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2月3日報導, 在暑假之前,丹麥國會決定在今年和明年之間增加5,000個高等教育名額, 以避免不必要地拒絕許多願意接受教育的人, 這一項政治協議使申請高等教育的人數於今年上升。   教育和研究局Ane Halsboe-Jørgensen局長說,當有更多的年輕人有意願申請高等教育,執政者的重要任務是要確保他們有足夠名額受教育。教育研究局長對此感到高興並表示教育在疫情期間至關重要。   目前疫情狀持續蔓延, 意味著大量年輕人高中畢業後, 無法外出旅行或找工作 申請高等教育的人數逐漸增加,  教育和研究部的新數據顯示,目前申請人數已比協議目標多出約1千人。

A:資料來源: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網站 2011年SADC與「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 for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 COMESA)及「東部非洲共同體」(East Africa Community, EAC)簽署「三方高峰會協議」(Tripartie Summit Agreement),承諾將推動成立包含27個非洲國家之單一市場,以促進區域貿易發展、融合產業投資政策、海關合作、簡化原產地規則及放寬商務人士自由移動等。

A:資料來源: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outh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網站 2006年財務投資議定書(Protocol on Finance and Investment):該議定書為各會員國如何制定吸引外人投資提供準則,包括建立稅務資料庫、制訂投資專法規範減(免)(退)稅及避免雙重課稅等優惠措施,盼在除去貿易障礙同時能吸引投資,促進區域產業價值鏈發展。

A:資料來源: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outh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網站 SADC自由貿易區:除安哥拉、剛果共和國及賽席爾外,其他會員國均已加入於2008年成立之SADC自由貿易區,各會員國承諾對其他會員國移除85%貨品關稅,以促進自由貿易發展,各會員國另依據「1996年貿易議定書」(Trade Protocol)相互融合貿易投資政策,以公平互惠方式促進貿易多樣化及產業發展,未來將進一步發展為關稅同盟區及單一市場,對外採取單一關稅率,區域內貨品、資本及人員自由移動。

A:資料來源: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outh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網站 SADC會員國包括安哥拉、波札那、葛摩、剛果共和國、史瓦帝尼、賴索托、馬達家斯加、馬拉威、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賽席爾、南非、坦尚尼亞、尚比亞及辛巴威共16個東部及南部非洲國家,其前身為1980年於尚比亞首都盧薩卡(Lusaka)成立之「南部非洲發展協調會議」(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Conference, SADCC),嗣為表達以積極行動推動南部非洲經濟成長之政治決心及促進南部非洲國家整合,爰各國於1992年簽署條約,成立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秘書處設於波札那首都Gaborone,現任秘書長為坦尚尼亞籍Dr. Stergomena Laurence Tax。

A:資料來源: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outh African Custom Union, SACU)網站 SACU會員國包括:南非、納米比亞、波札那、賴索托及史瓦帝尼共五國,該協定起源於1889年「英屬好望角殖民地」(British Colony of Cape of Good Hope)與「波爾橘自由共和國」(Orange Free State Boer Republic)簽署之「關稅同盟公約」(1889 Custom Union Convention)。 嗣後該公約被「1910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議」(1910 SACU Agreement)取代,主要成員除南非邦聯(Uion of South Africa)外,英屬波札那、英屬史瓦濟蘭、英屬賴索托及德屬西南非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南非佔領,1990年脫離南非獨立為納米比亞)以政治實體身分成為會員國,對外採取共同關稅、區域內貨物流動免關稅,並建立關稅分享機制,實現進口替代產業化政策目標,推動區域內產業發展。 「1910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議」時期南非邦聯為唯一關稅決策及執行者,英屬波札那、英屬史瓦濟蘭、英屬賴索托要求共同參與決策呼聲漸高,加上南非邦聯幾乎獨佔關稅收入,1960年代前述各英屬殖民地獨立後,波札那、史瓦濟蘭(現改名為史瓦帝尼)、賴索托與南非改簽署「1969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定」。 「1969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定」簽署生效後,波札那、史瓦帝尼及賴索托關切依據該協定成立之關稅委員會效能不彰,無法有效監督關稅執行及解決紛爭、除南非外關稅分享比例不公,加上其他會員國無法分享南非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後取得之經濟利益,爰修正原協定,簽署「2002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定」。西南非洲則1990年獨立成為納米比亞後加入SACU。 「2002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定」於納米比亞首都溫德克(Windhoek)設置秘書處,並成立部長會議、關稅同盟委員會、技術聯絡委員會、SACU特別法庭及SACU關稅委員會,確保各成員國公平參與議題討論及決策,並修正關稅分享規則。最後,各會員國與第三國進行FTA談判需考慮對其他會員國經社、政治及文化影響,不可損害其他會員國經濟利益。

