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The Guardian 日期:109年3月6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6/P200號(商情文號:第96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電訊報及衛報5日報導,英國政府於3日公布新冠病毒行動計畫報告(Coronavirus action plan),將防疫工作分為四階段,分別為控制(Contain)、延遲(Delay)、研究(Research)及緩和(Mitigation),昨(5)日英國確診案例增至115例,首席醫療官Chris Whitty表示防疫工作進入延遲(Delay)階段,必須加強應對措施同時盡可能確保國家正常運作,倘若疫情加重建議年長者及慢性病患者避開人潮群聚地點或於家中自我隔離以降低感染風險。 Chris Whitty表示,在醫療部署方面,將可能要求醫學生及已退休的醫護人員投入服務;在病例資訊方面,政府會掌握正確且詳細資料後再向大眾公布;在防疫宣導方面,政府呼籲民眾勤洗手且不要隨意觸摸五官;在疫苗研發方面,目前沒有百分之百對症藥物,最快有機會於明年研發出疫苗;在人口疏遠政策方面,停課只能有限阻止病毒傳播,倘若學生或教職員出現確診案例便必須關閉學校以延遲病毒擴散。
A:在新冠疫情陰霾濃罩下,專家指俄勒岡州一直上揚的經濟增長情況可能會停下來。經濟學家說,對前景的不確定性,可能足以傷害企業和消費者,無限期地阻礙投資和消費,更使整個經濟陷入低谷。 在全國範圍,包括俄勒岡在內,疫情對健康的影響相對較小,但經濟學家警告稱,如果工廠因為工人留在家里而不生產,那麼降息和減稅等常規行動可能對情況起不到作用。 本地一經濟顧問公司的總裁Tapogna指,就算你想買一部新電話,但可能因其中的生產線停下來,沒有某個零部件,結果就不能生產電話。 在數周之前,本州的經濟還顯示工資不斷增長,而失業率更是歷史新低的3.7%。經過十年的經濟強勢增長,衰退的情況預計可能再次輪迴出現,機率會是25%,但顧問公司表示,新冠確診一出現,這機率馬上變為50%。他們亦指出疫情對俄勒岡州的經濟影響仍算是弱。 目前,本州的商業活動仍算正商,商舖仍開門,工人仍是上班,未有接獲因疫情出現而有員工被辭退的消息。 報導又指,在過去的周末,州民以旋風式掃清Costco 的酒精洗手疫和衛生紙等物品,準備好應對可能出現的隔離情況。 州經濟家表示,疫情對本州分有短期及長期的影響。短期影響如製造業放緩和食品雜貨銷售激增,這都不會對大圍經濟發展有影響,除非本州的疫情發展到如武漢的一樣。 政府專家和商界的領導人也很難對成本效益進行分析,要權衡旅遊限製或工廠關閉帶來的經濟阻力與為州民著想,減慢病毒傳播。要從這兩個利益之間取得平衡是非常困難的。 Tapogna指,不管冠狀病毒是否影響俄勒岡州有一段時間,目前消費者信心已動搖。他說僅此一項就足以破壞整個經濟。 Tapogna說:“消費者會在開始任何裝修項目或投資項目之前三思而後行,但在兩三週前,他們是絕對有信心的。”他希望疫情能早日過去,否則大家都要小心留意了! http://portlandchinesetimes.com/
A: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日前宣布融資22.5億美元,除母公司Alphabet投資外,投資者還包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國際、美國汽車經銷商連鎖公司AutoNation、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理事會。 研發10年,分拆4年,谷歌一手孵化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在燒掉了超過35億美金之後,終於在這個3月拿到了第一筆外部融資。「36氪」報道,按照Waymo過往的花錢的速度,22.5億美金夠這家公司在接下來兩年時間裏繼續狂飆突進。 