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經濟部部長Abdulla bin Touq Al-Marri表示,數據顯示2020年1-8月阿聯與英國雙邊非石油貿易額(non-oil foreign trade)為55億美元,其中阿聯對英國非石油出口(non-oil export)金額近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25%。   Al-Marri部長指出,英國係阿聯非石油貨品的第3大貿易夥伴,2019年阿聯係英國在阿拉伯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佔英國對阿拉伯國家對外貿易額32%。   除了雙邊貿易外,英國係阿聯重要外資來源國,英國對阿聯投資金額達205億美元,截至2018年底英國佔阿聯外資來源16%;阿聯對英國投資金額約72億美元。

A:2020年12月9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沙烏地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5萬9,274例,當日新增159例(僅4個城市確診人數突破十位數,分別係利雅德20例、吉達16例、延布11例以及麥地那10例);死亡人數累計6,002例,當日新增13例。   復原人數累計34萬9,624例,復原率為97.3%。   12月8日沙烏地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為4萬1,959人次,境內總檢測人數累計超過1,020萬人次。

A: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杜拜國營阿聯酋航空(Emirates Airlines)表示,12月11日至21日係阿聯旅遊旺季,將有超過20萬名旅客搭乘阿聯酋航空抵達杜拜。   2020年12月5日阿聯酋航空接取第116架A380機型客機,在12月底前預計將再接收2台同機型飛機。   A380機型以舒適豪華著稱,設有空中酒吧及SPA衛浴,突顯阿聯酋航空促銷假期旅遊的作法。

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資料顯示,2020年10月中東地區航空公司旅客人數較2019年同期減少86.7%,惟較同年9月89.3%的衰退率好轉;全球航空公司旅客人數較2019年同期減少70.6%,亦較同年9月72.2%衰退率好轉。   IATA執行長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未見和緩,各國政府又採行隔離檢疫措施,造成航空旅遊需求減少。   IATA中東暨北非地區副總裁Muhammad Ali Albakri表示,疫情對沙烏地及中東地區航空業的影響會持續很多年,沙烏地及中東地區因地理位置係許多航線必經之地,譬如沙烏地有94家航空公司起降,另2019年4月資料指出,有1,060條航線以中東地區為停靠點。   利雅德哈立德國王國際機場(King Khalid International Airport, KKIA)第5航廈管理公司DAA International執行長Nicholas Cole表示,數據顯示國內航班人潮逐漸恢復,已來到疫情爆發前50-60%水準,惟要100%達到疫情前人數至少須等到2021年中,主要原因有2:(1)國際航班未完全復飛,減少轉搭國內航線人潮;(2)沙烏地控管朝覲人數。   註:DAA International係愛爾蘭政府持有的公司,取得全球16個機場的經營權,包括塞普勒斯、貝魯特、利雅德、多哈、瑪那瑪以及馬斯喀特。

A:  據南非商業科技網站12月9日消息,金融服務公司Momentum表示,主要信用評級機構已經明確表示,南非承諾的改革已經走到盡頭,如果政府繼續表現低迷,該國的信用評級可能在2021年進一步下調。該機構表示,南非政府擬議的財政整頓計劃沒有說服力,凍結公共部門工資的計劃不太可能發生。穆迪和惠譽都將南非的信用評級進一步推高至垃圾級,展望為負面,這表明進一步下調的威脅非常現實。南非總統在實施結構性改革方面採取的和解和建立共識的方式,表明該國在實現改革目標方面將以更漸進的步伐取得進展。這將有助於在一段時間內實現更高的增長軌跡,而不是以大幅提高短期增長率的形式立即反映出來。因此,遏制政府債務負擔增加的努力可能會受到限制,並可能導致2021年晚些時候採取進一步的負面評級行動。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正在啟動國家水產養殖永續計畫,以支持該國漁產業,目的是將其建立與來自歐洲市場長期買主聯結。緬甸農業、牲畜及灌溉部漁業局局長Wai Lin Maung表示,政府將實施緬甸水產養殖永續計畫(MYSAP),該計畫將向漁業養殖企業提供支持,在與歐盟市場聯繫方面也同時將提供幫助。MYSAP係由緬甸漁業局與德國發展署(GIZ)合作推動實施計畫,歐盟為主要資助來源機構。 漁業及水產養殖產品是緬甸家庭飲食中動物蛋白質及微量營養素的主要來源。惟在緬甸一些沿海地區,自1980年以來不當大量捕撈導致野生魚類數量大幅減少90%,嚴重威脅當地營養需求及收入來源穩定,特別是在70%人口居住的農村地區。透過MYSAP計晝,政府旨在透過以可永續的方式提高選定沿海及淡水價值鏈的水產養殖生產率以解決天然漁業資源不足的問題。根據該計畫,政府將促進投入的供應、生產及產品改造,同時促進貿易及消費,使營養不良的徧鄉地區受益。根據MYSAP計畫緬甸農業、畜牧及灌溉部將幫助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地漁產品需求不振的衝擊。緬甸政府此外尚在起草一項國家水產養殖發展計畫,以確保透過政府之政策、援助及投資促進等方式向該行業提供適當的支持,自2016年以來緬甸漁業產量逐步增加,上財年期間緬甸漁產品出口達8.53億美元。