A:德國聯邦政府提供德國企業發展對外貿易的輔導輔助體系,清楚劃分國家與經濟面不同機構的任務,並緊密相互合作,例如國外商會(Auslandshandelskammern;AHK)、外交使團、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ermany Trade and Invest;GTAI)等。 一、出口計劃和市場開發計劃 (一)德國聯邦經濟部和能源部(Bundesministeriums für Wirtschaft und Energie;BMWi)的出口貿易輔導服務,協助中小企業開拓國外新市場; (二)產業別不分未來導向如能源、環境科技、健康經濟和民防安全等產業或傳統工業; (三)所提供的協調式模組服務,協助企業選擇適合個別條件的發展方案,其中市場開發計劃部份為針對跨產業的中型公司,而出口計劃則針對特定產業別如能源、環境科技、健康經濟、民防技術等。   二、外貿展覽會參展計劃 (一)為促進對外貿易,德國每年都會參與國外特定貿易展覽會及專業展覽會; (二)德國聯邦政府也承擔如企業聯合參展的部分費用,協助中小企業參與外貿展覽,繼而開拓新的出口市場; (三)德國聯邦經濟部和能源部每年上半年都會與德國商業展覽及貿易展覽協會(Ausstellungs- und Messe-Ausschus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AUMA)共同擬定隔年參與的外國貿易展覽會;   三、出口信用擔保(Hermesdeckungen)和投資擔保 (一)德國聯邦政府提供出口信貸擔保,協助德國出口商和銀行在與外國的交易中,免於受到因經濟和政治因素造成的壞賬影響; (二)此一出口信貸擔保適用的擔保產品範圍廣,德國聯邦政府承擔大部份的違約風險; (三)透過政府擔保,企業便較容易開展出口業務,且具足夠資金; (四)保單持有人需支付適當的風險保費; (五)當企業申請並支付保證金,則德國聯邦政府也會為企業在海外的投資提供擔保,以防政治風險;申請條件: 1. 企業總部須位於德國; 2. 企業所投資的目標國家具足夠的法律保護條款。   四、國外商會 (一) 德國在全球92個國家/地區總計140個地點的對外貿易,都可接受德國的國外商會、代表團和代表處之協助。 (二) 這些機構基於維護德國經濟和外貿合作國家的利益,提供廣泛的服務促進雙邊貿易往來。 (三) 這些機構並承擔起促進公共利益的對外貿易之重要任務。   五、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ermany Trade and Invest;GTAI) (一)基於全球投資競爭日益激烈,吸引國外廠商前往德國以為商業和技術基地也相當重要; (二)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任務,在於協助德國企業招募國外投資者; (三)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提供全球各地的企業關於德國及其他國外市場的相關情報與服務,協助當地中小企業決定欲開發的市場; (四)全球各地都設有辦事處,提供當地企業國外市場情報。 德國政府的對外貿易輔導輔助體系德國政府的對外貿易輔導輔助體系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依據西班牙勞工暨社會經濟部(Ministerio de Trabajo y Economía Social)資料顯示,西班牙2020年11月失業人口較10月增加2萬5,269人,其中低於25歲之青年失業增加3,733人,西國總失業人口達385萬1,312人,創下自2012年以來最高增幅;迄今為止,西班牙已經連續8個月失業人口增加率超過20%,倘與本年2月西班牙尚未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之前相較,11月全國失業人口較2月增加60萬5,265人。 西班牙企業家聯盟(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Organizaciones Empresariales, CEOE)表示,西班牙失業人口之增加得以緩和成長,主要係政府提供業者及勞工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協助,ERTE措施已有效減輕疫情對產業生產及就業市場之衝擊。西國因受到新冠肺炎第2波疫情及許多自治區採取封城等相關管制措施之影響,2020年11月申請ERTE之勞工再度增加,計增加4萬650人,目前西國領取ERTE補助之勞工計有74萬6,900人。此外,就西國社保局登記之勞工而言,2020年11月該登記勞工人數較前一個月增加3萬1,638人,全國總就業人口為1,902萬2,002人,儘管該全國就業人口已較3月政府宣布封城(Confinamiento)時稍微增加,惟仍較2月新冠肺炎疫情前減少22萬8,227人,較2019年11月則減少65萬3,128人。 西班牙勞工暨社會經濟部次長Joaquín Pérez Rey表示,2020年西國失業率應較各經濟顧問機構之預估為低,預計將可低於16%。儘管西國社保局登記就業人口增加及政府預估之失業數據看似樂觀,惟西國若干公協會及勞工團體仍對疫情造成之勞工失業感到憂心,西班牙臨時就業企業協會(Asociación de empresas de trabajo temporal,Asempleo)表示,西班牙第2波疫情之管制措施已導致旅宿餐飲業20萬名勞工失業或請領無薪假補助措施;西班牙勞工公會聯合會(Unión Sindical Obrera,USO)則指出,西國服務業缺乏創造就業之機制,在第2波疫情蔓延下,政府雖採取新限制措施,惟並未對服務業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經濟預測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西班牙持續蔓延,加上採取封城(Confinamiento)等相關管制措施,預計西國第4季經濟成長將再度萎縮,儘管西國第2波疫情之影響並未如第1波發生時嚴重,OECD預測2020年西國經濟成長為-11.6%,為所分析之46國中,經濟衰退幅度第2大之國家,僅次於阿根廷之-12.9%,而衰退幅度排名第3之國家則為英國,為-11.2%。 OECD分析,西國僅次於法國,為全球第2大觀光國,由於經濟結構高度依賴觀光業,加上零售商、餐飲業及旅宿業等占西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例很高,爰為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大國家之一。在本年年中,西班牙經濟衰退一度高達-21%,當時亦為OECD會員國中,經濟萎縮幅度第2大之國家,僅次於印度;OECD指出,夏季時西國經濟成長一度高達7%,稍微緩解先前經濟衰退,惟9月份觀光客數目仍較2019年同期減少87.1%,觀光收入驟減65%。OECD預測,西班牙於2021年及2022年之經濟成長分別為5%及4%,依此之勢,至少需待2023年方可恢復至疫情前之水準。 OECD預測2020年西班牙經濟成長為-11.6%,為歐洲經濟衰退最嚴重之國家,超過希臘(-10.1%)、義大利、法國(均為-9.1%)及葡萄牙(-8%),衰退幅度甚至為德國(-5.5%)之兩倍。此外,2020年西國在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制度協助下,預計失業率為8%,惟2021及2022年則將分別增加至17.4%(僅次於希臘之17.8%)及16.9%;財政赤字於2020、2021及2022年將分別為11.7%、9%及6.6%;而期間政府公債則分別將占GDP之117.3%、120.5%及122.4%。  儘管西國政府預測2020年經濟成長為-11.2%,2021年為8%(加計歐盟援助款後之預測值),較OECD之預測樂觀;惟OECD仍表示,西國之經濟衰退風險仍高,對家庭及企業之償付能力造成嚴重影響,爰籲請西國政府援助受第2波封城影響之產業或勞工,且應展延紓困措施,以提高生產力及協助企業解決問題。 OECD全球經濟分析顯示,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為-4.2%,2021及2022年則分別為2%及3.7%;另歐元區2020年之經濟成長為-7.5%,衰退情形逾美國(-3.7%)之兩倍。

