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稅務局(IRD)公佈上(2019-20)年度 (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緬甸從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及金融合作社等領域共徵收到逾7兆(72,966.97億)緬幣的稅收,達目標之101.79%;其中自國營企業超過14,149.53億緬幣,金融合作社有9.44億緬幣,私營企業稅收超過5.8兆(58,808.00億)緬幣,較去年同期下降4,950億緬幣。2019-2020年度之稅務局預估總稅收額約6.92兆緬幣。 2019-20年度税收統計表 稅種 税收金額(億緬幣MMK)  所得税     35,158.62  商業稅     22,209.72  特殊商品税     12,709.73  昂巴勒彩票税  1,601.72 印花税 1,169.61 珠寶稅 117.57   年度 税收金額(十億緬幣MMK) 徵收稅收與GDP比率 2011-2012 1,683 3.63% 2012-2013 3,373 6.5% 2013-2014 4,459 7.69% 2014-2015 6,518 9.84% 2015-2016 6,315 8.61% 2016-2017 7,122 8.93% 2017-2018 7,423 8.21% 2018年度過渡期 2,792 8.49% 2018-2019 7,791 7.3% 2019-2020 7,296 6.61%(預估2019-2020)    

A: 序 國際機場與邊境口岸 2019年11月 2020年11月 成長率 遊客 商務 遊客 商務 遊客 商務 1 仰光機場/港口(Yangon Airport/ Sea Port) 70,197 17,697 0 563 -100% -97% 2 曼德勒機場(Mandalay Airport) 37,736 4,595 0 0 -100% -100% 3 內比都機場(Nay Pyi Taw Airport) 1380 344 0 0 -100% -100% 4 丹老機場(Myeik Airport) 0 0 0 0 0% 0% 5 大其力(Tachilek) 3,660 71 0 0 -100% -100% 6 妙瓦底(Myawady) 1809 4,675 0 0 -100% -100% 7 高當(Kawthoung) 580 44 0 0 -100% -100% 8 梯客(Hteekhee) 50 19 0 0 -100% -100% 9 德木(Tamu) 476 43 0 0 -100% -100% 10 Reedhorda(Rikhawdar) 10 0 0 0 -100% 0% 總計 115,898 27,488 0 563 -100% -98% 序 月份 2019-2020年度 2020-2021年度 成長率 遊客 商務 共計 遊客 商務 共計 遊客 商務 共計 1 10月 91,836 27,590 119,426 3 440 443 -100% -98% -100% 2 11月 115,898 27,488 143,386 - 563 563 -100% -98% -100% 3 12月 127,950 24,967 152,917             4 翌年1月 123,622 26,032 149,654             5 翌年2月 46,879 21,948 68,827             6 翌年3月 14,479 21,979 36,458             7 翌年4月 0 61 61             8 翌年5月 0 102 102             9 翌年6月 1 278 279             10 翌年7月 0 426 426             11 翌年8月 0 1,175 1,175             12 翌年9月 0 345 345             總計 520,665 152,391 673,056       -100% -100% -100%  