A:緬甸時報報導,根據土瓦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資料,規劃建造一條140公里長度之2車道高速公路將於2021年6月至7月間開始施工,該高速公路將德林達依省的土瓦經濟特區與在泰國邊境的Htikhee鎮接起來。未來完工後自土瓦經濟特區到Htikhee鎮需要大約2.5小時車程,另自Htikhee鎮到曼谷市需要2個小時。緬甸建設部將監督該項目,本計畫將由泰國的鄰國經濟發展合作署(NEDA)提供貸款。最近批准了環境影響評估及社會影響評估,由緬甸計劃、財政暨工業部正準備與NEDA簽署貸款協議,預計明年將進行道路工程招標。   此條高速公路預計將加速土瓦經濟特區的發展以及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同時可增進緬甸與泰國之間的貿易及外交關係。此外日本於本年11月5日表示有願意投資此東南亞最大的經濟特區,日本將參與此耗資80億美元、佔地2萬公頃的經濟特區開發,該經濟特區將分階段實施,包括一個深海港及高科技園區。經濟特區的其他開發包括徵用興建一座230千瓦安培的電站,並與日本討論展開深海港口建設的可行性研究。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西班牙觀光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12%,為西國最重要之產業之一,惟2020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重大衝擊,未來充滿不確定因素;依據西班牙工業、貿易暨觀光部次長Fernando Valdés估計,西班牙之國際觀光人數過去連續7年正成長之趨勢已於2020年終止,僅為約2,000萬人次,較2019年大幅減少6,300萬人次,下降幅度約75%。 西國國際觀光收入亦連帶受影響,預計2020年國際觀光客消費額僅為200億歐元,較2019年減少約700億歐元。依據西班牙精緻旅遊協會聯盟(La Alianza para Excelencia Turística,Exceltur)估計,2020年西班牙觀光業產值較2019年減少約1,060億歐元,另依據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資料,2020年觀光業所減少之收入約占西國經濟衰退之67%。 西國觀光業活動衰退亦影響就業市場,截至2020年11月,觀光業之就業勞工已減少23萬8,524人;其次,依據西班牙社會安全、融合暨移民部(Ministerio de Seguridad Social, Inclusión y Migraciones)統計,11月領取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之觀光業勞工已增加至39萬2,404人,占全國ERTE勞工之52.5%,其中旅宿餐飲業之勞工則占22萬6,000名;西班牙旅宿餐飲業協會(Confederación Empresarial de Hostelería de España)表示,2020年西班牙恐將有10萬間酒吧與餐廳將面臨倒閉。 依據全球訂房網站SiteMinder統計,自2020年11月中旬新聞公布新冠肺炎疫苗有效性極高之後,西班牙旅宿業訂房率增加70%,多數訂單均來自國際觀光客,並集中於夏季各個月份。SiteMinder西班牙負責人Sara Padrosa表示,前述情形顯示許多國際觀光客仍渴望赴西班牙旅遊。  