A:Yoma Land 為新加坡上市公司 Yoma Strategic Holdings 之房地產子公司,將在仰光Thanlyin 的 StarCity 開發第一個郊區商業地產,並在仰光以City Loft旗下開發第二個房地產開發項目。City Loft 經濟適用房項目於 2018 年 11 月在 StarCity 首次啟動,以滿足仰光中等收入人群之需求。Yoma Land 正在較發達的鎮區開放第二個 City Loft項目,該項目預計將有3,000多個單位,包括公共、休閒及商業區域。   Yoma Strategic 主席 Serge Pun 表示,“當推出 CityLoft @ StarCity 時,銷售量比以前的項目都高。第二個 CityLoft 項目的開發,將使我們能夠擴大在仰光的覆蓋範圍”。同時,Yoma Land 亦將在 StarCity 開發其第一個郊區商業工作區,名為 Star Hub。該開發項目位於仰光勃固河 (Bago River) 對面的 Thanlyin,居民可以在更近的地方工作及生活。Star Hub 項目的第一階段將包括一個低層辦公設施,預計在 2021 年底完工,總建築面積將約為 290,000 平方英尺。前述兩個項目的目標地點目前不屬於 Yoma Strategic 的現有土地。   來源資料:Myanmar Times https://www.mmtimes.com/news/yoma-land-announces-two-new-real-estate-projects-yangon.html  