A: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頃發布消息稱,自本(2020)年3月政權出現變化帶來政治不穩定局面,加上新冠疫情持續惡化更加重馬來西亞經濟與財政重擔,該機構因此下修馬來西亞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由「A-」調低至「BBB+」評級,但主權評等展望,則維持「穩定」。   雖然馬國政府的2021財政預算案獲國會二讀通過,該預算案大量挹注撥款紓解疫情衝擊,然惠譽機構認為,自3月馬國前政府「希盟」(Pakatan Harapan)政權易手後致政局不穩,令政策前景和監管水準是否進一步改善面對壓力。基於疫情持續,投資步伐疲軟、旅客無法訪馬及正如全球其他國家般減少經濟活動,惠譽機構預測馬國本年經濟將萎縮6.1%,明(2021)年則在低基期、基礎建設工程計畫復甦加上出口復甦而將反彈6.7%。基於受到政治壓力擴大開銷,2021年財政赤字將逾5.4%,2020年預測為6.0%,2021至2023年將可達成平均4.3%目標。該機構同時預測本年政府收入將偏低至占GDP的19.1%(“BBB”級中間值為31.4%),且依賴石油與天然氣收入及占本年總收入的22%。馬國政府債務則從2019年占GDP之65.2%,攀升至本年70.6%(高於「A」及「BBB」評級之59.2%及52.7%中值水準)。   另一方面,馬國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對惠譽機構調低馬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至「BBB+」評級表示遺憾,特別是當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情況下。馬國其實已開始看到經濟復甦,這歸功於政府自3月以來實施4項總值3,050億馬幣(約合751.6億美元)振興經濟計畫,預計貢獻GDP逾四個百分點。穩健的經濟基礎及果斷的財政措施使馬國能迅速、有效及策略性地應對充滿挑戰的環境,同時維持經濟增長及面對未來的韌性。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檳城州貿易暨工業與企業發展委員會主席阿都哈林證實,全球知名電子產品公司索尼(Sony)基於面對市場激烈競爭而須進行內部重組,其位於該州北賴(Prai)的工廠將逐步關閉,直到明(2021)年9月全面關閉,唯該公司仍將保留位於雪蘭莪州的廠房,並未全面撤離馬國。該公司決定為約3,00名員工及部分外勞提供資遣方案,部分員工亦將被安排至雪州工作。   由於製造業須面對來自美國、中國大陸及歐洲市場的激烈競爭,因此許多跨國企業須調整及重組業務,然檳城州製造業本年前9個月已吸引逾100億馬幣(約合24.6億美元)的投資額,估計本年及明年可創造9,000個就業機會。   索尼為檳城州工業八大先驅跨國企業之一,該公司1984年先後前往檳城州北賴和雪蘭莪州萬宜兩地投資設廠,至今已有36年歷史。位於北賴的廠房以生產家庭音響系統及個人音響系統為主,因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該公司早已逐步進行重組,其中該廠房的科研與研發部在馬國實施行動管制令期間,已分階段遣散員工。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裡(Ismail Sabri)頃宣佈延長吉隆坡、雪蘭莪州及沙巴州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CMCO)至12月20日。該期間須遵守標準作業程式,以抑制新冠病毒蔓延。   該期間,全國各州及縣區的跨州限制令將自12月7日起解除,馬國民眾已無須向警方申請跨州的批准信。馬國亦放寬車輛乘客人數的限制(先前規定為一輛車僅可乘座3人);餐館與飲食店可依據餐桌大小內用,惟顧客須維持一公尺社交距離;准許在有條件行動管制令綠區舉辦座談會、工作坊、課程、訓練、會議、會展、獎勵旅遊、大型會展以及展銷會等相關活動;學校、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學生亦獲准返校進行考試。   另一方面,檳城州、吉蘭丹州、森美蘭州、霹靂州、布城及納閩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則如期於12月6日結束。前述各州和直轄市的部分疫情嚴重的縣及地區則將延長有條件行動管制令或實施加強行動管制令(EMCO)。   依斯邁沙比裡部長續稱,倘持續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估計馬國每天將損失3億馬幣(約合7,369萬美元)的國內生產毛額,並導致勞力市埸萎縮、家庭可支配所得下跌、投資不確定因素增加、失業率增加以及商店倒閉的風險。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柬埔寨金邊糖業年產白糖10萬餘噸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2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金邊糖業工廠(PPSC)近日發布報告顯示,柬埔寨實居省與國公省甘蔗種植地區,每年可產出10萬2,000公噸白糖。金邊糖業工廠自2013年以來,每天加工的甘蔗已從最初的6000公噸增加到2萬公噸。該廠為2萬名工人和農民提供生計。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表示,柬政府將全力支持該廠的生產鏈發展,同時也鼓勵金邊糖業工廠繼續擴大規模,為柬人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疫情衝擊下,金邊糖業工廠的生產線在促進加工業發展、國家經濟及為民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A:柬埔寨保險業在疫情之下仍逆勢上揚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2月5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保險協會(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Cambodia)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1至9月柬埔寨保險市場的保費總收入達2.07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8.2%。一般保險市場繼續大幅成長,2020年第3季保費價值為8790萬美元,高於2019年第3季的7440萬美元。 報告顯示,一般保險中工程險成長74.2%,海洋、航空及運輸估值溢價成長35.3%,醫療保險成長21.5%,財產險成長15.9%,車輛保險成長7%,其他保險成長15.1%。 Forte保險公司總經理Youk Chamroeunrith表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一些保險產品產生直接影響,但保險市場整體還是出現成長,甚至部分類別的產品因疫情反而更受歡迎,例如旅遊險與物流險都受到影響,但車險和醫療保險出現顯著增長。渠補充道,Forte保險公司在2020年前9個月成長率約為10%。旅行險投保量大幅下降。 從整體市場看,2020年第3季壽險行業較2019年同期小幅增長2.8%。2020年前3季壽險市場的保費總額約為1.098億美元,高於2019年同期的1.068億美元。微型保險市場同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2020年前3季度,微型保險保費只有410萬美元,同比下降21.7%。 柬埔寨保險協會表示,截至2020年第3季度,保險公司向客戶支付的賠償金達2170萬美元。對一般保險類別的投保人支付的賠償額為1610萬美元,其中人壽保險類別的賠償額為470萬美元,對小型保險投保人支付的索償額為75萬美元。