A:由於工廠陸續重新開放以及因應疫情實施大規模社會限制後累積的需求增加,印尼的製造業活動在11月份獲得改善,印尼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達到50.6,但最近COVID-19疫情再度升高,相關風險仍在繼續影響經濟活動。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Bernard Aw表示,新訂單湧入顯示需求改善,為印尼第4季的製造業提供了成長動力。工廠重新開張、產量增長推動了印尼經濟增長,製造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約為19%。但另一方面,COVID-19確診人數近期大幅增加,衝擊商業活動及民間消費,經濟再次陷入癱瘓風險。印尼官方數據顯示COVID-19確診已過50萬例並將達60萬例。 製造業產量增長可能與先前的訂單有關,總體而言企業仍不願積極投資新產能、增加庫存,而原材料價格上漲趨勢又將刺激通貨膨脹,製造商勢必將更高的成本轉嫁於客戶,因而影響消費。 印尼工商總會(KADIN)副總主席Shinta Kamdani表示,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將取決於需求的更強勁及持續復甦,她認為製造業的發展軌跡主要在於政府對COVID-19的反應以及通過創造就業綜合法案進行經濟改革的決心。她表示,印尼政府需通過採購及分發疫苗以恢復市場信心,並推進實施綜合法案以提高經濟前景、改善民眾消費信心。印尼國營Mandiri銀行經濟學家Faisal Rachman表示,全球經濟活動的改善為印尼的製造業活動提供動力,但新冠病毒確診增加會降低全球對包括印尼在內的製造產品需求,對印尼製造業、第四季GDP均構成挑戰。因此,政府在應對大流行、規劃實施大規模疫苗接種措施,將對印尼經濟及其他層面影響重大。

A:新聞來源:韓國首爾經濟日報(2020年12月10日)   據韓國首爾經濟日報於本(109)年12月10日刊載之專家社論投書,韓國政府日前發表韓國本年度之經濟成長率雖為負成長1.1%,但仍將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之第1位,於G20國家中則只落後中國,為第2位,但同為出口導向之亞洲競爭國家台灣之經濟成長率則為2.5%,英國經濟學人週刊亦預估台灣本年之經濟成長率應為「2」%,高於中國之成長率。   投書人認為,台灣與韓國、新加坡及香港曾並列為亞洲4小龍,互相競爭,但韓國之每人平均國民所得自2003年以後一直領先台灣,後因台灣企業及人才持續流失至中國,以及受外交孤立之影響,經濟成長之速度與韓國之差距越來越大,據悉台灣政府、企業及學界均相當憂慮台灣未來之經濟發展。   據研析,目前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衰退,但台灣經濟成長率卻仍可維持「2」%之主要原因係台灣成功防治疫情。據統計,台灣目前新冠肺炎病毒之累計確診病例為716人,死亡人數為7人,餐廳正常營業,學校上學亦未受影響,與韓國迄今累計確診病例將近4萬人,死亡人數約500人,本年春季、夏季及秋季分別實施餐廳減少或限制營業時間,限制上學學生人數等之情況差異頗大。   社論中指出,台灣政府除成功防疫以外,亦積極鼓勵企業返國投資或擴大投資,帶動經濟成長亦展現成果。台灣蔡英文總統於本年度雙十國慶演說時亦表示,台灣企業返國投資之資本規模已超過前往海外投資之規模,跨國企業對台灣之投資亦逐漸增加。反之,近年來韓國企業前往海外投資較外國人前往韓國投資多出3倍。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之統計,本年1至3季韓國之外國人投資金額累計為80億美元,依據韓國銀行之國際投資統計,增加之金額僅10億美元。   另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之預估值,台灣明(110)年之經濟成長率預計為3.2%,亦高於韓國之2.8%,因此韓國輿論認為2017年至2021年間,韓國之經濟成長率高過台灣經濟成長率之年度只有2018年1年,但之前大部分期間均為韓國之經濟成長率高於台灣,可見台韓間之經濟表現在現任政府上任後,情況完全改變。   此外,社論中分析,雖然新冠疫情對經濟之影響嚴重,但快速調升平均時薪、管制企業之活動及加強工會之權益等韓國政府之政策對經濟所造成之影響更大。目前韓國政府之經濟政策係由政府主導,以執行財政之方式推動,如去年韓國經濟長率2.0%中,民間之貢獻約0.4%,政府之貢獻則高為1.6%,實際上,透過國家執行財政帶動經濟成長之效果低,亦難以維持。依據IMF之統計,韓國國家債務占GDP比重於2017年為40%,2020年惡化為48%,預計2025年將再快速增加至64%,但台灣將因政府適當管理國家債務,台灣國家債務占GDP之比重預計將自目前之35%,2025年改善至29%。  