A:緬甸港務局 (Myanmar Port Authority, MPA) 副局長 U Win Myint Aung 表示,由於仰光河水道的改善,吃水深度 10 米的船隻將可停靠在仰光港口。11 月間曾有一艘吃水深度10.5 米的船隻首次抵達仰光。 根據 MPA 的報告,從 7 月至 11月共有 15 艘吃水深度 9.5 米的船隻停靠在仰光港口。該開發計劃為一項五年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允許大型外國貨輪在仰光港口停靠。大的船隻每次可運送更多貨物,從而使進口商能夠加快交貨時間並降低成本。   仰光的兩個主要港口為迪拉瓦與仰光港口,位於仰光河沿岸,由於沿航道的沙洲限制了船隻的大小。 仰光港口位於仰光市中心,而迪拉瓦港口位於下游 16 公里處。根據 MPA 的數據,7 月至 11 月在仰光停靠的 149 艘船隻中,有 135 艘吃水深度超過 8 米,總噸位在 15,000 噸至 30,000 噸之間。仰光河運力的提高將使更多的集裝箱貨物可停靠在港口,且促進貿易量的增長。 緬甸約有 95% 的貿易係通過海運進行。 在上一個財政年度,海運出口價值超過 104 億美元,進口為 156 億美元。   資料來源:Myanmar Times https://www.mmtimes.com/news/yangons-thilawa-port-receive-larger-ships.html

A:緬甸時報報導,依據緬甸觀光暨旅遊部最新調查航空、國內運輸、食品飲料、住宿、文化及購物業者顯示,2019年觀光業獲利達28億美元,本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獲利5.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衰退80%。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2)月3日報導稱,因受新冠疫情持續擴散蔓延及日韓兩國在戰後徵用工問題的對立,日本政府認為除非韓國保證不扣押相關日本企業在韓國之資產,否則將難以出訪韓國參加峰會,因此原訂本(2020)年底在韓國舉行的三國領袖峰會,恐將順延至明(2021)年才可能召開。 本次輪值擔任主席國的韓國政府,雖積極規劃儘早在明(2021)年初舉辦,但由於日韓兩國在徵用工問題對立未決,因此日本政府認為除非韓國保證不扣押相關日本企業在韓國之資產,否則將難以出訪韓國參加三國峰會。 南韓原期待本年底舉辦日中韓峰會,藉以改善與日本的外交經貿關係,並藉此打破周邊的外交僵局。惟日本政府已正式對外表示,在戰後徵用工判決爭議沒有獲得圓滿解決的情況下,對舉辦峰會持消極態度;加上日本國內新冠疫情本年11月後第三波來襲,國內防疫對策成為日本最優先項目。 韓國法院對徵用工判決爭議的相關日本企業,自本(12)月起陸續接獲資產扣押通知文件,日本政府認為將導致嚴重事態為由,不斷要求韓國政府提出解決對策。對此,韓國政府為改善兩國間關係,先前接連派遣官員訪日,除提議新的日韓共同宣言外,並邀請日本菅義偉首相訪韓參加峰會,但日韓兩國關係仍呈現膠著狀態。 由於目前美國正處於政權交替之際,導致朝鮮半島情勢不明朗的狀態,韓國政府認為此時舉辦峰會可強調外交成果,更期盼藉日本舉辦2021年東京奧運的時機,可協助南北韓間進行對話會談。爰此,韓國積極規劃儘早於明(2021)年初召開日中韓三國峰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仰光黃金企業家協會主席Myo Myint表示,12月2日美元兌緬幣匯率從光明節假日前的1,320緬幣上升到1,330緬幣,由於美國大選正式結束後,美元貨幣在國際市場上兌換暫時呈升值走勢,儘管當地外匯市場上美元升值,但國內黃金價格下跌至每緬克130萬緬幣(0.578盎司,或0.016公斤)以下,國際黃金價格是每盎司1,809美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需求疲軟,緬甸本年咖啡出口減少50%,緬甸向國外市場出口約500-600噸咖啡。緬甸咖啡協會秘書長Thi Ha表示,今年的產量暴跌至300噸。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的研製,預期明年市場將會復甦。由於封鎖,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損害了咖啡行業,而社會距離造成了消費量的減少。據東協咖啡聯合會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改變了本年的咖啡消費方式,烘焙商、咖啡廳所有者及分銷商正在確定亞洲市場的特定趨勢,這些趨勢可能會加速恢復新的常態。緬甸咖啡協會主席Myo Aye表示,緬甸主要生產阿拉比咖啡,特色咖啡每噸售價高達4,500至10,000美元。優質特色咖啡豆因其高質量及有機生產而受到高度的需求。          農業部官員表示,緬甸的咖啡已經滲透到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市場、歐洲國家及美國,並且在全球市場上具有良好的潛力。在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及Winrock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支持下,緬甸的咖啡在美國佔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目前努力打入日本、韓國及加拿大的市場。由於西方國家疫情嚴重,咖啡出口極低。為了應對咖啡行業的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創新的貿易報價及數位市場適應新常態,同時還需要以客戶為導向的供應。此外,咖啡種植者及生產者需要提高品質,以進入競爭市場。因此,需要政府支持的貸款來幫助利益相關者在危機中生存下來。緬甸每年出口約400噸咖啡。2019年該協會向國外市場運送了約500噸咖啡。