拿下這筆錢,意味著Waymo終於不再只依靠母公司輸血,Alphabet 終於能稍稍松一口氣,而其他頂級的資本機構也有機會參與到全球第一大自動駕駛企業的運作中,這對Waymo的未來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這一次,銀湖資本(Silver Lake)、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穆巴達拉投資公司(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矽谷知名風投A16Z、加拿大汽車零部件企業麥格納以及美國汽車零售巨頭AutoNation選擇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一起,用真金白銀助推Waymo的技術研發和商業落地。根據投資協定,銀湖資本和CPPIB的代表將進入Waymo董事會。不過,Waymo沒有宣布在這一次融資中估值水平如何。 去年9月,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將其對Waymo公司的預估估值從此前的1750億美元下調至1050億美元,稱自動駕駛汽車和技術的商業化耗時比預期長。如今拿到這22.5億美金的新融資,Waymo的估值或將進一步上揚。目前來看,估值超千億美金的Waymo仍然是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頭號玩家。 另據新浪網報道,Waymo表示,這筆新的投資將用於招募員工、技術開發和全球運營。Waymo CEO John Krafcik表示,Waymo一直將自己的目標視作一項團隊運動,注重與整車廠、供應商、運營夥伴、社區的協作。「隨著新資金、經驗的進入,及谷歌的持續支援,我們將深化對人員、技術和運營的投資,以將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部署到世界各地。」 Silver Lake聯合CEO表示,「Waymo是自動駕駛領公認的領軍者,是唯一在開放道路部署無人的士服務的玩家,我們支持他們實現安全交通的願景,也助力Waymo在美國乃至全球的規模化部署。」 2009年,谷歌首次在三藩市道路上測試裝有雷射雷達感測器、雷達、攝像頭和強大車載電腦的無人駕駛汽車。2016年該部門更名為Waymo,並由現代汽車公司北美業務前總裁兼首席執行長克拉夫西克領導,該公司分拆為Alphabet的獨立子公司。2019年,Waymo與雷諾日產聯盟達成合作,將通過雷諾、日產公司,將自己的無人車部署到法國和日本。 當前,Waymo也有幾個競爭對手,其中,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已經從本田汽車、軟銀等投資者手中獲得超過70億美元的融資, Uber的先進技術集團(ATG)也已從豐田汽車、電裝和軟銀手中獲得超過10億美元融資,與福特汽車以及大眾汽車達成了合作夥伴關係的Argo,融資總額超過20億美元。 當前,全球自動駕駛前景廣闊,不過,距離商用依然還存在距離,未來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日期:2020年3月5日 根據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2018年的數據,過度舉降造成的疲勞是作業、貨運和庫存工人最普遍的職業傷害。美科技公司正積極研發穿戴動作感測器和穿戴式人體外骨骼機械裝,並已被大型企業採用來減少其工人的職業傷害。紐約新創公司StrongArm 研發的穿戴感測器能夠識別工人何時進行危險的動作,並提示他們及時更改姿勢,另外還可以收集讓雇主能夠評估新的設備、任務或產量變化將如何影響工人安全的數據資料。科技公司Bionics Inc.則積極研發穿戴式人體外骨骼機械裝,以輔助性支架來減輕工人下背部或肩膀的壓力。有別於舊式笨重的人體外骨骼,該公司推出較靈活以及能夠內搭在工作外套下的外骨骼機械裝。 大型企業如沃爾瑪(Walmart Inc.)和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目前都開始在員工身上測試穿戴感測器,沃爾瑪目前在8個配送中心的供應鏈員工身上進行測試,而豐田則是在去年時於印第安納州工廠的員工測試,利用感測器收集來的數據評估個體動作模式的差異以及執行任務的順序如何影響安全。豐田目前開始測試新型的穿戴式人體外骨骼機械裝來減少其廠內工人因執行重複性頭頂工作對肩膀造成的傷害。 