A:新聞來源 : 韓國首爾經濟日報(日期 : 2020年12月10日)   一、韓國政府於本(109)年12月9日召開「首都地區新冠疫情防疫情況緊急檢視會議」,研商推動增加匿名檢測及特定區域全體人員強制普篩檢測等方案,以防止新冠疫情再擴散。 二、韓國疾病管理廳長鄭銀敬於本次會議中發表「首都地區之擴大檢測及加強流行病學調查相關推動計畫」,渠表示,將於未來3周在年輕族群較常前往之大學商圈及首爾車站等150個地區設立臨時檢測站,以阻斷首都地區之潛在感染來源。另民眾只需提供個人手機號碼,可於不追究症狀及流行病學調查之相關性,以匿名之方式進行檢測。 三、京畿道知事李在明表示,因傳染途徑不明之確診人數眾多,爰擬針對特定區域全體人員強制檢測方案,並盼政府能廣泛允許快速檢測試劑之使用。 四、文在寅總統表示,為加快流行病學調查、檢測、隔離及治療等程序之進行速度,政府將動員大批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此,國防部長徐旭表示,將派遣陸軍特戰司令部高階官員等協助進行首都地區之流行病學調查。文在寅總統另表示,即使增加財政方面之負擔,亦須優先考慮國民之安全與健康,並須全力爭取充分之新冠病毒疫苗數量。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 2020年12月8日報導 南非貿工競爭部Mr. Ebrahim Partel部長日前表示,全球疫情持續擴大導致消毒洗手液產品需求大增,2019年消毒洗手液產品全球需求金額為12億美元,預期2027年將增加至21.4美元,目前南非該項產品出口金額已達16億斐鍰,出口國家包括奈及利亞、迦納、肯亞、莫三比克、波札那等30個非洲國家。 疫情爆發之初南非消毒洗手液供應量並不足夠,導致價格略有上漲,貿工競爭部透過與產業協調擴大本地產量,並管制相關產品出口,以優先供應國內市場後,南非貿易管理委員會(ITAC)始允許核發出口許可證給廠商。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 2020年12月8日報導 南非銀行公會(BASA)日前表示,因疫情嚴重衝擊南非景氣,南非財政部、南非儲備銀行及南非各商業銀行共同提供之2000億斐鍰財務紓困貸款迄今放款金額僅174.9億斐鍰,預計至明(2021)年1月可達244億斐鍰。 BASA表示考慮目前景氣停滯及未來經濟復甦路途漫長,南非企業主多不願再借貸,避免財務狀況惡化,儘管本年7月南非政府及商業銀行再宣布放寬貸款條件,仍未能增加南非企業信心。 至11月21日止,南非各商業銀行共收到47159件貸款申請案,其中43%申請案因疫情爆發前信用已不良、還款紀錄不佳或申請貸款金額過高等不符合風險評估要件,因此被退件,BASA表示各銀行將持續觀察退件之原因,以協助企業主順利申請紓困貸款。  