A:疫情肆虐下柬埔寨畜牧業仍迅速發展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2月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永沙坤部長指出,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情況下,柬埔寨畜牧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全年保持穩定的發展趨勢。 永沙坤部長表示,該部致力於落實洪森總理的指示,促進國內農業生產,包括蔬菜種植、水產養殖及畜牧業生產,以增加農民家庭的收入來源,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截至2020年12月2日,包括家禽養殖和工業化畜牧生產(牛、水牛、豬及禽類)都顯示出良好的成長趨勢,較2019年同期成長17.6%。總數從2019年同期的4202萬2137頭增至2020年的4942萬3558頭。 截至2020年,柬國規模化畜牧場共有1232座,其中681場為禽類養殖場,共養殖約1713.5萬只禽類,較上年同期成長35.6%。養豬場為547座,共養133.9萬頭豬,較上年同期成長15.9%。牛和水牛養殖場有54座,共養殖1萬2974頭牛。 柬埔寨畜牧養殖業起步雖晚,但已成為柬埔寨種植業後的第二大產業。近年來,柬埔寨政府也大力扶持畜牧養殖業,使其系統化、智能化,在政府的扶持下,無論是工業化養殖或是家庭養殖均有良好發展,取得可喜的成果。

A:柬埔寨8項重大基礎建設計畫明年啟動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2月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政府提出的《2021年國家財政預算案》中,列有8項重大基礎建設計畫,已於日前獲柬國國會批准,預計將於2021年開始啟動實施。 儘管柬埔寨面臨疫情危機不確定性,但柬國政府決心執行的8項重要基礎建設包括: 1.31號國道改善計畫:該項目正在研究中,並將其納入修復與升級計畫。這條重要的經濟通道將貢不省和3號國道連接; 2.33號國道改善計畫:係柬國政府為啟動貿易及投資合作領域下的計畫; 3.41號國道改善計畫:修繕道路以擴大運輸量; 4.桔井省湄公河跨河大橋建設計畫:增加兩地之運輸便利性,開發地方經濟; 5.7號國道擴建計畫:公共工程與運輸部研究擴建工程,從斯坤(Skun)區圓盤路直磅湛省,將原有2線道擴建為4線道; 6.斯登波國際口岸計畫:將有助於運輸基礎設施的恢復與發展,促進柬埔寨、泰國、以及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的經濟成長,並促進東協區域整合; 7.暹粒市環城路計畫:目前柬政府已經完成該計畫的可行性研究,暹粒環城路可以減少城市的交通流量並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8.柬韓友誼大橋計畫:南韓政府已同意在金邊與乾拉省之間的湄公河修建一座跨河橋。

A:柬埔寨2020年前11個月稻米出口量逾60萬公噸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2月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日前公布的報告,2020年1至11月柬埔寨稻米出口量為60萬1045公噸,增幅16.9%。其中香米出口量為48萬1123公噸、蒸米6151公噸,以及綜合白米11萬3703公噸。上述期間柬稻米出口到全球60個國家,其中包括歐盟24個國家、中國、東協6個國家等。 2020年前11個月中國仍是柬國稻米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量23萬4940公噸,占總出口量的39.1%。柬稻米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是歐盟(24國),出口量共18萬8436公噸。第三大出口市場是東協(6國),出口量為7萬8208公噸。同期間柬埔寨稻穀出口到越南共177萬7107公噸。(註:稻榖為初收割含殼之狀態,水分較高,因此較重。)

A:柬埔寨普通汽油價格上漲100柬幣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2月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務部公布,12月1日起至15日,全柬普通汽油零售價為每公升3000柬幣,與上半月相比上升100柬幣。柴油零售價每公升為2750柬幣,與上半月相比上漲150柬幣。 據悉,自11月16至30日,全國普通汽油零售價為每公升2900柬幣,柴油零售價每公升為2600柬幣。

A:柬埔寨2020年1至10月橡膠出口創收3.18億美元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2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橡膠總局公布報告稱,2020年1至10月柬埔寨對外出口橡膠24萬2922公噸,較上年同期成長42%。橡膠價格平均每公噸1311美元,前10個月橡膠出口收入超過3.18億美元。 據橡膠總局指出,目前柬埔寨橡膠總種植面積為40萬1914公頃,其中割膠面積達29萬多公頃,占比72%,而橡膠保護面積達11.19萬公頃,占比28%。 2019年柬埔寨出口近30萬公噸橡膠,出口總創收約4億美元。柬埔寨橡膠主要出口國家分別是中國、越南、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