波士頓東北大學人體工程學教授Jack Dennerlein表示,雖然可穿戴式設備製造商稱其目的為幫助雇主減少工人傷害,但該技術可能引發在工作場所進行監視或工人隱私權的隱憂。他說,員工可能會覺得有人在注視他們,或者擔心他們因使用不正確的技術而受到懲罰。感測器製造商則表示,他們研發的設備並非要用來懲罰工人或蒐集人體工程以外的資訊。 早在三年前已開始使用類似裝備的文件儲存公司Iron Mountain Inc.表示,透過蒐集員工臀部動作的資料再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來確認該動作是否具有高風險,該公司的工人平均減少45%的危險姿勢,該公司計畫擴展至60個地點來使用。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 https://www.wsj.com/articles/wearable-devices-take-ergonomics-to-a-new-high-tech-place-11583333184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6.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能源巨人PGE公司報導稱,該公司已指定超過1000公頃土地供作設置太陽光電裝置之用途。該面積將允許興建總發電容量超過500MW以上的太陽能廠。該公司已與私人擁有者及地方政府約100家夥伴簽署租賃合約。PGE公司的子公司PGE Energa Odnawialna公司已開始與大型國營企業例如Grupa Azoty、PKP及KGHM Polska Miedz等公司合作。 該公司表示,幾個最大的計畫將在以下幾個省份完成:Lubelskie、Lubuski、Lodzkie、Podkarpackie及Zachodniopomorskie省等。這些投資案件中有小型廠及超過100MW的大型裝置。PGE Energa Odnawialna公司代理總裁Piotr Mazurkiewicz表示,這個計畫將可讓該公司強化其在波蘭再生能源(RES)部門的領導地位。在10年內,PGE公司打算擁有生產2.5GW的太陽光電裝置。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6. Polish News Bulletin. 2019年波蘭Solaris Bus & Coach公司銷售1,487輛巴士破紀錄,與前一年比較銷售1,226輛巴士。該公司的營收年增率為40%,達26億波幣。最大的巴士銷售數量(434輛)是銷售給波蘭。Solaris公司在波蘭的低底盤巴士市場的市占率由前一年之33%上升為42%。該公司一直是該市場的領導者已有17年之久。 Solaris公司亦正在提升其在歐洲其他市場的地位。同時,該公司正在改變該公司的商業形象,以邁向低度及零排放巴士更高的生產及銷售,此符合該公司及其擁有者CAF Group集團的長期策略。去年,此種巴士的銷售占總銷售量的40%,較2018年增加7個百分點,該公司管理委員會希望持續此維持正面銷售趨勢。今年該公司正打算供應500輛以上的電動巴士。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6 Publish News Bulletin PwC所公布《2020年全球經濟犯罪調查》報告指出,腐敗(corruption)和違反會計準則是波蘭最常見的經濟犯罪。波蘭有54%的公司曾碰過貪腐和賄賂問題,而49%的公司則碰過違反會計規定問題。2018年時只有17%的受訪者承認曾碰過這些問題。波蘭受經濟犯罪影響的企業總數占波蘭所有企業的46%(2018年為50%)。PwC對檢舉人(whistle-blowers)舉報的犯罪數量下降表示關切(從2018年的45%降至6%)。他們認為,波蘭在偵查經濟犯罪需要檢舉人之協助。報告另顯示, 波蘭企業也沒有經由風險管理系統和高級數據分析系統所發現的經濟犯罪案件。這是因為許多波蘭公司並未確實遵守反欺詐法規。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6. Polish News Bulletin. 基礎建設部表示,波蘭國家道路及高速公路總局( The General Directorate of National Roads and Motorways; GDDKiA)已與Intercor公司簽署一項長度12公里從Kaluszyn 至Groszki路段之A2高速公路的設計及營建合約。