A:資料來源:The Star 2020年12月7日報導 南非農業部Thoko Didiza部長日前表示,該部將依據Cyril Ramaphosa總統就業刺激方案(Employment Stimulus Package)提供受疫情嚴重衝擊之南非小農共10億斐鍰補助,以促進農業部門就業。 D部長表示南非小農大多在居家花園或社區土地種植蔬果,在穩定糧食供應方面扮演極重要角色,然而目前農業部並無小農補助及輔導措施,且小農不易獲得銀行融資,疫情爆發前並受到口蹄疫疫情衝擊,現在又遭受蝗蟲侵害,因此將補助每位從業人員1000斐鍰至9000斐鍰,該金額遠高於其他部會提供之補助金額。  南非農業2019年約貢獻GDP 1.88%,本年第2季全國封鎖期間為唯一產出為衰退之產業,去年南非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約3/4南非家戶在家中種植蔬果供己用,2018年南非糧食不足人口為10%,較前一年之13%為低。惟分析家指出,南非小農多為家庭成員,幾乎未額外雇用勞工,本政策恐無法達成擴大就業之目標。  

A: 在貿易、工業和競爭部(dtic)週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政府不能容忍非法活動。從歐洲、亞洲和非洲其他地區湧入印度的二手汽車數量激增,已對國家合法汽車行業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走私二手車等非法活動最終會對國家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搗毀非法進口車輛的行動從11月第一周開始,共涉及57輛。這些非法進口的二手車輛因下列違法行為而被沒收: (1)客戶為在南非非法使用車輛而偽造旅行申報單( trd1);(2)非法車輛在沒獲得許可情況下被賣給南非公民;(3)•居住在南非的難民購買二手車輛,在SACU國家登記,以便在南非無限期使用。 南非允許進口的二手進口汽車主要是為轉售給外國,只有少數收藏家購車屬於豁免範疇。車輛進口南非前,必須獲得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的進口許可證。貿易和工業部表示,為保護當地製造業,政府在應對這一禍害時將不惜一切代價。製造業在GDP所佔比重超過7%,並能創造就業機會。

A: 據南非每日商報網站12月8日報導,南國際儲備流動性仍然容易受到貨幣匯率波動的影響,11月南非總儲備溫和上漲,而淨儲備則有所下降。南儲備銀行昨日表示,11月份的國際儲備總額從10月的537億美元微升1.02億美元(15.4億蘭特)至538億美元。但由於金價下跌,11月淨外匯儲備從10月的513億美元減少1.07億美元至512億美元,黃金儲備較上月環比下降5.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龐大的國內機構投資者基礎,較低的外幣份額和債務的短期性質可以南非減輕外部風險。預計南非今天的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將比上一季成長高達50%,但部門間發展仍不平衡。在該國對部分地區實行有針對性的限制之後,人們對疫情復甦和對經濟的影響的擔憂日益增加。天達集團表示,南非仍面臨國際儲備不足問題。

A: 路透社約翰內斯堡12月9日 - 南非蘭特週三守住近期升勢,小幅走強,因全球風險需求和優於預期的當地經濟數據提振了對南非蘭特的需求。1600 GMT,蘭特兌美元報14.9650,上漲0.08%,接近週二觸及的10個月高位,此前公佈的第三季經濟增長數據好於預期。南非第三季的國內生產總值經季節調整折合成年率增長66.1%,而第二季修正後的萎縮幅度為51.7%。自11月初以來,蘭特兌美元已上漲逾7%,受全球風險偏好上升的支撐,這在很大程度上蓋過投資者對南非嚴峻經濟形勢的擔憂。 Investec的Annabel Bishop表示“如此高的市場樂觀情緒正在推動投資者非常強烈的風險偏好行為,導致新興市場貨幣因風險偏好上升而走強,蘭特兌美元匯率今日達到14.88,因外國人繼續對南非的投資組合資產表現出興趣。”不過,週三公佈的10月份零售額數據顯示零售額比同時期下降1.8%,這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人們對蘭特的熱情。

A: 南非統計局12月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隨著封城措施放寬,今年第三季南非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3.5%。 統計局說,所有關鍵經濟部門在第三季都有增長,其中對GDP增長貢獻最大的是製造業,其次是貿易與礦業,分別貢獻16.2%、14.6%和11.8%。此外,封城等級降至最低一級後,民眾開始出門消費,批發、零售以及車輛銷售額都明顯上升,也拉動經濟增長。儘管如此,第三季家庭開支依然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統計局說,雖然第三季經濟增長勢頭良好,但較2019年第四季依然縮水5.8%,要恢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 受疫情和嚴格的封城措施影響,南非第二季度GDP較同時期萎縮16.6%。