A:緬甸時報報導,根據勞工、移民及人口部社會福利局主任Than Than Nu表示,緬甸將在2020-21財年啟動失業救濟金制度。雖然2012年的《社會保障法》已經規定了失業救濟,但迄未實施。該局將在國際勞工組織及歐盟的幫助下開始實施。她續稱,在緬甸有很多移民工人,像Hlaing Tharyar這樣的城鎮擁有最多的移民工人。政府核發勞工證,但大多數人沒有全職工作,也無永久住所。在2012年《社會保障法》規定的6重保險中,迄今為止僅有健康、社保以及工傷津貼得到了執行,其他4中有待實施的保險計有:家庭援助保險、失業救濟、傷殘保險、退休金及遺族救濟金,以及社會住房援助保障。目前仰光省約有100萬人享受社會保障福利。根據法律規定,社保費為僱員工資的5%-2%,雇主支付3%。依照現行法律規定將60%的社會收入費用於員工醫療保健,其餘40%用於投資孳息。

A:緬甸時報報導,Telenor Myanmar正在為其商業客戶推出一個Cloud-Based數位安全工具——Telenor Web Shield,以保護他們免受惡意軟件(Malware)、網絡釣魚(Phishing)及殭屍網絡攻擊(Botnet Attacks)等網絡威脅。Telenor自12月1日其網路提供了網路安全解決方案,Telenor Web Shield應用域名系統(Domain Name System-DNS)安全技術,在建立連接之前,可以阻止對客戶網路安全的威脅。 Web Shield 服務分析DNS數據以提供實時的威脅保護(real-time threat protection)。Telenor緬甸商務官Yin Yin Htay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轉向網路商業模式,依賴於安全的數位通信,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數位化過程,企業主及高管必須關注並保護自己的企業不受日益增長的網路威脅的影響。   緬甸Telenor公司的Web Shield 產品技術合作夥伴兼區域副總裁Sid Pisharoti表示,中小企業面臨著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挑戰,這些解決方案可以在標準的防火墻及殺毒軟件之外保護他們的客戶、僱員及合作夥伴。防火墻及掃毒軟體可能會阻止一些威脅,但今天的安全威脅,如惡意程式、網路釣魚,正變得日趨複雜。透過Telenor網絡上安裝網絡安全系統,企業客戶可以獲得比單項軟體客戶所能提供的更強,更及時網路威脅保護。隨著每一個商業設備及伺服器(Server)都對網路安全攻擊開放,緬甸對網路安全及在線安全的擔憂日益加劇,客戶希望得到電信運營商Telenor Web Shield保護。當前沒有保護消費者免受網路犯罪侵害的法律,而且尚未發布官方的網路安全政策。儘管如此,根據U-Report Myanmar本年早些時候的一項民意調查,4/10的受訪者期望網路服務提供商幫助保護他們的網路安全。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12月4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食品醫藥安全處於本(109)年12月2日共同宣布完成訂定傳染病檢測法相關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本次訂定之相關國際標準繼韓國政府於6月發表「K-防疫3T(Test-Trace-Treat)國際標準化推動策略」之後,將K-防疫項目國際標準化之案例。 二、隨H1N1及MERS等新型傳染病不斷發生,全球各地皆提出檢測相關程序及方法必須標準化之意見,而韓國國家標準專業委員會完成研擬國際標準案後,提交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推動國際標準化。韓國與德國及美國等之ISO技術委員合作並研商國際標準化,於本年10月通過最終版國際標準草案(FDIS)決議,並於12月2日註冊相關國際標準。 三、本次訂定之國際標準係訂定基因增殖技術之體外檢測之相關營運程序及方法,可適用於各種傳染病之檢測,包含新冠肺炎檢測試劑之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等。基因增殖技術因於檢測過程中易受外部因素影響,導致檢測結果出現變化,爰盼透過本次訂定之國際標準,提升新冠肺炎等傳染病之診斷準確度。 