這是與在Minsk Mazowiecki至Siedlce間建造A2高速公路有關的3個合約中的第1個合約。其他2個合約是Groszki-Grezow及Grezow-Siedlce路段。後2個合約目前須經招標的程序。 該總局與Intercor公司的合約金額達4.998億波幣,預訂36個月內完成。估計完工的日期是在2023年秋季。2個A2路段目前正在興建中,長度14.8公里,且是有關在Lubelska中心與Konik 及Konik與Minsk Mazowiecki的分支道路的路段,該項投資預定於2020年第3季納入,金額約為7.643億波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6 Pub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經濟研究所(PIE)發布有關霧霾及其影響報告,提出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和經濟的負面影響。PIE證實,2019年波蘭空氣之PM2.5導致43,000人英年草逝。波蘭空氣污染所導致的健康成本估計為每年1110億茲羅提(PLN)。波蘭是歐洲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且空氣質量惡劣是主要挑戰之一。空氣的懸浮微粒物質主要來自非工業汚染(non-industrial sources)(所謂的低碳排(low emission)),農業和公路運輸。非工業汚染佔PM2.5和PM10排放源的46.5%。工業汚染則占PM2.5排放量的20%以上和PM10排放量的14%。波蘭平均每人每年所製造之低碳排污染成本在300-800歐元之間。非工業汚染(Low emission)每年導致19,000至22,000人早逝。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6. Polish News Bulletin. 2020年2月份,波蘭風電場產出創紀錄,生產2.1TWh的能源,金額達4億波幣。3月3日晚上,波蘭風電場營運的最高發電容量達5.33GW。該風電場2月份的使用量超過51%,而2019年平均的使用量並未超過27%。波蘭風電場生產的能源覆蓋波蘭2月份需求的15%。 風力能源的高產出已為波蘭2年來在電力交易市場的能源價格帶來最低水準,且讓波蘭能夠減少能源的進口。波蘭電力交易市場平均的加權現貨價格在2019年中期從250波幣/MWh減少至170波幣/MWh。波蘭2月份能源進口達1.5TWh,且是6個月中最低者。雖然離岸風力發電廠目前是波蘭最便宜的能源來源,但波蘭政府打算在未來20年內將之廢除。
A:巴西國家工業總會(CNI)調查顯示,近年來巴西以空運不論是用於出口或進口之比重均呈現下降,反應出巴西仍以海運以出口大宗商品為主,同時對附加價值較高,需以空運外銷之工業產品之出口比重減少。 CNI調查結果顯示,以平均價格分析,空運貨品每公斤平均價值為9.4美元,海運平均價格下降為0.3美元,路運則為2.2美元。而巴西以空運進出口之比重從2000年之18.7%下跌至2018年之11.1%。在美國此比重為27.5%;在歐盟更高達33.1%。此外,現今新冠狀病毒可能使情況更惡化,因疾情已威脅到客機班次,亦可能導致世界貿易減少,並影響高附加值產品空運運輸。 CNI表示減少貿易障礙、改善基礎設施和擴大國際協議,有助巴西增加航空貿易並扭轉局面。CNI另稱不論是否有新冠狀病毒影響,改善航空對外貿易是結構性議題,巴西航空進出口比重減少因素包括,空運進口放緩,另以海運出口比重明顯增加。在2008年至2018年間,大宗商品銷售增加63%,而工業產品出口下降6.4%。
A:新冠狀病毒亦已影響巴西大型家電製造商Suggar,該公司是巴西半自動洗衣機和廚房抽油煙機銷售方面領導品牌,因其自中國進口零組件交貨延遲,已促該公司採取相關因應措施。 Suggar公司總部位Belo Horizonte州,擁有廣大產品線,該公司表示在抽油煙機的原材料進口方面已出現問題。由於新冠狀病毒,中國工廠運作低於正常速度,且港口停滯,因此Suggar選擇以空運進口,亦造成進口成本增加。另同樣原自中國進口零組件以生產之馬達和空氣濾清器,現改自巴西供應商購買,此舉同樣造成成本增加,惟此是解決中國出貨延誤之方式。
