低水準,亦較經濟學家預期78萬為低,在美國新冠疫情再次升溫及各州陸續新增商業限制措施的情況下,為美國勞動力市場復甦帶來些許希望。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在新冠疫苗廣泛施打前,美國經濟與勞動力市場僅能維持緩慢復甦,政府應推動新一輪紓困方案。 另美國截至11/21當週最新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552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3.8%,較前一週608.9萬人次及失業率4.2%減少。另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2,016.3萬,較上週約減少35萬。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cnbc.com/2020/12/03/jobless-claims-712000-last-week-vs-780000-estimate.html

A:根據華爾街日報本(2020)年12月3日報導,美國消費者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買氣仍然旺盛,其中網路購物成長驚人。根據萬事達卡(Mastercard)的數據,11月份美國消費者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不包括汽車),不包括汽油在內的支出增加5.1%,網路購物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53%,佔11月零售總額(不包括汽車)的18%。擁有強大電子商務平台的大型零售商如Walmart、Target和Home Depot等都因美國消費者受疫情影響轉向網路購物而受惠。 由於美國疫情不斷升溫加上地方政府可能再度實施封鎖,11月份美國消費者在食品雜貨、家具家飾、五金用品以及電子和家電產品的支出皆有增加;11月份食品雜貨銷售總額比去年同期增加10%,家具家飾則增加16%,電子和家電產品增加8.2%,由於更多美國人在家做飯以及換屋需求,冰箱洗碗機等家電產品銷售皆顯著成長。僅管11月份消費者在服裝支出比去年同期減少21%, 在百貨公司的支出減少15%,但在網路購物的服裝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13%、珠寶的支出增加 46%。 美國消費者在疫情爆發後的網購熱潮加上逐漸復甦的製造業,推動物流倉儲工業用地的需求,根據房地產公司JLL的數據,今年前九個月,美國工業用地銷售總額達577億美元,儘管與2019年同期創紀錄的690億美元相比有所下降,但高於2018年同期的533億美元。看好對物流倉儲工業用地的地產前景,房地產公司Stockbridge Capital Group和韓國國民養老金局近日聯手收購全美各州23個物流倉儲工業用地,佔地總額達1,430萬平方英呎,交易總額達20億美元,為今年全美最大的商業房地產交易。

A:根據CNBC於本(2020)年12月3日報導,以紐約州為首的全美20多個州正在調查Facebook是否違反「反托拉斯法」,並計畫在下週提起訴訟。今年稍早美媒亦披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簡稱FTC)對Facebook展開反托拉斯法調查,並可能在今年底提起訴訟。目前尚不清楚FTC將在聯邦法院提訴或由內部行政法官處理,如果FTC選擇內部處理,將無法與各州聯合起訴。 美國FTC及各州自去年起對Facebook展開調查,原因是Facebook經常併購小型潛在競爭對手,如Instagram和WhatsApp。根據美國眾議員反壟斷小組(House Judiciary subcommittee on antitrust)的公開文件指出,Facebook在收購Instagram前似受到Instagram快速成長的威脅 ,Instagram聯合創始人擔心若不將公司出售給Facebook,Facebook將對Instagram採取不利措施。 目前尚未得知訴訟內容為何,然如果訴訟成真,將係繼本年10月美國司法部對Google提起訴訟後,美國第二起對大型科技公司的訴訟案,目前美國多州也正在對Google進行調查。

A:美國兩黨溫和派議員聯袂提出規模縮減至9,080億美元的新版草案,相較選前民主黨2.4兆美元紓困版本縮減許多。新版草案陸續獲得總統當選人拜登、民主黨眾院議長Nancy Pelosi及參院少數黨(民主黨)領袖Chuck Schume表態支持,盼以該新案為基礎,與國會共和黨議員及白宮重新展開協商。拜登表示此縮減版雖「非解決問題答案」,但可提供立即救濟,將係渠上任後推動更全面紓困法案的「頭期款」。 另共和黨參院多數黨領袖Mitch McConnell曾提出5,000億美元紓困草案,渠於12月3日稱民主黨接受較小規模的紓困案方向正確令人鼓舞,惟仍批評民主黨試圖在紓困案納入無關項目,且暫未對前開新版草案表態,另再次呼籲通過目標較小的紓困案,並將更廣泛協議留待日後討論。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