A:柬埔寨政府扶持水產養殖迅速發展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2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國家漁業管理局日前於總理府出席災後農業重建工作新聞發布會時表示,2020年全國水產養殖量增加約30%,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儘管如此,柬埔寨每年仍需要進口1.5萬公噸海鮮。因為柬埔寨海鮮養殖品種不全,如大烏賊、大龍蝦、大海蟹、鮭魚和金槍魚等漁業資源稀缺,無法滿足外國遊客對極品海鮮的需求。 漁業管理局表示,柬國政府與農林漁業部一向關切國家水產養殖工作,在過去5年中,柬國水產養殖業產量年增率為20%,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2020年全國水產養殖增加30%,相當於增加40萬公噸的產量。 為繼續推動水產養殖業發展,柬國政府撥款50萬美元,幫助全國10個省份的養殖戶養殖鯰魚及鰻魚。至今漁業管理局已幫助1000多水產養殖戶成功飼養鰻魚,未來,環洞里薩湖的5個省份農民也將獲得養殖技術。 此外,漁業管理局仍有澳洲聯盟的資金援助,以支持國家水產養殖領域,其中主要水產養殖品種是鯰魚與田雞(學名虎紋蛙),估計有2200戶家庭可從中獲益。

A:柬埔寨商務部正式啟動電子商務戰略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25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務部於2020年11月25日舉辦「柬埔寨電子商務戰略啟動儀式」,正式啟動柬國電商政策,以提升經貿競爭力。該部部長班蘇薩、19個部會機構及發展夥伴等眾多嘉賓出席啟動儀式,透過該電子商務戰略,柬埔寨政府將實施一系列政策以加強關鍵領域生產力。 柬埔寨電子商務戰略是藉助高效便捷的網絡環境,實現網上購物、交易及線上電子支付的新型商業模式,以促進各種線上商務交易活動、金融活動與相關的綜合服務。該戰略的10項關鍵要素生產力包括:政策與機構協調、法律和監管框架、中小企業法規、訊息及電信基礎設施、數位技能基礎架構、支付系統、本地貿易物流、跨境貿易、獲得金融與貿易訊息,以及市場支持。 班蘇薩部長在儀式上表示,該戰略已納入國家發展議程,包括「四角戰略」第4階段、《2015-2025年工業發展政策》、《2019-2023年國家發展戰略計畫》、《 2020年國家訊息技術計畫》及《2019-2023年貿易整合戰略》。該戰略的上述10項關鍵要素是指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此次商務部啟用的戰略將在未來幾年內落實。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最新統計顯示,在本財年前兩個月裡,外人直接投資(FDI)達到了大約2億美元,比上一個財年同期10.27億美元減少了8億多美元,大幅衰退80%。因自2020-20財年的10月1日至11月25日期間,緬甸投資委員會(MIC)允許了14件外人投資案,金額1.99億美元。DICA局長Thant Sin Lwin表示,在上個財年同時期MIC批准了39件外人投資案,金額逾10.27億美元。本年獲准的企業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5家,投資金額僅達到上年同期1/5,MIC已設定了本(2020-21)財年的外人投資項目目標為58億美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豆類及芝麻種子商人協會(MPBSSMA)的統計,由於國外對芝麻的需求減少,在本財年前幾個月,芝麻出口減少50%。另方面由於緬甸氣候變化,本年芝麻產量下降,目前緬甸主要透過邊境陸路向中國出口芝麻。MPBSSMA人員表示,此外日本、臺灣、新加坡及韓國對緬甸芝麻的需求亦呈下降走勢。與上個財年相較,本財年芝麻出口預估減少50%,緬甸出口芝麻至中國、印度、日本、新加坡、泰國、韓國、馬拉西亞及荷蘭等市場為主。出口芝麻的價格已達到每噸1,450美元。根據商務部統計,在2019-20財年緬甸出口逾15萬噸芝麻,金額達2.4億美元。緬甸全年均適合種植芝麻,主要種植白芝麻及黑芝麻,以出口為主要銷售管道。  