A:財經新聞CNBC報導,蘋果、Google和微軟等公司在經歷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後,為減少生產所受危險,已紛紛採取措施,將部分在中國的生產線移到越南和泰國等地。 華爾街分析師指出,科技公司要將生產線移離中國並非容易的事;其中像手機的組裝生產線比較容易,但是科技產品零件製造,則一時之間難以移走。 報導引「日經亞洲評論」知情人士消息說,Google今年4月將生產手機Pixel 4a,組裝生產線已移到越南,而且生產線至少持續至下半年;Google又已經要求泰國的合作夥伴公司開始生產Google的家居產品,包括揚聲器等。 報導又說,微軟已將Surface筆電和桌面電腦生產線移到越南,生產自今年第二季開始。至今為止,Google和微軟的生產線仍全部設在中國。 至於蘋果,去年已要求越南的公司試產無線耳機AirPods;還要求零件供應商至少將30%的產量從中國移到東南亞。 華爾街全球管理顧問公司「AArete」策略師馬哈拉(Sean Maharaj)說,組裝生產線可以容易移走,零件所涉及的製造業則難以移走,並非短時間內就可移離。 為什麼難以移走?因為中國的製造業已深入全球的製造業供應鍊,組成這個全球供應鍊的中國公司,就難以於短時間移走。 馬哈拉說,中國的製造業所生產的「完成產品」(finished products)占全球的40%,而全球的零件供應鍊中的60%都來自中國,要改變龐大數量的零件製造商,並非易事。 馬哈拉說,蘋果、微軟和Google等要將中國的生產線移走,好像一艘航空母艦改變方向一樣,只能慢慢移動。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依據瓜國央行統計資料,2019年瓜國國內生產毛額達5,840億瓜幣(約779億美元),其中地下經濟產值達1,300億瓜幣(約173億美元),占比達22%,約有60%瓜國家庭從事非正式經濟活動。 瓜國地下經濟主要業別包括住宿業、餐飲業、零售攤販業、汽車修理、倉儲及農牧業等17項經濟活動。央行說明地下經濟未能像正式經濟活動一樣提供職缺及進行規模經濟的採購,另預估2019年瓜國GDP為3.5%,2020年約為3.1至4.1%。
A:瓜地馬拉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瓜國每年正式職缺約增加2.5%,惟畢業人數成長幅度遠高於職缺增加速度,每年約有20萬人進入勞動市場,而新增正式職缺僅約2萬個。該報告指出,因中美洲出口減少、投資低迷及年輕人職業訓練不足,使得瓜國勞動市場缺少約300萬個正式職缺。 瓜國央行資料顯示,瓜國2018年僅有130萬人參加國家社會保險,公務人員占大多數,約51%,其次為商業、銀行及保險從業人員(22%)、工業(12%)、農業(10%)及運輸業(4%)。 瓜國農業總會表示,農產品國際價格、缺少對農業部門的投資以及法規僵化為瓜國農業部門創造正式職缺所面臨之挑戰,所幸瓜國國會於2019年展開農業賦稅簡化措施以及維持最低薪資水準,使得農業部門得以提升競爭力。中美洲運輸公會表示,中美洲出口及經濟活動減少,運輸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惟建築業大幅成長有助創造正式職缺,建議應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以增加職缺,以及公私部門共同合作創造有利環境以吸引投資。
A:查瓜國總統賈麥岱(Alejandro Giammattei )於本(31)日表示,雖然瓜國目前尚未傳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因應疫情惡化、世界衛生組織頃宣布本次疫情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及保護國人健康等,已責成瓜國衛生部組成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相關防疫措施。衛生部旋即發布全國防疫警報,並召集民航局、移民局、外交部、國防部及觀光局等就職權配合辦理相關措施: (一)限制近15日內曾到訪中國之旅客進入瓜境; (二)近15日內曾到訪中國之瓜人,須經相關檢疫措施評估後,始得入境; (三)通知各國駐瓜使館、瓜國外館、各港口主管機關及旅行社等上述限制措施。