A: 新加坡大華銀行(UOB)、普華永道(PwC)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FA)聯合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越南等6國的金融科技業(FinTech)本年前3季總計有95件融資交易中,其中近三分之二(42%)投入新加坡。 由於新加坡傳統金融機構積極尋求創新和轉型,過去5年星國FinTech已迅速發展,成為東南亞金融科技中心。2015年至2019年間,東南亞FinTech累積融資總額65%投入新加坡,達24.98億美元。新加坡作為東協中最成熟的FinTech市場,本年獲得注資專案極多元化,占比最大者依序為替代借貸(30%)、支付(24%)和銀行科技(21%)。 受疫情影響,東協國家FinTech本年前3季融資總額約為9億365萬美元,年比下跌20%,但仍高於前(2018)年全年總額。若以FinTech數量而言,近3年整體成長速度呈現放緩趨勢,前年和去年各成長30%和19%,本年則微升2%。目前新加坡有1,200家FinTech業者,係東協各國之首。 上述報告指出,多數FinTech業者對行業前景感到樂觀,逾6成受訪者表示疫情對未來籌資計畫及後期融資並未帶來衝擊或積極影響。79%將繼續海外擴張計畫,其中57%將照原定計畫進行,另87%正努力確保業務在後疫情時代持續下去,且專注於產品創新以推動收入成長。 另一項由奧緯諮詢公司(Oliver Wyman)與SFA聯合進行的調查報告亦獲得類似結論,95%受訪者計畫在未來一兩年向海外擴張,66%表示疫情期間業務需求出現成長,40%看好疫情推動需求的趨勢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86%受訪者認為,新加坡在法律和監管架構優於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更容易設立公司,63%認為新加坡在FinTech方面的財政補助獲得顯著增強。

A: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本年12月9日發表最新「經濟分析師調查報告」(Survey of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顯示,受訪23名分析師預估本年全年經濟成長為-6%,新加坡官方則預估為-6.5%至-6%。另分析師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為+5.5%,但普遍認為,經濟復甦之路仍存在下行風險,可能對成長前景帶來衝擊。影響新加坡經濟展望的各項風險中,分析師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一步惡化列為最大風險,其次為經濟振興援助不足。 調查亦顯示,分析師預估新加坡本年第4季經濟年比成長將為-4.5%。若以各產業預估,本年製造業年比成長為+5.8%,比三個月前預估的+2.3%更為樂觀;建築業萎縮程度比原先預估-23%更嚴重,可能為-36.2%;金融與保險業成長幅度則由之前預測的+4.9%稍微減少至+4.6%;批發與零售貿易業萎縮幅度由-6.4%縮小至-5%;住宿和食品服務業萎縮幅度亦由-29.1%減少至-27%。 華僑銀行分析師李鈞豪指出,除非疫苗在公眾接種後證實極度有效,否則新加坡和全球經濟仍存在風險,預估新加坡明年經濟將出現V型急轉反彈,主要係因為本年比較基礎較低,之後隨著全球經濟適應疫後新常態,復甦步伐將放緩,該行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為+5%。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分析師蔡學敏則認為,新加坡明年經濟成長為+4.5%,復甦的步伐比較像U型,且要至後(2022)年初才有望恢復至疫前水準。 大華銀行分析師柳天成認為,明年全球局勢有利於新加坡經濟,應可以取得+5%經濟成長,最大因素是疫苗研發有所進展;另新加坡簽署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有望推動與其他成員國間的貿易關係;美國後任總統拜登亦可能對全球貿易採取較建設性且支援多邊合作的方式。 此外,分析師預估新加坡本年整體通貨膨脹率為-0.3%,核心通貨膨脹率(不含住宿與個人陸路交通費)則為-0.2%;失業率則預估為3.7%。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