A:緬甸時報報導,亞洲開發銀行(ADB) 12月5日批准1.71億美元電力供應貸款,以幫助緬甸建設44座中壓變電站及1,006公里的配電線路橫跨克倫邦及伊洛瓦底省、勃固省及馬奎省。加速農村電氣化項目將擴大電網,實現2,815個村莊的400,300戶家庭電氣化。它還將建立緬甸第一個計算機化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將通過實時(real-time)監控及網路故障管理來優化配電。ADB能源經濟學家Duy-Thanh Bui表示,該項目將幫助政府在農村地區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支持包容性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並為緬甸在2030年實現全民用電的目標作出貢獻。與全國平均水準相比,項目區貧困率較高,電氣化比率較低。伊洛瓦底省只有17%的家庭能夠接入電網,而全國的平均水平是49%。該項目將幫助電網提供逾310吉瓦時的電力,足以支持目標受益者的基本電力消費。它將還把電網擴展到數千所學校、診所、醫院及圖書館。自2012年以來,ADB提供逾5億美元的貸款及技術援助,以支持緬甸能源領域,包括政府的能源政策改革及基礎設施建設。

A:緬甸時報報導,正在執行電廠項目的Supreme Trading 公司副執行長Htu Htu Aung表示,目前正在若開邦皎漂建設的一個耗資1.7億美元的燃氣發電廠項目預計將在2021年底前完工。該項目投資案於2019年底獲得緬甸投資委員會(MIC)的批准,儘管新冠肺炎造成延誤,惟皎漂電廠建設已經開始,預計將於2021年底完工,此135兆瓦投資項目將未來為若開邦及國家電網提供電力。 該投資項目係由Kyaukphyu Electric Power公司開發,該公司係為緬甸Supreme Group與國有的Power China Enterprise的合資企業,該電廠的燃氣輪機已經採購完畢,將使用緬甸自產天然氣,目前已完工35%。該K公司宣布,Supreme Trading還參與了在伊洛瓦底省Mee Lin Gyaing的另一座天然氣發電廠項目的建設,該項目目前約完成20%工程,預計將在2023年以後使用。緬甸電力暨能源部長Win Khaing表示,自2021年緬甸發電組合將包括:40%的水力發電、34%的天然氣發電、11%的液化天然氣發電及14%的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為8,118兆瓦。

A:IHS Markit公布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報告,緬甸PMI自10月30.6大幅回升至43.2,反彈12.6,製造業止住數月來之頹勢,出現復甦跡象。依據IHS Markit緬甸報告,11月緬甸PMI回升歸功於製造商對生產在未來12個月回升顯現信心,雖然信心尚顯薄弱,緬甸製造業仍然處於不斷惡化的運作環境,包括生產數量、新增訂單、僱用人數及採購活動均呈下跌。 IHS Markit另公布東協國家11月之PMI,東協整體PMI由10月48.6回升至50,結束東協製造業連續8個月之萎縮,報告稱東協國家製造業新訂單恢復增加,製造業產出出現本年1月以來之首次增長,裁員也降至近9個月以來新低,就總體而言均在回復穩定中。 雖然東協製造業回穩,部分業者亦相信緬甸製造業亦將在12月進一步復甦,惟緬甸目前疫情仍然嚴峻.大多數廠商正面臨生產成本增加、原物料缺乏、運費提高及產品需求減少之困境,使得緬甸製造業前景實際可能並未如IHS Markit報告公布之樂觀。

A:灣區採取新一輪居家避疫措施,對眾多才剛熬過3月居家避疫令的舊金山市灣區小商業來說,恐怕又帶來新一輪關店潮。 灣區5個縣提前實施居家避疫令,意味著商家要面對和3月一樣的限制:餐館必須停止戶外餐飲服務,只能提供外賣服務;各類提供個人護理的商業如髮廊、美甲店、按摩店等都要停止營業。 據《舊金山紀事報》同系新聞網站SFGate報道,一些好不容易生存下來的商家自然非常不滿。 新成立的舊金山市小商業聯盟創辦人Rory Cox說,最近不斷聽到小商業業者大吐苦水,「所有人都在說『我每天睡覺醒來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 同時,聯邦會否出台新一輪紓困方案也是未知數。 在年底節日商業旺季到來之際,商舖被迫關門停業,讓人們擔心如果沒有聯邦救濟,他們可能會走向倒閉。不少餐飲業東主表示,餐館最壞打算是減少僱員,轉向外賣服務,希望節日期間可以撐過餘下的時間。 另外,雖然州長紐森宣布有意為受到居家避疫令影響的小商業主提供新的稅務減免及救濟資金,但是因為當中受益的還有文化機構、非牟利機構等各類組織,讓人十分懷疑商家最後能夠得到多少錢。 https://www.singtaousa.com/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