A:國際三大信評機構對瓜國進行信評,級別分別為穆迪(Moody's):Ba1、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 BB及標準普爾(S&P):BB,前述機構認為儘管瓜國總體經濟穩定,惟經濟成長不足以解決貧窮問題,瓜國新政府應致力解決政府效能不佳、基礎設施薄弱及法治不彰等問題。 上述機構亦警告瓜國稅收及稅負皆過低的情形,此外,高負債、司法確定性及吸引投資亦為瓜國必須面對之挑戰,而國會多黨化將提高新政府通過相關改革法案的難度。 瓜國2019年公共債務達209億9,800萬美元,約占國內生產毛額24.9%,政府稅收僅83億4,546萬美元,較原訂目標減少約1.9億美元。瓜國國會未於2019年最後會期通過2020年新政府預算,爰維持與2019年相同之預算,約116億9,533萬美元。
A:依據瓜地馬拉觀光局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瓜地馬拉觀光人數達250萬9,599人次,較2018年增加15萬3,697人次,成長6%,高於中美洲平均值,惟觀光收入成長率未與人數成正比,僅較2018年成長1%,金額為12億4,940萬美元。 瓜國觀光局原預估2019年旅遊人次將成長10%,惟受到中美洲整體旅遊形象下滑、瓜國政治不穩定及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移民車隊影響,導致成長幅度未如預期。雖然瓜國觀光客人數成長6%,仍高於全球平均增值5%,表現亦優於其他中美洲國家,如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及多明尼加皆呈負成長。 瓜國觀光局分析觀光收入增值幅度偏低主因為旅館費率下降及旅客停留天數減少,來瓜旅客之每人每日平均花費約117.4美元,較2018年成長5%;停留天數則由6.63天降為6.56天,減少1%。來瓜旅遊人數最多的月份是12月,達26萬43人次,較2018年同期成長7%,其次為4月復活節假期,達24萬8,648人次,較2018年同期成長26%。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間,來瓜旅客達175萬2,385人次,較2018年同期成長7%,創造觀光收入達1億4,267萬美元,成長7.3%。 瓜國觀光局預估2020年觀光人數將成長6至10%,2020年該局公務預算約3,800萬美元,另旅館業代收之觀光稅(房價之10%)及每位旅客30美元之機場稅共1,856萬美元亦將運用於推動觀光產業。
A:依據美洲開發銀行(BID)於2019年12月18日國際移民日公布中美洲北三角國家(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移民美國調查報告,受訪人主要特徵為:年輕人(15%為原住民)、教育程度較其他國家移民為低,但在其母國屬於高教育程度族群以及赴美前係申請短期居留,進入美國後皆有意長住美國。 該報告相關調查結果如下: (一)移民原因:經濟因素(瓜地馬拉87%、薩爾瓦多68%、宏都拉斯75%)、與居住在美國的家人相聚(瓜地馬拉44%、薩爾瓦多45%、宏都拉斯31%)、母國治安問題(瓜地馬拉27%、薩爾瓦多48%、宏都拉斯43%)。 (二)90%的瓜國移民因經濟因素移民:失業43%、現有職缺無法滿足生活所需22%、低薪15%。 (三)瓜人對永居美國的期望:返回母國51%、永居美國25%、短期居留66%、在美國有房產2%、超過50%瓜人有存款。
A:瓜國自2020年1月1日起,針對非農業部門及加工出口區廠商調整3%最低工資,非農業部門工資調整為2,825.10瓜幣,加上每月250瓜幣工作獎金,薪資達3,075.10瓜幣,約404.62美元,加工出口廠則調增至2,831.76瓜幣,約372.6美元。農業部門則維持自2018年以來最低工資標準2992.37瓜幣,約393.73美元。本次最低薪資調整幅度係近10年最低,2019年除外(未調整)。 瓜國農商工金融協進會(CACIF)理事長Juan Carlos Tefel表示,提高最低工資有助提升薪資係一謬論,並稱近7年來最低工資已調漲40%,但正式職缺並未增加,顯示提高最低工資並未產生作用。渠建議應制訂法令鼓勵投資以改善陸、海、空運基礎建設,及降低社會衝突以活絡國家經濟,在一年半內提高經濟成長2至3%。