四、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食品醫藥安全處關係人士表示,近來韓國企業之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等相關產品之出口增加,盼透過本次訂定國際標準提升韓國傳染病檢測產品之國際信賴度,使韓國成為國際市場中領先全球之國家。另韓國政府亦將確實執行去年6月發表之「K-防疫3T(Test-Trace-Treat)國際標準化推動策略」,以促進韓國生技產業之國際化。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2月3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12月2日發布新聞表示,該部與歐盟(EU)分別於本年11月24日、11月25日及12月3日以視訊方式舉行「2020年韓-EU FTA執行委員會議」,韓國指派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政策局長鄭大鎮,偕同國土交通部、環境部及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等相關部會人員出席。EU則由貿易總局亞洲地區局長及駐韓EU代表部相關人員等與會。   「2020年韓-EU FTA執行委員會議」計舉行「韓-EU商品貿易委員會」、「汽車及零組件工作小組會議」及「貿易救濟工作小組會議」3個會議,主要檢視韓-EU FTA之執行情況,研商解決非關稅障礙,提高FTA使用率之方案,並討論擴大貿易與投資之合作計畫,以及業者廠商所面臨之問題,重點議題如次: (一)11月24日「汽車及零組件工作小組會議」討論少量出口中大型商用車時,歐盟放寬部分型式審驗之方案。 (二)11月25日「貿易救濟工作小組會議」討論貿易救濟措施之情況及韓國建議EU於明(110)年可如期停止採取鋼鐵安全防衛措施。 (三)12月3日「韓-EU商品貿易委員會」討論EU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之適足性認定、韓國與EU擴大雙邊數位貿易之重要性,天然與有機化妝品認證制度及資源回收制度等。   產業通商資源部指出,韓-EU FTA於本年生效第9年,在目前全球貿易環境面臨嚴重不確定性之情況下,韓-EU FTA仍持續帶動雙邊貿易與投資之成長,韓國與EU之貿易金額自2017年起連續3年為1千億美元以上,EU目前更成為韓國之第1大投資夥伴。

A:根據馬來西亞零售調查機構(Retail Group Malaysia,簡稱RGM)頃發佈的本(2020)年馬國第三季零售業報告顯示,受第三波新冠疫情以及馬國政府依各地疫情狀況,自6月起在不同州屬實施各類型「行動管制令」,限制外國旅客入境,以及跨州移動,以致消費信心低迷,百貨公司、超市和大賣場等銷售萎縮,拖累整體零售業表現。本年第三季零售業衰退9.7%,表現雖較第二季(-30.9%)改善,惟較上(2019)年同期成長1.8%大為遜色,亦低於零售商的預測值(-3.4%)。   隨著連續三季出現銷售萎縮,預期短期經濟恐無法全面復甦以及馬國政府將全國實施之「復甦式行動管制令」( 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RMCO)延長至12月31日,爰RGM機構再下修本年全年零售額將萎縮至15.8%,高於先前預測之-9.3%。   2020年第三季百貨商場業績下跌17.7%,為表現最差零售領域;超級市場及大賣場銷售下跌15.1%;時裝與時裝配飾下跌12.5%,藥劑與個人護膚品下跌11.1%,百貨超市業下跌6.2%;其他特殊專賣店(銷售攝影器材及光學器材等產品)的銷售則成長1.5%。   馬國零售商協會(Malaysia Retail Association)的會員對第四季的展望分歧,估計本年第四季零售成長率為-15.1%;預估百貨超市成長率為-14.3%、百貨商場業務下跌幅度縮小至-13%,而超市與大賣場則預測將萎縮14.2%。此外,服裝店預測第四季銷售下跌24.2%;藥劑與個人護理品的銷售預計下跌12.6%;其他特定商店,包括玩具店、眼鏡店、攝影器材店等則預估第四季銷售將下跌24.2%。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